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芳
【摘 要】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迅速普及,使\\\"数字化\\\"成为当下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促成了\\\"网络民俗文化生态\\\"及与之对应的\\\"网络民间文学\\\"的生成.\\\"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当代继承与发展,其所具有的传承性决定了它对传统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坚守;活态性决定了这种坚守绝非全盘照搬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性的继承;网络性则诱发了革命性的新变.\\\"网络民间文学\\\"展现了民众当下的鲜活生活,赋予了民间文学新的表达内容和传达方式,重申并充分展现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当代性\\\"特征.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9(000)004
【总页数】6页(P172-177)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化;网络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生态
【作 者】高艳芳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122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日益普及对21世纪的人类生活影响极其深远,它引领人们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产生新民俗、新民间文学的重要场域,以该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民俗文化生态随之形成。便捷的操作,多元的发布平台,实时、广域的传播使得网络民间文学风生水起,迅速凝聚了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网络民间文学是当下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时代潜在的社会欲望与发展动力,对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有着巨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本文主要就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特征及其价值意义展开探讨,以期能为当下的网络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一、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与界定
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相应的文化生态,任何时代的发展及其技术的进步都意味着新的文化生态及其新的价值判断标准的产生。诚如传媒大师麦克·卢汉所指出的:“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3页。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逐步普及,引发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出现,与之相应的网络民俗文化生态由此形成,网络民间文学也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一)“网络民俗文化生态”的形成
不同文化生态对应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事象和民间文学现象,文化生态对民俗的形成与
演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永林在《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中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的概念,认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是民俗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与变化。①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已全面介入民众生活和民众传统。网络与民众生活须臾不可分离,其影响已波及至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与之相应的文化生态逐渐形成。这里借用黄先生的概念,将之称作“网络民俗文化生态”。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民间文学的实践主体及其民众生活方式等较之传统民俗文化生态发生了转变。
首先,就实践主体而言。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入网人数逐年攀增,民间文学实践活动由“线下”逐渐转移至“线上”。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冲过8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了57.7%。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了7.88亿,其中手机入网的比例高达98%以上,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7个小时。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8月。可以看出,多数民众已经发生了“网络化”的转向,“网民”已成为了民众的大多数,“线上”状态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主流。
其次,就民众的生活方式而言。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网络化”的转向。就民众的政治生活来看,网络拓展了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途径。其一,通过网络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跟进政治动态,增强了民众与政治的联系。其二,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特征使得民众敢于真实地表达自我观点,发表政治见解,赋予了民众参与政治的勇气。就民众的经济生活来看,网络解构了传统的消费模式,“线下”的实体店购物逐渐被“线上”的网络购物替代。人们的支付方式也由“线下”支付逐渐转变为
“线上”支付。就民众的日常生活来看,一是,网络已发展成为民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极为便捷。二是,网络成为民众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平台,这打破了以往社交的时空限制,扩大了民众的社交范围。三是,网络改变了民众的娱乐休闲方式,网络成为民众娱乐休闲的主要平台。
不难看出,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民间文学的实践主体及其民众的生活方式等较之传统民俗文化生态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与之相应的网络民间文学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民间文学的特征,在此情形下,需要对之进行重新的认知和界定。
(二)“网络民间文学”的界定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在《谁是民俗之“民”》中阐明道:“技术是民俗学家的朋友,而非敌人。技术并不会消灭民俗;相反,它会成为民俗得以传播的重要因素,而且还会为新民俗的产生提供激动人心的灵感源泉。”③[美]阿兰·邓迪斯:《谁是民俗之“民”》,见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附录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技术发展会造成民俗的消亡,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很多时候,技术发展不仅不会造成民俗的消亡,反而还能提升民俗的传播效率,推动民俗的广域传播,甚至技术本身也可以发展成为民俗的内容。互联网技术在改变民间文学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了网络民间文学的内容。遗憾的是,在互联网技术已对民间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形下,学界至今仍未达成对网络民间文学的统一界定。
