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摘 要】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它能使学生通过了解自我的动机,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完善个性;树立自信;健康心理;创新精神;塑造人格
学习是人的本能,是从一出生就向往的一种乐趣无穷的活动,对于花季少年的小学生更是如此。然而,在今天的小学校园中,厌学以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心理发展很不健康。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我从一名数学教师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完善学生个性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成功的教学不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
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我们只有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放在首位,才能是学生明白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充分挖掘心理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讲六年级圆的知识时,我提问:有一句和圆有关的俗语谁知道?很多同学脱口而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就其意义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增强集体观念的教育。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各种激励性的语言、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从人的本质来说,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就应充分挖掘个体人性中的积极成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追求美好,创造幸福。小学生也有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需要,他们需要在参与中获得动力,在鼓励中获得力量,在活动与体验中获得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性的语言、方式,给学生适时、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促成和维护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枯燥无味的感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思维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凭借具体形
象的材料进行思维,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发展,对直观、形象、生动的活动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稳定,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要富有感染力、吸引力。教师还可以运用 幽默夸张的语言,给学生带来欢乐、愉悦,使学生富有朝气,起到增强记忆,提高形象效率的作用。教师要尽量通过适当的方法,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课堂气氛。 四、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由于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多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还要适时、不断的给学生提供想说、做得机会,尤其是坚持引导学生充分 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取知识。由于学生在积极参与进行观察、比较、想象和思维,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五、渗透人格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架起情感的桥梁,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老师诲人不倦,学生轻松愉快,才能形成求知、求善、求美的班级心理气氛,促使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在人格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修养、兴趣爱好、心态、情感、心理健康与否等都会给学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任课教师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其示范作用集中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另外,还可以引用一些数学家、数学史的故事,给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使学生通过了解自我的动机,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而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求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