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5-14 来源:易榕旅网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盐城市日月路小学 王建营

(此课2011年获盐城市赛课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开放的活动场景中合理地提取数学信息,初步感知从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相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合理提取数学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相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从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孩子们,知道吗?猴妈妈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宝宝们采了好多桃子,想去看看吗?嘘,听,他们在说什么呢!

(课件)大猴说:“我采了3筐,每筐12个”小猴说:“我采了6个”

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吗?(慢速)你来说:(生答,可分说, 合说就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 如果说:大猴采了多少个?(把问题贴在黑板上) 你是根据什么信息提的?谁会解答 12ⅹ3=36那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比较: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说? 大猴采的是小猴的几倍?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现在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谁能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小猴采了6个桃,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师:可怎样才能求出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呢?(停顿,明显地等待),

(如果举手人多,别急,都有机会)

请小朋友们试着做一做,做完后想一想:先算了什么?为什么先算他?是利用哪两个信息计算的?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愿意第一个来向大家汇报你的想法:(你真勇敢!) 实物投影展示

甲:我先算(1)12ⅹ3=36(个)(2)36+6=42(个) 师:如果说式子,你怎么想会到先算12ⅹ3=36的?

如果说先把大猴采的个数算出来,为什么大猴要先算出大猴采的个数?

因为大猴采的个数不知道。先算出大猴采的个数,再用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就等于一共采的个数。(说得可真好!)

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再来说一说!

乙:我先算出大猴采的个数,再用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就等于一共采的个数。

那你根据什么信息来算出大猴采的个数(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

师:奥,刚才小朋友们都是根据(大猴采了3筐,每筐12个)这两个信息,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桃,再算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的。(板书)

解决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完整回答问题了。(板书答)。咱们一起写好答语。以后在解决问题后都要像这样把答句完整地写下来!

回忆一下咱们的成果,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了几步?为什么我们用了两步?这第一步先算的是:大猴采了多少个?

二、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还提出了这个问题 ,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提出了这两个问题 ,请任选择其中一题试试看)有信心解答吗?

汇报:(我选的是)谁来说说看?甲:我先算12ⅹ3=36(个)大猴采了多少个,再算36-6=30(个)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这么说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还得先求?(大猴采了多少个。)

甲:我先算12ⅹ3=36(个)再算36-6=30(个)你先算什么?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么说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还得根据先求?

三、比较

课上到现在,老师明白了,大猴肯定得罪你们了,怎么今天老抓住大猴不放呢!

因为不管怎样,都要先求出大猴有多少只,才好算!被你说对了,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像这样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根据需要得先解决一个有用的问题)。

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你知道原因吗?

因为他们一个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试一试是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用减法。

师:说的真好,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在解决问题时都应该认真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确定准确的方法。

老师还有一个发现呢?老师发现孩子们在思考的时候还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是从信息想起,先求出了大猴采多少个?有的是从问题想起,需要先求大猴采多少个。你们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四、应用

1.像这样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请看

先静静地想一想,谁来说一说?你会做吗?快来试一试。 2.公园里的小树苗口渴了,快去看看吧!

收集到信息了吗?那还等什么呢,快点动手吧!学生汇报答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想的真好!从一共要浇的树中去掉已经浇的树就是还有多少棵没有浇。

3.瞧,公园里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

(出题:灰兔子拔了19个萝卜,白兔子拔了2篮萝卜,一共拔了几个萝卜?)

收集到信息了吗?有困难吗?完了完了,为什么不举手呢! 不知道每篮拔了多少个? 为什么非得知道每篮拔了多少个?

因为这样就可以求出白兔拔了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拔了多少个? 好,那老师就添上一个,每篮有10个。 现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谁来说一说?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有收获吗?我们不但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还知道看清题目才能又对又快!

六.拓展延伸

小猴想出个更难得问题考考你,你可以根据合适的条件寻找相应的问题,也可以根据问题寻找合适的条件,快来试试吧!

大猴采了20个。 大猴采了3筐,每筐6个。 小猴采了2筐,每筐8个。 小猴采了10个。

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大猴比小猴多采了多少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上完这节课,我感触颇多。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看,听,从而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整理已知的信息,熟悉问题情境,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变静态展示问题为动态生成问题,培养了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

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解答,自己做老师讲解问题,在尝试、交流、反思的过程中,明确不论是从问题想起,还是从条件想起,都要确定第一步求什么,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在剩下问题中,选做自己喜欢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板演,说说为什么?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引导学生比较黑板上三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迁移了例题的解题思路,又提高了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分析两步计算问题实质上是把它分解成连续的两个一步计算问题,归根到底是分析数量间关系,在解决例题时,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每一步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形成解题思路。

在练习中我分成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要求。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四个练习基本都来自课本,层层递进,第一题是从图中整理出隐含的信息,第二题数量关系的练习,第三题条件的增添,第四题条件和问题的互选,都能使学生能够排除应用题中非本质特征的干扰,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并选择算法,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题能力有很大益处。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到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对课堂上学生资源的生成,如何有效地利用?对语言的有效及干练,不知不觉话就多了起来,还有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呈现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