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计划部
目录
1 背景 ................................................................................................................. 1.1 电信运营的变革................................................................................................. 1.2 全业务对网络带来的挑战 .................................................................................... 1.3 目的及意义 ....................................................................................................... 2 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 ......................................................................................... 3 全业务城域网组网要求 ......................................................................................... 3.1 组网原则 .......................................................................................................... 3.2 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 ..........................................................................................
3.2.1城域数据网定义及组网拓扑 ...........................................................................
3.2.2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 ..................................................................................... 3.2.3 城域数据网中继带宽设置要求 ........................................................................ 3.2.4 节点设备配置要求 ....................................................................................... 3.3 城域传送网组网要求 .......................................................................................... 3.3.1 核心层 ...................................................................................................... 3.3.2 汇聚层 ...................................................................................................... 3.3.3 接入层 ...................................................................................................... 3.4 宽带接入网组网要求 .......................................................................................... 3.4.1 PON接入网组网要求 ................................................................................... 3.4.2 WLAN网络组网要求 .................................................................................... 3.5 城域网各部分网络互联方案 ................................................................................. 3.5.1 CMNET城域网和PON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 .................................................... 3.5.2 CMNET城域网和PTN/IP RAN互联组网方案 ................................................. 3.6 光缆网络建设要求 ............................................................................................. 3.6.1 整体规划 ................................................................................................... 光缆规划 .............................................................................................................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 ............................................................................................. 3.6.2 分段建设、分步实施 ....................................................................................
4 全业务城域网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 .................................................................... 4.1 核心机房 .......................................................................................................... 4.2 汇聚机房 ..........................................................................................................
4.2.1 业务汇聚点 ................................................................................................ 4.2.2 城域数据网业务接入控制节点 ........................................................................ 4.3 基站机房/末端接入 ............................................................................................
5 各类客户业务接入场景模型方案 ............................................................................. 5.1 基站接入场景 ....................................................................................................
5.1.1场景分类 .................................................................................................... 5.1.2主推方案:新增PTN/IP RAN叠加组网 .......................................................... 5.1.3补充方案一:新增PTN/IP RAN替换组网 .......................................................... 5.1.4补充方案二:扩容MSTP ................................................................................. 5.1.5 组网方案总结 .............................................................................................
5.2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 ....................................................................................
5.2.1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举例 ........................................................................ 5.2.2 主推方案: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PTN/IP RAN ................... 5.2.3 补充方案一:MSTP/SDH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MSTP/SDH .................. 5.2.4 补充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5.2.5 补充方案三: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MSTP/SDH 5.2.6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内网接入方式 .............................................................. 5.2.7 组网方案总结 ............................................................................................. 5.3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 .................................................................................... 5.3.1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举例 ........................................................................ 5.3.2 主推组网方案:FTTO或FTTB+LAN,PON(SBU或MTU) ......................... 5.3.3 补充组网方案一:FTTB+LAN,PTN/IP RAN+以太交换机+IP-PBX/TDM-PBX/IAD/SIP-GW/小型AG(可选) ............................................... 5.3.4 补充组网方案二:FTTB+xDSL,PON(MTU)+xDSL_Modem .....................
5.3.5 补充组网方案三:FTTB+xDSL,PTN/IP RAN+IP-DSLAM+AG(可选)+xDSL_Modem ......................................................................................................................... 5.3.6 组网方案总结 ............................................................................................. 5.4 集团客户同时具有高等级业务和低等级业务场景 ..................................................... 5.4.1 主推方案:具体参见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主推方案。 .........................................
5.4.2 补充方案:不同业务分别通过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和通过ONU接入PON接入网 .................................................................................................... 5.5家庭客户场景 .................................................................................................... 5.5.1 主推组网方案:FTTB+LAN,PON(MDU) ................................................. 5.5.2 补充组网方案一:FTTB+LAN,PTN/IP RAN+以太交换机+小型IAD(可选) ......... 5.5.3 补充组网方案二:FTTH,PON(SFU/HGU) ........................................................ 5.5.4 补充组网方案三:FTTB+xDSL,PON(MDU)+xDSL_Modem ................................... 5.5.5 补充组网方案四:FTTB+xDSL,PTN/IP RAN+IP-DSLAM+AG(可选)+ xDSL_Modem . 5.5.6组网方案总结 .............................................................................................. 5.6 WLAN场景 ...................................................................................................... 5.6.1 场景分类 ................................................................................................... 5.6.2 组网方案一:PON+AP ................................................................................. 5.6.3 组网方案二:PON+以太交换机+AP ............................................................... 5.6.4 组网方案三:PTN/IP RAN+以太交换机+AP.................................................... 5.6.5 组网方案四:PTN/IP RAN+以太交换机级联/协转(含光纤收发器)+AP ............. 5.6.6 组网方案总结 .............................................................................................
