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
DDxxxx—xx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
(1:50000 -1:250000)
(送审稿)
2005年3月
目 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1 主题内容 ................................................................................................................................ 1 1.2 适用范围 ................................................................................................................................ 1 2 引用标准与规范 .......................................................................................................................... 1 3 总 则 .......................................................................................................................................... 1 3.1 目的任务 ................................................................................................................................ 1 3.2 总体要求 ................................................................................................................................ 2 4 术 语 .......................................................................................................................................... 2 5 设计编写 ...................................................................................................................................... 3 5.1 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 ............................................................................................................ 3 5.2 野外踏勘 ................................................................................................................................ 4 5.3 预研究 .................................................................................................................................... 4 5.4 设计书编制提纲 .................................................................................................................... 4 6 调查内容与要求 .......................................................................................................................... 6 6.1 污染源调查 ............................................................................................................................ 6 6.2 区域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 7 6.2.1 一般规定......................................................................................................................... 7 6.2.2 包气带结构调查 ............................................................................................................. 7 6.2.3 补给径流排泄变化调查 ................................................................................................. 7 6.2.4 地下水系统结构调查 ..................................................................................................... 8 6.3 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 ............................................................................................................ 8 6.3.1 一般要求......................................................................................................................... 8 6.3.2 采样点............................................................................................................................. 8 6.3.3 样品测试指标 ................................................................................................................. 9 6.3.4 样品采集与保管 ........................................................................................................... 11 7 调查技术方法 ............................................................................................................................ 13 7.1 一般规定 .............................................................................................................................. 13 7.2 遥感技术 .............................................................................................................................. 13 7.3 地球物理勘探 ...................................................................................................................... 14 7.4 水文钻探 .............................................................................................................................. 15 7.5 环境同位素与示踪技术 ...................................................................................................... 15 7.6 地下水动态监测 .................................................................................................................. 15 8 样品测试和质量控制................................................................................................................. 15 8.1 样品测试基本条件 .............................................................................................................. 15
8.1.1 实验室资质 ................................................................................................................... 15 8.1.2 实验测试人员 ............................................................................................................... 15 8.1.3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 ....................................................................................................... 15 8.1.4 仪器设备....................................................................................................................... 16 8.1.5 量值溯源....................................................................................................................... 16 8.2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 16 8.2.1 测试前的质量控制 ....................................................................................................... 16 8.2.2 测试中的控制程序 ....................................................................................................... 18 8.2.3 测试后的质量控制 ....................................................................................................... 19 8.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 20 8.3.1 工作原则....................................................................................................................... 20 8.3.2 工作依据....................................................................................................................... 20 8.3.3 质量控制程序 ............................................................................................................... 20 9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21 9.1 地下水质量评价 .................................................................................................................. 21 9.1.1 一般要求....................................................................................................................... 21 9.1.2 评价指标....................................................................................................................... 21 9.1.3 评价标准....................................................................................................................... 21 9.1.4 评价方法....................................................................................................................... 21 9.2 地下水污染评价 .................................................................................................................. 22 9.2.1 一般要求....................................................................................................................... 22 9.2.2 评价指标....................................................................................................................... 22 9.2.3 评价标准....................................................................................................................... 22 9.2.4 评价方法....................................................................................................................... 23 9.3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 .............................................................................................. 24 9.3.1 一般要求....................................................................................................................... 24 9.3.2 评价方法....................................................................................................................... 25 10 图系编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 25 10.1 一般要求 ............................................................................................................................ 25 10.2 基础图件 ............................................................................................................................ 25 10.3 主体成果图 ........................................................................................................................ 25 10.3.1 地下水化学图组 ......................................................................................................... 25 10.3.2 地下水质量分布图组 ................................................................................................. 26 10.3.3 地下水污染现状图组 ................................................................................................. 26 10.3.4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分区图 ................................................................................. 26 10.3.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 26 11 成果及报告编写 ....................................................................................................................... 26 11.1 项目成果提交 .................................................................................................................... 26 11.2 报告编制提纲 .................................................................................................................... 26 12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建设 ....................................................................................... 28 附件A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表格 ............................................................................................... 29
