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2020-06-27 来源:易榕旅网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这门功课,就要先培养对它的兴趣。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乐学,会学,提高课堂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上好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老师和学科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了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我在第一节课前就下功夫备课。在《致同学们》这一课,我告诉大家,世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体,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物形态各异,很有趣,比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讨厌的苍蝇,可爱而会唱歌的小鸟,还有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我讲了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故事,克隆羊多莉的故事。还有艾滋病,转基因食品等。给学生展现了生物学的奇妙,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门课。

二、用故事吸引学生。孩子的共性就是爱听故事,我会让他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到知识。如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节时,我先讲了狼孩的故事,又讲了一个成年日本人为躲避战争独自到深山里生活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一段时间远离人类的生活,当他们重新回到人类生活中时,狼孩却很难学会人的语言和行为,而那个日本人却在短短几个月就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听完故事,我让学生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人类的某些学习行为的形成是有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很多东西就学不会了。我进一步启发他们应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的青春。

三、课堂上的语言很重要。生物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课堂上绝不能信口开河,语言要规范,不能有理论上的错误。但是语言的幽默、风趣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学习两栖动物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了解变态发育。我举出龟、鳖的例子,因为多数学生认为:龟、鳖这样的动物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应该属于两栖动物。其实不然,龟和鳖幼体形态和成体差别不大,龟依然龟样,鳖依然鳖样,结构上也没什么大的改变。学生听了哈哈大笑,也领悟到它们不是两栖动物的原因。在学习毛细血管功能时,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壁最薄,是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了学生理解方便,我把毛细血管流动比作老牛拉车,拉了一车好吃的,慢慢悠悠的走。你想拿个吃很容易,为什么?学生答,走的慢。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便于物质交换的道理了。

生物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概念多、知识碎, “记不牢”是普遍问题,我把部分生物的特征编成谜语,使其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如, “没有腿、眼、牙,耕地胜犁耙,脱衣产幼仔,钓翁喜欢它”—— (蚯蚓);“有尾无腿水中生,有腿无尾陆上登 ,又能游泳又善跳,见到害虫吞口中”—— (青蛙);“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体外有个外骨骼,动物属它种类多”——(昆虫)。这样既有趣,又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做到了事半功倍。

四、课堂形式多样。老师要有把握课堂的能力,根据教材采用不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生态系统一节时,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是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了一片森林,在这儿快乐玩耍,你会看到什么。几分钟后他们睁开眼,讲讲自己的“遭遇”。我边听边写到黑板上,有美丽的花,青青的草,高大的树木,温柔的小兔子,凶恶的狼,潺潺的小溪,飞流而下的瀑布等等。我有意把生物写在一起,非生物写在一起,让学生直观看到森林里有生物和非生物。一片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我还用游戏的方式上生物课。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时,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器官组成和功能,学生不容易掌握。我课前制作了小卡片,上面写上消化器官名称。先让学生自学,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然后让学生扮演这些器官,玩排排队游戏,给这些消化道器官排队,了解消化道的顺序。玩器官争功的游戏,说出它们的功能。学生在游戏和欢笑中学到了知识。

五、上好实验课。生物课本上实验很多。有课堂演示实验、小组实验、课外实验。虽然学校条件有限,但我还是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实验。如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课前准备的鼠妇和其它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都由学生分组去做。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结论也由学生总结得出。通过实验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我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使每节课都成为高效、优质的课堂,让生物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