6 业务实现与流程 .................................................................................................. 6.1 企业高速上网(TDM/以太网专线) ..................................................................... 6.2 家庭高速上网 .................................................................................................... 6.3 企业专线互联(企业L2/L3 VPN) ...................................................................... 6.4 企业/家庭VOIP(含MMTEL、统一CENTREX、彩铃、一号通等)、视频会议、即时消息 6.5 IPTV ................................................................................................................ 6.6 WLAN ............................................................................................................. 附录1:FTTX名词解释 .......................................................................................... 附录2:技术缩略语PART1 .....................................................................................
附录3:技术缩略语PART2 ..................................................................................... 附录4:技术缩略语PART3 .....................................................................................
1 背景
1.1 电信运营的变革
电信行业重组,三家运营商同时迈入全业务运营时代,但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时具有基础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中国移动进入有线宽带网络领域则遇到城域网范围内节点机房、管道、光缆、带宽容量等方面的瓶颈。与此同时,手机正在从狭义的通信终端走向广义的工作终端和生活娱乐终端,随时随地的通信需求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要求“移动与固定”、“无线与有线”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全业务市场竞争将迅速拉升无线宽带和有线宽带的速率需求等级,导致的带宽需求的爆发性增涨,语音流量与数据流量的天平迅速倾斜,且新增流量的突发性强、峰均比高,即产生了新的业务需求特点。
“无线宽带需求”促进了TD HSPA、TD-LTE等技术的发展,但随着无线接入带宽的提高,导致单站覆盖范围显着减小、末端基站数量膨胀,要求深度覆盖、大带宽容量的城域网进行支撑。
1.2 全业务对网络带来的挑战
3G网络的无线宽带接入和固定网络的有线宽带接入同时展开,城域网“窄带网向宽带网的转变”与“移动运营向全业务运营的转变”叠加出现。
城域范围内更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管理需求:单个大型城域网内的宽带信息点数量可能达到数十万~数百万,超出基站数量几个数量级。
更为扁平的组网要求:IP化的网络要求扁平的组网结构,城域光纤物理网络客观上是多级环路/星型结构,因此需要在城域光纤物理网络结构与IP化的逻辑网络结构之间提供合理的适配。
更加频繁的网络调整:随着节点和连接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网络末端面临频繁的调整。
有限的投资和严格控制的维护成本:在建设、维护任务更加繁重的同时,投资和成本受到严格控制。
1.3 目的及意义
本文遵循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网相关建设指导意见,以中国移动现有网络资源及下一步将规模商用的城域网新技术为基础,面向城域网各类客户和业务梳理和归纳应用场景,针对应用场景明确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和宽带接入网的组网模型,为各省公司开展全业务城域网建设提供参考。
2 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
本部分内容侧重全业务城域网总体网络架构,即各部分网络和网络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分为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和宽带接入网三部分。按照网络逻辑层次,城域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及末端接入等几部分。
图:城域网逻辑结构图
全业务需要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需要城域网三部分(即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协作配合,结合现有网络和业务情况、今后网络和业务发展趋势,各类业务在城域网中的主要流向如下图所示:
图:城域网业务流向图
注:OLT可设置在核心节点/汇聚节点/业务汇聚节点机房,接入各类业务;BRAS/SR初期设置在核心节点机房,随业务开展情况逐步下延至部分汇聚节点/业务汇聚节点机房。
城域传送网可划分为传送网核心层、传送网汇聚层、传送网接入层,分别部署在核心节点机房、汇聚节点/业务汇聚点机房、基站节点机房;城域数据网主要分为CMNET城域网核心层、CMNET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BRAS/SR)、城域数据网汇聚层(汇聚交换机),根据数据网络的规模,BRAS/SR可部署于核心节点机房或汇聚节点/业务汇聚点机房,汇聚交换机与BRAS/SR同机房部署。
各类业务的解决方案如下:
(1)城域传送网内部疏导流量 (见上图①号线所示)
主要是基站、集团客户高等级传输专线和部分虚拟专网等业务,需要保证业务的高可靠、高性能,由城域传送网(SDH/MSTP/PTN/IP RAN技术)接入并承载,提供城域内的端到端直达通道或上联至干线传送网。
(2)城域传送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见上图②号线所示)
主要是集团客户高等级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等业务,由城域传送网接入,上联至城域数据网,提供城域内的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等专线类服务。
这类业务对可靠性和QOS要求较高,需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采用MSTP或PTN/IP RAN接入,根据接入的业务类型分别上联至BRAS或SR进行业务处理。
(3)宽带接入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见上图③号线所示)
主要是集团客户低等级互联网专线和虚拟专网、家庭客户上网等业务,由宽带接入网接入、承载,上联至城域数据网,提供宽带业务。这类业务主要由PON、WLAN系统接入,少量可采用接入交换机接入。
在光纤资源不足、城域数据网规模较小时,可采用城域传送网作为中继传输。
3 全业务城域网组网要求
3.1 组网原则
(1)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推进全业务城域传送网IP化,采用分组化城域传送设备,替代基于TDM的SDH/MSTP设备。原则上新建城域传送网应采用PTN/IP RAN设备;综合成本、利旧现网资源等因素,原则上仅当现有系统新增少量站点或扩容少量TDM电路时,可通过插板扩容等方式少量采用SDH/MSTP设备。如有城域网闲置或被替换下来的MSTP设备,也可利旧使用。在各接入场景组网方案中,如无特殊说明,MSTP/SDH方案皆不作为单独方案进行描述。在尚无PTN/IP RAN覆盖的区域,可利用现有MSTP/SDH网络的剩余容量接入业务,作为过渡方案少量采用。
(2)在各类接入场景中,所需的管道、杆路、光缆等资源,均应遵循“租、购、建相结合,以租为主”的原则,积极利用或合作获取各类资源(包括各类产权方或其他运营商的资源),注重投资效益,减少初期投入,快速形成规模覆盖。
(3)发挥后发优势,在有线宽带接入网中应主要采用以光纤为依托的FTTx方案,提供较高的带宽接入能力。以铜线为依托的xDSL方案能够支撑的单用户带宽有限,不利于未来开展视频等高带宽业务,仅作为补充接入手段,不应大规模发展,以避免今后用户带宽提升时再做“光进铜退”改造。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情况下,可采用xDSL接入方案,应严格控制所用的双绞线户线长度(一般要求小于500米)和质量,原则上不应新建双绞线铜缆。
(4)语音接入应适应IP化的发展趋势,采用IP-PBX、IAD/AG、SIP终端等IP化的话音接入设备,通过城域网接入到CM-IMS核心网。原则上尽量不新建传统的TDM-PBX,客户自备TDM-PBX入网时不受此限制。
(5)城域数据网的建设应以业务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投资效益。城域数据网的组网应遵循集中化的原则,便于统一管理和维护。城域数据网设备部署时应注意确保相关机房的动力和传输等配套资源能够满足较长时期的设备扩容需要。
3.2 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
图:城域数据网逻辑结构图
3.2.1城域数据网定义及组网拓扑
城域数据网是城域内由路由器、交换机等数据设备组成的网络,介于IP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之间,提供多种业务的城域内互联和接入。
城域数据网包括CMNET城域网和城域数据汇聚层。
CMNET城域网是城域内业务接入控制点(业务路由器SR和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及其之上由三层设备组成的三层路由网络,是CMNET省网在城域内的延伸。CMNET城域网在网络层次上包括核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层。
城域数据网汇聚层是由业务接入控制点以下的汇聚交换机组成。
图:城域数据网组网拓扑图
城域核心路由器与CMNET省网汇接路由器之间通过矩形连接实现。业务接入控制层设备与核心路由器之间通过双星型连接实现。汇聚层交换机以树型方式连接业务接入控制点。
3.2.2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 3.2.2.1 CMNET城域网核心层
为减少CMNET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核心层应采取大容量、少节点的方式进行建设。
为减少网络跳数,初期城域出口路由器与CMNET省网接入路由器合设。
现阶段核心路由器兼做出口路由器。现阶段原则上出口路由器设置两台,对于部分业务规模大的直辖市及部分大型城域网,出口路由器可以设置多台。
对于部分业务规模大的直辖市及部分大型城域网,可考虑设置两级核心路由器,兼做出口的核心路由器与其他核心路由器数量比例为1:2~1:4。
核心路由器一般异址布放在数据核心机房,尽量和城域传送网的核心节点机房同局
址。
3.2.2.2 CMNET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
设备的布放以综合成本最低为原则,综合考虑光纤、传输资源条件和用户数量。 业务发展初期应适当控制业务接入控制层的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现阶段宜相对集中布放SR和BRAS,布放在核心节点机房,可提高设备利用率,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对于业务规模大的城域网,当汇聚节点机房覆盖区域的用户规模接近单台SR或BRAS的规划用户量后,可将SR或BRAS布放至对应汇聚节点机房,这样可节省汇聚节点机房至核心节点机房的传输资源,并减小同一SR或BRAS下的横向流量(如P2P流量)时延。
BRAS、SR的分设和合设的原则如下:在考虑BRAS/SR设备冗余的因素后,若采用分设方式的BRAS/SR设备总数与合设方式下设备总数相当,建议采用BRAS和SR分设方式;否则,可采用合设方式。主要考虑如下:采用BRAS和SR分设方式可带来维护界面分开易进行故障定位的好处,而且不同的用户业务设立不同的网关会有更好的体验;但在部分场景下采用合设方式,可降低冗余备份成本,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3.2.2.3 汇聚层组网要求
汇聚层主要由以太汇聚交换机组成,可与BRAS/SR同局房或不同局房设置。汇聚交换机之间不互联组网,用于对接入设备(包括PON、WLAN、MSTP/SDH等)的上行端口和流量进行汇聚,提高BRAS/SR的端口利用率。汇聚交换机同时连接BRAS和SR。汇聚交换机设置数量大于或等于BRAS、SR总数量并分担接入业务,以减小汇聚交换机单点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
3.2.3 城域数据网中继带宽设置要求
- 城域数据网应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带宽规划
- 对于业务接入控制层以上的中继链路,由于采用了双上行互备方式,链路带宽应按
照双上行链路之一故障后所有带宽通过单上行链路承载后的最大带宽进行规划; - 对于业务接入控制层以下的中继链路,可按照单链路的最大带宽进行规划; - 原则上尽量不设置155Mb/s以下带宽的中继链路;
- 单方向中继链路配置需求超过4条155Mb/s时配置2.5Gb/s链路;单方向中继链路配
置需求超过2条2.5Gb/s时配置10Gb/s链路;单方向中继链路配置需求超过4条GE时配置10GE链路;
- 为充分保护传输网投资,在路由器支持捆绑更多等价链路的情况下,亦可采用更多
等价链路捆绑的方式组织中继带宽。
3.2.4 节点设备配置要求
- 设备选型应符合入网要求及相关设备技术规范,同时应注重和现有主流设备的兼容
和统一,尽量减少设备厂家和型号,提高网络管理、业务开放的互通性。
-