附件B 样品测试和质量控制 ....................................................................................................... 65 附件C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方法(DRASTIC) ......................................................... 69 附件D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区原则 ....................................................................................... 73
前 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总供水量的近20%来自地下水。全国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华北和西北城市供水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高达72%和66%,许多城市地下水几乎是唯一的供水水源。近20年来,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等的不合理处置,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日趋加重。根据国土资源部门长期地下水监测资料、两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1981-1984,1999-2002)结果以及1999年以来开展的北京地区、长江三角地区、淮河流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初步显示我国地下水污染范围日益扩大,水质整体下降,“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微量有机污染物普遍检出,国际普遍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地下水中也有部分检出。目前,我国从未系统开展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对地下水污染总体状况还缺乏了解,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危害认识不足。为全面掌握我国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状况,为国家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饮水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为规范、指导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在总结已有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基础上,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执笔人员有:文冬光、孙继朝、吴登定、何江涛、邱心飞、汪珊、王苏明、佟元清、刘菲、郭秀红、徐慧珍、陈鸿汉、李广贺、林建。
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目的、任务,设计书编制,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方法,样品采集、保存与送检,实验室分析测试与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图件编制、报告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1:50000 -1:250000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
2 引用标准与规范
1.GB/T14175—93 水文地质术语
2.GB/T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 3.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4.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5.GB15218—94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 6.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7.GB 12999-91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8.DZ55—87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 9.DZ/T0133—94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10.DZ/T0181-19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11.DZ/T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
12.DD2004—01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 13.HJ/T 166 –2004 土壤环境检测技术规范 14.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15.DZ/T0130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3 总 则
3.1 目的任务
3.1.1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区域性的水文地质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1
系统查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国家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基础数据,为水文地质科学研究和普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科学知识提供基础资料。
3.1.2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基本任务是: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调查我国主要地下水开发区和具有开发前景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状况;进行地下水质量、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划;建立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空间数据库;提出地下水水质与污染动态监测网优化方案。 3.2 总体要求
(1)调查范围为具有现实和潜在利用价值的地下水分布区。
(2)调查精度分为1:250000和1:50000。重点区按1:50000调查,重点调查主要城市和城市密集区、地下水供水水源区以及对地下水具有直接、间接或潜在威胁的重要污染源及其影响区;一般区按1:250000调查,主要开展中小城镇供水水源区,农业主产区及天然劣质水分布区调查。
(3)调查层位以浅层含水层和其它供水目的含水层为主。
(4)综合开展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调查,突出微量有机污染,兼顾相关地表水和重点地段土壤污染调查。
(5)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应以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资料与成果不足时,补充相应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6)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应用。 (7)成果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4 术 语
4.1 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向着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4.2 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control values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为历史最早记录水质数据,或依据研究区内无明显地表污染源、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资料确定。
4.3 地下水污染源 sources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能够引起地下水污染的污染物来源或活动场所。 4.4 天然衰减(自净作用) natural attenuation
水体(地表水或地下水)、土壤等环境介质受污染后,在其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介质中的污染物数量、毒性、迁移性、体积和浓度等产生降低或衰减的自然作用。
2
4.5 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 vulnerability of groundwater systems to contamination
指土壤—岩石—地下水系统抵御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能力,分为固有和特殊防污染性能两种。固有防污染性能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人类活动产生的所有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难易程度,它与含水层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与污染物性质无关。特殊防污性能是指地下水防止某种或某类污染物污染的能力,它考虑污染物性质及其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能力。
4.6 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亨利常数大于0.01atm-m3/mol,在与空气接触时,容易产生挥发的有机物。 4.7 半挥发有机物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亨利常数介于0.001~0.01atm-m3/mol之间,在与空气接触时,可以产生挥发,但挥发性不是很强的有机物。
5 设计编写
5.1 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
5.1.1 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监测资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等综合性或专项的调查研究报告、专著、论文及图表,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测试资料,中间性综合分析研究成果,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污染源有关的调查统计资料等。 5.1.2 气象资料:近20年来调查区主要气象站的气象监测资料,包括多年平均及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和气温及变化等资料;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等毒害组分含量等资料。
5.1.3 水文资料:调查区地表水系分布状况,各水体或河系不同区段的化学成分分析资料;污染状况,污染分布特征,污染物组分、浓度及其变化;水体底泥的污染情况等。 5.1.4 土壤资料:地表岩性、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化学与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资料。
5.1.5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区域地形地貌类型与分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包气带岩性、厚度与结构,地下水系统结构、岩性、厚度,相对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与分布,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质、水位和水温,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和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状况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调查研究资料。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资料,污染状况,污染分布特征,污染物组分、浓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5.1.6 土地利用:调查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城市、工矿用地和变迁、建设规模及其布局,农业用地现状及变化,主要农药化肥使用种类、使用量等资料。
5.1.7 经济社会发展:近30年来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密度及变化情况,区域经济发展
3
规划等。
5.1.8 污染源相关信息:污染源的类型、分布,主要污染物组成,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堆放量)和空间分布等。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
5.1.9 资料综合分析。根据调查项目的目的、任务与要求,整理、汇编各类资料,对各类量化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编制专项和综合图表,建立相关资料数据库;综合分析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系统了解区域地下水资源形成、分布与开发利用情况;对污染源进行编录,了解重要污染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质量分布及污染情况;掌握研究程度,编制工作程度图;提出存在问题,草拟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 5.2 野外踏勘
5.2.1 野外踏勘应根据工作程度、结合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主要污染源分布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合理设计踏勘工作计划。
5.2.2 踏勘应选择典型路线,核实重要污染源(区)、井(泉)点以及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调查分区原则,选择重点调查区等。
5.2.3 编写野外踏勘小结,包括踏勘计划,踏勘路线,踏勘记录、照片、录象等资料,解决的主要问题,所确认的工作方案与工作重点。 5.3 预研究
5.3.1 预研究工作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筛选重大问题;确定主要污染物分析指标;明确调查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相应专题设置。
5.3.2 多渠道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工作目标与重点,拟定工作部署方案。 5.3.3 根据污染源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分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污染区采集代表性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确定地下水污染调查指标。 5.3.4 起草专题研究建议书,进一步完善污染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5.4 设计书编制提纲
