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
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
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
(P106思考)右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
2、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强调: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1)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P106思考、P107思考)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一】 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 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二、典型例题
例1(教材P107例1)略.
(延长两腰 梯形辅助线添加方法三)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例3.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三、当堂练习:P108 4
(补充)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则DC= .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 和 . (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 (AD=DC=BC=4,AB=8) 3.求证:等腰梯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四、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五、作业:P109-110 1、2、4、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