总体看来,目前学界对于网络民间文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其一,将网络文学创作立场、基本特征与传统民间文学进行比照,在比照结果相同或者相近的情况下,得出网络
文学即为网络民间文学的论断。其二,从网络作品与纸质文学的亲疏关系出发,将网络文学作品分为“文人化”和“民间化”两种不同的倾向。前者多存在各大文学网站中,属作家文学范畴;后者多活跃于微博、微信等私人空间,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民间文学。其三,从生成与传播媒介角度出发,将通过网络生成、传播的网络文学称为网络民间文学。④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的审视》,《民俗研究》2019年第2期。可以看出,界定标准的不统一及其对网络民俗文化生态的忽略,导致了现有界定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
宏观上看,网络民间文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当下“生活革命”和“技术革命”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传统民间文学在当下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的继承与发展,需将之放置在宏观的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进行综合考察。微观上看,网络民间文学与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关联紧密,是传统民间文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结果。质而言之,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是在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对民间文学的当代继承与发展,它以传统民间文学为根基,以鲜活的民众生活为取向,以网络为创作生成平台和传播传承媒介,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日常文化审美需求,也使得民间文学通过网络继续活跃于当下的民众生活。网络民间文学在具有传统民间文学属性的基础上,还具有鲜明的网络属性。
二、网络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民俗的传承性决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须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民俗的活态性则决定了民俗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必然性。①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以此观照网络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可见其对传统民间文学特征的继承与创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继承并非纹丝不动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性的继承;创新则是在民间文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基础上的创新,与网络民
间文学的网络性特征相互关联。
(一)发展性的继承
民间文学的“四性”特征,即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是关于民间文学特征的经典论述。传统民间文学意味着“历史”的存在,网络民间文学意味的“当下”的存在。网络民间文学作为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的民间文学,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对之的发展和超越。
1.集体性方面。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主要指民间文学具有集体创作、流传、加工、保存,以及为集体服务的特点。网络媒介空前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拓展了民间文学的实践空间,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性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民间文学的实践中来,网络民间文学因此具有了明显的集体性特征。然,通过对比可见,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从集体性的指向上来看,传统民间文学以传统农业社会文化生态为背景,其集体性指向了传统社会的大多数——农民,多与身居社会底层、文化水平低下者相关联。网络民间文学则以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为背景,与工业社会、城镇化、信息化等紧密关联,其集体性指向的是活跃于网络空间的网民,以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市民居多,具有市民化的倾向。其次,从匿名性特征来看,传统民间文学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进行传播传承,反复的讲述、转述使得最初的创作主体、时间、地点等已无从考证,民间文学随之处于了一种匿名的状态,这是一种被动的、无意识的匿名。网络民间文学的匿名往往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匿名,通常具有可逆性的特征。
2.口头性方面。农业社会文化生态背景下形成的传统民间文学,其形成与发展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民间文学实践往往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得以实现,“面对面”成为民众交流的前提,口耳相承成为民间文学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口头性”成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里的“口头性”更多地指向了民间文学的传播传承方式,指向了“面对面”的交流。网络民间文学则不同,网络民间文学为保持“说话”和“在聊”的效果,②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采用的是“口头性”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特征,是一种语言风格。在网络民间文学实践中,键盘代替了“口头”,网络传播代替了“口耳相传”。网络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更多地指向了网络民间文学的语言风格,而非传播传承方式。传统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在网络民间文学中发生了“网络化”的转向,“网络化”的存在打破了传统民间文学稍纵即逝的存在,使其成为一种可以保存的言说方式。③唐璐璐:《网络时代民间文学的坚守与更新》,《中国艺术报》2011年2月16日。
3.变异性方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指同一民间文学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被不同的讲述者、甚或同一讲述者的讲述过程中,发生变异的现象。口耳相传的传播传承模式造就了传统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这种变异性多与讲述者自身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地域文化等相关联,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不自觉”的变异。网络民间文学生成、流传于网络空间,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传承。便捷的操作使得作品易保存、转发、增减、删改。网络民间文学中的变异是一种“自觉”的变异,往往是在“流传”过程中,个别人为了凸显个性或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进行的“自觉”的变异。
