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精编WOR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基于核心素养的“1+X”课程整
合
核心素养,指的是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指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研究一直是多个学科、多种领域合作研究的集成,被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高度关注。中国为迎接未来教育挑战,也进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并在国内引起核心素养撬动课程改革的深度探讨。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进行校本化表达,学校如何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核心素养理念落地,成为亟待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下文简称“清华附小”)进行的“1+X”课程整合探索与实践,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较为科学、完整的解决路径。 一、清华附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哪里来
清华附小自1915年成志学校建校起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清华附小立足自身的百年教育发展史,提出了今天和未来的教育使命。“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成志教育使命阐明了儿童成长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
“身心健康”源于原清华附小校董马约翰先生身体力行、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
“善于学习”源于成志学校校长李广诚先生提出的“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指学生要永葆积极的学习状态,志存高远,成长、成人、成才,成就未来事业。 “审美雅趣”源于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 “学会改变”源于清华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文日新”的理念。
“天下情怀”源于清华大学“厚德载物”“中西合璧”的办学思想以及清华附小百年来一直坚持的公益情怀。
不难发现,从成志学校建立到成志教育提出,清华附小百年来始终不变的是着眼于完整人的终身发展,让儿童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五大核心素养不可分割、循序渐进,为儿童“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1+X”课程深度整合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首先要夯实国家课程。“1+X”课程中的“1”是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发展个性的特色校本化课程。在寻求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科基本属性的尊重与关照。学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要素,“如何突破学科课程藩篱”“如何产生学科间整合的育人效应”“如何穿越学科边界,打通学科与儿童现实生活、生命成长的连接点”,这一系列问题都落在了学科这一“神经线”上。要搭好这根线,不仅需要对学科进行重新改造,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学科统筹。
我们在实践中归纳出了三种核心素养导向的整合实践途径: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与超学科整合。三种整合方式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简单的分类,而是基于核心素养目标进行的学科课程的教育价值挖掘和打破学科的教育弥补。三种整合方式以主题为统整,形成持续的、发展的课程群,深度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目前的课程实施情况看,学科内渗透式整合课程占70%左右,跨学科和超学科整合课程占30%左右,同时,不同年段根据各自特点,可以进行灵活调整。 (一)学科内―渗透式整合
学科内整合强调学科的独特属性和学科价值,以主题优化整合学科内在的逻辑关联,形成系列课程群,整体发挥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
各学科以主题单元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与儿童生命成长相连接,生发其教育价值。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奇妙的石头”单元,有《和氏献璧》《石灰吟》等几篇课文。在与儿童共读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质疑不仅仅停留在“石头”本身,更多地是关注人物。这一现象恰恰说明儿童对问题的思考原本就是多元的、打破知识界限的。我们尊重儿童的起点,用“透过这些石头,你看到什么样的人”的主题统领这个单元的文章。教师和学生一起精读《和氏献璧》,共同研究“透过和氏璧,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卞和”。学生们发现,卞和的身体变了,年龄变了,始终没有变的是那块美玉和卞和的坚贞,由此领会了“璧就是人,人就是璧,人璧合一”的“坚贞”主题。真正尊重儿童,才能赋予儿童更多的生命味道,给儿童更为澄澈的生活理解和人生启迪。“奇妙的石头”单元学习结束后,一名学生写道:“我要把‘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话送给卞和,他是坚贞之士。”儿童把一篇篇原本孤立的课文,连成了一片知识的海洋,在整体感悟中,掌握并领会了“坚贞”这个词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典故、情感和哲思。
(二)学科间―融合式整合
穿越学科边界,在学科属性相通、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相融的情况下,以主题整合不同学科的概念、内容和活动等,在学科融合中培养核心素养。学科间整合,一类是立足支撑性学科,发挥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这在打破学科改革初期尤为重要;一类是共同发挥多学科的教育价值。
1.立足支撑性学科的学科间整合
《关注,就是改变》一课围绕“雾霾”这个话题展开教学,涉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数据分析、科学原理等内容,但始终以语文学科为主。可以说,语文学科是贯穿这一整合课堂的“气脉”,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生的问题反馈、表达等注重运用语文教学的评价语言;二是对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的学习,注重文本信息的提取、联系以及推论;三是对学生朗读的引导以及辩论语言的规范和指导等。 2.多学科共同发挥教学价值的学科整合
