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4-07-27 来源:易榕旅网
小学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紧扣需求,让学生亲身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了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自己先提出,而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这时,我要求学生画一个120度的角,学生都很快借助量角器轻松地画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新的要求:“如果只用三角形而不用量角器,你们还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吗?”通过实践操作,绝大多数学生会发现了两种画法:一种方法是将两把三角尺中60度的角拼起来画一个120度的角,还有一种方法是将一把三角尺中的直角和另一把三角尺中30度的角拼起来画一个120度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这时,我趁热打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更巧妙的画法吗?刚才大家用的是加法,能不能用减法得出这个120度的角?我们来看看谁能最先发现。”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争先恐后地进行动手操作并探索出用三角尺先画

一个180度的角,再从中减去三角尺中60度的角的方法。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要求,这里的“做”就是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所以,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 二、 提供平台,让学生增强实践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处的环境和教学能容等因素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动手机会,让学生再诸如“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称一称”、“测一测”、“估一估”等活动形式中,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发展思维,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

样的三角形材料,有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形状不同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以及其他一般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尝试摆拼。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等多中实践手段,在操作中发现了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所用的三角形面积之间有何联系?底、高之间又有何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时和它等高等底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s=ah÷2. 三、 课后延伸,让学生内化实践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仅仅有课堂上的学习体验

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学生生活中的大量数学信息,转化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学习体验延伸到课外实践,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以后,我设计了这样

一道课后拓展题:请你用细绳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围出了各式各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有12×1、1×12、6×2、2×6、3×4、4×3,长方形有4×3、12×1、6×2。此时有一名学生说他围出了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8×3÷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了另外的一个三角形,如3×8÷2、4×6÷2、6×4÷2、12×2÷2、等等。还有些学生围出了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的梯形,如(1+7)×3÷2、(2+6)×3÷2、(2+4)×4÷2、(1+5)×4÷2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以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这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刚才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学生马上回答“没有包含正方形”。我又追问:“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如果要围出正方形,条件应该怎样改?”学生很轻易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是否能回答这两个问题,而在于它使学生真正经历、感受、探索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应用的整个过

程,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内化为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数学

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等活动,让自己去研究、探索、发现、检验数学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 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还要重视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