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说“匡”

2023-06-21 来源:易榕旅网
第36卷第5期 2015年5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_36No.5 Mav 2015 说“匡" 李春燕。吴继刚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 要:《慧琳音义》引书《风俗通》中的“匡”字,记录词“延”。由于构件讹变,“廷”字异写作“匡”,与“匡”的异体字“匡”成 为同形字。刻工未能辨别字词关系,误判为“匡”字。文章还由此考察了汉简、汉魏六朝碑刻、敦煌卷子等材料的今文字构件中 “王.”讹混的两条路线,认为混用的构件具有双向类推作用,并纠正部分碑刻文献中释读的讹误。 关键词:“匡”;“延”;构件;异体字;同形字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89—02 《慧琳音义》在解释“盗塔寺物”时引用了《风俗通》: “《风俗通》日:寺,司也。匡之有法度者也。今诸侯所止皆日 寺也。”“匡之有法度者也”,不辞。校之《慧琳音义》和《玄应 音义》,《慧琳音义》词条“寺庙”释义亦引用了《风俗通》: “《风俗通》日:寺,司也。廷之有法度者也。诸侯所止皆日寺 孟辉墓志》作“区”,北魏《元灵曜墓志》作“懂”,北齐《司马遵 业墓志》作“ ’。结合“匠”字的形体,北魏《刘双周造均塔 记》作“匠”,东魏《刘双周造塔记》作“噍”。这些给我们提供 字形上的启发与支持:“[”的第一笔“一”变成“、”,使得构 件“L.”等同于“[”,导致“匡”的异体字“匿”与“廷”的异体 字“匪”的讹混体“陡”同形。也就是说,“匡”字记录了“廷”、 “匡”两个词,成为同形字。刻工未辨别字词关系,误刻为 “匡”字。由此可见,构件“L”到“L”的变化是最关键的一 步。 庙。”《玄应音义》释词条“寺庙”时亦如此:“《风俗通》日:寺, 司也。廷之有法度者也。诸侯所止皆日寺。”《说文・寸部》: “寺,廷也,有法度也。”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朝中 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左传・隐公七年》:“发币于公卿。”杜 预注:“诣公府卿寺。”孔颖达疏:“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 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对校表明,“匡”当为“廷”字之误。但 “匡”、“廷”二字构件悬殊甚大,“廷”为什么能够变成“匡” 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L”变成“L”的过程中,一部分“=L” 变成“L”。这一点,在汉魏六朝碑刻的“廷”字上未发现该变 化,在“延”字上却体现出来:北魏《元广墓志》作“照”,北魏 《安乐王第三子给事君妻韩氏墓志》作“延”,东汉《张景碑》 “廷”由构件“壬”和“ ”组成。从“廷”到“匡”,两个构件 作“是”,北魏《李蕤墓志》作“迦”,西魏《邓子询墓志》作“逛”, 北魏《元偃墓志》作“l量”。可知“ ”的演变轨迹是: 一都发生了变化。先来看构件“壬”的变化。“壬”第一笔由撇变 横,成为“王”,这是笔势之变。这种变化战国文字已见,如作 i 一{、一i一一L一一L 秦文字作“固”,汉魏六朝碑刻亦屡见,如东晋《石钞墓志》作 “恁”,上述演变过程中,第二步与第五步最为重要:前者衍生 东魏《李挺墓志》作“连”,东魏《萧正表墓铭》作“适”。 出“、”画,后者消失掉“、”画,这使得“ ”最终变成“L”。 由上可知,构件“互I”的讹混有两条路线: LL=亡 互-一i- 构件亦类推,“庭”,北齐《韩裔墓志》作“巍”;“霆”,北周《华岳 庙碑》作“建”;“挺”,北齐《狄湛墓志》作“怔”。( i生敦煌文献中, 亦有体现,如“庭”,《金真玉光八景飞经》“天魔承空发,万精 骇神庭”作“连”;“挺”,《正名要录》“右依颜监字样甄录要用 者,考订折中,刊削纰缪”作“挺”⑦。 再看构件“ ”。构件“互-”变成“[”是问题的关键。这个 变化有两步,第一步是“ ”变成“i_.”,第二步是“L”变成 “[”。 