前言
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编号及项目编码,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工作起止时间,总预算和年度预算经费额度及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
包括地理位置、坐标范围、面积及不同精度调查区面积,涉及的行政区、流域、图幅及编号,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概况,交通条件(附交通位置图)。
第二节 经济社会概况
4
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产业结构布局、主要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及对水资源的需求与影响等。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质概况
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第二节 水文地质概况
包括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空间分布形态和范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分布等。
第三节 水污染概况
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概述主要污染源及分布;城市及工矿企业污水排放;城市固体废弃物排放种类及分布;地表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组分及危害;地下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组分、浓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等;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关系分析;分析预防水污染的方法和途径等。
第三章 以往工作程度 第一节 工作程度
包括以往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程度,评述主要进展和主要资料;概述地下水污染状况,并对酸雨分布、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调查研究工作程度给予评述。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包括以往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本次调查评价工作,明确需要补充的工作,特别是有关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调查拟解决问题思路。
第三节 预研究主要结论 第四章 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是设计编制的主要章节,设计审查时将对每项内容严格要求。包括部署原则、任务分解、技术路线、调查范围及相应比例尺、实物工作量及进度计划等。在编写过程中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认真分析,并对部署逐一分解,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第五章 主要工作内容与技术方法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地下水系统结构补充调查、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地下水系统防护性能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地下水污染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专题研究等。针对调查内容,要求结合地区特点,提出地面调查、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环境同位素分析、钻探、物探、野外实验、动态监测、数值模拟与数理统计等相应调查与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程序和计划安排。
第六章 项目实施
5
项目实施时,根据本规范规定,结合地区特点,编制项目技术要求和实施细则,明确工作程序。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及相关文件要求编写。 第八章 组织管理和保证措施
包括项目的管理协调体系(或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与分工,技术装备、工期保证措施、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等。
第九章 预期成果
包括调查评价报告、系列图件、空间数据库;调查分析数据与质量评估报告;阶段性总结报告和图件等。
设计附图 附图:
区域水文地质略图(附剖面图) 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 草编附图:
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概况图 重要污染源分布图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分区图
土壤污染概况图(有条件地区)
6 调查内容与要求
6.1 污染源调查 6.1.1 一般规定
6.1.1.1 应查明污染源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接纳场所的地质环境条件等。
6.1.1.2 污染源调查以收集有关部门资料,进行室内整理为主。对污染源进行分类编录、识别、填表建库,编制图件。对重要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应进行野外核实。 6.1.2 调查内容
6.1.2.1 工业污染源调查:包括工矿企业名称、位置,污水、废渣(尾矿)排放量、排放方式、规模、途径和排放口位置,污染物种类、数量、成分及危害。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
6
择重点工矿企业污染源进行核查;
采矿活动等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如矿坑污水排放,固体废物的堆放及尾矿渗漏等情况。废弃矿井、勘探孔的封填情况等;
石油工业引起的石油污染,如油田、炼油厂、油库和大型加油站分布,废水排放、溢油、油田注水等。
6.1.2.2 生活污染源调查:包括人口数量及密度、城镇面积;垃圾场的分布、规模、垃圾处理方式与效果、淋滤液产生量及主要污染组分、存放场地的地质结构情况等;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口、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和危害等。
6.1.2.3 农业污染源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历史与现状;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品种、数量、方式、时间等;污灌区范围、灌溉污水主要污染物及浓度、污灌次数和污灌量。养殖场及规模,乡镇企业污染源情况等。
6.1.2..4 地表排污水体调查:排污水体(河、湖、塘、水库及水渠等)的分布、规模、利用情况及水质状况等。 6.2 区域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6.2.1 一般规定
6.2.1.1 区域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要以已有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不能满足项目调查任务要求时,进行补充调查。
6.2.1.2 基本查明重点地区包气带岩性、厚度及其区域分布;重点查明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变化及影响变化的自然因素及贡献,建立、完善地下水系统结构模式或模型;查清重要的人类活动(例如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等),重点是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集中开采水源地分布及其开采量等。
6.2.1.3 一般区按1:250000、重点区按1:50000开展补充调查工作。 6.2.2 包气带结构调查
6.2.2.1 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分区,查明包气带岩性、结构及区域分布。 6.2.2.2 一般区要初步查明包气带岩性组成、厚度以及区域分布特征。
6.2.2.3 重点区要查明土壤类型与分区,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及分布特征,特别是包气带中粘性土层的组成、厚度与分布特征等。 6.2.3 补给径流排泄变化调查
6.2.3.1 查明降水变化、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等对地下水补给变化的影响,查明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与排泄量的变化,分析区域地下水流场变化及其原因。
6.2.3.2 一般区应开展地下水(水位、水温等的)统测,进行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变化的均衡动态分析。
6.2.3.3 重点区根据系列动态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或建立数值模型综合分析地下水流场变化。
7
6.2.4 地下水系统结构调查
6.2.4.1 建立、完善地下水系统结构模式模型。包括主要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与分布,边界条件,弱透水层的岩性、分布与厚度。
6.2.4.2 一般区调查应突出对地下水系统的整体性、区域分布和边界条件的调查。
6.2.4.3 重点区应根据含水层渗透性分布结合包气带防污染特征及污染源分布,初步圈定易污染分区等。
6.3 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 6.3.1 一般要求
6.3.1.1 根据设计书和调查重点,对采样水点进行核查,按要求采集样品和分析测试。在重点区的采样点要结合污染源分布特点进行重点调查。
6.3.1.2 查明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现状。包括地下水污染层位、污染范围、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其空间分布。查明地下水流场、介质污染状况和污染途径。 6.3.2 采样点
6.3.2.1 1:250000区域调查采样点
(1)区域调查采样点原则上按网格平均布设,在采样网格内优先选择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监测孔、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大泉(泉群)、有系列分析资料的农用井、大型工矿企业自备井、矿山排水、油田供水井、重要污染源附近的监测井等井孔或水点。当现有井(泉)点不能满足取样密度时,应采用人工揭露方法采集地下水样品。
(2)调查控制点山区和丘陵区按每100km2不少于5-10个,平原地区每100km2不少于10-15个。
(3)地下水取样点山区和丘陵区按每100-200km2不少于1组,平原地区按每100km2取3-5组样。无机样和有机样比例控制在2:1。
(4)采样主要在平水期进行,异常点和重要控制点作1-2次检查取样,并采集相应的地表水和土壤样品。
6.3.2.2 1:50000重点区调查采样点
(1)取样井点的布设应优先选择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监测孔、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大泉(泉群)、有系列分析资料的农用井、大型工矿企业自备井、矿山排水、油田供水井,重点考虑污染源、含水层分布、地下水流向,并结合污染物的扩散形式来确定。当现有井(泉)点不能满足取样密度时,应采用人工揭露方法采集地下水样品。
(2)调查控制点按每100km2不少于30-50个。
(3)取样点按100km2取15-30组样,水源地及周围地区、重要污染源分布区按100km2
取25-40组样。有机样和无机样的取样比例按1:1设定。
(4)样品分丰水期、枯水期两期采集。污染异常区可适当加密采样点,原则上按20-30%
8
增加。并采集相应土壤和地表水样,加强相应异常指标的分析。 6.3.2.3 井泉及地表水采样点核查
(1)井(泉)核查:包括井(泉)位置、标高、成井时间、井孔(泉)剖面与结构、泉流量动态、开发利用状况、周围环境(地质、地貌、污染情况)条件等。
(2)地表水监测点核查:包括位置、标高、监测记录、地质地貌背景、周围环境状况等。
6.3.2.4 采样点调整原则
(1)采样井点加密布置以查明污染源、控制污染范围为原则。
(2)对污染物检出浓度偏高的地区,特别是超过饮用水标准的地区,适当加密。 6.3.3 样品测试指标 6.3.3.1 1:250000区域调查 水样测试指标
(1)现场检测指标(6项)
水温、气温、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 (2)无机组分检测指标(24项)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钾(K)、钠(Na)、钙(Ca2)、镁(Mg2)、重碳酸根(HCO3)、
+
+
+
+
-
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氯离子(Cl)、铵根离子(NH4)、硝酸根(NO3)、
-
-
-
+
-
亚硝酸根(NO2)、氟化物(F)、碘化物(I)、铁、锰、砷、镉、汞、铅、总铬、六价铬、硒。
(3)有机组分检测指标(13项)
综合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TOC)。
卤代烃类: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单环芳烃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农药类:六六六、滴滴涕(DDT) 6.3.3.2 1:50000重点区调查 6.3.3.2.1 水样测试指标
(1)现场检测指标(6项)
水温、气温、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 (2)无机组分检测指标(32项)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钾(K)、钠(Na)、钙(Ca2)、镁(Mg2)、重碳酸根(HCO3)、
+
+
+
+
-
---
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氯离子(Cl)、铵根离子(NH4)、硝酸盐(NO3)、
-
-
-
+
-
亚硝酸盐(NO2)、氟化物(F)、碘化物(I)、氰化物(CN)、铁、锰、砷、镉、总铬、六价铬、汞、铅、铜、锌、硒、铍、钡、镍、钼、钴。
----
9
除上述指标外,可根据需要,按总样量的10-20%的比例,增加放射性指标:总α、总β,以及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
(3)有机组分检测指标 必测指标(31项)
综合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挥发性酚类、总有机碳(TOC)。 单环芳烃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卤代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多环芳烃类:苯并(a)芘
农药类:α-BHC、β-BHC、γ-BHC、δ-BHC、p,p’-DDE、p,p’-DDD、o,p-DDT、p,p’-DDT、六氯苯、七氯、艾氏剂、七氯环氧、狄氏剂、异狄氏剂
选测指标(49项)
综合指标:总挥发性有机碳(TVOC)
常见卤代烃类:溴二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溴仿、二溴氯丙烷、氯乙烯、二溴化乙烯、六氯丁二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等
常见单环芳烃:苯乙烯、氯苯、邻二氯苯、间,对二氯苯、三氯苯等
常见多环芳烃: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茚并(1,2,3)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常见酯类:邻苯二甲酸二酯等 常见酰胺类:丙烯酰胺等
常见农药类:氯丹、毒杀芬、敌敌畏、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乙酰甲胺磷、五氯酚、甲草胺、阿特拉津等
其他: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多氯联苯(PCBs)等
6.3.3.2.2 土样测试指标
土壤必测指标
(1)理化指标(7项)
土壤含水量、土壤酸碱度、可溶盐、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土壤颗粒级配、土壤有机质含量。
(2)无机组分检测指标(10项)
镉、汞、砷、铜、铅、总铬、锌、镍、总磷(TP)、总氮(TN) (3)有机组分检测指标(3项) DDT、六六六、总油
10
土壤选测指标
(1)理化指标(2项): 土壤酸碱度、土壤粘土矿物组成。 (2)无机组分检测指标(12项):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氮、磷的不同形态含量、氟化物、氰化物等。 (3)有机组分检测指标(46项):
农药:六氯苯、七氯、七氯环氧、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氯丹、毒杀芬、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乙酰甲胺磷、五氯酚、甲草胺、阿特拉津、甲胺磷