CMNET城域网节点的设置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光纤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确定;未设置网络节点的区域,可通过传送网延伸业务。
3.3 城域传送网组网要求
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传送网继续沿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包括WDM、MSTP/SDH和新建分组化城域传送网(PTN/IP RAN),MSTP/SDH与分组化城域传送网设备应独立组网。
OTN技术是在传统WDM系统基础上,增强节点交叉调度、组网保护和OAM管理能力,为客户信号提供波长/子波长的传送、复用、交换、监控和保护的技术。后续将积极跟踪OTN技术及产品的成熟情况。
IEEE 1588v2技术是在分组化城域传送网上提供精确时间同步传输的技术,可由上游其他网络或BITS时间服务器提供时间同步信息输入,并为下游其他网络或TD基站提供时间同步信息输出。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应支持IEEE 1588v2技术。
图:中小型城域传送网组网拓扑图 图:大中型城域传送网组网拓扑图
3.3.1 核心层
核心层负责提供核心节点间的局间中继电路,并负责各种业务的调度,核心层应具有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送能力。
核心层可采用环形、网状结构,由WDM、PTN/IP RAN、MSTP/SDH组成。 1、核心层WDM系统用于解决核心机房之间大颗粒业务的直接调度,以环路为主,部分采用MESH结构。灵活采用多种WDM层保护技术,确保业务安全。单波速率不低于10G,试点并逐步推广单波40G技术,后续根据技术发展成熟情况,适时引入新技术。
2、核心层PTN/IP RAN系统用于终结汇聚层PTN/IP RAN的业务,并与各类业务设备对接,其配置要求如下:
- 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域网,核心层一般不直接组环,仅在核心机房新建大容量业务终
端设备(成对建设),通过WDM系统提供的10GE/GE通道与汇聚层PTN设备对接(NNI接口),然后终结业务,并通过UNI接口与各类业务设备对接。
- 对于中小规模的城域网,一般组建10GE环路,环路节点数不宜过多,并考虑收敛
汇聚层PTN环路的NNI接口需求。
- 可根据业务需求情况新建环路(或部分采用MESH结构),用于承载核心机房之间
的小颗粒、高可靠性要求的内部数据专线(DCN、网管、计费、数据库同步等)。 - 核心层的两环之间宜采用双节点互联,确保在单节点故障时,两环之间尚可通信,
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若没有环间业务,不需要这样双节点互联。 - 一般采用大容量设备,NNI接口速率不小于10G。
3、核心层MSTP/SDH系统主要利用现有剩余容量,用于终结汇聚层MSTP/SDH的业务,并与各类业务设备对接。 3.3.2 汇聚层
汇聚层负责一定区域内各种业务的汇聚和疏导,汇聚层应具有较大的业务汇聚能力及多业务传送能力。
汇聚层可主要采用环形结构,主要由PTN/IP RAN、MSTP/SDH组成。在部分业务量较大的城域网,也可组建汇聚层WDM环路。
(1)汇聚层PTN/IP RAN系统用于收敛接入层PTN/IP RAN的业务,并与核心层PTN/IP RAN或WDM设备对接,其配置要求如下:
- 一般组建10GE环网,并考虑收敛接入层PTN/IP RAN环路的NNI接口需求。 - 每个汇聚环应尽量经过两个核心节点,确保网络可靠性。 - 一般采用中、大容量设备,NNI接口速率不小于10G。
- 组网方案类似现有MSTP/SDH组网方案,即以环路为主的组网方式。
(2)汇聚层WDM系统用于解决大颗粒业务的直接收敛或BRAS/SR上联。灵活采用多种WDM层保护技术,确保业务安全。单波速率为10G,暂不考虑单波40G技术,后续根据技术发展成熟情况,适时引入新技术。
(3)汇聚层MSTP/SDH系统主要利用现有剩余容量,用于收敛接入层MSTP/SDH的业
务,并与核心层MSTP/SDH或WDM设备对接。 3.3.3 接入层
接入层负责基站(含室内分布)、集团客户、营业厅和家庭客户接入,接入层应具有灵活、快速的多业务接入能力。
接入层以环形结构为主,也可采用链形结构,由PTN/IP RAN、MSTP/SDH组成。 (1)接入层PTN/IP RAN系统用于直接接入各类业务,并与汇聚层PTN/IP RAN或WDM设备对接,其配置要求如下:
- 一般组建GE环网,密集城区业务量较大的区域可组建10GE环路,考虑带宽和安全
性因素,环路节点数一般不超过10个节点。少量不容易建立双物理路由的接入节点,也可考虑组成链形结构。
- 接入层与汇聚层进行网络连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节点或单节点上连方式。 (2)接入层MSTP/SDH系统主要利用现有剩余容量,用于直接接入各类业务,并与汇聚层MSTP/SDH或WDM设备对接。
3.4 宽带接入网组网要求
宽带接入网分为有线宽带接入网和无线宽带接入网两类。中国移动有线宽带接入网以PON接入网为主,也可按需灵活采用以太网交换机(LAN)、点对点光纤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等)或城域传送网PTN/IP RAN、MSTP/SDH等。中国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网包括TD无线接入、WLAN无线接入等技术。WLAN网络部署在有线宽带接入网的末端,提供灵活的宽带接入。
3.4.1 PON接入网组网要求
无源光网络(PON)具有覆盖能力强、高带宽、经济性好、节能减排和易于维护管理等优势,是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PON的主流技术包括GPON和EPON。中国移动采用“EPON/GPON并重,优选GPON”的原则进行PON技术选择,以PON技术为主建设有线接入网,其他技术做为补充。 3.4.1.1 PON接入网定位
PON接入网主要面向QoS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的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和家庭客户的宽
带接入,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综合业务。 3.4.1.2 PON接入网组网方案
图:PON接入网组网方案图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络,其典型组网拓扑结构为树型,OLT向上接入城域数据网。
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OLT至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达到各个ONU。在上行方向(ONU至OLT),ONU发送的信号只会到达OLT,而不会到达其他ONU。为了避免数据冲突并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上行方向采用TDMA方式并对各ONU的数据发送带宽进行动态分配。ODN在OLT和ONU间提供无源光通道。 3.4.1.2.1 FTTH/O+LAN/WLAN组网方案
业务承载能力:提供数据、语音、视频接入等业务。
组网方式:局端部署OLT,根据上联网络的组网情况和业务承载情况灵活选择IP上联接口(FE、GE、10GE等)和TDM上联接口(E1、STM-1等)。用户端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POTS、LAN、WiFi、E1等接口和数量,选择不同类型的ONU终端。 3.4.1.2.2 FTTB+LAN/WLAN组网方案
业务承载能力:提供数据、语音、视频接入等业务。
组网方式:局端部署OLT,集成IAD功能的ONU部署在楼道、楼内弱电间或竖井等地。用户端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POTS、LAN、E1等接口和数量,选择不同类型的ONU终端。ONU到用户的五类线距离在100米以内。 3.4.1.3 PON接入网建设要求 3.4.1.3.1 OLT设备
综合考虑用户分布、局房条件和光缆资源情况,OLT设备应集中设置在城域传送网汇聚机房和核心机房,以及有条件的基站机房,做为城域数据网的业务汇聚节点。 3.4.1.3.2 ODN(光分配网)
PON网络宜采用一级分光,尽量不超过两级分光;初期光分路器应设置在基站分纤点,若用户规模较大时也可适当靠近用户。 3.4.1.3.3 主干光纤保护
PON接入网逻辑上为星形组网,光纤保护倒换机制部署较困难。可根据用户、业务需求以及网络资源条件适当采用主干光纤保护和全光纤保护。 3.4.1.3.4 光功率预算
对于PON覆盖范围参考公式如下: L = (T – P – M – S – 0.5*N) / r
其中,L指覆盖光纤长度(公里),T是指总的光功率预算,P是光通道代价(一般取1dB),M是指富余度(一般取2dB),S指光分路器损耗(对于1:32光分路器取17.5dB,每降低一半光分路比,减少3dB损耗;每增加一倍光分路比,增加3dB损耗),N指ODN中活接头个数,r指光纤衰减系数(取0.4dB/km)
EPON采用PX20光模块时,总的光功率预算T取25dB;GPON的总功率预算T取28dB。在7个活接头、1:32分路比情况下,EPON OLT覆盖范围不宜超过5km;GPON OLT覆盖范围不宜超过10km。原则上活接头数量不超过7个。如果需要覆盖更大范围,可适当降低光分路比。
待EPON PX20+光模块大规模商用后,其功率预算取28dB,覆盖范围可做相应调整。 3.4.1.3.5 ONU设备
对于家庭客户,近期以“FTTB+LAN/WLAN,ONU为MDU”方式为主提供宽带接入。考虑到LAN/WLAN传输距离限制,MDU应尽量靠近用户。对分布相对分散且带宽需求较大的高ARPU值用户可采用FTTH方式接入。
对于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以“FTTO+LAN/WLAN,ONU为SBU或MTU”和“FTTB+LAN/WLAN,ONU为MTU”方式为主提供宽带接入。 3.4.2 WLAN网络组网要求
WLAN AC设备建议集中设置,逻辑位置与CMNET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相当,向上连接CMNET城域网核心路由器,向下连接接入网设备,如下图所示。
图:WLAN接入方式
3.5 城域网各部分网络互联方案
3.5.1 CMNET城域网和PON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
CMNET城域网和PON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PON接入网与城域数据网的互联方案图
OLT上联到城域数据网五种方案如图所示,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宽带接入业务发展程度进行选择。
(一)OLT与BRAS/SR位于不同机房
1)方案一:OLT上联经PTN/IP RAN汇聚后连接BRAS/SR
2)方案二:OLT通过WDM或光纤直连方式连接到汇聚交换机,经汇聚后再通过WDM或
光纤直连方式连接到BRAS/SR。在采用汇聚交换机汇聚时,为保证业务质量,应仅采用一层汇聚交换机进行汇聚,避免多层堆叠影响业务质量。 3)方案三:OLT通过WDM方式直接连接到BRAS/SR。
近期中国移动BRAS/SR数量较少,主要位于城域核心层,部分发展较快地区逐渐向汇聚层下移;单个OLT上行带宽较小。因此近期OLT与BRAS/SR位于不同机房的比例较大,上行流量需经过PTN/IP RAN(方案一)或汇聚交换机(方案二)进行带宽和端口汇聚。OLT上行流量增大至上行可用满多个GE口或10GE口时,OLT可经过WDM与BRAS/SR直连(方案三)。
方案一和方案二为近期主要互联方式,其中方案一适用于已部署PTN的网络,方案二适用于已部署WDM的网络。方案二中推荐使用WDM方式连接OLT与汇聚交换机,光纤直连仅做为补充。
(二)OLT与BRAS同机房
1)方案四:OLT通过光纤直连方式连接汇聚交换机,经汇聚后连接BRAS/SR 2)方案五:OLT通过光纤直连方式连接BRAS/SR
随着BRAS/SR数量的增多和位置的下沉,与OLT同机房比例增加。在OLT与BRAS/SR同机房情况下,若OLT上行流量不大,则OLT采用光纤直连方式连接汇聚交换机,汇聚后接入SR/BRAS(方案四);OLT上行流量增大至上行可用满多个GE口或10GE口时,OLT可与BRAS/SR采用光纤直连(方案五)。
方案四、五为中远期互联方案。
在上述五种方案中,OLT可采用双上连方式连接到两台设备(PTN/汇聚交换机/BRAS/SR);若不具备条件,OLT可采用LACP聚合链路方式连接到同一台设备;近期也可采用单链路上连方式连接到同一台设备。
3.5.2 CMNET城域网和PTN/IP RAN互联组网方案
从PTN/IP RAN汇聚到BRAS/SR有两类业务(参见2.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 (1)城域传送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主要是集团客户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等业务。
(2)从宽带接入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主要是集团客户的低等级互联网专线和虚拟专网、家庭客户上网等业务。
由于PTN/IP RAN为高可靠性网络而且本身已具备汇聚能力,PTN/IP RAN宜根据业务接入需求对流量进行汇聚后采用较高速率端口(GE或10GE)直接与BRAS/SR连接,主要采用光纤直接连接,无需经过汇聚交换机。CMNET城域网和PTN/IP RAN对接示意图如下:
图:CMNET城域网和PTN/IP RAN互联组网图
3.6 光缆网络建设要求
3.6.1 整体规划
面向全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城域传送网局房、管道、光缆资源,延伸基站光缆,统筹规划建设基站接入光缆与各类客户接入光缆,构建“一张光缆网络”,满足基站和各类客户接入需求。
图:“一张光缆网络”示意图
光缆网络规划包括光缆规划及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具体如下: 3.6.1.1 光缆规划
(1)核心层、汇聚层光缆:应采用环形结构,综合比较WDM承载与光纤承载建设成本,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设置光缆芯数,原则上一对光纤承载带宽不应低于10G。
(2)主干接入光缆:汇聚节点至基站光缆为主干接入光缆,应以环形结构为主,在地理条件和光纤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链形结构。主干接入光缆应根据用户规模合理设置芯数,原则上一对芯光纤承载带宽不应低于1G。
(3)末端接入光缆:基站至各类客户段光缆为末端接入光缆,可灵活采用环形、链形、星形,根据客户分布及业务需求,按需规划光缆芯数。
在光缆规划时,核心层、汇聚层光缆和主干接入光缆应统筹规划、建设一张光缆网,末端接入光缆可灵活按需建设。 3.6.1.2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
近阶段根据PON网络建设需求,合理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和区内节点,满足区内各类客户接入需求。
(1)接入区规划
结合城市自然区划和路网结构,在城市内合理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原则上现阶段城市客户密集区域可按照2~5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其他有业务需求的区域可按照5~10平方公里规划,或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更大面积规划。随着业务发展可拆分综合业务接入区。
