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2-15 来源:易榕旅网
论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探索 论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婷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家庭道德教育的涵义及其内容,分析了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从小 处着手,因材施教;理性对待,奖惩结合;家校合力,共同促进。 【关键词】家庭德育;内容;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重视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家教”是他人对一个人 其所不能。”是说一个人想要实现梦想取得成功,必定会经历一些坎 道德品行肯定的高级称赞,可见家庭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 坷曲折,所以要培养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挫折,发挥坚韧不拔的精 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著名学者孙奇逢,十分重视家庭 神。我国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存在片面强调正面教育的缺陷,适当的 教育,他指出“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具体方法:“修订家规十八 挫折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艰苦奋斗、坚强独立的优秀品质,增强 则,树立家规榜样六则;提出安贫以存士、孝友勤俭以治家的理念以 他们的抗压心理。 及不行不知的原则与讨论总结的方法。”Ⅲ 三、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涵义 1、重视智力发展道德教育的忽视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质就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 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当一提到教育,绝大多数家长的 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将家庭德育定义为“家庭生活诸因素影响 第一反应就是智力教育,而非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今的家庭教 子女品德发展的过程”。从理论认为家庭德育可划分为狭义的家庭 育的成败与否几乎是由孩子成绩是否优秀,是否考上重点学校来决 德育与广义的家庭德育两个层次。狭义的家庭德育是指家长教育 定的。孩子的成绩优秀与否甚至可以成为两个家庭攀比的重要项 子女的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能力等因素所构成的一种显性 目,孩子成绩好就认为孩子整个人都是优秀的,此时家长便对孩子 教育;广义的家庭德育则是指家庭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家长道德 百般迁就,一味溺爱,倾其所有来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而对于孩子 素质等因素构成影响家庭德育的隐性教育。口 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情况却很少关心,对孩子身上一些品德问题视而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不见,久而久之,孩子也只知道一味的追求智力成绩的增长,在不知 1、思想品德的教育 不觉当中形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大理想 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人们在对 和抱负,只懂得被他人爱,对他人、集体的毫不关心的人。 善恶是非的认识道德认识基础上形成一种道德观念;人们对一件事 2、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忽视 情的评判标准、好恶偏好是道德情感的体现;为坚守心中的道德标 有一句广告语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大多数 准而表现出的坚定信念是道德意志的体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行为习惯是在父母身上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转化为优秀 就家庭教育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 内在品质伴随孩子一生。但部分家长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 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 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饭前洗手、整理内务、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 2、劳动意识的培养 优秀的品德等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习得。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科学的开展,我们的孩子在将来社 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强,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影响,如果错过孩子 会从事的劳动越来越依托智力而不是体力,但是,根底劳动是必须 的行为习惯的塑造期,不但不容易良好的习惯养成,就连已有的坏 的,脑力劳动不会完全替代肢体劳动。但是我们多数家长所注重的 习惯也不易纠正。 是智力教育,却很少认识到,假如孩子从小缺少劳动这一课,那他未 3、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美德教育遭到冷漠 来就很难安康的成长成为一个有自我效劳才能、尤为别人效劳思维 我国古来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教育理念,由于独 的社会人。在生活中对孩子不断的进行劳动意识培养,方能培养他 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里几代人就守着一根“独苗”,捧在手里 白掉 们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了,含在嘴里I I白化了,但凡孩子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都会引起整 3、感恩认知的灌输 个家庭的轩然大波。即使家中有的家长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 对当代孩子来说学会“感恩”特别重要。因为在大多数独生 要性,对孩子严格要求,如让孩子学会分享、坚强面对挫折、坚持自 子女家庭中,孩子就是家中的“皇帝”,凡事以己为先,极少考虑他 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好习惯时,但总会遭到家庭中另一部分家长的反 人的感受。感恩认知的灌输是让他们学会去尊重他人,感激他人。 对,这就使得孩子无形中养成为我独尊的习惯。家长们过分的溺爱、 学会感谢给予养育之情的父母,学会感激老师给予辛苦教育的老师 呵护,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对学习不负责任、不关心身边的 以及给予他们友谊的朋友等。如此,孩子才会以一颗感恩的心来看 其他人、缺乏互相团结合作精神的人格特点。 待社会,从而培养自身的良好心态。 4、家庭德育教育对学校过分依赖 4、行为习惯的养成 许多家长认为在教育方面家庭只是起到辅助学校的作用,形成 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是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里的良好 道德教育与家庭无关的错误观念。家长把德育教育责任全部推向 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与人交往等等各方面的行为 学校,认为家长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行,其他的就完全交给 习惯。“古训l也有‘幼则柬以礼仪,长则教以诗书’,意思是孩子小 学校,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扔给学校。家庭是构成社会有机整体 的时候首先应对他进行道德教育,教他如何做人,大一点再教他读 的最小部分,是一种初级的社会群体,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 书。