卤代烃类: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单环芳烃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多环芳烃: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其他:三氯乙醛、挥发酚、多氯联苯、邻苯二甲酸酯等 6.3.4 样品采集与保管
6.3.4.1 水样采集和保管参照《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8-91)和《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2999-91)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对于容易随时间等因素变化而在现场又无法测定的项目,按要求限时送实验室。 6.3.4.2 水样采集方法
(1)地下水样
地下水样品采集采用瞬时采样法。自流井(泉)可直接在涌水口采样;机井、民井采样应在抽排2~3倍井筒水量后取样,确保采得含水层代表性水样。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与大气发生接触。
(2)地表水样
应在自然水流状态下,水面下20~30cm处采样,尽量不扰动水流与底部沉积物。采样期间应注意降水影响,应在水质较稳定情况下采样。
仪器选择、采样量、采样方法、保存方法、保存时间等具体操作参照相关标准。有机污染水样采集和保存见表6-1。 6.3.4.3 采样质量保证
(1)采样单位应同实验室技术人员共同确定选测项目,并商定送样时间;野外采样应有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确保样品的采集质量。
(2)采样使用试剂(保护剂)应由承担测试任务的实验室统一提供。 (3)严格按要求密封、保存、运送样品。
11
表6-1 有机组分测试项目样品采集和保存方法
待测 项目 采样 容器 采样量 采 样 方 法 保存 方法 保存备注 时间 样品瓶盖朝下放置 o挥发性有聚四氟乙200mL 先用水样涮洗3次,然后将水样沿瓶壁缓缓避光,4C7天 加入瓶内,装样品过程中,瓶内气泡不得上下保存或机污染物 烯或玻璃下翻滚,使水样尽量充满。加入样品后,用用冰块保容器 封口钳封盖 存 非挥发性聚四氟乙有机物 烯瓶 2L o瓶子用1:1硝酸浸泡过夜,自来水洗3次,避光,4C15天 去除有机物的水洗3次,丙酮洗2次,360oC下保存或下干燥1小时。避免使用塑料管采样,将水用冰块保样缓缓盛入瓶内,装样品过程中,瓶内气泡存 不得上下翻滚。装满采样瓶后,瓶口用聚四氟乙烯的膜盖上,然后塞紧盖子,翻转瓶子检查,如存有气泡,重新取样
(4)野外重复样比例占样品总量的5-10%,一般每批样品至少采集两组重复样。现场加标样是指一组6个重复样,将实验室准备好的被测物质标准溶液加入其中三个已知体积的水样中,另外三个不加标准溶液,这组样品按样品要求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现场加标样比 例占样品总量的5-10%,每批样品至少有一组现场加标样。野外空白样每批样品至少有三个,空白用水应从分析实验室获得。野外重复样和现场加标样应随机插入整批样品中,不可连续排列。
6.3.4.4 土样采集和保管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要求采集。
按试坑(长1.5m,宽0.8m,深1.2m)剖面采集样品,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面;山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每个剖面一般采集A、B、C三层土样,通常A层5~20 cm、B层50 cm 左右、C层100 cm左右;采样次序自下而上。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应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取样。剖面每层样品采集重量1000g左右。
样品袋一般由棉布缝制而成,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化合物测定)或将样品置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定)。
土样采集后应妥善密封,防止湿度变化,严防暴晒或冰冻。在运输过程中应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0天。对易于振动液化和水分离析的土样应就近进行试验。
6.3.4.5 样品标签填写应标注:时间、地点、样品编号、测试项目、采样深度和经纬度(见下表)。采样野外编号规定为(省级行政区简称)/(GWCI)/(年)/(月)/(四位顺序号)/ 6.3.4.6 样品运送实验室时,送样人和接样人先核对样品、验明标签,确实无误后双方在送样单上签字。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样品,由采样人员到实地补采,以保证分析质量。
12
表6-2 水(土)样品标签样式
水(土)样品标签 编号:( )/(GWCI)/( )/( )/( )/ 样品编号 采用地点 采样层次 特征描述 采样深度 测试项目 采样日期 采样人员 注:水(土)样品标签存根格式同上。
东经 北纬 7 调查技术方法
7.1 一般规定
地下水污染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基础上,以地面调查为主,根据任务需要,强调采用RS、GPS、GIS等技术方法。 7.2 遥感技术
7.2.1 在区域调查中,宜选用相应分辨率的遥感图像,用于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泉域、地下水溢出带、土地使用类型等的调查。
7.2.2 重点区调查中,宜选用相应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开展污染源的调查,如面状和线状污染源分布,如石油管线泄漏的污染调查,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堆放及规模,城市建设发展变化和工业布局等的调查。 7.2.3 航卫片选择使用参考表7-1。
表7-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应用
一般地区 应用项目 航空遥感 地形、地貌、地质调查 水体污染调查 石油污染调查 固体污染调查 大气污染场圈定 农药、化肥污染 空间遥感 TM/ETM TM/ETM TM/ETM TM/ETM TM/ETM TM/ETM 航空遥感 彩色红外片 彩色红外片 彩色红外片、紫外或红外扫描 彩色红外片 彩色红外片 彩色红外片 空间遥感 ETM/SPOT ETM/SPOT ETM/SPOT ETM/SPOT ETM/SPOT ETM/SPOT 重点地区 13
7.3 地球物理勘探
7.3.1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用于确定1:50000重点地区和专题研究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7.3.2 地面物探工作布置根据待查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定,重点布置在地面调查难以判断而又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段,钻探困难或仅需初步探测的地段。其探测深度应大于钻探深度。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可采用的主要物探技术方法有:地面探地雷达(GPR)、磁法(EM)、电法(ER)、地震折射(SR)、地磁测量(MM)和核磁共振(NMR),电导率成像系统(EH4),见表7-2。
表7-2 地面物探勘查技术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水文地质特征及污染问题 岩层、岩性的变化 基岩埋深 基岩裂隙分布 岩溶特征(洞穴、天窗) 地下水水位埋深 潜水含水层和半承压含水层饱和状态 污染羽分布 填埋物位置及隐伏污染源 地下管道位置 地质雷达电法 GPR EM * * ※ * ※ * ※ ※ ※ * * * ※ * * ER * ※ * ※ * * * ※ ※ * SR ※ * * MM * ※ * ※ 电导率 NMR EH4 ※ ※ 10 废弃井位置 11 垃圾场污染 12 石油泄漏污染 13 地面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14 矿山对地下水的污染 15 有机溶剂污染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注:※主要技术 *次要技术
7.3.3 水文测井:在重点调查区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评价水文地质条件,为取得有关参数提供依据。各种方法使用见表7-3。
表7-3 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钻孔的主要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电阻率(常规和单点) 自然电位(SP) 测径仪 流量测井 温度测井 井下电视视频 解 决 的 问 题 测定不同岩层的特性和厚度,识别多孔沉积状况,说明水质和可能受到的污染。区别粘土/页岩、砂/砂岩的岩性以及淡水和咸水。追踪回灌水的运移,污染质的扩散、稀释和迁移等。 确定地下水流向。 测量钻孔直径、测定下管深度、洞穴位置、碳酸盐岩含水层等。 测定井中水来源和流动状况(特别是裂隙水和强透水带),井管渗漏等。 确定污染含水层位置。 确定洞穴、节理位置,划分岩层。 14
天然伽玛测井(无管和有管) 定性分析岩层间的相关关系和透水性,评估岩石类型。
7.4 水文钻探
7.4.1 钻探主要用于1:50000重点地区调查和专题研究。
7.4.2 钻孔设置要求目的明确,尽量一孔多用,如采样、试验等,项目结束后应留作监测孔。 7.5 环境同位素与示踪技术
7.5.1 环境同位素应重点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形成过程,用3H -3He、14C、CFC测定地下水年龄,用H、O、C、S、N等稳定同位素识别污染源,并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7.5.2 采用CI-、Br-、I-等离子化合物,131I、79Br、81Br、60Co等放射性示踪剂,萤光素、甲基盐、苯胺盐等有机染料,磷氟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开展示踪试验,获取弥散系数等参数。 7.6 地下水动态监测
在地下水典型污染区应设立专门污染动态监测点(或监测剖面),对地下水水位、水温水量及重要污染项目进行监测,频率原则上按每月一次布置,获取系列监测数据。
8 样品测试和质量控制
8.1 样品测试基本条件 8.1.1 实验室资质
承担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测试任务的实验室应具有国家计量认证和(或)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具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测试能力验证”合格证书,具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中所列测试项目的相应技术能力和资源。 8.1.2 实验测试人员
8.1.2.1 实验室应配备与测试能力和工作量相适应的人员。
8.1.2.2 实验室应对承担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测试任务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测试人员应持证上岗。取得(分析项目)合格证者,才具有报出测试数据的资格。 8.1.3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
8.1.3.1 实验室应建立符合标准测试方法要求、满足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和样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实验操作人员自身需要的测试环境和条件,确保设施与环境不会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8.1.3.2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全、有序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测试区域应与办公区域分离。
8.1.3.3 对于相互有干扰的测试项目,不应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15
8.1.3.4 大型分析仪器、分析天平等应专室放置,根据需要安装空调、窗帘,去湿机等,做到恒温、避光、防震、防尘、防潮、防腐蚀性气体和避免空气对流等。当测试项目或测试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有具体要求和限制时,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控的设施;当环境条件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时,必须停止测试,确保环境条件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恢复测试。
8.1.3.5 化学试剂贮藏室应防潮、防火、防爆、防毒、避光和通风,固体试剂和酸类、有机类等液体试剂应隔离存放,各种气瓶应固定并隔离存放。
8.1.3.6 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应妥善处理,确保符合环保、健康、安全的要求。 8.1.4 仪器设备
8.1.4.1 实验室应按照测试能力合理配置所需的仪器设备及辅助装置。
8.1.4.2 用于测试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应能达到相应测试规范中对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等质量参数的要求。
8.1.4.3 仪器设备应由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操作。
8.1.4.4 实验室应制定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及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对在用仪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确保功能正常。 8.1.5 量值溯源
8.1.5.1 实验室所有对测试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应经过检定或校验,确保仪器测量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标准物质。仪器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或校准。对经过检定或校验,但使用频繁或不稳定的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应定期用核查标准(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8.1.5.2 应使用有证国家标准物质(有效期内),定期进行核查,确保其溯源性。 8.1.5.3 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计量玻璃器皿应经过检定并定期进行校准。 8.1.5.4 实验室配制的标准溶液应进行比对和核查。 8.2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8.2.1 测试前的质量控制 8.2.1.3 测试样品 8.2.1.3.1 验收
接收送样时,实验室收样人员应会同客户一起按照 GB 12999《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管和管理技术规定》及其它相关规定,核对采样单、样品编号、包装、保存条件、样品体积、采样时间等项内容,符合要求方可接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记录,并协商解决办法。 8.2.1.3.2 登记、标识
实验室应对验收合格的样品,及时进行登记,作好唯一性标识和状态标识,确保样品在实验室流通过程中不混淆。
16
8.2.1.3.3 存储
实验室应有存储待检样品的冰柜及其它适当的设施,防止样品在待检过程中发生变化、丢失或损坏。对检测之后有可能重新使用的样品,应确保其在流传过程中不被污染、破坏和丢失。
8.2.1.4 测试方法 8.2.1.4.1 测试方法的选择
(a)应首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其次是通过确认的非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的确认依据GB/T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DZ/T0130-2002《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实施。
(b)对选用的测试方法,要了解其特性和适用性,正确掌握实验条件。首次使用的测试方法,应使用标准样品或已知样品进行方法操作实验,直至熟练掌握。
(c)所有被选用的测试方法,应进行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和不确定度等质量参数的测试,质量参数满足要求的测试方法,方可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的检测。附件B为地下水调查评价样品推荐测试方法及检出限。 8.2.1.4.2 测试方法质量参数的要求
(a)测试方法检出限
分析方法检出限的要求见附件B表1所列是推荐测试方法至少应达到的检出限水平。实际应用中,还应同时统计用各组分的报出率,当报出率低于85%时,应选择使用检出限更低的测试方法。
(b)测试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测试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分别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和标准物质的精密度实验获得。一般应尽量选择某组分高、中、低三个含量段的标准物质,采用选定的测试方法对每一个标准物质进行12次测定,每个标准物质的单次测定值和12次测定的平均值均符合附件B表2“测试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允许限”的要求为合格。