、、▲L 从“互I”到“ ’/“L”的变化表明,构件的形成有一个 发展过程。 总之,由于部件混用,“廷”字变成了“匿”,这也是“匡” 字的异体字。一个汉字里处于上部的点和横很容易互换。所 在汉魏六朝碑刻中,“廷”,西晋《石 墓志》作“.建,”,北 周《寇炽墓志》作“连”,东魏《张满墓志》作“廷”,北魏《元唪 墓志》作“.正”,北魏《青州刺史元湛墓志》作“逻 由此可知 “ ”的演变轨迹是: 以“睦”就成了“廷”和“匡”两个字的同形字,由于刻工没有 理清“I耋”字与“廷”、“匡”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刻为“匡”字, 谬以千里。幸而《慧琳音义》引《风俗通》不止一处,且有《玄 应音义》旁证,否则,后辈学者在利用文献时又会遇到一个 人为的错误。 工. i、一i~一 一L 演变的最后一步是关键,构件“i_|”的后两笔异写作“L”, 连成折笔。但这与构件“[”仍相距甚远。只要清理出中间环 节,问题的死结就解开了。材料所限,碑刻中“廷”异写作 之所以产生这些异体字,是汉字异写即构件内部略有 变异造成。异体字,根据其形体结构产生的不同方式,不同 途径,不同结构关系,可以把它分成异构字和异写字两大 类。异写字有改变笔形、增加笔划、减少笔划、构件内部略有 “匡 ’的例证暂未发现,但碑刻中“匡”字除了多数形体作 “匡”外,尚有四例作“匿”:北魏《吊比干文》作“座”,北魏《元 变异、构件位移、构件拆分重组等六种类型。 一189— “廷”变成“匡”属于第四种类型:构件内部略有变异,这 最终导致构件混用。构件混用具有类推作用,产生一批类推 字。而且,“ ”与“i-I”、“=L”与“L”的混用是双向的,分别类 推出一批字。 在汉魏六朝碑刻中,“ ”与“_L”的双向混用都有多例。 “ ”作“=L”。在碑刻中共“建”、“延”、“廷”等3例。如 “建”,北魏《寇猛墓志》作“逮”,北魏《元诱墓志》作“建”; “延”,北魏《李彰墓志》作“廷”,北魏《安乐王第三子给事君 妻韩氏墓志》作“延”;“廷”,北周《寇炽墓志》作“连”,东魏 《张满墓志》作“延”。 敦煌卷子中亦有用例,如“建”,《老子道德经》作“逮”; “延”,《正名要录》作“遘”;以“廷”作构件的字,“庭”,《金真 玉光八景飞经》作“运”,《正名要录》作“挺”。 “=L”作“ ”。在碑刻中有“遁”、“连”、“游”、“运”等共19 例。如“遁”,北魏《元熙墓志》作“廷”,北魏《元睥墓志》作“璁”; “连”,北魏《穆纂墓志》作“建”;“游”,北魏《元固墓志》作“鲣”; “运”,北周《二圣庙碑》作“遢”。 “i..”作“ ”之例,敦煌卷子中未发现用例,这说明在手 头字中,从使用频率上看,“=L”是个常用构件,处于强势地 位,比“ ”更简化。所以,汉魏六朝时期二者混用。到敦煌文 献里,“i_-”战胜“ ”,“_L”可以替代“ ”,“ ”却不再替代 “L”。 碑刻中“ ”多作“L”,“=L”少作“ ”,因为以“=L”为部 首的字多,以“ ”为部首的字书少。“L”是常见部件,“ ” 向“=L”靠拢。 再有,从意义上看,“ ”、“=L”义近。《说文解字・ 部》: “杰,长行也。从彳引之。”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四》: “钮树玉日:《系传》篆作 。伦按长行谓长道也。篆当作程, 象形。横道多,则从道长矣。省之为 。金文 字偏傍多 作L。”马叙伦引钮树玉语证明“ ”为“长道”之意。《说文解 字・走部》:“奄,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王筠《说文句读》: “许君以字形有止,遂说以乍止,非也。部中字皆行义。是与 行同意,行不能左行而右止,走不能前行而后止,止只是足 耳……《广雅》:‘走,舞也。’《玉篇》:‘是,走也。’是也。”王 筠的意见是对的:“是”本义是行走。“乍行乍止”即步履踌躇 之义,是引申义。“ ”为长道义,“走”为行走义,一个是道 路,一个是行走,二者意义相关,属于类义,可以互换。其他 如“杯”和“益”、“碗”和“梳”中“木”和“皿”、“石”和“木”等, 分别都是类义关系。这是异体字一种重要的类型。因为更换 形旁的异体字,其形旁多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关,这与汉 字表意文字的性质相符。 