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l练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口 所以, 行为品格在子女身上得以继承和延续。家庭亲情教育是任何其他 只有将行为习惯的基础打牢,才有使人变得更优秀的条件。 教育手段和途径不可替代的。 5、挫折面对的训练 四、家庭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我国古代文学哲学著作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挫折磨 1、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练、挫折教育的论述。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德育教育中,日常生活父母的行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 为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青少年的心灵或思想意识中。” 首先父母 《新西部》2015.21期 -・——141--—— 论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探索 要以身作则,就要树立好榜样形象,孩子每天和父母在一起,就会不 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德育教育的成功单靠家庭教育 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事方式,如家长的穿衣打扮、 或者学校教育都是不行的,只有家校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谈吐举止、待人接物……孩子看着父母的行为表现就会贮存在他们 学校的德育教育重点在于“做什么”,家庭则重在“怎样做”。 孩 的大脑里,铭记在心中,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行为习惯。 子的个性具有多面性,很多小孩在家里呈现出的是一种性格,而在 2、从小处着手,因材施教 学校呈现出的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性格。所以要提高家庭德育教育 作为家长,在家庭德育教育过程中,根据孩子的个性,善于发现 的效果,家长就必须要与学校老师形成紧密的联系,进行全面的沟 些具体案例并在适当的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从小处着手,例如 通,多听听老师的看法与建议,与老师形成教育联盟,德育这一“仗” 在公交车上让孩子给老、弱、病、残等群体让座,不能随手扔垃圾等; 才能够取得胜利。 勇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学会礼让、宽容同伴。父母做错了事情 或者误会了孩子,要立马主动向孩子道歉或承认错误。家长也不能 【参考文献】 认为怎样做是对的,或者看到别人家教育孩子的方法好就一味的全 [1] 任德新.孙奇逢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南京化 部照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样可能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耽 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26—28. 误孩子的教育。因此必须从小处着手,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养成良 [2] 陈海涛.当代青少年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一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3、理性对待,奖惩结合 科技信息,2010.01.490. [3] 赵振峰.柯尔伯格理论对SOS儿童村家庭德育教育的启 爱,是世界上最宽广和深奥的主题。各种不同的爱,可能是理 示[J].科技信息,2013.02.79. 性的,但更多的爱是出于感性。想要在对孩子的爱上做到客观、理 [4] 陈海涛.当代青少年家庭德育教育特点研究[J].科技信 性对于孩子家长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是,想让孩子成长成 息,201O.03.138. [5] 于爱萍,张晓鸿.家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 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家长就必须要做到相对的理性并持之以 恒,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家长在鼓励孩子的同日寸更要善于发 径[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70—73. 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完善不足,把奖励和惩罚 的手段相结合,才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善恶分明,能够正确认识 【作者简介】 许婷(1991一)女,汉族,四川省成都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 自己,发扬自己优点的人才。 4、家校合力,共同促进 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I-接第131页) 【注释】 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常钰(1994一)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苑文雅(1993一)女,天津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 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雷钰(1994一)女,陕西商洛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姜凝玉(1993一)女,甘肃嘉峪关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1]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年.教育部网站.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年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冯家贵.学校人文教育探索[J].高教论坛,2005(3) 【作者简介】 20l2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指导老师:陈越,副教授. 张地木(1993一)女,陕西勉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I-接第138页) [2] 李永鑫,于颖.师范生职业认同一一基于心理契约视角. 同影响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作者简介】 谭小宏(1977一)男,江西新干人,绵阳师范学院创新学院副 院长、教授,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3] 郭晓薇.u—s共生性合作关系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对师 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l4(2). [4] 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 后,研究方向:创造心理与教育、应用心理学. [5] 于影丽,鲁海波,冯跃武.实习支教队高师生教师职业认 (上接第167页) 动。有研究表明,基于幼儿气质进行的自信心促进实验能有效改善 幼儿的气质,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因此,针对幼儿气质中的低反应 社,2005. [5] 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海峡文艺出 版社,2002. 性、低专注性和高社会抑制性,幼儿园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将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赵铁柱(1987一)男,汉族,河南漯河人,四J11工程职业技术学 [1] 刘文,杨丽珠,邹萍.3-9岁儿童气质类型研究[J].心理 与行为研究,2004.2. 院艺术系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工作. [2¨3][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142--—— 《新西部》2015.2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