如没有适宜的标准物质,可采用加标回收的方法。选择高、中、低三个含量加标,采用选定的测试方法对每一个加标测定12次,测得的每个单次加标回收率和12次检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均符合 附件B“测试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允许限”的要求为合格。 8.2.1.5 实验用去离子水
8.2.1.5.1 在实验室测试工作中,去离子水用量最大,水的纯度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所用去离子水应依据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进行制备,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2.1.5.2 一级去离子水不可贮存,现用现制备。二级和三级可适量贮存于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清洁容器中。
17
8.2.1.5.3 应定期清洗盛水容器,防止容器沾污而影响纯水质量。 8.2.1.6 实验器皿
依据测试项目选用合适材质的器皿,必要时按测试项目固定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尘玷污。 8.2.1.7 试剂配制和标准溶液的制备 见附件B 8.2.2 测试中的控制程序 8.2.2.1 准确度控制
8.2.2.1.1 标准物质(GBW)
每一个分析批次(按50件计)样品中均匀地插入3个高、中、低含量段的GBW进行分析,一次分析低于10个时,插入1-2个GBW。每种组分的每次检测结果在GBW标准推荐值的2倍不确定度以内为合格(即:Xi≤C±2S),合格要求达到100%。如出现GBW某组分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安排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对不合格 GBW及其前后各3个样品同时进行,如仍不合格,应扩大复测范围,直至合格。应特别注意水样的有效期。
8.2.2.1.2 如没有适宜的标准物质,可采用加标回收的方法。
每一个分析批次(按50件计)样品中均匀地插入3个加标回收样品,选择标准加入量要高、中、低含量段兼顾,依据加标量和回收量计算单次回收率。一次分析低于10个时,插入1-2个加标回收样品。无机组分加标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为合格,有机组分加标回收率在80-120%范围内为合格,否则应予复测,直至合格要求达到100%。 8.2.2.2 精密度控制
8.2.2.2.1 质量控制样(统一研制或自制)
根据每个图幅(包括1:250000或1:50000)的地质特点,选择或配制若干不同的质控样(或GBW),密码插入每一分析批,与试样一起分析,依据已知值和测定值计算相对偏差,微量无机组分的相对偏差小于等于30%为合格,微量有机组分相对偏差小于等于50%为合格,否则应予复测,直至合格。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常量组分的控制限执行DZ/T0130中水样分析部分的相关规定。 8.2.2.2.2 重复分析
按所送试样总数随机抽取10-20%试样,低于10个按30-50%,编制成密码,交由熟练分析的技术人员,单独进行重复分析,并计算原始分析数据与重复性检验数据之间的相对偏差,无机组分的相对偏差小于等于30%为合格,有机组分相对偏差小于等于50%为合格。合格率要求达到90%。常量组分的控制限执行DZ/T0130中水样分析部分的相关规定。 8.2.2.3 空白试验
8.2.2.3.1 每一分析批次实验至少平行插入2个空白样,与试样同时测试。
18
8.2.2.3.2 在痕量或超痕量组分的分析中,当空白试验值与试样测得值接近时,该试样的分析结果无效。应采用检出限更低的测试方法或更有效的富集手段,或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空白降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8.2.2.3.3 当空白试验值基本稳定时,扣除空白;如波动较大时,应查找原因。 8.2.2.4 校准曲线(工作曲线)的控制
用校准曲线定量时,应检查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斜率和截距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校准曲线斜率、截距的统计检验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检验。一般要求校准曲线的制作与样品测试同时进行。
8.2.3 测试后的质量控制 8.2.3.1 报出率
报出率(P%)是指明实验室能报出某元素含量数据的样品个数(N)占样品总数(M)的百分比。即:P% =
NM×100,式中N是指所报出的数据大于或等于方法检出限的数据个
数。小于方法检出限的数据有时虽然也能报出,但其置信度(可信度)较低,只能作参考值用,不能参加报出率的统计。
当一个图幅中某元素的报出率低于80%时,说明所采用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不能完全满足本测区试样分析的要求,应采取措施降低方法的检出限或采取检出限更低的方法对未报出的样品重新进行分析,直至完全满足要求。 8.2.3.2 异常点的抽查
每个图幅或每批样品分析完毕后,对部分特高或特低含量的试样,应及时进行异常点的抽查测试。异常点抽查测试的合格率统计按本章节8.2.2.2.2的要求进行。 8.2.3.3 测试结果的审核
8.2.3.3.1 实验室在某分析项目测定完成后,应有专人立即检查室内质量控制结果是否在允许限以内,核对有无漏项,结果与其它相关项目有无矛盾。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尽量杜绝差错。
8.2.3.3.2 测试结果报告应及时交付,要求送样单位尽早反馈意见。送样单位对结果有异议时,如水样还在有效期内,及时安排复测;如水样超期或已经没有样品,双方协商解决。 8.2.3.4 质量监控图
8.2.3.4.1 按照GB/T4091《常规控制图》的要求绘制质量监控图,选择测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统计量(平均值、相对偏差等),统计掌握变化趋势,及时判断测试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中,适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测试质量。 8.2.3.4.2 监控规则
—— 标准物质的某个项目的测定值大于C±2S时,为警告界限; —— 标准物质的某个项目的测定值大于C±3S时,判定监控失效;
19
—— 标准物质的某个项目的连续两个测定值大于C±2S时,提示存在系统偏差;
—— 同一批次、同一标准物质的某个项目的测定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大于C±4S时,提示存在严重的随机偏差;
—— 4个连续标准物质的某个项目的测定值同时超过C+S 或C-S时,提示存在系统偏差;
—— 10个连续标准物质的某个项目的测定值同时落C值的一侧时,提示存在系统偏差。 8.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8.3.1 工作原则
确保承担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协同实验室之间的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有效性,满足区域填图的规范。 8.3.2 工作依据
ISO/IEC 指南43,即:GB/T 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 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 8.3.3 质量控制程序 8.3.3.1 建立工作机构
由专家技术组负责主持该项工作。 8.3.3.2 制定计划方案(实验室比对、控制样)
按照工作目的、要求设计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实施方式、实施时间、比对样品制备及结果评价方法、标准等内容。 8.3.3.3 计划实施
向参加实验室发放比对样品、作业指导书,在规定时间内回收比对测试结果。按比对设计方案,采用稳健统计技术(Robust statistical techniques)进行数据统计。编制比对总结报告。
8.3.3.4 判定标准
利用Z比分数对参加实验室比对结果进行判定,判定的标准分为三种情况: │Z│≤2 为满意结果;
2<│Z│<3 为有问题的结果(可疑值);
│Z│≥3 为不满意结果(离群值)。
8.3.3.5 结果处理
发布比对结果。合格实验室获得承担测试任务的资格;不合格实验室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并经确认后,亦可获得承担该项测试任务的资格。
20
9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9.1 地下水质量评价 9.1.1 一般要求
地下水质量评价应以地下水的质量变化和地质环境的质量变化资料为依据,结合评价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来进行。 9.1.2 评价指标
与相应调查测试指标相一致。 9.1.3 评价标准
1:250000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执行。 特定地区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地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按新制定的饮用水标准(待定)评价。 9.1.4 评价方法
9.1.4.1 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执行。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1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2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3类:以人体健康基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4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5类:不宜饮用,其它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再进行专门评价。
9.1.4.2 单项组分评价,不同地下水质量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综合对比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判定地下水的类别。
9.1.4.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规范规定的必测指标。细菌学指标单独评价。 (2)首先进行各单项目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9-1)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按式(1)和式(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F2FFmax …………(1) 221nFFi …………(2)
ni1式中:F— 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 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n— 项数。
21
根据F值,按以下规定(表9-2)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根据细菌指标判断为Ⅱ类的优良水,表示为“优良(Ⅱ类)”。
9.1.4.4 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 9.1.4.5 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除采用本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9.1.4.5 评价结果除需要用图的形式表达外,应给出文字综述,阐述地下水质量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地下水质量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
表9-1 各类别单项组分评价分值表
类别 Fi Ⅰ 0 Ⅱ 1
表9-2 地下水质量级别判定F值表
类别 F 优良 F<0.80 良好 0.80≤F<2.50 较好 2.50≤F<4.25 较差 4.25≤F<7.20 极差 F≥7.20 Ⅲ 3 Ⅳ 6 Ⅴ 10
9.2 地下水污染评价 9.2.1 一般要求
地下水污染评价应以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评价区的污染源分布、土地利用分区和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可有所侧重,对明显无污染地区,可不做更多数理分析。地下水污染评价可以自选评价方法,作为对比或补充。对评价结果除用图的形式表达外,应给出文字综述,分析污染原因。在资料充足的情况下,分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地下水污染评价以对照值为基准,对微量有机污染物参照分析检出限确定。 9.2.2 评价指标
要求与相应调查测试指标一致。 9.2.3 评价标准
9.2.3.1 地下水污染评价对于无机污染组分来说,评价标准应采用对照值;微量有机污染组分可采用标准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作为评价标准。
9.2.3.2 对照值确定原则上依据最早的分析资料。在资料比较多、研究程度较高地区建立的地下水质量对照值系列可作为毗邻地区对照值系列参考使用;对缺乏地下水质量资料的地区,可根据该区中无明显污染源部位的补充调查资料统计确定。
根据区内分析资料,用下列公式进行数理统计确定对照值:
22
YX2S
式中,Y为对照值,X为单项测定指标的算术平均值,S为标准偏差。 9.2.4 评价方法
9.2.4.1 无机污染评价方法
(1)单项指标的污染指数 计算公式为: IC
C0 式中:I—某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某项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C0—某项污染物的对照值或标准检测方法的方法检出限。
如果对照值为区间值时,Ci值在区间内,令I=1,如果I大于区间值的最大值,或小于区间值的最小值时,分别用Ci值除以区间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评价时,以I≤1为未污染,I>1为污染,且I值越大,污染越重,并可按I值进行地下水污染分级(严重、中等、轻微、未污染)。
(2)多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 计算公式为:
2I2ImaxPI2
1nIIini1
式中:I—各单项组分评分值I的平均值;
Imax—单项组分评分值I的最大值;
n-项数。
根据PI值计算结果,按以下规定划分地下水污染级别。
表9-3 地下水污染级别分类表
级 别 未污染 轻微污染 中等污染 严重污染 PI PI ≤1 1<PI≤2.5 2.5<PI≤5 PI>5
9.2.4.2 有机污染评价方法
(1)单项指标的污染指数
根据单项指标的检测浓度按照表9-4划分污染级别。
23
表9-4 地下水有机污染级别分类表
污染分级 未污染 小于等于检出限 取值范围 轻污染 大于检出限~小于饮用水标准值一半 00/00/00/01/00 中污染 大于等于饮用水标准值一半~小于饮用水标准值 00/00/01/00/00 重污染 大于等于饮用水标准值~小于饮用水标准值5倍 00/01/00/00/00 严重污染 大于等于饮用水标准值5倍 I值 00/00/00/00/01 01/00/00/00/00 (2)多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
① 根据单项指标的检测浓度按照表9-4,对不同污染分级的污染指数I进行赋值。 ② 按下式计算综合污染指数
PIIii1n
累加时,将相同位数的数字进行加和,斜线分割的两位数在此认为是相同位数。例如:00/01/00/00/00与00/00/01/00/00加和结果为00/01/01/00/00。这样获得的综合污染指数物理意义明确,例如:00/00/08/03/12,表示共有23项组分参与评价,其中8项介于大于等于饮用水标准值一半~小于饮用水标准值范围,3项介于大于检出限~小于饮用水标准值一半,12项未检出。
③ 据PI值进行地下水污染分级,标准如下:
01PI01/00 Ⅰ 未污染,各项有机物均未检出; 01/00PI01/00/00 Ⅱ 轻污染,有机物至少有一项是检出,浓度
小于饮用水标准一半。
01/00/00PI01/00/00/00 Ⅲ 中污染,有机物至少有一项浓度大于等于
饮用水标准一半,但小于饮用水标准;
01/00/00/00PI01/00/00/00/00 Ⅳ 重污染,有机物至少有一项浓度大于等于
饮用水标准,但小于饮用水标准5倍;
PI01/00/00/00/00 Ⅴ 严重污染,有机物至少有一项浓度大于等
于饮用水标准5倍。
9.3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 9.3.1 一般要求
9.3.1.1 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质和包气带调查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
9.3.1.2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应以固有防污染性能评价为主,根据地区特点和评价尺
24
度建立相应指标体系,突出主要因素。
9.3.1.3 区域上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应重点考虑降雨与补给(空间、时间、补给量等)、含水层的分布与地下水主径流特征等因素。若包气带中存在粘性土层,评价中需要给予考虑。根据相对程度划分为防护性能较好、防护性能中等和防护性能较差三个等级区。
