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2022-08-19 来源:易榕旅网
第l5卷第2期 2 0 1 3年3月 Vo1.15,No.2 Mar.2 0 1 3 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 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王秋东 匕菊 116029) (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2.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m a 摘 要:自治理理论兴起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从未停止。政府治理模 大 N 式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环境发展的变迁,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政 府的治理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对政府的决策模式、政府治 理的监督模式和政府治理过程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中国政府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 学 学 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进而厘清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 的要素,指出参与~协商治理模式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政府;治理模式;网络时代;参与一协商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3)02—017l_04 报眦 社 会 中图分类号:D 630.1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 信息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公民意识不断提升,政 府面临的社会问题日趋复杂,迫使政府重新审视 治理环境的变化对政府治理模式带来的挑战。 1.网络的开放性加速了权力的分散。对政府 科 讯技术(ICT)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世界各个国 学 家的政府治理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 礼。因此,对各种政府治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不 版锄 断进行创新,选择不同于传统途径的政府治理模 ∞ 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2年6月 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 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 _1],互联网 C 的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为各个治理主体提供了广阔的 参与平台,它不仅轻松地改变了精英阶层对话语 权的垄断,还促进了强弱势群体力量格局的调整, 使得社会弱势群体也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2011 年发布的《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 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较2009年增长 了16.9个百分点,占全国网民总数的27.3 ,到 2010年底,农村网民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5 亿_2]。网络时代,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在逐渐增 强,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也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 普及率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互联网的兴起和 发展既拓展了网络的内涵,又赋予其特定的意义, 以至于许多人将我们所处的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 称为“网络时代”,可以说中国正在进入网络时代。 由于在意识形态、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政府决策 模式和行政过程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存在巨大的 差异性,政府治理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构建中国 政府治理模式必须考虑本国的国情、经济社会发 当中,他们不再愿意被动地认可并接受政府的各 项政策安排,而是开始要求介人政府的相关决策 展阶段等状况。 一过程。正如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说:“网络时代 的速度意味着所有政府对议程控制的减弱,政府 、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 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不得不与更多的参与主体共同处理公共事务。以 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正在改变着权力的本 质,加速着权力的分散。政府权力的分散是本世 纪一个最重大的政治转折。”【3 可以说,以互联网 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 收稿日期:2012一O5—06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W2Ol2112)。 作者简介:王秋菊(1978一),女,辽宁大连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研究。 17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改变了原有的权力分 配,极大地改变了政治参与的条件和手段,拓宽了 政治参与的渠道,对现有的政府决策模式形成了 挑战。 2.网络的共享性提高了公众对社会监督的 深度,对政府治理的监督模式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共享性打破了政府的信息垄断,将公 众从传统媒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近两年“微博” 的兴起为网络民意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一个新平 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用户数量激增。调查显示 中国近一半网民在使用微博,用户数量赫然超过 了美国的人口总数。公众议论的主题也随之多样 化,既包括经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民 生领域,也包括人尽皆知的躲猫猫事件、天价香烟 事件、药家鑫事件等与个体利益不直接相关的事 件。网络的聚合效应能够将腐败和违法行为快速 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从而营造一种舆论监督氛围, 有效地监督制约政府及其官员,但是也暴露出政 府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种种弊病,传统治理的监督 效力不能满足公众需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动 摇了政府的公信力。《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的一项 调查显示,87.9 9/6的网民对网络监督非常关注,当 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 的网民更愿意选择 网络曝光l4j。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健全网络 监督模式,畅通传统监督渠道,重塑政府的公信 力,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网络时代政府治 理模式面临的重要挑战。 3.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流动方 式。对政府治理的过程提出了挑战 在传统的政府治理过程中,各种信息首先汇 集到政府手中,再由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单向分 配,其他治理主体大多数是被动接受,他们的基本 诉求往往被忽略,导致其能动性不高甚至产生抵 触情绪。政府治理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作出决 策,而是根据现实情况的反馈对决策的实施不断 进行控制与调整。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改变了信息 单向流动的方式,其他治理主体在自上而下获取 信息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自下而上地将信息快 速传递给政府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政府充 分了解其他治理主体的需要与自身服务存在的不 足,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改进自己的服务。通过 双方直接而双向的互动交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 的办法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网络时代,政 府的治理过程是政府和其他治理主体双向互动的 过程,各个治理主体自下而上对政府也产生重要 的影响。然而当前,公众对政府的批评之声不绝 于耳,除了个别政府官员未能真正承担其责任之 外,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没有作出恰当而又积极的 回应,双向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原因。如何利用网络的技术和传播优势,让政 府和各个治理主体互动起来,是网络时代政府治 理模式面临的又一挑战。 二、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 展望: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悄然而至,我们需要立足国 内现实,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对网络时 代的政府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参与一协 商治理模式,以促进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 革不断深入。 1.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 务、制定社会政策时,与社会各方进行协商、对话 和合作,并以协商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网 络时代,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具有区别于传统治 理模式的重要特征。 (1)参与~协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当中,政府是唯一权 力主体,垄断了一切公共事务,其他社会主体只能 被动地接受管理。参与一协商治理的主体包括政 府、市场、社会在内的多元主体,这是参与一协商 治理模式区别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特征。 进入网络时代,各个治理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积 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市场和社会将承担更 多的政府职能,各个治理主体之间不再是管理与 被管理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政 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调整并不到位,政府在参 与一协商治理模式构建过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应该为其他各个治理主体参 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足够的空间及制度保障,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治理水平,保证参与~协 商治理模式的实际成效。 (2)参与一协商治理过程的互动性 治理理论强调治理的目标是善治。所谓善 治,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 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 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 第2期 王秋菊: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提供优质 的公共产品以及高效率的公共服务,经过多年的 实践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入21世纪,随 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公众民主意识的提升, 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l_5]。因此,建立政府与 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关系,完善多方 参与的政府治理机制,是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提 出的新要求。协商是参与一协商治理的重要过 程,所谓协商,是指各个治理主体通过平等沟通、 友好协商、谈判对话,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各个治理主体 之间的沟通、协商与谈判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 博弈、弥合分歧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政府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沟通、协商与谈判的组织 者,又以治理主体身份通过协商过程平等地参与 公共事务管理,实现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 互动。 (3)参与一协商治理结构的网络化 在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中,严格的等级和分 工是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整个治理结构上令下 达,呈现出金字塔结构,权力高度集中在政府手 上,这种治理结构导致的僵化与封闭限制了政府 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大 大提速,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政府的组 织形态也将由传统的金字塔式垂直结构向扁平化 的网状结构转变,并且更加具有灵活性、有机性和 适应性_6]。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是网络化的治理 结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等治理主体构成的多中 心治理结构,它要求政府重新界定自己的权限范 围,主动开放治理体系,将部分公共责任和权力转 移到其他治理主体手中,并且逐渐形成一种权力 依赖与互动的伙伴关系。可以说,参与一协商治 理模式是依靠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来进行的,在 尊重各个治理主体利益的同时,提升最终的治理 效果。 2.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的基本要素 政府治理理念、职权划分和治理运行机制构 成了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的基本要素。治理理念 是对治理过程总的态度和信念,影响着政府治理 模式的发展走向;职权划分是公共部门、私人部门 与社会之间的职责、权限的确定,是政府治理模式 能够顺畅运行的前提;治理运行机制是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与社会在治理过程中运用的治理方式和 手段的有机整合,是整个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 要素。 (1)政府治理理念 政府治理理念,在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中起 着导向性的作用。自十六大起,我国提出了建设 这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在治理过程 中如何开展公众参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则 成为当务之急。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参与不 同,网络时代的公众参与体现出了新的特质。从 参与方式来看,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以集体参与为 主要方式,网络时代则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参与 的重要性;从参与形式上来看,传统政府治理模式 以被动参与为主要形式,网络时代则是主动参与; 从参与影响上看,在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参与的 影响是间接的,网络时代则体现为即时性的。政 府治理理念由以人为本、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提 升到关注公共利益、重视公共参与成为不可逆转 的趋势。 (2)治理职权划分 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社会在 参与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平 台,可以说网络时代政府将不再是唯一的公共权 力中心,各个治理主体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治理好 国家。政府、社会与市场对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 这就使政府与社会以及私人部门之间的权利、义 务边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不清,责任难以明确。 由于职责权限划分不合理,缺少明确的责任机制, 也就为各个治理主体转移和推卸责任提供了机 会。事实上,政府、社会与市场在治理过程中各有 所长,合理划分各方的职责权限可以实现优势互 补。因此,应从制度层面明确各个治理主体之间 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也就是明确各自的治理边 界,坚持用制度管权,实现各个治理主体的良性互 动。这种互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治理过程中各个 治理主体相互协调、合作与监督关系。 (3)治理运行机制 建立公众导向的公共服务机制是构建网络时 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基础。网络时代,政府将不再 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公共服务的提供将更 多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参与_7]。随着现代信息通讯 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社会力量参 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网络时代,社会力量在 参与政府治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地借助网络平台, 推动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 中更多地体现出公众的真实需求,建立以公众为 174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导向的公共服务机制。政府决策参与一协商机制 是构建网络时代政府治理模式的政治保障;良好 的决策运行机制是网络时代政府有效治理的保 障。网络时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形成意味着借助网 络的普及,各个治理主体通过权力分享,获得了参 与政府治理的权力与机会,进入了政策的制定环 节,既提升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也有助于政策的 顺利执行。正如美国学者卡斯特所说:“在政治中 使用因特网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运用技 术去促进能够与公众产生共鸣的政治参与 方式。”[ 3.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的发展阶段 政府治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参与一协商 治理模式必须与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 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网络时代,参与一协 商治理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公众参与意 识的提升,其发展过程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的阶 段性特征。按照发展的程度,参与一协商治理模 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公众被动参与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政府是参与协商的发动者,握 有主导权。政府将信息告知公众,并获得相关反 馈信息;公众等治理主体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渠 道有限。这一阶段属于告知一评价阶段。 (2)中级阶段:公众主动参与阶段 政府不再握有主导权,而是积极的指导者。 在政府的指导下,公众通过互联网等参与渠道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把自己的利 益诉求集中起来传达给政府,并与政府就相关事 项积极地展开协商。这个阶段公民逐渐在参与协 商中起重要作用,但政府仍是最后的决策者I9]。 (3)高级阶段:合作治理阶段 这个阶段公众可以与政府共同协商并制定决 策,共同处理公共事务_1 。它的基础是政府、市 场和社会力量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公众 等社会力量不断壮大,公众参与网络不断完善。 著名学者帕特南对意大利政府改革进行的长达 20年的调查研究指出,由于意大利北方地区存在 着广泛的公民参与网络,公众通过它们能广泛地 与政府一起参与到对社会事务的治理中,而南方 地区却由于缺乏公民参与的网络,人们极少参与 社会生活,政府与公众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 动Ⅲl 。因此,培育中国的公民社会,提升公众的 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参与协商的认同,成为决 定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结 语 进入到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着新的挑战,转变 自身的角色,使公民能参与到民主活动中,并且增 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现代信 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府的权力也将加快流 向社会领域。为获得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各个治 理主体更加关注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在这种 形势下,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 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的各个发展阶段不是一蹴而 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地区差异 明显,受地区经济、公众参与意识、文化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在选择参与一协商治理模式时应具有 阶段性特征,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O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EB/OI ].(2012—07—31)[2012—08一o5].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 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 况调查报告 ̄EB/OI ].(201l—o9—12)[2012—03—263. http://www. cnnic. cn/research/bgxz/ncbg/2O1109/ P020110906360062661430.pdf. [3]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M].王吉美,译.北京:中信出 版社,2012:161—163. [4]刘素华.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N].人民日报,2009一 O2—06(11).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326. [6] 王彬彬,刘祖云.网络时代政府革新的三个视点[J].南京 社会科学,2010(4):85. [7]顾丽梅.公共服务提供中的NGO及其与政府关系之研究 EJ].中国行政管理,2012(1):36. [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12. [9]孙萍,王秋菊.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新思考[J]. 求实,2012(4):61. [1o]刘力锐.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J].求实, 2009(6):69. [11]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 传统[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3. (下转第181页) 第2期 吴云青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农户满意度的IPA分析一以天津市华明镇为例 181 [8] 甘立彩,周宝同.基于“挂钩”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效益分 析EJ3.土地经济,2008(1O):42—26. [9] 袁浩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EJ2.中国集体经济,2011(3):102—103. AnalysisEJ].Journal of Marketing,1977,41(1):77—79. [12] 唐惠贤.服务满意度测评IPA方法比较研究FJ].商场现 代化,2O1o(4):39—40. [13] 李涛.天津市华明镇: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典范[EB/OL2 [10] 王洋,张俊梅,许嗥,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区评 价体系研究——以河北任丘市为例EJ3.河北农业大学学 报,2011(5):127—132. Mantilla J A,James J C. Importance—performance (2010一O9—14)[2012一o5—21].http:∥city.cri.cn/  29344/20lO/O9/13/4lO5s25279362.htm.—[14]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与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 E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37. An IPA Analysis of Farmers’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 Linkage Area of Urban——land Taking and Rural——land Giving A Case Study of H uaming Town of Tianj in U Yun—qing ~,ZHANG Zai—sheng 。CAI Wei—rain (1.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Farmers are the most extensive participants in the linkage of urban—land taking and rural— land giving(LUTRG),and farmers’satisfaction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LUTRG.This paper,by using SPSS 17.0 software,firstly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survey on Huaming town of Tianjin.It then,by adopting an IPA analysis,constructs a cell chart out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each LUTRG factor.It finally proposes such strategies as continuous efforts,concentration on what needs improving,low priority and indeliberate pursuit so as to improve LUTRG further. Key words:LUTRG;farmers’satisfaction degree;IPA analysis (责任编辑:付示威) (上接第174页) Challenges and Expectations of China’s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Model in the Internet Age WANG Qiu-j“ ,。 (1.School of Humanities&Law,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2.School of Polities and Administr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Since the governance theory was put forward,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worked continuously on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mode1.The changes of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model roo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vironm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hina has entered the Internet Age and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has met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openness,sharing and interactivity of the Internet pose new challenges to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models.supervision modes of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and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processes.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et up a participation—negotiation governance model,which accords with the Chinese context. Moreover,this paper specifies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participation—negotiation governance model, analyzes the components of the participation—negotiation governance model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articipation--negotiation governance model could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primary,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developmental stages. Key words:government;governance model;internet age;participation—negotiation (责任编辑:付示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