4.传承性方面。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的文化传递模式划分为“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三种基本类型,指出在第一种文化模式中,他文化的延续
主要依靠“老一代”的知识经验传授,此时,“老一代”即是文化的权威。第二种文化模式则是同辈人之间的相互学习,通过相互学习的模式实现文化的传递。与后象征文化相反,在前象征文化模式中,“由于年轻人对依然未知的将来具有前象征性的理解,因而他们有了新的权威”。①[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7-92页。传统民间文学通过口耳相传、代际相承的模式得以延续,年长者因此成为传承的骨干,文化的权威,属“后象征文化”模式。在网络民间文学实践中,年轻群体成为活动的中坚,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拥有广阔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具有熟稔的网络技术,完全可以抛开年长者的经验,通过网络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网络民间文学实践中,年轻群体拥有自由独立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引导年长者的义务,属“前象征式文化”模式。
(二)革命性的创新
“民间文化的活态性决定了民俗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必然性”②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当代承继与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特质注定了其革命性的创新,这在网络民间文学的广域性和即时性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1.广域性特征。这里的广域性主要是相较传统民间文学的地域性而言的。传统民间文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所谓地域性,一方面指民间文学内容的地域性;另一方面指流传范围及其语言的地域性。网络民间文学实践活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不同地域的人,可以同时或不同时处于同一网络空间,进行实时或延时的交流,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具有了广域性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传播范围方面。
从作品内容和实践主体来看,受传统思想观念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传统民间文学通常是一定地域内的民众,依据该地域民众的生产生活进行的创作,实践主体和创作内容往往局限在一定地域之内,具有地域性的特征。网络民间文学实践则打破了时空局限,具有了“广域性”的特征,全国范围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网民可以处于同一空间,进行交流。另外,网络民间文学的内容,往往与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社会热点、社会兴奋点相关联,充分展现了作品内容的广域性特征。
从流传范围及其语言看,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鉴于传统社会的封闭性特征,其传播速度及其传播范围都十分有限,通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内流传。网络民间文学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以网络语言进行创作和流传,打破了地域性的语言限制,网络媒介以“比特”为速度单位进行传播,极大地缩短了传播的时间,拓展了传播的范围,实现了广域性的传播。
2.即时性性特征。网络民间文学的生成、流传依托于网络媒介,创作更为便捷,流传更为迅速,使得网络民间文学具有了“即时性”的特征。所谓即时性,一方面指作品生成过程的即时性;另一方面指传播、更新速度的即时性。
从生成过程看,网络民间文学多与社会热点和兴奋点紧密相关。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及其便捷性,使不少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被广大民众知晓,在极短时间内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民众发表自我观点、见解的作品会随之猛增,一时间内形成大量相关作品。如,2008年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被曝之后,迅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与之相关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从传播、更新速度看,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和更新以“人”为载体,以人的活动为传播的先决条件。相较于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网络传播具
有快捷、迅速的特点,其传播不受人的活动、印刷、运输等因素的制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天涯咫尺成为现实,实现了短时间内的即时性传播。新信息的产生往往会促成与之相关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产生。网络信息的更新迅速引起了与之相伴的网络民间文学的更新,实现了即时性的更新。网络民间文学的这种即时性特征,一方面有利于人的偶发灵感的呈现;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许多作品只是“快餐式”的存在,难以形成经典。
网络民间文学是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的当代民间文学,网络民间文学的衍生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继承及其对传统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坚守;网络民间文学的技术性决定了网络民间文学的网络性特征,这就注定了网络民间文学对民间文学的继承绝非一成不变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性的继承。同时,网络民间文学的网络性特征也注定了网络民间文学的革命性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创新正是推动民间文学当代发展的关键。
三、网络民间文学的“当代性”重申和表达
民俗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活跃于当下民众的生活当中。网络民间文学是传统和现代的链接,赋予了民间文学“当代性”的表达内容和传达手段;更是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当代性”的重申,展现了学科本有的“当代性”关注。
(一)“当代性”的重申
民俗是一种活态文化,民俗文化生态的改变带来了民俗、民间文学的变化。部分民俗、民间文学可能因不被当下民众需要而遭遇淘汰,部分则可能发生变异而延续于民众生活当中,当然也会产生新的民俗和民间文学。质而言之,民俗学、民间文学是关于传统的学问,
更是关于当下的学问。
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当代性”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美国民俗学者鲍曼曾指出,如果民俗学一味沉浸于一定历史阶段或文化中的遗留物研究,那么,伴随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消亡,学科的存在必然会受到威胁。①[美]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1-53页。与之类似,中国知名民俗学专家钟敬文也曾多次强调民俗学的当代性特征,指出初期的民俗学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但伴随学科的持续发展,其研究范围会不断拓展,直至涵盖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②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附录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户晓辉则更进一步指出,民俗包含过去,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流行下来的经验和见证,但“民俗的本质在当下和现在,即它永远在活生生的当下实现和构造的过程中让过去和未来同时,让过去在现在被激活,让未来在现在被披露出新的可能”③户晓辉:《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69-370页。。高丙中则指出了民俗学忽视其“当代性”引发的不良后果:“如果民俗学家的视野里只有文化而没有生活,那么他必然只会注意到民俗的历史性,因为文化的就意味着传统的、由历史积累的、已经完成的;如果民俗学家着眼于生活,那么他必然要关心民俗的现实性,因为生活的就意味着此时的、正在发生的。”④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09-110页。对于民俗学的“当代性”特征学界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但实践的发展却是令人遗憾的,较长时间以来,民俗学始终将历史遗留物视为学科的关注对象,而将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生民俗事象和民间文学现象排除在外。