(2)节点规划
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应合理设置一到两个业务汇聚点,下辖若干分纤点。
业务汇聚点:作为综合业务接入区内业务汇聚中心点,应尽量部署在全业务城域传送网的核心节点机房或汇聚节点机房,也可部署在条件较好的基站、营业厅机房。优先选择自有产权或长期租用机房。
分纤点:根据需求合理设置分纤点,宜采用一级分纤,也可采用两级分纤。分纤点原则上应设在基站内,进行基站室内分纤,综合考虑网络安全性、建设成本及维护便利性等因素,也可在基站附近进行室内、室外分纤。 3.6.2 分段建设、分步实施
近期紧密围绕基站建设光缆网络,以主干接入光缆段落为主,以城区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站自有光缆接入比例,力争2010年底全国平均达到97%以上。城域网光纤利用率原则上不应低于40%。
按需分阶段逐步开展末端接入光缆建设,灵活采用多种敷设方式,就近接入,降低成本。
4 全业务城域网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
各类客户和各种业务对QoS、可靠性、带宽等网络需求不同,城域网节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配置相应的设备,并协调好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本部分内容侧重全业务网络的核心机房场景、汇聚机房场景以及基站机房/末端接入场景的描述。
4.1 核心机房
节点配置了城域数据网和城域传送网设备,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核心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图
- 业务流①经PTN/IP RAN、MSTP设备接入BSC/RNC;
- 业务流②经PTN/IP RAN设备直接接入BRAS/SR,或经MSTP设备接入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
- 业务流③经其他站点的OLT设备,通过WDM设备,再接入本站的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黑色实线),当WDM设备接入的GE或10GE链路用满带宽时,也可直接连至BRAS/SR(黑色虚线);
- -
BRAS/SR上联通过WDM设备接至CMNET城域网核心路由器; PTN/IP RAN、MSTP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承载或WDM承载;
4.2 汇聚机房
中国移动城域网络汇聚节点会根据业务需求部署相应的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设备,结合实际业务需求、组网结构、资源现状,汇聚节点的配置、结构有所不同,可分为几种场景: 4.2.1 业务汇聚点
节点配置了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城域数据网设备,各设备和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汇聚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图1
- 业务流③经OLT、WDM、汇聚交换机设备上联(黑色实线),当节点未部署WDM、
且节点光缆资源紧张时,OLT上联也可采用PTN/IP RAN承载(黑色虚线); - PTN/IP RAN、MSTP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承载或WDM承载。 4.2.2 城域数据网业务接入控制节点
节点配置了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设备,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汇聚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图2
- 业务流②经MSTP设备接入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或经PTN/IP RAN设备直接接入BRAS/SR;
- 业务流③经其他站点的OLT设备,通过WDM设备,再接入本站的汇聚交换机进行
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黑色实线),当WDM设备接入的GE或10GE链路用满带宽时,也可直接连至BRAS/SR(黑色虚线); -
业务流③经本站点的OLT设备接入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黑色实线),当WDM设备接入的GE或10GE链路用满带宽时,也可直接连至BRAS/SR(黑色虚线); - -
BRAS/SR上联通过WDM设备接至CMNET城域网核心路由器; PTN/IP RAN、MSTP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承载或WDM承载。
4.3 基站机房/末端接入
基站机房配置了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设备;末端接入配置了宽带接入网和用户侧设备。
图:基站机房/末端接入设备部署图
5 各类客户业务接入场景模型方案
接入场景分为: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家庭客户、基站、WLAN热点等几种场景。
接入应用场景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 业务类型 传输专线 高速上网 VOIP 视频会议 L2/L3VPN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 传输专线 高速上网 VOIP 视频会议 L2/L3 VPN 家庭客户 高速上网 VOIP 普通多层居民小区;普通高层居民小区;高档居民小区;别墅居民 普通中小型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专业市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政府机构;沿街商铺;营业厅和代理店等 举例 大型企事业单位;重点高校;高级宾馆酒店;重要的政府机构;重要的营业厅等 视频 基站 WLAN热点 WLAN高速上网 VOIP 纯2G站;纯3G站;2G+3G共站址 对于各种接入应用场景,从信息安全隔离、保护、QoS等业务等级角度看,具有如下区别,在组网方案选择时,需统筹考虑。各类基站、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应采用PTN/IP RAN技术接入;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家庭客户和WLAN热点等大量业务,可优先采用PON技术实现有线宽带接入。
场景分类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 较严格 一般要求业务保护 QoS(对误码率/丢包率、时延、抖动等服务质量要求) 带宽范围 主推组网方案 2Mbps~1Gbps/2.5Gbps PTN/IP RAN 2Mbps~数百Mbps PON(FTTO/FTTB+LAN) 一般2Mbps~20Mbps PON(FTTB+LAN/FTTH) 4Mbps~80Mbps PTN/IP RAN 较高 较低 较低 高 保护和网络保护 较低(后期进PS域时有一定要求)) 2Mbps~数百Mbps PON(FTTB+WLAN 一般不要求 一般不要求 要求 一般不要求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 一般客户要求不信息安全隔离 严格,部分客户较严格 不严格 严格 不严格 家庭客户 基站 WLAN热点 5.1 基站接入场景
5.1.1场景分类
根据基站物理局址内无线设备的设置,接入场景可分为纯2G基站、纯3G基站、2G+3G共站址,从基站的建设情况来看,可分为新建基站和已建基站。 5.1.2主推方案:新增PTN/IP RAN叠加组网 5.1.2.1适用条件
随着3G、各类客户的发展,业务量将会有很大的增长,当新增站点较多或新增带宽较大、接入局站配套资源(如机房、电源、光纤等)较为充足时采用新增PTN/IP RAN叠加
组网。 5.1.2.2方案描述
在原有MSTP网络的基础上,在有业务需求的节点,新增PTN/IP RAN设备叠加组网,满足快速发展需求,可避免网络频繁扩容和调整。
主推方案:新增PTN/IP RAN叠加组网
5.1.3补充方案一:新增PTN/IP RAN替换组网 5.1.3.1适用条件
在新增站点较多或新增带宽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接入局站配套资源(如机房、电源、光纤等)受限时可采用补充方案一。 5.1.3.2方案描述
对于MSTP接入环个别已有局站机房、电源受限时,可在有业务需求的节点,新增PTN/IP RAN设备替换原有MSTP设备进行组网,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对于MSTP接入环上局站光纤受限时,则要将MSTP环网上的所有节点使用PTN/IP RAN设备进行替换组网,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补充方案一:新增PTN/IP RAN替换组网
5.1.4补充方案二:扩容MSTP 5.1.4.1适用条件
当现有MSTP网络带宽余量可满足近期需求时,可采用补充方案二。 5.1.4.2方案描述
对于个别已有局站有少量新增E1需求,且环网容量足够时,可通过MSTP插盘扩容解
决;
对于个别新增局站:环网上只有少量新增节点,业务需求为E1且环网容量足够时,通
过开环加节点方式解决,该新增设备可利旧已有设备(如搬迁、替换),适用于郊县或小型城域网。
补充方案二:扩容MSTP
5.1.5 组网方案总结 场景分类 纯2G 新增物理设备组网方案 组网方案选择建议 主推方案:PTN/IP RAN叠加优选 备注 局站 组网 补充方案一:PTN/IP RAN替光缆资源、机房、电源换组网 等受限时使用 就近的MSTP环网容量足补充方案二:扩容MSTP 够时使用 所在的MSTP环网容量足利旧已有补充方案二:扩容MSTP 够且存在空余设备槽位物理局站 时使用 主推方案:PTN/IP RAN叠加优选 新增、利组网 纯3G 旧物理局补充方案一:PTN/IP RAN替机房、电源、光纤等受站 换组网 限时使用 主推方案:PTN/IP RAN叠加优选 组网 新增、利补充方案一:PTN/IP RAN替机房、电源、光纤等受2G+3G旧已有物换组网 限时使用 共站址 理局站 所在的MSTP环网容量足补充方案二:扩容MSTP 够且存在空余设备槽位时使用 5.2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
5.2.1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举例
①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金融保险等重要的行业客户、大型城市公用设施等)
②重点高校(重点的大型高等院校及其研究机构等) ③高级宾馆酒店(高星级的大型宾馆酒店) ④重要的政府机构(政府行政办公中心等)
⑤重要的营业厅(主营业厅、业务量较大的自营厅)
注1:以上分类并非严格区分,相互间可能有部分重叠,也可能有遗漏,仅用于本文中分析接入场景和方案的目的。
注2:营业厅主要是自有业务,但从业务需求角度来说,相当于是一个集团客户。
5.2.2 主推方案: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PTN/IP RAN 5.2.2.1 适用条件
该方案是承载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主推方案,一般要求客户侧PTN/IP RAN设备具有到城域传送网同一或两台不同PTN/IP RAN设备的双路由路径。
5.2.2.2 方案描述
(1)组网方式
在客户侧部署一套PTN/IP RAN设备,直接由该设备采用双路由方式上联到城域传送网接入层或汇聚层同一或不同PTN/IP RAN(在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接入带宽过大时,不建议直接接入到城域传送网GE环路上)。客户侧PTN/IP RAN设备可灵活提供E1、STM-1、FE、GE型UNI接口,以及以GE为主的NNI接口。
(2)业务提供能力和实现方式
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语音、高速上网、视频会议、L3/L2VPN和传输专线业务。由客户网络内相关设备提供各种业务,城域网做相应配置。单客户接入带宽在100M以下,也可达几百M。
(3)保护方式
客户接入点到城域传送网设备之间为双路由保护,可根据情况接入到同一基站或不同基站的PTN/IP RAN设备。在客户接入点为单节点接入,存在单节点故障风险。
(4)主推方案图示:
5.2.3 补充方案一:MSTP/SDH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MSTP/SDH 5.2.3.1 适用条件
在客户具有155M速率以上传输专线时,作为补充方案。
此外,在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也可作为补充方案(但不推荐,最终需演进到主推方案)。
(1)客户同时具有话音、宽带上网和VPN/传输专线需求; (2)总带宽需求较小(≤10M);
(3)客户末端接入点周边短期内未规划PTN/IP RAN并且SDH/MSTP尚有空闲资源。 5.2.3.2 方案描述
(1)组网方式:
在客户侧部署一套SDH/MSTP设备,直接由该设备采用双路由方式上联到SDH/MSTP城域传送网。客户侧SDH/MSTP设备可灵活提供E1、STM-1/4/16、FE型UNI接口,以及STM-1/4/16的NNI接口。
(2)业务提供能力和实现方式:
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语音、高速上网、视频会议、L3/L2VPN和传输专线业务。由客户
网络内相关设备提供各种业务,城域网做相应配置。单客户接入带宽在10M以下,少数情况可在155M(STM-1)或622M(STM-4)或2.5G(STM-16)。
(3)保护方式:
客户接入设备到城域传送网设备之间为双路由保护。在客户接入设备为单节点接入,存在单节点故障风险。
(4)补充方案一图示:
5.2.4 补充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5.2.4.1 适用条件
仅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作为补充方案。
(1)客户同时具有话音、宽带上网需求且无TDM传输专线需求; (2)客户对末端接入点的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 5.2.4.2 方案描述
(1)组网方式:
在客户侧部署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上联到PTN/IP RAN城域传送网。客户侧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可灵活提供FE/GE UNI接口。
(2)补充方案二图示:
5.2.5 补充方案三: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MSTP/SDH 5.2.5.1 适用条件
仅在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作为补充方案(但不推荐,最终需演进到补充方案二)。