9.3.1.4 重点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应考虑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兼顾地形、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含水层特征等因素,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见附件D)。 9.3.2 评价方法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评价建议采用DRASTIC方法(见附件C),可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相关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
10 图系编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10.1 一般要求
10.1.1 图系主要由基础图件和主体成果图件组成。
10.1.2 基础图件和主体成果图件比例尺一般区为1:250000,重点区为1:50000。辅助图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比例尺,也可作为镶图。
10.1.3 地理底图应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所建1:250000地理底图和1:50000地理底图综合空间数据库数据,内容视工作区情况进行取舍。
10.1.4 编图使用的资料应准确,方法应规范、图例应统一,客观反映调查成果。图面负担应合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避让得当、图面清晰,实用易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可以将综合性图件分解,编制单要素图。
10.1.5 所有图件均应在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编制。 10.1.6 图式图例按空间数据库建设要求执行。 10.2 基础图件
10.2.1 1:250000基础图件包括:遥感影象图、地貌图、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系统划分图、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土地利用分区图、实际材料图。
10.2.2 1:50000基础图件包括:地貌图、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土地利用分区图、实际材料图。
10.2.3 除实际材料图外,基础图件主要引用现有图件,根据任务需要进行适当修编。 10.3 主体成果图 10.3.1 地下水化学图组
基本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TDS)、温度、pH以及有益或有害成分
25
的分布。根据情况编制单要素等值线或散点图。 10.3.2 地下水质量分布图组
按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编制综合评价图件,反映不同质量等级地下水区域分布。影响地下水质量类别的主要指标应编制单要素评价图。 10.3.3 地下水污染现状图组
主要污染源分布图,包括污染源类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按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编制地下水污染现状图组,反映不同污染等级地下水区域分布。地下水重要污染指标应编制单要素图。 10.3.4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分区图
编制各评价因子单要素分布图和综合评价图,区域上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结果应划分为三个等级,重点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结果应划分为五个等级。 10.3.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10.3.5.1 综合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以及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的基础上,参考土地利用、污染源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提出建议。
10.3.5.2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应为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服务。
10.3.5.3 区划内容可按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修复治理防护区、重点防护区、一般防护区、自然防护区五类划分(见附件D)。
11 成果及报告编写
11.1 项目成果提交 11.1.1 成果提交内容
(1)调查区系列资料、汇总表、成果表及其相应电子文件。 (2)***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报告。 (3)***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空间数据库系统。
(4)地下水形成条件、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质分布、地下水污染现状与污染源分布、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保护区划等系列图系。
11.1.2 项目成果审查、验收与资料归档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技术管理规定执行。 11.2 报告编制提纲 基础篇 第一章 前言
任务来源、目的任务和意义。工作区以往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
26
状。调查工作过程以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调查工作质量评述,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或进展。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章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第四章 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防治与保护篇 第五章 污染源调查
第六章 区域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调查评价
地下水污染调查分区及调查指标选取; 分析测试数据及可靠性评估; 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演化规律; 水质与污染现状评价; 水质与污染变化原因分析
第七章 区域地下水防污染性能评价和污染防治区划与对策 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防治与保护篇 第八章 重点区水文地质结构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第十章 污染源调查
第十一章 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调查评价
指标选取、测试结果与质量评估;
水质与污染现状评价、主要污染物及分布特征; 污染原因及发展趋势分析等
第十二章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与对策
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污染防治区划与对策建议。 结 论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主要附图:
区域水文地质图 地下水化学图组
地下水质量分布图组(影响地下水质量类别的主要指标单要素图和综合评价图) 主要污染源分布图
地下水污染现状图组(重要污染指标单要素图和综合评价图)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分区图(各评价因子单要素分布图和综合评价图)
27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图
12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建设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是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标准另行制定。
28
附件A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表格
A.1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表1.1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生产总值(亿元) 市(县) 标准代码 省 市 (县) 时间 面积 (km2) 国 民 生产总值 工 业 生产总值 农 业 生产总值 城镇人口 (万人) 人 口 农村人口 (万人) 总人口 (万人) 人口密度 (万人/ km2)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29
表1.2 土地利用类型调查表
省 县(市) 共 页第 页 土地面积(km2) 土地利用类型 1970年 城市居民用地 城乡 乡镇居民用地 其他 工业区 工矿 矿区 其他 旱地 耕地 水田 菜园 果园 茶园 园地 花卉、苗圃 橡胶园 其他 灌木林 林地 乔木林 其他 天然草地 草地 人工草地 公路、铁路 交通 用地 机场 其他 水域 沙地 未利用 土 地 石砾地 盐沼地 其他 其他 备注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现状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30
表1.3 用水状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历年用水状况 统一 省 县 编号 (市) 时 间 需水量(104m3) 供水量(104m3) 用水定额 时 间 规划用水 需水量(104m3) 工业 农业 生活 生态 其他 供水量(104m3) 合计 地表水 地下水 工业 农业 生活 生态 其他 合计 地表水 地下水 工业 农业 生活 (m3/万元) (m3/亩) (m3/人)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31
A.2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表2.1 气象观测数据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 编号 气象站 名 称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高程 (m) 相对 湿度 气温 (℃) 时 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32
表2.2 降水量统计表
共 页第 页
降水量(mm) 统一 编号 气象站 名 称 时 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累 月 多年平计 平均 均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33
表2.3 降水水质数据统计表
共 页第 页
大气降水主要检测指标 统一 编号 气象站 名 称 时 间 NO3- (mg/L) NO2- (mg/L) NH4+ (mg/L) F- (mg/L) Cl- (mg/L) SO42- (mg/L) K+ (mg/L) Na+ (mg/L) Ca2+ (mg/L) Mg2+ (mg/L) pH 电导率 (μs/cm)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34
表2.4 地面蒸发量统计表
共 页第 页
蒸发量(mm)(使用E—601数据) 统一 编号 气象站 名 称 年 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累 月 多年平计 平均 均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35
表2.5 土壤物理化学组成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观 测 项 目 统一 编号 调查 地点 采样 深度 采样 时间 颜色 有机质含量 地表岩性(%) 组成 含盐量(%) 化学成分(%) 化学类型 土 壤 类 型 粒度和塑性 指数定名* 含盐量 定名** 污染情况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1、*参照地质矿产部《土工实验规程》(1984,地质出版社)定名;
2、**参照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土地盐渍土沼泽化图说明书”(1992,地图出版社)定名。 3、备注中对有关土壤污染的内容加以说明。
36
表2.6 水文点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所属水系 地表水类型 样品类型 水位高程 气 温 水 体 特 征 水 温 流 速 流 量 流量季节 变化特征 m ℃ ℃ m/s m3/h 色 味 嗅 浊度 透明度 pH 水点名称 图幅名称 省(市) 市 县 乡(镇) 村 经度: ° ′ ″ 纬度: ° ′ ″ 取 样 情 况 地形、地貌情况: 污染情况: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37
表2.7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汇总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工作方法 地质测绘 遥感解译 地 质 工 作 项 目 物 探 化 探 钻 探 抽水试验 动态观测 工区面积 km2 项目编号 工作性质 □调查 □研究 省 县 乡(镇) 村 经度: ° ′ ″~ ° ′ ″ 纬度: ° ′ ″~ ° ′ ″ □实测 □测编结合 □编图 □其它 面积: km2 比例尺:1/ 万 剖面: 条 面积: km2 比例尺:1/ 万 样品数: 组 分析项目数: 总进尺: 米 钻孔数: 个 样品数: 组 单 孔: h/孔 群 孔: 组 落 程: 米 水位孔: 个 水质孔: 个 开采孔: 个 成 果 主 要 内 容 1.补给、径流、排泄变化情况: 2.地下水系统分区及边界情况; 3.地下水流场情况; 4.地下水化学组成特征。 与 地 下 水 污 染 调 查 评 价 有 关 内 容 概 要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38
表2.8 水文地质点野外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取样情况 野外编号 图幅名称及编号 省(直辖市、自治区) 市 区 街 经度: ° ′ ″ 纬度: ° ′ ″ 高程 m (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表岩性) 地 貌 与 地 质 (含水层的分布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水 文 地 质 分 区 (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污染现象) 主 要 环 境 问 题 (沿途描述及访问记录) 沿 途 描 述 及 访 问 记 录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39
表2.9 机(民)井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地理位置 野外编号 图幅名称及编号 省(市) 市 区 街 经度: ° ′ ″ 井口高程 地面高程 水位埋深 井底直径 井与地表水距离 取水设备及型号 m m m m m m3/h □连续开采 □间歇开采 □其它 地理坐标 纬度: ° ′ ″ 井口直径 井 深 井的类型 □机井 □民井 □其它 m m 取样情况 取水层段 开采量 水质特征 水温 pH 色 ℃ 气温 年 月 日 ℃ 味 嗅 透明度 洗井情况 开采方式 井 结 构 成井时间 周围可能 的污染源 □污水坑 □排污河渠 □厕所 □垃圾场 □化工厂 □加油站 □养殖场 □其它 距井 m 主要用途 □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农牧业用水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井孔地层柱状图或水文地质剖面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40
表2.10 地下水观测井基本情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取水段 编 号 观测井 名 称 观测井 观测井 所 属 类 别 级 别 类型区 地下水 类 型 起始观测 日 期 深 度 (m) 起 止 井深(m) 原 井 深 现 井 深 高程(m) 井 口 标 高 地 面 高 程 水 位 监 测 项 目 水 温 涌 水 量 全 分 析 简 分 析 (m) (℃) (m3/h)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41
表2.11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地理位置 图幅名称 省(市) 市 区 镇(乡) 村 经度 ° ′ ″ 井 深 地面高程 取水设施 成井日期 m 野外编号 时 间 □水泵 □其它 年 月 日 地理坐标 纬度 ° ′ ″ 是否做过抽水试验 开采情况 取水 层位 含水层特征 含 水 层 岩 性 □是 □否 □连续开采 □间歇开采 □其它 □潜水含水层 □第一承压含水层 □第二承压含水层 □第三承压含水层 □第四承压含水层 □基岩裂隙(岩溶) □混合 水位埋深 水位标高 水 温 m 统测日期 m ℃ 气 温 ℃ 年 月 日 水位统测井位置示意图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42