在汉魏六朝碑刻中,“=L”与“L”的双向混用也都有多 例。 “i.I”作“L”。在碑刻中有“巡”、“造”、“迎”、“逝”等共45 例。如:“巡”,东晋《高勾丽好太王碑》作“l盥”、“霉阻”;“造”, 东魏《道颖造像记》作“蹙”;“迎”,东晋《高勾丽好太王碑》作 “翟 ”;“逝”,北魏《元诱妻薛伯徽墓志》作“短”。 汉简和敦煌卷子中亦有用例。汉简用例如,“近”,《敦煌 汉简》七四作“ ”,“迹”,《居延汉简》作“也”。敦煌卷子用例 如:“边”,敦煌研究院《四分律》作“ ”;“远”,想尔注《老子 道经》卷上作“连”;“过”,想尔注《老子道经》卷上作“通”等。 ——190—— “L”作“=L”,是“[”折笔的变形。碑刻中有“匹”、“匝”、 “匪”等3字。如“匹”,北魏《丘哲妻鲜于仲儿墓志》作“适”, 《崔鸿墓志》作“_适”,《长乐长公主元瑛墓志》作“ ”,《韩震 墓志》作“适”;“匝”,北魏《檀宾墓志》作“适”,《元端墓志》作 “迎”;“匪”,南朝宋《爨龙颜碑》作“边”,大赵《王真保墓志》 作“1酲”,北魏《胡显明墓志》作“迎”。 碑刻中“L”部首字多,“[”部首字书少。但“i_,”是常见 部件,“L”又是“=L”的省减和快写,而且形体相去不远,二 构件互换较常见。“i_.”与“L”的混用是构件变异。 敦煌卷子中亦有用例,如:“匝”,《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 文》作“通”,《太上洞玄灵宝妙经众篇序章》作“通”。《摩 诃摩耶经》卷上作“适”。 由上可知,汉隶以来的今文异体字群并非散乱无章,而 是有自身规律:一部分字的形旁有意义关联,一部分字的字 形略有不同,展转发展,最终与原字形异体起来。并且,从构 件的替换来看,呈简化趋势。 但“=L”与“L”不作双向类推,只有“=L”向“L”的发展 演变,如:“i ’一“远’’一“ ’一“ £.”一“虞”。这是多数客观 事物自身发展的非循环性规律使之然。 另外,在金文中“五_.”多作“l一”。如“廷”,毛公厝鼎作“ ”, 秦公簋作“揎”,望簋作“ ”,卫簋作“ ”,弭吊簋作“∞”③ 等,不赘述。时代不同,使用情况亦不同:金文中常用的,汉 简中亦如此,如“延”,《敦煌汉简》一。七七作“ ”,碑刻中 却是少见的,如“延”,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元偃墓志》 作“I蠡”。敦煌文献中也仅有少数字这样,如“健”,敦煌研究 院361((佛经》作“筐”。 对于构件内部略有变异而产生的异体字,前人不察,屡 有误读。例如北魏《元端墓志》“重营迭栅,围城数匝”,“匝”, 《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误释作“迎”,不辞,为形近误读。 北齐《张海翼墓志》“待挹匹之衢酒,迎和况以宫锺”,“匹”, 与“况”对举成文,《文物}2003年第10期误释作“退”,非。北 齐《张僧显铭闻》“匹古云高,方今未远,唯君独步”,文中“匹 古”与“方今”对举成文,语义通畅。《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 卷》(壹)误释作“延”。 注释: ①碑刻图片全部来源于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图片 库》。 ②敦煌俗字全部来源于《敦煌俗字典》。 ③以上金文图片来自《金文编》。 参考文献: [1]f唐】慧琳,[辽】希麟.正续一切经音义【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6. [2][唐】玄应.一切经音义.海山仙馆本,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刻. [3]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2. [4]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1.北京:线装书局,2008. [5]李圃.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姜黎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