(1)客户同时具有话音、宽带上网和VPN/传输专线(但无TDM传输专线)需求; (2)总带宽需求较小(≤10M);
(3)客户对末端接入点的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
(4)客户末端接入点周边短期内未规划PTN/IP RAN并且SDH/MSTP尚有空闲资源。 5.2.5.2 方案描述
(1)组网方式:
在客户侧部署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上联到SDH/MSTP城域传送网。客户侧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可灵活提供FE/GE UNI接口。
(2)补充方案三图示:
5.2.6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内网接入方式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内网可以由客户自行建设,也可由运营商建设。在两种模式下,末端接入点设备(PTN/IP RAN、MSTP/SDH、以太交换机/协转/光纤收发器、PON等)对各类业务的接入方式如下:
- 语音:通过内网SIP GW+TDM-PBX、IP PBX、SIP AG、SIP Phone直接接入; - 宽带上网:通过内网路由器/以太交换机/WLAN AP+防火墙接入;
-
VPN和传输专线:通过内网直接接入,城域网进行配置。
5.2.7 组网方案总结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由于高等级业务的要求,主要采用PTN/IP RAN设备接入。 当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接入需求包含多个末端接入点,其中部分末端接入点对于信息安全隔离和保护的要求较低时,对这部分末端接入点也可采用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接入方案。
业务组合 场景举例 带宽需求 组网方案 主推方案:PTN/IP RAN直接语音+宽带上网 ①②③④⑤ 任意带宽 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PTN/IP RAN 补充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主推方案: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PTN/IP RAN 补充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语音+宽带上网+VPN/传输专线 ①④⑤ 总带宽较小(≤10M) 补充方案一:MSTP/SDH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MSTP/SDH 补充方案三: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仅限于对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且无TDM传输专线需求的末端接入点 仅限于客户末端接入点周边短期内未规划PTN/IP RAN并且SDH/MSTP尚有空闲资源(不推荐) 仅限于客户末端接入点周边短期内未规划引导采用PTN/IP RAN 优选 低优先级业务可被高优先级业务抢占 仅限于对保护和QoS要点 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求相对较低的末端接入优选 低优先级业务可被高优先级业务抢占 组网方案建议 备注 接入城域接入层MSTP/SDH PTN/IP RAN并且SDH/MSTP尚有空闲资源、对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且无TDM传输专线需求的末端接入点(不推荐) 总带宽较大(>10M),且不含155M以上TDM传输专线 传输专线为622M/2.5GTDM电路 主推方案: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PTN/IP RAN 补充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补充方案一:MSTP/SDH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MSTP/SDH 确有需求时采用 仅限于对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且无TDM传输专线需求的末端接入点 PTN/IP RAN暂无法提供155M以上接口 优选 SDH/MSTP带宽受限,不采用 5.3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
5.3.1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举例
①普通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般性的中小型企业或事业单位、普通行业客户等) ②高等院校(大专院校等)
③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等) ④商务楼宇(写字楼、中小型企业集中的楼宇等) ⑤宾馆酒店(一般性的星级宾馆、酒店、饭店等)
⑥政府机构(政府单位、政府的分支机构、各类部委办局所等) ⑦沿街商铺(城镇街道的沿街商业门店等)
⑧营业厅和代理店(普通的自营厅、合作厅、代理店、乡镇营业厅和代理点)
注1:以上场景举例并非严格区分,相互间可能有部分重叠,也可能有遗漏,仅用于本文中分析接入场景和方案的目的。
注2:营业厅和代理点主要是自有业务,但从业务需求角度来说,相当于是一个集团客户。
5.3.2 主推组网方案:FTTO或FTTB+LAN,PON(SBU或MTU) 5.3.2.1 适用条件
该方案为优选方案,推荐应用于大部分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需位于PON网络的覆盖范围内。
在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对信息安全隔离要求较严格,或客户相对分散,或客户有较高带宽需求时,主推采用FTTO+LAN方式,单客户独享ONU(SBU或MTU,在使用MTU时单个MTU的所有端口归单客户独自使用)。
在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对信息安全隔离要求不严格时,主推采用FTTB+LAN方式,多客户共享ONU(MTU)。 5.3.2.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SBU连接客户网络或客户,或采用MTU内置以太交换机,通过五类线连接客户;
(2)语音接入部分(可选):采用SBU内置IAD,通过双绞线连接客户,也可直接在客户办公桌面安装SIP话机;或采用MTU内置IAD,通过双绞线连接客户,也可选择IP-PBX/TDM-PBX/IAD/SIP-GW/AG/SIP话机等多种话音接入手段。
(3)L2/L3 VPN接入部分:采用SBU内置以太接口,通过五类线连接客户VPN设备,在SBU和OLT上做配置,进行信息安全隔离;或采用MTU内置以太交换机,通过五类线连接客户VPN设备,在MTU和OLT上做配置,进行信息安全隔离。
(4)TDM传输专线部分:采用SBU内置CES(电路仿真)功能,通过2M同轴电缆连接客户专线设备,在SBU和OLT上做配置,保障传输专线业务的时延、抖动和误码率性能;采用MTU内置CES(电路仿真)功能,通过2M同轴电缆连接客户专线设备,在MTU和OLT上做配置,保障传输专线业务的时延、抖动和误码率性能。
(5)客户带宽容量:根据PON口带宽占用情况和客户总数,一般在可在几M~几百Mbps范围。
(6)保护方式(可选):采用PON系统主干光纤保护技术。 (7)图示:
5.3.3 补充组网方案一:FTTB+LAN,PTN/IP RAN+以太交换机+IP-PBX/TDM-PBX/IAD/SIP-GW/小型AG(可选) 5.3.3.1 适用条件
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系统覆盖、客户相对分散、客户数量较少、客户无TDM传输专线需求,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5.3.3.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五类线连接客户;
(2)语音接入部分(可选):可选择IP-PBX/TDM-PBX/IAD/SIP-GW/AG/SIP话机等多种话音接入手段。
(3)L2/L3 VPN接入部分:采用以太交换机,通过五类线连接客户VPN设备,在以太交换机上做配置,进行信息安全隔离。
(4)客户带宽容量:一般在可在几M~几百Mbps范围。 (5)图示:
5.3.4 补充组网方案二:FTTB+xDSL,PON(MTU)+xDSL_Modem 5.3.4.1 适用条件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情况下可采用该方案。
5.3.4.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MDU内置DSLAM功能,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通过xDSL_Modem提供宽带上网功能;
(2)语音接入部分(可选):采用MDU内置AG功能,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与数据接入共用一对双绞线),通过xDSL_Modem进行语音数据分离后连接普通电话; (3)户线长度要求:小于500米,如超出此长度,则单用户带宽受到较大限制,且大对数铜缆严重占用管道资源。
(4)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根据双绞线线缆质量和户线长度,单用户带宽一般在1M~8Mbps(ADSL)或8M~20Mbps(VDSL)。
(5)保护方式(可选):采用PON系统主干光纤保护技术。 (6)图示:
5.3.5 补充组网方案三:FTTB+xDSL,PTN/IP RAN+IP-DSLAM+AG(可选)+xDSL_Modem 5.3.5.1 适用条件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情况下可采用该方
案。该方案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系统覆盖、客户相对分散、客户数量较少、客户只有语音和宽带上网需求,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5.3.5.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IP-DSLAM,通过双绞线连接客户侧xDSL_Modem,通过xDSL_Modem提供宽带上网功能;
(2)语音接入部分(可选):采用AG,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与数据接入共用一对双绞线),通过xDSL_Modem进行语音数据分离后连接普通电话;
(3)户线长度要求:小于500米,如超出此长度,则单用户带宽受到较大限制。 (4)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根据双绞线线缆质量和户线长度,单用户带宽一般在1M~8Mbps(ADSL)或8M~20Mbps(VDSL)。 (5)图示: 5.3.6 组网方案总结
场业务景例 主推方案:FTTO/FTTB+LAN,PON(SBU或MTU) 优选 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系FTTO/FTTB+LAN(常用) 补充方案一:PTN/IP RAN+以太交换机+IP PBX/TDM-PBX/IAD/SIP-GW/小型AG(可选) ① 语音+宽带上网场景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FTTB+xDSL(尽量不采用) 补充方案三:PTN/IP RAN+IP-DSLAM+AG(可选)+xDSL_Modem 补充方案二:PON(MTU)+xDSL_Modem 统覆盖、客户相对分散、客户数量较少、客户无TDM传输专线需求,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情况下可采用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情况下可采用。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系统覆盖、客户相对分散、客户数量较少、客户只有语音和宽带上网需求,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光纤到客户楼宇边上或楼宇内,双绞线到客户桌面(<500米),原则上不新建双绞线 光纤到办公室,或客户楼宇内之后五类线到客户桌面 组合 举线路组网方案 设备组网方案 组网方案选择建议 备注 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主推方案:FTTO/FTTB+语音+宽带上网+VPN场景 ① ④ ⑥ ⑧ FTTO/FTTB+LAN(常用) 补充方案一:PTN/IP RAN+以太交换机+IP PBX/TDM-PBX/IAD/SIP-GW/小型AG(可选) LAN,PON(SBU或MTU) 优选 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系统覆盖、客户相对分散、客户数量较少、客户无TDM传输专线需求,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语音+宽带上网+TDM传输专线场景 ① ⑥ FTT0/FTTB+LAN(常用) 主推方案:FTTO/FTTB+LAN,PON(SBU或MTU) 优选 光纤到客户办公室内,2M同轴电缆到用户专线设备;或光纤到客户楼宇内,五类线到客户桌面,2M同轴电缆到用户专线设备 5.4 集团客户同时具有高等级业务和低等级业务场景
5.4.1 主推方案:具体参见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主推方案。
5.4.2 补充方案:不同业务分别通过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和通过ONU接入PON接入网 5.2.6.1 适用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并且综合考虑投资及部署成本,作为特例使用。
(1)客户同时具有话音、宽带上网和VPN/传输专线(但不含155M速率以上TDM传输专线)需求;
(2)总带宽需求较大(>10M);
(3)客户的话音和宽带上网业务对信息安全隔离和保护要求相对较低。 5.2.6.2 方案描述
(1)该方案为组合方案。VPN/传输专线业务采用PTN/IP RAN直接接入PTN/IP RAN城域传送网,具体参见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组网方案;语音和宽带上网业务采用ONU接入PON接入网,具体参见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组网方案。
(2)补充方案四图示:
5.5家庭客户场景
现阶段主要可向家庭客户提供宽带上网、固定语音、视频等业务,其中宽带上网是主要的业务类型,固定语音业务需考虑当地实际需求后配置相应设备及接口,避免设备投资的浪费。
5.5.1 主推组网方案:FTTB+LAN,PON(MDU) 5.5.1.1 适用条件
该方案为优选方案,适用于大部分家庭客户场景,需位于PON网络覆盖范围内。 5.5.1.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MDU内置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五类线连接用户; (2)语音接入部分:
