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描写了一些深 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小说之所以几百年来备受人们称道,与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取得的思 想、艺术成就不无关系。小说以描写各类典型人物为其主要特色,作 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的描写,很好的体现了作品 的思想内容。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腐儒的典型一一周进、范进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总也忘不了书中的周进、范进这两个人 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 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 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 随姐夫经商记帐,在贡院参观时,“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 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 苦是的?’周进也听不见,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 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 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脖子。他哪里肯起来,哭 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后来商人们答应为他捐 一个监生进场,他就破涕为笑,趴到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 答他们。
范进也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他是一个从二十岁考 到五十
四岁才中举, 而心理惨遭巨大摧残的典型人物。 他在生活中受 尽凌-辱,他要去考试,岳父胡屠户骂他是“癞蛤 - 蟆想吃天鹅肉。” 听到中举的消息后, 他起初不敢相信, 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 我中了!”欢喜得发了疯。直到挨了胡屠户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 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从此可以升官发财,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以致神 经错乱呢。
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 它深深的腐蚀着文士的心灵, 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 去了自我。 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 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 的扭曲与堕落。
二、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 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 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 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 其中 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书中这样描绘汤知县:“次日早堂,头一起带进来的是一个偷鸡 的积贼,知县怒道: ‘你这奴才,在我手里犯过几次,总不改业,打 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
过朱笔来,在他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字:取一面枷枷了,把 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上,枷了出去。才出得县门, 那鸡屁股里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胡子 粘成一片,滴到枷上。两边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将老师 - 父上来,
大骂一顿‘大胆狗奴',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 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 天气又热,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
南昌太守王惠, 也是一个贪官的典型。 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 十
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 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 道太守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
这些官吏就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贪狠、蛮横 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 这就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同时也 反映了当时整个封建官吏政治的腐 - 败不堪。
三、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科举既然成了读书人猎取功名富贵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 了文章的正宗。于是无数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钻研八股文,其中 最虔诚的八股制艺信徒当属马静和鲁编修了。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 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甚至迷信八 股到这样的程度,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时候,那时用‘扬言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 今,也要念文章, 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 行寡悔'的话,何也? 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 了。”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身的白
丁,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古 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今什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 内容下一页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