3C创新实践课程是清华附小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3C即Care(关心、关注)、Connection(联系、连接)、Creation(创新、创造)。3C创新实践课程以“主题”为牵引,以“小课题”为推进形式,整合科学、美术、数学等学科的资源,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相结合,进行研究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如实际问题解决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开展了“学校植物大调查”(见图1)“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市场菜价调查”“校园气象站数据分析”等研究,这些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了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价值,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超学科―消弭式整合
超学科的消弭式整合课程超越学科边界,将学生的学习与其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打通,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提升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如全学科阅读课程,将“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内阅读教学化”,以“善于学习”为核心,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我们为1~6年级学生提供了必读和选
读书单,将小学阶段的阅读丰富化、目标化、系统化,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再如戏剧课程,通过“体验、整合、实践、创造”的戏剧教育,构建儿童的第二重生活。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融美术的欣赏与创造、舞蹈的表现与力量以及音乐的熏陶与赏析等于一身,是语文、音乐、美术、书法、形体等多门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的载体。学生与教师一起,在编写剧本、制作道具、现场表演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戏剧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找到别样的人生体验。戏剧课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是一种较好的自我教育方式。
《木偶奇遇记》是三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在主题阅读课分享交流后,戏剧课堂又对《木偶奇遇记》进行了深度的体验设计和艺术创造。(见图2) 主题活动一:情境模拟、语言表达 活动1:
1.教师设定情境:动物园。
2.学生每人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教师示范,模仿动物的声音说话。
4.学生两人一组,模仿两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对话。 要求:表情和肢体要夸张、变形。 活动2:
1.教师选定剧本片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设计各个角色的声音。 3.学生用设计好的角色声音进行剧本片段朗读。 主题活动二:图画欣赏、艺术创造 活动1:
1.教师展示木偶匹诺曹的剧照。 2.学生观察人物造型,感受人物特点。 3.欣赏《木偶奇遇记》电影片段。 活动2: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制作剧中人物面具。
2.用家中剩余材料(如塑料布、雨衣、丝巾等)制作剧中人物服饰。 3.结合剧本人物给自己做造型。
《木偶奇遇记》戏剧课堂实现了多学科无痕整合,在模拟的情境下,学生走进了角色的人物内心,在体验中表达,在体悟中创造。 三、“1+X”课程深化发展走向何处
在基于核心素养探索课程深度整合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思考“1+X”课程深化发展的走向。“1+X”课程深化发展要走向人的核心素养培养,走向人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我们既要深耕谷底的课程整合理论研究,又要静水深流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是基于完整人的培养周期,思考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定位与培养路径。由小学各年段之间的衔接到小学与中学、大学阶段的衔接,纵向思考学生核心素养完整发展的有效途径,深入探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改革的切入口看,首先进行学校学制的整体改革,打通九年一贯制,整体育人,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多样化办学体制,探索“学前+义务教育”的一贯制教育规律。同时,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一起,探索大学、中学、小学教育衔接贯通,探索未来人才创新培养的“一条龙”模式,创建“大清华”意义上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二是基于完整人一生的长度,思考儿童时代的发展样态。未来是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今天我们培养怎样的儿童。立足儿童一生发展的长度,始终坚持“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由语文学科的主题教学到完整人发展的主题教育,遵循儿童生命成长规律,为儿童奠定影响一生的良好基础。在成志教育的使命驱动下,探索如何系统化、科学化、分阶段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未来学习中心、未来学习环境、未来云端学校等持续发展的探索。将儿童的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相联结,在与现实世界、未来世界的不断对接中完成成志教育,实现“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成志教育使命。
本文为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BA14018。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课程与教学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 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