- 采用MDU内置IAD,通过五类线中的两芯铜线连接普通电话;
- 或者直接将家庭网关安装在分户门内,通过家庭网关内置IAD连接普通电话; - 或者直接将SIP话机安装在分户门内,目前成本较高,应用较少。(SIP话机即直接
支持VoIP语音协议和以太网接口的电话机,还可具备可视通话功能,SIP话机可直接通过城域网注册到CM-IMS平台,完成语音和可视通话功能)。
(3)户线长度要求:一般应控制在100米以内。
(4)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小于100Mbps,考虑线缆施工和老化因素,一般可达50Mbps。 (5)保护方式(可选):采用PON系统主干光纤保护技术。 (6)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7)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很类似,差异主要体现在ONU的部署方式和户线的布放方式上,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高层居民小区的楼层高、用户多,需要计算MDU的覆盖楼层,避免出现户线过长影响上网带宽和MDU容量不足的问题。对于一般高层楼宇,通常可将MDU安装在楼宇中部,户线从MDU开始同时向上、向下布放。对于楼层更多、用户特别密集的高层楼宇,可根据情况安装多套MDU,分别覆盖一定数量的楼层。 (8)高档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高档居民小区与普通居民小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户带宽需求高、资费承受能力高、对新业务接受程度高。高档居民小区线路组网方案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居民小区很相似,请参照前述示意图。 (9)别墅居民场景图示:
别墅居民与普通居民小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户带宽需求高、资费承受能力高、对新业务接受程度高。同时由于居住密度低,小区内部的管道线路投资偏高。别墅居民小区线路组网方案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居民小区很相似,请参照前述示意图。 5.5.1.3 末端接入方案
在FTTB+LAN方式下,语音及宽带上网的各类终端通过一根五类线直接接入ONU。家庭客户各类业务末端接入方案有三种,可根据资源现状和市场策略灵活选用。
(1)ONU(FE+POTS)+五类线+分线盒 方案描述:
语音及宽带上网的各类终端通过一根五类线直接接入ONU
ONU侧同时出FE口(用于上网)和POTS口(用于语音)并通过分线盒接入到一根五类线中,五类线(共8芯)的4芯接上网业务、2芯接语音业务,用户侧采用分线盒将上网和语音业务分离,并分别接PC和普通电话
适用条件:客户仅有上网和语音业务需求 配置要求:
ONU侧:ONU同时提供FE口和POTS口 用户侧:仅配置分线盒 存在的问题
语音业务仅在振铃时对上网业务有细微影响,上网业务对语音业务无影响
(2)ONU(FE)+五类线+家庭网关 方案描述:
语音及宽带上网的各类终端通过一根五类线直接接入ONU
ONU侧仅出FE口(同时用于上网和语音),用户侧采用家庭网关将上网和语音业务分离,并分别接PC和普通电话
适用条件:客户不仅有上网和语音业务需求,还有家庭信息服务、IPTV等其他需求 配置要求:
ONU侧:ONU仅需提供FE口 用户侧:配置家庭网关
(3)ONU(FE)+五类线+具有家庭网关功能的SIP电话 方案描述:
语音及宽带上网的各类终端通过一根五类线直接接入ONU
ONU侧仅出FE口(同时用于上网和语音),用户侧直接接SIP话机,同时分离上网业务给PC
适用条件:客户仅有上网和语音业务需求 配置要求:
ONU侧:ONU仅需提供FE口 用户侧:配置SIP话机
总体来说,方案一(ONU+五类线+分线盒)总成本最低,目前应用较多;方案二(ONU+五类线+家庭网关)和方案三(ONU+五类线+SIP电话)总成本较高,但可提供家庭信息服务、视频电话、IPTV等服务,可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行应用。
5.5.2 补充组网方案一:FTTB+LAN,PTN/IP RAN+以太交换机+小型IAD(可选) 5.5.2.1 适用条件
该方案光纤资源耗费大,故障点多,管理维护不便,因此不推荐。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网络覆盖、用户相对分散、用户数量较少,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5.5.2.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小区交换机+楼道交换机的交换机叠加方案,业务通过交换机汇聚收敛后,就近接入邻近的基站,通过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将业务传输至BRAS/SR。 (2)语音接入部分:
- 采用楼道交换机下挂小型IAD连接普通电话;
- 或者直接将家庭网关安装在分户门内,通过家庭网关内置IAD连接普通电话; - 或者直接将SIP话机安装在分户门内。 (3)户线长度要求:一般应控制在100米以内。
(4)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小于100Mbps,考虑线缆施工和老化因素,一般可达50Mbps。 (5)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6)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很类似,差异主
要体现在ONU的部署方式和户线的布放方式上,请参照前述示意图。 5.5.3 补充组网方案二:FTTH,PON(SFU/HGU) 5.5.3.1 适用条件
该方案成本较高,需慎用,主要适用于新建小区中的低密度高级公寓、新建的以独栋别墅为主的小区。 5.5.2.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SFU/HGU配置的以太网口,通过五类线连接用户; (2)语音接入部分:
- 采用SFU/HGU内置IAD连接普通电话;
- 或者直接将SIP话机安装在分户门内,目前成本较高,应用较少。
(3)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全程光纤传输,受PON口用户总数和用户并发数量限制,一般可在几M到几百兆之间。采用FTTH方案时,为确保单用户带宽容量,应严格控制分光级数和单PON口下用户总数。
(4)保护方式(可选):采用PON系统主干光纤保护技术。 (5)高档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6)别墅居民场景图示:
5.5.4 补充组网方案三:FTTB+xDSL,PON(MDU)+xDSL_Modem 5.5.4.1 适用条件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已建成小区可采用该方案。
5.5.4.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MDU内置DSLAM功能,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通过xDSL_Modem提供宽带上网功能;
(2)语音接入部分:采用MDU内置AG功能,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与数据接入共用一对双绞线),通过xDSL_Modem进行语音数据分离后连接普通电话;
(3)户线长度要求:小于500米,如超出此长度,则单用户带宽受到较大限制,且大对数铜缆严重占用管道资源。
(4)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根据双绞线线缆质量和户线长度,单用户带宽一般在1M~8Mbps
(ADSL)或8M~20Mbps(VDSL)。
(5)保护方式(可选):采用PON系统主干光纤保护技术。 (6)普通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7)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很类似,请参照前述示意图。由于此时用户较多,对MDU的机房安装环境和容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8)高档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高档居民小区与普通居民小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户带宽需求高、资费承受能力高、对新业务接受程度高。高档居民小区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居民小区很相似,请参照前述示意图。 (9)别墅居民场景图示:
别墅居民与普通居民小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户带宽需求高、资费承受能力高、对新业务接受程度高。同时由于居住密度低,小区内部的管道线路投资偏高。别墅居民小区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居民小区很相似,请参照前述示意图。 5.5.4.3 末端接入方案
在FTTB+xDSL方式下,语音及宽带上网的各类终端通过一根双绞线直接接入ONU。家庭客户各类业务末端接入方案为:ONU(POTS)+双绞线+xDSL Modem。总体来说,DSL方式总成本居中,未来带宽发展受限,不建议主推该方案,仅限于利旧已有双绞线资源时考虑。
方案描述:
在无法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双绞线资源时,也可通过双绞线接用户侧xDSL Modem
适用条件:客户仅有上网和语音业务需求,且需已敷设双绞线资源 配置要求:
ONU侧:ONU仅需提供POTS口 用户侧:配置xDSL Modem 存在的问题
由于上网业务和语音业务在同一对线缆中传输,语音业务仅在振铃时对上网业务有细微影响,上网业务对语音业务无影响。
5.5.5 补充组网方案四:FTTB+xDSL,PTN/IP RAN+IP-DSLAM+AG(可选)+ xDSL_Modem 5.5.5.1 适用条件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已建成小区可采用。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网络覆盖、用户相对分散、用户数量较少,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5.5.5.2 方案描述
(1)数据接入部分:采用IP-DSLAM,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通过xDSL_Modem提供宽带上网功能;
(2)语音接入部分:采用AG,通过双绞线连接用户侧xDSL_Modem(与数据接入共用一对双绞线),通过xDSL_Modem进行语音数据分离后连接普通电话;
(3)户线长度要求:小于500米,如超出此长度,则单用户带宽受到较大限制,且大对数铜缆严重占用管道资源。
(4)单用户带宽容量限制:根据双绞线线缆质量和户线长度,单用户带宽一般在1M~8Mbps(ADSL)或8M~20Mbps(VDSL)。 (5)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6)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图示:
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采用该组网方案时,与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很类似,请参照前述示意图。由于此时用户较多,对MDU的机房安装环境和容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5.6组网方案总结
场景分类 线路组网方案 设备组网方案 主推方案:PON(MDU) 组网方案选择建议 优选,主要适用于新建小区 不推荐(光纤资源耗费大,故障点多,管理维护不便)。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网络覆盖、用户相对分散、用户数量较少,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已建成小区可采用 备注 FTTB+LAN(常普通多层居民小区场景 FTTB+xDSL(尽量不采用) 用) 补充方案一:PTN/IP RAN+以太交换机+小型IAD(可选) 五类线入户 补充方案三:PON(MDU)+xDSL_Modem 双绞线入户(<500米),原则上不新建双绞线 补充方案四:PTN/IP RAN+ 在无法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IP-DSLAM+AG(可选)+ 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xDSL_Modem 已建成小区可采用。仅适用于周边无PON网络覆盖、用户相对分散、用户数量较少,且周边基站内的PTN/IP RAN设备容量较为富余的情况 主推方案:PON(MDU) FTTB+LAN(常普通高层居民小区场景 FTTB+xDSL(尽量不采用) 用) 补充方案一:PTN/IP RAN+以太交换机+小型IAD(可选) 补充方案三:PON(MDU)+xDSL_Modem 补充方案四:PTN/IP RAN+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IP-DSLAM+AG(可选)+ 同上 xDSL_Modem FTTB+LAN(常高档居民小区用) FTTH(成本较高,慎用) 量不采用) FTTB+LAN(常别墅居民用) FTTH(常用,成FTTB+xDSL(尽量不采用) 主推方案:PON(MDU) 补充方案二:PON(SFU/HGU) 补充方案三:PON(MDU)+xDSL_Modem 主推方案:PON(MDU) 同上 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新建小区中的低密度高级公寓 同上 常用,主要适用于新建的以联排、叠加别墅为主的小区(即用户相对集中) 常用,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新建的以独栋别墅为主的小区 同上 同上 皮线光缆入户 同上 场景 FTTB+xDSL(尽五类线入户 场景 本较高) 补充方案二:PON(SFU/HGU) 补充方案三:PON(MDU)+xDSL_Modem 皮线光缆入户 同上 5.6 WLAN场景
5.6.1 场景分类
WLAN场景分类如下: WLAN热点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 家庭客户
5.6.2 组网方案一:PON+AP 5.6.2.1适用条件
适用于PON接入条件可满足AP直连需求的情况。 5.6.2.2方案描述
- 接入部分:PON+AP - 图示:
5.6.3 组网方案二:PON+以太交换机+AP 5.6.3.1适用条件
适用于AP数量较多需要通过以太交换机进行汇聚收敛,或需要通过以太交换机给AP提供POE供电的情况。 5.6.3.2方案描述
- 接入部分:PON+交换机+AP - 图示:
5.6.4 组网方案三:PTN/IP RAN+以太交换机+AP 5.6.4.1适用条件
适用于客户对保护和QoS要求较高的情况,此时可延伸PTN/IP RAN至客户侧,并通过以太交换机接入AP。AP接入应与有线接入共用PTN/IP RAN接入资源。 5.6.4.2方案描述
- 接入部分:PTN/IP RAN+以太交换机+AP - 图示:
