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语文单项选择题的解技巧

2022-05-07 来源:易榕旅网
语文单项选择题的解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考试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客观性试题逐渐减少,考查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观性试题逐渐增多,但客观性试题还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作为客观性试题中一个重要题型的单项选择题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分值一般多在10分以上。语文单项选择题考查内容有语音、词语、标点、语法、修辞、文体文学常识和理解运用等各方面的知识,覆盖面广,灵活性大,迷惑性强,因此差错率较高,不少考生对它望而生畏。考生要想在此类题型上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应该夯实基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该开拓思路,发现规律,掌握技巧,提高应变能力。下面谈谈此类题的几种解题技巧

一、一锤定音法

一锤定音法又叫直接法,就是看准其中有明显错误或完全正确的选项,直接得出正确答案。有些同学习惯一个选项一个选择依次去分析、判断。这样很浪费时间,只要抓准了选项中的明显错误,或确定选项完全正确,完全可以一锤定音,直接选出答案。

例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菜畦(qí) 解剖( pōu ) 迁徙(xǐ) 雏形(Chú) ....

B.鸟瞰(gán) 恪守 (kâ) 粗犷(guǎng ) 俨然( yān ) ....C.收敛 ( liǎn ) 酗酒( xù ) 飞翔( xiáng ) 机械( xiâ ) ....

D.吝啬 ( sâ) 发酵( jiào ) 冗长( róng ) 埋怨( mán ) ....解析;粗略一看,很明显“鸟瞰”的“瞰”应念kàn,故一锤定音选B,其余的均用不着再去分析。

解析:通过对A答案的仔细观察,里面没有任何错,故可以一锤定音选A,至于B、C、D中的错误则用不着去一一找出来。

例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狡诈者______学问,愚鲁者______学问,唯聪明者善于______学问。 A.羡慕 轻鄙 运用 B.运用 轻鄙 羡慕

C.轻鄙 羡慕 运用 D.轻鄙 运用 羡慕 解析:此题既是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是考查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这句话出自培根的《 论问学 》,如果对课文比较熟悉的话可直接得出答案:C。

二、排除法

排除法又叫筛选法,它是利用题干和选支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排除有明显错误的选择支,逐渐缩小选择范围,把注意力集中到难以确定的选项上来,再进行仔细推敲、比较或验证,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切忌将注意力分散在所有的选项中去挑选答案。

例1: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001年陕西省中考题)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得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上,叶相融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比喻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解析: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别能力。在①中,将银

波为鱼鳞,应当作比喻的手法,而非将银波拟人化,因此可排除B、D两项 在②中既有拟人又有对偶,只好先不确定,到最后来综合评定。③中明显是两大句对偶,也是隔句对偶,没有达到三句,因此不是排比④句虽有夸奖的手法, 但B、D两项早已排除, 根据综合分析,我们排除错误分析,得出A项是正确的。

例2 :《故乡》一文中, 作者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 其作用是( ) A.表现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巨大差异。 B.表现闰土思想麻木,神情困乏。 C.表现闰土勤俭持家,未老先衰。

D.表现闰土生活困苦,过度操劳,精神上受损害,变化显著。

解析:此题的正确答案为D。 A项看来很有道理,不算错。B项中的思想麻木主要是以闰土的言行中体现出来的,可排除。C项的说法与文章内容及主题相差太远,也可排除。A和D究竟哪一项更正确?通过比较不难看出,A项的内容D项的内容中也包括,D项更为全面准确,故又可排除A项。 三、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在几个选项中,反复分析、比较 鉴别,从中选出最佳答案。

例1: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001年四川省中考题)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在国內,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 )的。

A.推崇 赞赏 景观 赞颂 B.推崇 欣赏 奇观 称赞 C.推举 赞赏 奇观 赞美 D.推举 欣赏 景观 称道 解析:根据语境,综合四个选项来比较分析。“推崇”。与“推举”。 “赞赏”与“欣赏”的区别是“赞赏”表现在外,“欣赏”更多表达在内心,因此选择“欣赏”。 “景观”与“奇观”的区别在于“奇观”指伟大的景观,因此选“奇观”。而“赞颂、称赞、赞美、称道”意思极为接近,但“称赞”所表达的意思更深,故选“称赞”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当然这种比较分析较为麻烦,但适用于忘记了课文中所以的词语。如果能记清一两个,采用排除法更为简便。

例2: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一定的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 ②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 ③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 ④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⑤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一定帮助的书,可用泛读。 A.③①⑤④② B.③④②①⑤ C.⑤①④②③ D.⑤①③④②

解析:按照A 、B 、C 、D四个答案排定的顺序,反复朗读比较,鉴别,仔细推敲,A项排定的顺序比其它三项排定的顺序更为合理,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更为自然紧密,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例3: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2003年全国高考统一试题) 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解析:对四个备选答案进行比较阅读,不难发现B项表意清楚准确,毫无半点含糊,故

选B

四、代入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选取词语和句子,使整个句子顺通连贯、符合语境的这一类选择题。解 这一类题,可以把四个选项依次代人所要填补的地方,再进行阅读比较、体会,看哪一种更切合当时的语境,更能使整个句子句意通顺连贯。

例1: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2001年天津市中考题) _________。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解析:把A、B、C、D四个选项分别代入句中进行阅读比较,可知D项的内容代入之后,整个句子句意通达明晰,语言前后衔接紧密连贯,更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故最佳答案为D,当然此题采用比较分析法也较为简便。

例2: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2003年北京高考试题)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_________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把A、B、C、D四个选项的内容代入横线上,通过比较阅读,可知D为最佳答案。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惠芳女士近年来多次______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____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__________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解析:把A、B、C、D四个选项代入进行比较阅读,C项的内容更为准确,故选C,此题采用排除法也比较为简便。

五、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从题干要求的反面入手,进行逆向思维,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例1: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2001年黄冈市中考试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两前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题的要求是选出有误的一项,我们可从反面入手,看看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答案。A、B两项无疑是正确的,C项有的同学可能把握不准,暂放一边。D项的说法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故可确定此题应选C。

例2: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山西中考题)

A.你必须提前赶到那儿,否则如果你不赶去的话,就会完不成任务。

B.在本世纪内我国将相继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结束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主义的痕迹。

C.历史不会忘记,那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鸦片战争,给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每一个炎黄子孙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D.从大量的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解析:此题从反面入手,找出了语病的选项即可获得正确答案。A、D两句的语病比较明显,A句中“否则如果你不赶去的话”意思重复;D句中“从大量的观测事实中”误用了介词和方位词;B句主要是词语搭配问题,“结束”、“痕迹”是不妥的。故正确答案应选C。

做语文单项选择题时,不宜把以上几种方法割裂开来,而应该仔细审题,全面分析,充分利用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灵活采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勤于总结,善于归纳,创造出更加适用、更为有效的解题方法。当然,平时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才是做好题的基础,一味地寻求方法而不扎实掌握好必备的知识是行不通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