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决不能因此忽略涌现于当下的诸种民
俗事象和民间文学现象。民俗研究需结合当下的网络民俗文化生态,贴近民众生活,动态把握民俗的发展与演变。现实生活的变化注定了既有民俗的调整和演变,也决定了与之相应的民俗和民间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民间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传统民间文学的当代延续,更是当下民众鲜活生活的真实展现。网络民间文学无论是在表现内容,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突出地展现了民间文学本有的“当代性”特征,凸显了学科本有的“当代性”特征,是对学科“当代性”的重申和强调。
(二)表达内容的“当代性”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这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构成了一个新的领域。”⑤[美]卡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83页。网络民间文学作为当下民众生活的表达,在表达内容方面充分展现了其“当代性”的特征,其内容的“当代性”一方面有对传统民间文学主题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有对之的开拓和发展。
传统民间文学主题的延续。网络民间文学以当下的生活现象为内容来表达传统的民间文化主题,为传统民间文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民间文学所褒奖的爱国主义,所憎恶的衙内现象等在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有充分表达。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表达是以民众当下鲜活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用当代人的意识,当代的表达手法,对上述民间文学主题进行了新的建构。
新的民间文学主题的开创。网络民间文学中的多数作品以当代社会问题为内容来反映当下社会现象和民众情感,充分展现了民间文学与时俱进的品格。伴随社会的高速发展,
新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浮现。其中那些与民众生活关联紧密的,诸如环境问题、房价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等迅速成为了网络民间文学的表达主题。如各地流传的关于雾霾的网络段子、网络小故事等即是民众关注环境问题的表现。再如,疯传于网络空间的关于房价的各种网络民间文学作品,或诙谐幽默,或冷嘲热讽,无论哪种都充分展现了民众对居高不下的房价的无奈。此外,以就业、变性、整容、交通堵塞等为主题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这些作品是当下社会问题的直接展示,也是民众态度和理想诉求的表达。
(三)传达方式的“当代性”
网络民间文学通过网络平台生成、流传,在传达方式上体现了充分的“当代性”特征,这在视觉化转向及其电子化传达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视觉化转向。美国传播学者米尔佐夫指出视觉文化“绝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日常生活本身”①[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这是一个视觉狂欢的时代,“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图像式文化填满了人们的生活日常。网络作为一种综合性媒介,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伴随网络媒介的持续、深入发展,视觉文化不只是“看”的文化,而是以“看”为主导,集听觉、触觉等为一体的视听盛宴。网络民间文学的出现迎合了视觉文化的需要,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介的综合性优势,各种类型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电子文本型、图文并茂型、音频型、视频型,不胜枚举,极大地丰富了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以往以声音为主导的传播模式。网络民间文学的综合性表达使得民间文学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言、象、意”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民间文学
被“看”的机会,也即增加了被民众了解、认知和接纳的机会。
电子化传播。网络民间文学主要活跃于网络空间,以电子化的形式进行传播。电子化的传播极大地提升了网络民间文学的传播效率,推动了网络民间文学实践的展开。同时,电子化的传播还推动了作品的保存和保护。传统民间文学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进行传播传承,较少形成固定的文本,不易保存,易于遗忘。以电子化形式传达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保存,任何异文、任何版本都可以得到有效保存。这不仅方便了民间文学的保存,也提高了民间文学保存的精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播传承,避免了传统民间文学遭遇的“人亡技灭”的尴尬局面。
网络民间文学以当代的民众生活为表现内容,使得当下的民众生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以互联网发展为技术支撑,赋予了民间文学网络化的传达手段。网络民间文学不论是在表达内容,还是传达方式方面都凸显了“当代性”的特征,是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当代性”的重申。
结 语
民间文学源自民众生活,服务于民众生活,生生不息。社会的急速发展及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以刀耕火种为时代背景的传统民间文学终究成为“历史”,而以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为生成背景的网络民间文学则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民间文学是时代、科技、文化等诸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网络民间文学是网络民俗文化生态下,民间文学的回归与激活。一方面有着对传统民
间文学的继承和对传统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的坚守,另一方面也有着革命性的新变和创新性的发展。网络民间文学充分强调了民俗学、民间文学本有的“当代性”特征,为民间文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表达手段,赋予了民间文学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民间文学能够继续活跃于民众生活当中。
不能否认,现下的网络民间文学作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时有暴力、色情等不和谐因素充斥其间,这有悖于民间文学发展的应有之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之,需以开放的心态,理性地审视。对于网络民间文学,唯有展开深入研究,把握其发展、运行规律,因势利导,才能使之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民众生活及当下的中华文明传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