5.6.5 组网方案四:PTN/IP RAN+以太交换机级联/协转(含光纤收发器)+AP 5.6.5.1适用条件
仅限于客户对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的情况。 5.6.5.2方案描述
- 接入部分:PTN/IP RAN+以太交换机级联/协转(含光纤收发器)+AP - 图示:
5.6.6 组网方案总结
场景分类 热点地区场景 业务类型 高速上网、语音(未决策)、视频会议(仅针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 对集团客户) 方案二:AP通过以太交换机接入PON接入网 方案三:AP经以太交换家庭客户场景 机后通过客户侧PTN/IP RAN设备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高速上网、语音(未决策)、视频会议(包括手机和笔记本) 方案三:AP经以太交换机后通过客户侧PTN/IP RAN设备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方案四:AP通过以太交换机级联/协转(含光纤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 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 方案一:AP接入PON接入网 方案二:AP通过以太交换机接入PON接入网 不推荐,仅适用于客户的话音和宽带上网业务对信息安全隔离和保护要求较低时 不推荐,仅适用于客户的话音和宽带上网业务对信息安全隔离和保护要求较低时 补充方案,仅限于客户对保护和QoS要求相对较低的情况 入网 组网方案 方案一:AP接入PON接组网方案建议 优选 次常用,适用于AP数量较多需要通过以太交换机进行汇聚收敛,或需要通过以太交换机给AP提供POE供电的情况 补充方案,初期 PON网络没有覆盖时,可通过基站现有MSTP或PTN就近接入 优选,适用于客户对保护和QoS要求较高的情况 6 业务实现与流程
本部分内容侧重基站和各类客户业务的端到端网络连接和业务流程,分为:企业高速上网(TDM/以太网专线)、家庭高速上网、企业专线互联(企业L2/L3 VPN)、VoIP和桌面型/专业型视频会议、IPTV、WLAN等六类流程。
6.1 企业高速上网(TDM/以太网专线)
集团客户上网业务通过PTN或PON(FTTO/FTTB)至SR后,经过核心路由器去往CMNet骨干网。
6.2 家庭高速上网
家庭客户上网业务通过PON(FTTO/FTTB)至BRAS后,经过核心路由器去往CMNet骨干网。
6.3 企业专线互联(企业L2/L3 VPN)
城域内L3 VPN业务,通过PTN或PON接入到SR后转发;城域内L2 VPN通过PTN或PON接入到SR后转发或直接通过PTN内部转发。
跨省/地市L2/L3 VPN业务,通过PTN或PON接入到SR后,经过核心路由器去往CMNet骨干网。
6.4 企业/家庭VoIP(含MMTel、统一Centrex、彩铃、一号通等)、视频会议、即时消息
固定客户媒体流经过PON或PTN接入到BRAS/SR后,通过CMNET城域网内VoIP VPN到与SBC相连的BRAS/SR,再经过一对防火墙和CE设备到达SBC;对于信令流,由SBC继续经过另一对CE设备和IP专网AR至IMS核心网。
若去往其他固定客户,则由SBC(媒体流)或IMS核心网(信令流)返回。
若去往移动客户,则媒体流由SBC继续经过另一对CE设备和IP专网AR至CS域MGW,最终由PTN传送至基站;信令流由IMS核心网继续经IP专网至CS域MSC,最终由PTN传送至基站。
6.5 IPTV
对于IPTV业务,目前仅做业务研究,业务策略待决策。
IP城域网通过PIM-SSM实现组播分发,组播控制点通过IGMP join/leave实现用户加入/退出频道。
①用户加入频道,用户端发起IGMP Join ②组播控制点终结IGMP,发起PIM Join ③三层组播转发 ④二层组播转发
⑤用户切换频道,用户端发起IGMP leave:组播控制点终结IGMP,将用户从组播组删除;用户端发起IGMP join加入到新频道;重复1~4。
VoD业务通过单播的方式下发,一个用户一个单波流。 ①用户开机 ②用户网络认证 ③IP地址的分发 ④平台认证,EPG服务器 ⑤获取电子节目单
⑥向VoD服务器请求响应节目 ⑦VoD服务器回应视频流
6.6 WLAN
业务流通过AP接入至PON网络后,经过BRAS至核心路由器,最终去往CMNet骨干网/IDC(近期)或PS域(中远期)。
控制流通过AP接入至PON网络后,到达BRAS做认证、鉴权、带宽控制、计费接入控制等,部分功能(AP管理)再经过BRAS至旁挂的AC完成,部分功能(计费等)再经过BRAS至核心路由器后最终去往支撑系统。
附录1:FTTx名词解释
FTTx具体分类:
- FTTB:光纤到大楼。本文中为简化描述,把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层等也按FTTB考
虑。
- FTTH:光纤到户。
- FTTO:光纤到办公室或到桌面。 PON系统中的ONU类型:
ONU主要有MDU、MTU、SFU、SBU、HGU五种类型。
- MDU(多住户单元,Multi-Dwelling Unit)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
带接入终端功能,配备多个(至少8个)用户侧接口(可包括以太网接口、POTS接口和xDSL接口。xDSL接口类型仅做为补充),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主要应用于FTTB场景。
- MTU(多商户单元,Multi-Tenant Unit)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
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配备多个用户侧接口(可包括以太网接口(至少8个)和E1接口),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主要应用于FTTB场景。MTU与MDU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支持E1业务,当商业客户不需要E1业务时,MD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 SFU(单住户单元, Single Family Unit)型ONU:主要用于家庭用户,具有宽带接
入终端功能,配备POTS接口(普通电话接口)、1~4个以太网接口等用户侧接口,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场景。SFU可与家庭网关配合使用,以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
- SBU(单商户单元, Single Business Unit)型ONU:主要用于单独企业用户和企业
里的单个办公室,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配备以太网接口和E1接口,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主要应用于FTTO场景。SBU与SFU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支持E1业务,当商业客户不需要E1业务时,SF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 HGU(家庭网关单元, Home Gateway Unit)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具有家
庭网关功能,相当于带PON上联接口的家庭网关,一般具有4个以太网接口、1个WLAN接口和可选的1个USB接口,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场景。
ONU设备形态和业务接口情况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形态 紧凑型盒式(<2U① 高度),一般安装于楼道内 MDU 机架式,一般安② 装于楼道内或者小区中心机房内 ③ MTU ④ MD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紧凑型盒式(<1U⑤ SFU 高度),一般安装于用户室内 家庭客户的数POTS接口:一般在1~2个; 据、语音和视频以太网接口:一般在2~4个; 业务 家庭客户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 POTS接口:一般在32~200个; 以太网接口:一般在24~48个; xDSL接口:一般在32~200个; 适用业务类型 家庭客户的数POTS接口:一般在8~32个; 据、语音和视频以太网接口:一般在8~24个; 业务 业务接口 MTU与MDU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支持E1业务,当商业客户不需要E1业务时,SBU与SFU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支持E1业务,当商业客户不需要E1业务时,⑥ SBU SF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紧凑型盒式(<1U⑦ HGU 高度),一般安装于用户室内 家庭客户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 POTS接口:一般在1~2个; 以太网接口:一般在2~4个; 内置WiFi AP、USB HUB等; 附录2:技术缩略语part1
ARP BRAS CESoP CFM CIR CVLAN DBA DHCP DLF DTMF DoS DSCP DSL EMS EoC EPON FE FTTB/H/O GE HGU IAD ICMP IGMP IMS IPoE LLID MAC MDU MSTP MSTP NT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 Customer VLA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estination Lookup Failure 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 Denial of Service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Ethernet over Cable Ethernet PON Fast Ethernet Fiber to the Buildingr/Home/Office Gigabit Ethernet Home Gateway Unit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 over Ethernet Logical link identifier Medium Access Control Multi-Dwelling Unit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Network Time Procotol 地址解析协议 宽带接入服务器 分组网电路仿真业务 连接故障管理 承诺带宽 用户VLAN 动态带宽分配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目的地址查找失败 双音多频 拒绝服务 差分服务代码点 数字用户线 网元管理系统 同轴以太网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快速以太网 光纤到楼/户/办公室 千兆以太网 家庭网络单元 综合接入设备 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IP多媒体子系统 以太网承载IP协议 逻辑链路标识 媒质访问控制 多住户单元 多业务传送平台 多生成树协议 网络时间协议 OAM ODN OLT ONU OTN PIR PON POTS PPPoE PPS PTN PWE3 QoS RSTP SBU SDH SFU SVLAN TCP TOS TPID UDP UNI VID VLAN VoIP WDM WLAN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cal Line Terminal Optical Network Unit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Peak Information Rat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Pulse Per Second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Quality of Service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ingle Bussiness Unit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ingle Family Unit Service VLA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ype of Service Tag Protocol Identifier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ser Network Interfac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reless LAN 操作管理维护 光分配网络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单元 光传送网 峰值带宽 无源光网络 传统电话业务 以太网上传送点到点协议 秒脉冲 分组传送网 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 服务质量 快速生成树协议 单商户单元 同步数字体系 单住户单元 业务VLAN 传输控制协议 业务类别 标记协议标识 用户数据报协议 用户网络接口 虚拟局域网标识 虚拟局域网 互联网上的语音 波分复用 无线局域网 附录3:技术缩略语part2
1PPS ATM
1秒一个脉冲,简称秒脉冲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APS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自动保护倒换 BF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CAR Commit Access Rate CE Customer Edge
CEP SONET/SDH Circuit Emulation over Packet,基于分组(MPLS)的SONET/SDH电路仿真 CES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电路仿真业务
CESoPSN Structure-aware TDM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结构化电路仿真业务在分组交换网承载
CIR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保证信息速率 cSTM-1 通道化STM-1 DHCP DSCP E-LS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差别服务编码点,是IP头的一个字段。
EXP-Infered-PSC LSP,将IP DSCP映射到MPLS的EXP位,通过EXP位向LSR表示分组的QoS要
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差别业务