表2.12 地下水位统测汇总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 野外 编号 编号 位置 统测 年份 地面 高程 (m) 井口 高程 (m) 丰 水 期 时间 埋深 (m) 水位 (m) 时间 枯 水 期 埋深 (m) 水位 (m) 时间 年 末 埋深 (m) 水位 (m) 备 注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表2.13 水源地开采量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 编号 水源地 名 称 数据 年份 漏斗 面积 (km2) 水源地开采量观测记录(×104m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2.14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勘察 精度级别 批准储量及 储量级别 开采井深度 最大水位埋深 供 水 方 向 野外编号 地面高程 m 省(市) 市 县 乡(镇) 村 经度: ° ′ ″ 纬度: ° ′ ″ m m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地下水类型 供水井个数 允许开采量 投产时间 日开采量 104m3/a 104m3/a 取 样 情 况 开 采 层 特 征 开 采 中 的 环 境 地 质 问 题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2.15 地下水开采量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城 市 名 称 乡 镇 名 称 经 度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纬 度 标准代码 机井名称 ° ′ ″ ° ′ ″ 单井开采量与灌溉面积统计表 计量方法 项 目 额定出水量(m3/kwh) 数 值 灌溉定额(m3/亩) 用水量(m3) 耗电法 单井年耗电量(kwh/a) 单井开采量(104m3/a) 额定出水量(m3/L) 耗油法 单井年耗油量(L/a) 单井开采量(104m3/a) 额定出水量(m3/h) 流量法 年开采时间(h/a) 单井开采量(104m3/a) 作物类型 灌溉面积(亩) 小 麦 玉 米 水 稻 果 树 草 地 菜 地 其 它 合 计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2.16 地下水开采量数据统计表
共 页第 页 开采井 编 号 统计 年份 地下水开采量(×104m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合计 汇总人: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表2.17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共 页第 页 县(市)名称 开采深度 m 标准代码 机 井 数 眼 乡镇名称 机井密度 眼/km2 农作物类型 不 同 作 物 灌 溉 用 地 下 水 量 小 麦 玉 米 水 稻 果 树 草 地 菜 地 其 它 合 计 灌溉面积(亩) 灌溉定额(m3/亩) 灌溉量(104m3) 不同用途的地下水开采量(104m3)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生态用水 其它用水 合 计 其它情况描述: 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开采量(104m3)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潜 水 承压水 合 计 地 下 水 开 采 量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48
A.3 污染源调查
表3.1 污染源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污染源野外编号: 污染源统一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地面高程: 图幅名称: 比例尺: 照片编号: 照片张数: 工厂/公司名称: 地 址: 接待人: 电话: 土地利用类型: □工业 □农牧业 □林业 □矿业 □城市(乡) □交通 □其它 建厂时间: 产品主要类型: 废水产生环节: 废水主要成分: 废水日产量: 废水排放方式及去向: 污染场地位置及外观: 污染场地面积: 危险废物/储油罐/加油站: 类型: 数量: 是否发生过意外事件: 受影响的面积: 垃圾堆放场/垃圾填埋场 类型: 堆放时间: 数量/面积: 外观: 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 化肥/农药: 类 型: 施用量: 开始使用时间: 污灌: 时间: 面积: 污水来源: 附近主要排污工厂: 取样类型: 样品编号 : 样品统一编号: 分析项目: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49
表3.2 主要工矿企业排污情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地理坐标 排污口 名 称 企业 名称 地理 位置 经度 纬度 总量 污水排放量(万t/d) 工业 生活 经 过 处理的 符合排放 标 准 的 主要污染物及数量(kg/d) 备注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50
表3.3 农药施用情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编号 市 县 耕地面积(亩) 主要作物 农药名称及用量(kg) 总量 平均用量(t) (kg/亩)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对不同有效成分含量的农药在调查表中分别填写。
51
表3.4 化肥使用情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编号 市 县 耕地面积(亩) 主要作物 化肥名称及用量(kg) 总量 平均用量(t) (kg/亩)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对不同有效成分含量的化肥在调查表中分别填写。
52
表3.5 垃圾场野外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省(市) 市 区 镇(乡) 村 野外编号 室内编号 场地名称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垃圾种类 堆埋方式 占地类型 填埋体形状 堆置状态 占地修复难度 地 质 环 境 经度 ° ′ ″ 纬度 ° ′ ″ □生活 □工业 □建筑 □混合 □其它 □耕地 □荒地 □弃坑 □沟渠 □山谷 □其它 □矩形 □椭圆 □圆形 □不规则 □其它 □停止 □进行 □难 □易 地层岩性描述 不良填埋部位 地貌 地形坡度 地表岩性 包气带粘性土层厚度 介质类型 承压性质 可能污染途径 水 文 地 质 水位埋深 地下水流向 渗透系数 泉水排泄 地下水污染程度 主要污染成分 地下水补给类型 距地下水源地的距离 与居民点的距离 地 表 环 境 居民点所在风向 与地表水的距离 与旅游胜地、重要设施距离 场地稳定性 与城市区距离 □坍塌地带 □断裂带 □洼地或溶洞 □砂石坑 □其它 □平原 □坡麓 □河滩 □河床 □阶地 □沟谷 □其它 □<8 □8~25 □>25 □粘性土 □粉土 □砂土 □基岩 □其它 □小于3 m □3-10 m □大于10 m □孔隙 □裂隙 □岩溶 □潜水 □承压水 □孔隙 □构造裂隙 □采水井 □岩溶管道 潜水: 承压水: 潜水: 承压水: □小于10-7 cm/s □10-5-10-7 cm/s □大于10-5 cm/s □有 □无 □未污染 □轻微污染 □中等污染 □严重污染 □其它 □降水 □地表水 □人工 □其它 m □<500m □500-800m □>800 m □上风口 □下风 □其它 □>800m □<800 m □>10km □<10km □稳定 □基本稳定 □不稳定 □>15km □<15 km 填埋深度 m 地面标高 占地面积 填埋体积 堆置年代 防渗措施 m m2 m3 年 月 □有 □无 □随意堆放 □简单堆放 □简单填埋 □卫生填埋 □其它 场 地 环 境 条 件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地 层 结 构 53
表3.6 海水入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场地名称 海域名称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纬度 ° ′ ″ 滨海地貌 海岸性质 构造: 海 水 入 侵 区 特 征 气象水文及潮汐特征: 水文地质特征: 抽排水层位 □潜水含水层 □第一承压含水层 □第二承压含水层 □第三承压含水层 □第四承压含水层 □基岩裂隙(岩溶) 抽 抽排水工程类型、规模及运行情况: 排 水 -地下水位埋深 情 Cl变化情况 (mg/l) (m) 况 背景 现状 潜水 承压水 □基岩 □砂砾 □泥质 □其它 岩性 补充描述: 特征 地面高程 □基岩 □砂砾 □泥质海岸 □河口三角洲岸段 □岸外岛屿 □生物海岸 □其它 补充描述: 野外编号 统一编号 省(市) 市 区 镇(乡) 村 经度 ° ′ ″ 图幅名称 年均水位变幅 (m) 潜水 承压水 抽排水强度 (m3/d) 平均抽排水量 补给强度 (m3/d) 平均补给量 咸水体分布特征: 防治现状、效果及建议: 备注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54
表3.7 入河排污口情况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编号 排污口 名 称 排污口位置 水系 河名 地点 经度 污 水 排放量纬度 (万t/d) 主要污染物及其数量 污水去向 排放量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mg/L kg/d 备注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1、排污口位置“地点”一栏要详细填写;
2、污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的排污口,如在农灌期污水用于农灌,入河污水量明显减小的情况填入表格,并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3、火电厂冲灰水、滩地附近堆积矿渣、煤矸石、垃圾等,亦应统计填入表格,并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55
A.4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现状调查
表4.1 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类 型 地面高程 取样类型 类型 井深 取样井 成井时间 井水用途 现场测 试项目 T: ℃ pH: DO: mg/L Eh: mv EC: μs/cm □潜水含水层 □第一承压含水层 □第二承压含水层 □第三承压含水层 □第四承压含水层 □基岩裂隙(岩溶)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其他 松散沉积 水文地质条件 含 水 层 特 征 岩 性 顶板埋深 沉 积 岩 火 成 岩 变 质 岩 □砾石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冰渍物 □黄土 □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石灰岩 □白云岩 □煤层 □泥、页岩 □结晶岩(名称 ) □火山岩 □变质岩(名称 ) □其他 图幅名称 比 例 尺 图幅编号 省(市) 市 区 街(路) 号 □ 泉 □ 井 m 地理坐标 纬度: ° ′ ″ 分析项目 井口直径 水位高程 开采方式 经度: ° ′ ″ 取水层位 地下水类型 m 底板埋深 m 含水层厚度 m 水位埋深 调查点所在地下水流系统中的位置 附近地表水体 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类 型 排 放 量 □点 □线 □面 m3/d kg/d □河 □湖(塘) □渠 □污水沟 □污灌 □其它 m 采样编号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河 □湖(塘) □渠 □污水沟 □其它 □补给地下水 □排泄地下水 距井距离 排放方式 □连续排放 □间歇排放 主要污染□病原菌 □酸 □碱 □氮 □磷 □重金属 物 类 型 □溶剂 □农药 □石油 □其它 污染源 排放去向 影响及危害 56
地下水污染途迳 □间歇垂直入渗 □连续垂直入渗 □侧向迳流 □越流 地表水体质量(等级)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相关地表水污染 主要污染物 □病原菌 □酸 □碱 □氮 □磷 □农药 □重金属 □溶剂 □石油 □其它 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现状及污染程度: 地下水污染机理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 地下水污染的危害、防治措施与效果及防治建议: 平面图 示 意 剖面图 图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57
表4.2 地下水常规组分分析成果表
共 页第 页
样品统一编号 取样地点 取样位置 取样时间 测试单位 经度 纬度 现 场 检 测 项 目 水温 (oC) pH值 氧化还原电位(mv) 气温(oC) 电导率(μs/cm) 溶解氧(mg/L) 分析时间 野外编号 无 机 组 分 检 测 项 目 (mg/L) K Na Ca2 +++ +铁 锰 砷 镉 总铬 六价铬 汞 铅 铜 锌 硒 铍 钡 镍 钼 钴 总大肠菌群(个/L) Mg2 +HCO3 CO32 --SO42 -Cl NH4 NO3 NO2 氟化物(F) 碘化物(I) 氰化物(CN) 总硬度 溶解性总固体 总α(Bq/L) 总β(Bq/L) ------ 细菌总数(个/ml或cfu/ml) 测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58
表4.3 地下水有机污染分析成果表
共 页第 页
样品统一编号 取样地点 取样位置 取样时间 测试单位 有 机 组 分 检 测 项 目 (μg/L) 高锰酸盐指数 总有机碳(TOC) 挥发性酚类 苯 乙苯 甲苯 二甲苯 二氯甲烷 1,2-二氯乙烷 三氯甲烷 1,1,1-三氯乙烷 四氯化碳 1,1,2-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 1,2-二氯丙烷 四氯乙烯 苯并(a)芘 六氯苯 农药类 七氯 α-BHC 艾氏剂 β-BHC 七氯环氧 γ-BHC 狄氏剂 δ-BHC 异狄氏剂 p,p’-DDE o,p-DDT p,p’-DDD p,p’-DDT 总挥发性有机碳 溴二氯甲烷 二溴化乙烯 一氯二溴甲烷 六氯丁二烯 溴仿 1,1-二氯乙烯 二溴氯丙烷 1,2-二氯乙烯 氯乙烯 苯乙烯 间,对二氯苯 氯苯 三氯苯 邻二氯苯 萘 苯并(a)蒽 苊 屈 二氢苊 苯并(b)荧蒽 芴 苯并(K)荧蒽 菲 茚并(1,2,3)芘 蒽 二苯并(a,h)蒽 荧蒽 苯并(g,h,i)苝 芘 邻苯二甲酸二酯 丙烯酰胺 氯丹 敌百虫 毒杀芬 乙酰甲胺磷 敌敌畏 五氯酚 甲基对硫磷 甲草胺 马拉硫磷 阿特拉津 乐果 甲基叔丁基醚 二氯乙酸 三氯乙醛 三氯乙酸 多氯联苯(PCBs) 59
经度 纬度 分析时间 野外编号 综合指标 单环芳烃类 必 卤代烃类 测 指 标 多环芳烃类 综合指标 常见 卤代烃类 常见 单环芳烃类 选 测 常见 多环芳烃类 指 常见酯类 标 常见酰胺类 常见农药类 其他 测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表4.4 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汇总表
共 页第 页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 资料来源: 背 景 条 件 时间 取样地点 经度 纬度 含水层埋藏深度(m) 取样深度 (m) 水位标高 (m) 水温 (oC) 色(度) 浑浊度(度) 嗅和味 肉眼可见物 分 析 项 目 (mg/L) HCO3- SO42- - Cl 2- CO3 - NO2 NO3- F- - Br - I 2- HPO4 HBO2- - HAsO4 阴离子总计 K+ Na+ Ca2+ Mg2+ Fe3+ Fe2+ NH4+ 总Fe 阳离子总计 溶解性总固体 总硬度(以CaCO3计) 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 负硬度 总碱度 总酸度 pH Cd Cr6+ Pb 60
续表4.4 分 析 项 目 (mg/L) Hg Mn Cu Zn Ni Cs Al Ba Li Sr Rb 氰化物 Ag As Se 耗氧量(以O2计) 游离CO2 侵蚀性CO2 SiO2 溶解氧 硫化物 COD BOD 氧(O2)(体积%) 氮(N2)(体积%) 二氧化碳(CO2)(体积%) 硫化氢(H2S)(体积%) 甲烷(CH4)(体积%) 氢(H2)(体积%) 氩(Ar)(体积%) 氦(He)(体积%) 总α放射性 (Bq/L) 总β放射性 (Bq/L) 铀(U)(g/L) 镭(Ra)(Bq/L) 钍(Th)(g/L) 氡(Rn)(Bq/L) 氯仿(μg/L) 四氯化碳(μg/L) 苯并(a)蓖(μg/L) 滴滴涕(μg/L) 六六六(μg/L) 苯(μg/L) 三氯酚(μg/L) 六氯苯(μg/L) 有机磷(μg/L)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mg/L)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 细菌总数 (个/ml或cfu/ml) 大肠菌群 (个/L)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61
表4.5 同位素测试综合成果汇总表
样品 编号 采样点位置 地理坐标 分析日期 氘(D) ‰ 氧-18 ‰ 氚(T) TU 氯-36 106原子/L 碳-13 ‰ pmc 共 页第 页 碳-14 a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62
表4.6 土壤污染现状调查表
共 页第 页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 经度: ° ′ ″ 纬度: ° ′ ″ 采样层次 采 样 情 况 采样深度 测试项目 样品描述 土地类型及特征 土地利用情况 植被情况 化肥、农药施用情况 土壤污染源种类 图幅名称 比 例 尺 图幅编号 地面标高 土壤污染情况 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分 析与污染趋势预测 污染造成的危害与预防 措施、效果 污染防治建议 平 面 图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 63 -
表4.7 土壤分析成果表
共 页第 页 样品统一编号 取样地点 取样位置 取样时间 测试单位 土壤含水量 理化指标 必 测 指 标 土壤酸碱度 可溶盐 氧化还原电位 镉 无机组分 汞 总磷(TP) 有机组分 DDT 总油 砷 铜 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土壤颗粒级配 土壤有机质含量 铅 锌 六六六 土壤粘土矿物组成 汞 铬 铜 甲苯 苊 菲 荧蒽 屈 砷 锌 氮 乙苯 二氢苊 镍 总铬 铅 镍 磷 二甲苯 苯并(a)芘 经度 纬度 分析时间 野外编号 总氮(TN) 理化指标 土壤酸碱度 无 机 组 分 镉 氰化物 氟化物 单环 芳烃 多 环 芳 烃 苯 萘 芴 蒽 芘 卤 代 烃 三氯甲烷 三氯乙烯 1,1,1-三氯乙烷 六氯苯 七氯环氧 狄氏剂 农 药 氯丹 甲基对硫磷 乐果 乙酰甲胺磷 甲草胺 甲胺磷 选 测 有 指 机 标 组 分 苯并(b)荧蒽 苯并(K)荧蒽 苯并(a)蒽 茚并(1,2,3)芘 二苯并(a,h)蒽 苯并(g,h,i)苝 四氯化碳 四氯乙烯 七氯 艾氏剂 异狄氏剂 毒杀芬 马拉硫磷 敌百虫 五氯酚 阿特拉津 测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64 -
附件B 样品测试和质量控制
1 试剂配制和标准溶液的制备
1.1 应对购买的化学试剂进行质量验收,特别是用于痕量分析的试剂,根据被测组分检查试剂空白,验收合格的试剂方可领用。
1.2 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采用不低于分析纯级的试剂。取用试剂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盖紧试剂瓶盖,分类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沾污。固体试剂不宜与液体试剂或试液混合贮存。经常检查试剂质量,一经发现变质、失效,应及时废弃。
1.3 依据使用情况适量配制试液。选用合适材质和容积的试剂瓶盛装,注意瓶塞的密合性。 1.4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标明试剂名称、浓度、介质、配制日期和配制人。见光易分解试剂应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并避光保存。试剂瓶中试液一经倒出,不得返回。保存于冰箱内的试液,取用时应将试剂瓶置于室温使其温度与室温平衡后再量取。 1.5 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
依据GB/T 601《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和GB/T 602《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或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制备各类标准溶液。
制备标准溶液所用溶剂应为GB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规定的二级以上纯水或优级纯(不得低于分析纯)溶剂。称样量不应小于0.1g,用检定合格的容量瓶定容。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四平行,取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其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不应大于0.2 %。
仪器分析所使用的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应充分注意元素之间的影响和介质影响。
表1 地下水调查评价样品推荐测试方法及检出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测试项目 pH值 电导率 氧化还原电位 嗅和味 色度 浑浊度 肉眼可见物 溶解氧 总硬度 溶解性总固体 高锰酸盐指数 +钾(K) +钠(Na) 推荐方法 检出限 (mg/L) GB/T14848-93 (mg/L) 6.5-8.5 无 ≤5度 ≤3度 无 ≤150 ≤300 ≤1.0 U.SEPA2002 (mg/L) 备注 以CaCO3计 GB/T8538-1995(7) 0.1(0.01) GB/T8538-1995(4) GB/T8538-1995(3) 5(度) GB/T8538-1995(6) 0.5(NTU) GB/T8538-1995(5) GB/T7489-1987 0.2 GB/T11913-1989 GB/T8538-1995(9) 20 GB/T8538-1995(8) 4 GB/T8538-1995(46) 0.5 GB/T8538-1995(12) 0.1 GB/T8538-1995(12) 1 - 65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钙(Ca2) GB/T8538-1995(13) 0.4 +镁(Mg2) GB/T8538-1995(14) 0.03 重碳酸根 GB/T8538-1995(44) 3 -(HCO3) -碳酸根(CO32) GB/T8538-1995(44) 3 -硫酸根(SO42) GB/T8538-1995(45) 2 -氯离子(Cl) GB/T8538-1995(37) 2 -硝酸盐(NO3) GB/T8538-1995(42) 0.2 -氟化物(F) GB/T8538-1995(36) 0.1 -碘化物(I) GB/T8538-1995 总铁 GB/T8538-1995(15) 0.05 锰 ICP-AES 0.02 (μg/L) 砷 GB/T8538-1995(33) 1.0 镉 ICP-MS 0.02 总铬 ICP-AES 0.2 六价铬 GB/T8538-1995(37) 4.0 +NH4 GB/T8538-1995(40) 25 -NO2 GB/T8538-1995(43) 1.0 汞 GB/T8538-1995(22) 0.005 铅 ICP-MS 0.5 铜 ICP-MS 0.6 锌 ICP-AES 0.03 硒 GB/T8538-1995(32) 0.02 铍 ICP-MS 0.006 钡 ICP-MS 1.0 镍 ICP-MS 0.6 钼 ICP-MS 0.02 钴 ICP-MS 0.02 氰化物 GB/T8538-1995(47) 0.2 TVOC TOC 三氯甲烷 顶空GC-MS检出限 0.2(ng/L) 四氯乙烯 顶空GC-MS 0.3(ng/L) 1,1,1-三氯乙顶空GC-MS 0.3(ng/L) 烷 三氯乙烯 顶空GC-MS 0.3(ng/L) 四氯化碳 顶空GC-MS 0.2(ng/L) 1,2-二氯丙烷 顶空GC-MS 0.3(ng/L) 二氯甲烷 顶空GC-MS 0.5(ng/L) 1,1-二氯乙烯 顶空GC-MS 0.1(ng/L) 1,2-二氯乙烯 顶空GC-MS 0.2(ng/L) 1,1,2-三氯乙顶空GC-MS 0.3(ng/L) 烷 1,2-二氯乙烷 顶空GC-MS 0.3(ng/L) 氯乙烯 顶空GC-MS 0.3(ng/L) 溴二氯甲烷 顶空GC-MS 0.3(ng/L) 溴仿 顶空GC-MS 0.3(ng/L) 一氯二溴甲烷 吹脱GC-MS 0.14(μg/L) 二溴氯丙烷 吹脱GC-MS 1.39(μg/L) 二溴化乙烯 六氯丁二烯 0.01(μg/L) GC-MS 苯 0.3(μg/L) GC-MS 甲苯 0.3(μg/L) GC-MS 乙苯 0.01(μg/L) GC-MS + ≤50 ≤50 ≤2.0 ≤1.0 ≤0.1 ≤0.05 ≤0.05 ≤0.0001 ≤0.005 ≤0.02 ≤0.001 ≤0.00005 ≤0.005 ≤0.05 ≤0.01 ≤0.00002 ≤0.01 ≤0.005 ≤0.001 ≤0.005 ≤0.001 10 4 0.01 0.005 0.1 1 0.002 0.05 0.004 2 0.2 0.005 0.2 0.005 0.005 0.005 0.007 0.005 0.005 0.002 0.08 0.08 0.08 0.0002 0.00005 0.005 1 0.7 以N计 以N计 以N计 - 66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二甲苯 苯乙烯 氯苯 邻二氯苯 对二氯苯 三氯苯 六六六 滴滴涕 α-BHC β-BHC γ-BHC δ-BHC p,p’-DDE p,p’-DDD o,p-DDT p,p’-DDT 六氯苯 七氯 七氯环氧 异狄氏剂 氯丹 毒杀芬 敌敌畏 甲基对硫磷 马拉硫磷 乐果 敌百虫 乙酰甲胺磷 五氯酚 甲草胺 阿特拉津 PCBs 苯并(a)芘 萘 苊 二氢苊 芴 菲 蒽 荧蒽 芘 苯并(a)蒽 屈 苯并(b)荧蒽 苯并(K)荧蒽 茚并(1,2,3)芘 二苯并(a,h)蒽 苯并(g,h,i)苝 邻苯二甲酸二酯 丙烯酰胺等 MTBE 二氯乙酸 三氯乙酸 三氯乙醛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ECD GC GC GC GC GC HPLC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GC-MS 0.3(μg/L) 0.02(μg/L) 0.02(μg/L) 0.04(μg/L) 0.03(μg/L) 0.01(μg/L) 0.004(μg/L) 0.2(μg/L) 0.005(μg/L) 0.020(μg/L) 0.010(μg/L) 0.010(μg/L) 0.015(μg/L) 0.020(μg/L) 0.030(μg/L) 0.050(μg/L) 0.5(μg/L) 0.005(μg/L) 0.015(μg/L) 0.60(μg/L) 0.57(μg/L) 0.42(μg/L) 0.51(μg/L) 0.54(μg/L) 2.4(μg/L) 0.001(μg/L) 1.6(ng/L) 2.5(ng/L) 2.5(ng/L) 2.5(ng/L) 5.4(ng/L) 2.5(ng/L) 2.2(ng/L) 1.9(ng/L) 7.8(ng/L) 2.5(ng/L) 4.8(ng/L) 2.5(ng/L) 2.5(ng/L) 2.5(ng/L) 2.5(ng/L) 2.5(μg/L) ≤0.005 10 0.1 0.1 0.6 0.075 0.0002 0.001 0.0004 0.002 0.002 0.003 0.001 0.002 0.003 0.0005 0.0002 0.06 0.06 - 67 -
表2 测试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允许限
检 测 结 果 准确度允许限 精密度允许限 备 注 相对偏差=标准物质单次检测结果 ≤C±2S 相对偏差 ≤15% xic1(xc)2i×100%;C为标准推荐值 xc标准物质12次检测平均值 ≤C±S 相对偏差 ≤10% 相对偏差=×100% 相对偏差按回收量和加标量计算,公式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12(xc)无机组分单次回收率 无机组分平均回收率 有机组分单次回收率 有机组分平均回收率 90-110% 95-105% 80-120% 85-115% 相对偏差 ≤20% 相对偏差 ≤15% 相对偏差 ≤50% 相对偏差 ≤30%
- 68 -
附件C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方法(DRASTIC)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分为固有防污染性能评价和特殊防污染性能评价。 1 固有防污染性能评价评价因子的选择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主要受地下水水位埋深(D)、地下水净补给量(R)、含水层介质(A)、土壤类型(S)、地形地貌(T)、包气带介质(I)和水力传导系数(C)等因素影响。因此可选择这七项评价因子对地下水防污染性能进行评价。可根据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进行取舍或更换。 2 因子的分级
分级和权重划分标准列于表1至表7。
表1 地下水埋深等级分量 地下水埋深(D)的范围(m) D ≤ 1.5 1.5 < D≤ 3 3 < D ≤ 4.5 4.5 < D≤ 9 9 < D ≤ 15 15 < D ≤ 22.5 22.5 < D ≤ 30 D > 30
等 级 10 9 8 7 5 3 2 1 表2 地下水净补给量等级分量 地下水净补给量(R)(mm/a) R ≤ 8 8 < R ≤ 16 16 < R ≤ 28 28 < R ≤ 40 R > 40
- 69 -
等 级 1 3 6 8 9
表3 含水层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 含水层介质(A)类别 块状页岩 变质岩、火成岩 风化变质岩、火成岩 薄层状砂岩、灰岩 页岩 块状砂岩 块状灰岩 砂和砂砾层 玄武岩 岩溶发育的灰岩 等 级 1-3 2-5 3-5 5-9 5-9 4-9 4-9 6-9 2-10 9-10 典型等级 2 3 4 6 6 6 6 8 9 10 表4 土壤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 土壤类型(S) 薄或缺失 砂砾层 砂 收缩或聚集的粘土 砂质壤土 壤土 粉砂质壤土 粘土质壤土 未收缩和未聚集的粘土
等 级 10 10 9 7 6 5 4 3 1 表5 地形坡度等级分量 地形坡度(T)百分数范围 T ≤ 2% 2%< T ≤ 6% 6%< T ≤ 12% 12%< T ≤ 18% T > 18% 等 级 10 9 5 3 1 - 70 -
表6 包气带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 包气带介质(I)类别 砂土、粘土 页岩 灰岩 砂岩 层状灰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火成岩 砂和砂砾层 玄武岩 岩溶发育的灰岩 等 级 1-2 2-5 2-7 4-8 4-8 2-8 6-9 2-10 9-10 典型等级 1 3 6 6 6 4 8 9 10 表7 水力传导系数等级分量 水力传导系数(C)的范围(m/d) 0- 4.1 4.1 -12.2 12.2-28.5 28.5-40.7 40.7-81.5 >81.5 等 级 1 2 4 6 8 10 3 因子的权重
各项因子的权重列于表8。其范围为1-5,对地下水系统影响最重要评价因子的权重为5,影响程度最小的评价因子权重为1。
表8 评价因子的权重 评价因子 地下水水位埋深(D) 含水层净补给量(R) 含水层岩性(A) 土壤类型(S) 地形地貌(T) 包气带介质(I) 水力传导系数(C) 权 重 5 4 3 2 1 5 3 - 71 -
4 DRASTIC指标计算
DRASTIC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指标由下式确定: DRASTIC=5×D+4×R+3×A+2×S+1×T+5×I+3×C
具有较高指标的区域,则该区域的地下水就易于被污染,反之亦然。DRASTIC指标提供的仅仅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最小指标为23,最大指标为226,一般DRASTIC指标值在50-200之间,为计算方便,最大值226折算为100,最小值约为10。最小评价面积不应小于0.5km2。
5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分区 5.1 分区原则
1)力求简单明了,为政府部门制定土地利用计划和地下水保护规划,提供科学根据。 2)利于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协调发展,以达到合理布局。 3)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力求数据准确、结果真实可靠,客观反应实际情况。 5.2 分区方法
根据评价的七项因子,首先按单因子的等级和权重做出单因子分区图,然后将七项单因子分区图进行叠加,最后编制成综合评价图。 5.3 区域划分
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分区按照综合指数大小由低到高,可划分为五个级别: 第一级:100-80,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差; 第二级:80-60,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较较差; 第三级:60-40,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中等; 第四级:40-20,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较好; 第五级:< 20,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好。
- 72 -
附件D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区原则
在综合分析调查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参考土地利用分区、污染源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的目的是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原则上分为五区。
1.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将正在开发中的和已勘探未开采的集中开采水源地及保护范围划为该区;
2.修复治理防护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差或较差,污染源多或较多,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高,微量有机污染呈明显面状发生的地区。
3.重点防护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较差或差,相对较重要的分散供水源区,污染源分布较多,地下水已产生明显污染,微量有机污染主要为星点状发生或仅在局部发生的地区。
4.一般防护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较差或中等,污染源分布较少,地下水点污染,供水量较少地区。防护性能差,但基本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和防护性能好,污染源多,且有污染发生的划归此区。
5.自然防护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好、较好或中等,污染源分布零星,地下水基本未污染,供水量小且分散分布的地区。
各地情况多样且复杂,该项区划工作又是首次进行,建议按上述原则执行。对于不能归到上述分区的部分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划为过渡区,或归入相近的区内。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各地可根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资料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紧迫性制定切合实际的分区标准,进而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工作及区划图的编制。以供有关部门使用。
- 7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