DWRR Deficit Weighted Round Robin,差额加权轮询队列 求,这样一个LSP最多可支持8个服务等级
EXP MPLS中的一个字段,3个bit,表示LSP优先级 IMA Inverse Multiplexing over ATM,ATM反向复用
IMA Inverse Multiplexing on ATM,通过集成多T1、E1来传递ATM数据流 IS-IS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
L2VPN L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用网 L3VPN L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三层虚拟专用网 LACP LMSP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线性复用段保护
LAG Link Aggregation Group,链路聚合组 LSP 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路径 LTE Long Term Evolution,(3G)长期演进
ML-PPP Multilink Point-to-Point Protocol,多链路点到点协议 MP-BGP MPLS MSTP OAM OSPF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 Mono Spanning Tree Protocol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的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
MPLS-TP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 Transport Profile NNI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
PE 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
PIR Peak Information Rate,峰值信息速率 POS Packet over SDH
PRI VLAN中的一个字段,3个bit,表示业务优先级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
PW pseudo wire,伪线 PWE3 RSTP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端到端伪线仿真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RSVP-T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Traffic Engineering,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 SAPToP Structure-Agnostic TDM over Packet SP Strict Priority,严格优先级队列 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 TOD Time of Day
TOS 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
TPS Tributary Protection Switching,支路保护倒换 TUNNEL 隧道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 WFQ WRED
Weighted Fair Queuing,加权公平队列
Weighted Random Early Detected,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附录4:技术缩略语part3
3R Reamplification, Reshaping and Retiming AIS Alarm Indication Signal 告警指示信号 APS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ATM
BDI Backward Defect Indication BEI Backward Error Indication BIAE BOD
自动保护倒换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转移模式
后向缺陷指示 后向误码指示
后向输入定位误码 再放大,再整型,再定时
BI Backward Indication 后向指示
Backward Incoming Alignment Error
比特奇偶间插
Bandwidth on Demand 按需带宽
固定比特速率
特征信息
多波长彩色光接口
BIP Bit Interleaved Parity CBR Constant Bit Rate
CI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CLI Colorless Interface 白光接口 CMI Colorful Multichannel Interface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DAPI EDFA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rue 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循环冗余校验
单波长彩色光接口
CSI Colorful Single-channel Interface
Destination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目的接入点标识符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 掺铒光纤放大器
ECC Embedd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嵌入式通信通路 FAS Frame Alignment Signal 帧定位信号 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误码纠错 FTFL
Fault Type and Fault Location 失效类型和失效位
通用通信通路
千兆以太网
域内接口
输入定位误码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GCC Gener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GE Gigabit Ethernet
GFP General Frame Procedure 通用成帧规程 IaDI Intra-Domain Interface IEEE
IAE Incoming Alignment Error IrDI Inter-Domain Interface IP Internet Protocol ITU-T
信联盟-电信标准部 LAN Local Access Network LCAS LOF LOS MFAS MSTP naOH
局域网
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Loss of Frame 帧丢失 Loss of Signal 信号丢失
MultiFrame Alignment Signal 复帧定位信号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送平台
non associated overhead 非随路开销
网络管理接口
光放大器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域间接口 互联网协议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国际电
NMI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OA Optical Amplifier
OADM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光分插复用器 OAM OCCo OCCp OCCr OCG OCGr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运行、管理和维护 Optical Channel Carrier – overhead Optical Channel Carrier – payload Optical Carrier Group
光载波群
简化功能光载波群
(全功能)光通路
简化功能光通路 光通路载波开销 光通路载波净荷
OCC Optical Channel Carrier 光通路载波
Optical Channel Carrier with reduced functionality 简化功能光通路载波 Optical Carrier Group with reduced functionality
Och Optical channel with full functionality OCI Open Connection Indication ODU ODUk
Ochr Optical channel with reduced functionality
开放连接指示
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
光通路数据单元
光通路数据支路单元j到k 光通路数据支路单元群
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k 光通路数据单元k
ODTUjk Optical channel Data Tributary Unit j into k ODTUG Optical channel Data Tributary Unit Group ODUk-Xv
OH Overhead 开销 OLA Optical Line Amplifier OMS OMU ONNI
光线路放大器
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光复用段
Optical Multiplex Unit
光复用单元
X virtually concatenated ODUk’s X虚级联ODUk’s
OMS-OH 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Overhead 光复用段开销
Optical Network Node Interface
光网络节点接口
OOS OTM Overhead Signal OTM开销信号
OPS Optical Physical Section 光物理段
OPU 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 光通路净荷单元 OPUk
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k
光通路净荷单元k
OPUk-Xv X virtually concatenated OPUk’s X虚级联OPUk’s OSC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光监控信道 OSCI OTM OTM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Interface
光传送系列
光终端复用器
Optical Termination Multiplexer
光监控信道接口
OTH Optical Transport Hierarchy
Optical Transport Module 光传送模块
光传送网络
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S Optical Transmission Section 光传送段
OTS-OH Optical Transmission Section Overhead 光传送段开销 OTU 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 OTU Optical Transfer Unit OTUk OVPN
光通路传送单元
完全标准化光通路传送单元-k 功能标准化光通路传送单元-k
光转发器
Completely standardized 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k Optical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通道监测
光虚拟专用网
OTUkV functionally standardized 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k PCC Protec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保护通信通路 PM Path Monitoring PRBS
POS Packet over SONET/SDH SONET/SDH上的数据包
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 伪随机二元序列
净荷结构标识
PSI Payload Structure Identifier PT Payload Type 净荷类型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分组传送网
为将来国际标准预留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
RES Reserved for futur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OADM Reconfigured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SAPI
存储区域网
Sour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源接入点标识
SD Signal Degrade 信号性能劣化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系列 SF Signal Fail SMOH SNCP
信号失效
SM Section Monitoring 段监测
Section Monitoring OverHead 段监测开销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子网连接保护
同步光网络
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WS Sub-wavelength Switch 子波长交叉 SWXC TCM TDM TMUX
STM-N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Level N 同步传输模块等级N
Sub-wavelength Cross Connection 子波长交叉连接 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 Subrate Transparent Multiplexer
串联连接监测 子速率透明复用器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时分复用
传送踪迹标识
波分复用
TxTI Transmitted Trace Identifier WDM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用户网络接口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