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端备课

2022-04-11 来源:易榕旅网
 谈如何高端备课

当过教师或正在从事教学的人对教案是再也熟悉不过的。教案,教书之案例,备课,即教书先行者。工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做到成竹在胸,方能处惊不变。因此,教师留给我们的高大形象似乎总是夜深人静时,老师的屋子里灯依然亮着,老师或伏案沉思或奋笔疾书。上世纪流传的那首校园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最能表达老师的这一伟大之处。 备课不等于教案书写。写教案是备课,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以往,我们的教师仅仅把备课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再好的备课也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指向、一种假定的方案,它都需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更需要在课后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时代在变化,教育在改革。当我们一味苛求教师埋头扎扎实实备教案,认认真真上教案,是太过完美了。年轻一代的教师的教案变成了对名师教案的抄写与拷贝,教师挖苦心思的备教案真的成为历史的记忆。再者,新课改的浪潮席卷而来时,教案的有与无,备与不备,再度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在今天的教师看来,课堂是变动的,学生是发展的,认真备教案,忠实履行教案已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忠实履行教案的教师也是遭受批判的,那种忠实执行教案的授课无异照本宣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才能让它保持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创造性活动,确保上课时真正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学生就是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要取决于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学习兴趣,而不再是通过“教书”去传授知识,也不再是去教学生如何去做。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前要思考“如何导”而不再是“如何教”。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一堂课真正出彩的地方,往往不是教师备课时想到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对备课进行重新调整,将备课活动引向课中、课后。 针对传统教学备课模式,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夯实教师基本教学功底,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区校本教研的发展。景泰县漫水滩学区积极改革教师备课制度,从2007年秋季开始,率先在全学区启动小学二、三、五年级课程集体备课,突破长期以来教师单兵作战,备课备而无用的瓶颈制约,从源头上着手,创设出了一条集体备课、分工编写、求同存异、课后反思的备课新途径。

集体备课,是由各校校长牵头,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对二、三、五年级教材进行解读,做出各科课程教案的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对年级课程从全册教材到单元章节做出整体目标设计,集体备课注重团队的智慧和经验的聚合与消化,是集体智慧“合”的过程,达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 教师备课要重视同伴互助,教师个人的孤军奋战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必须要靠同事之间的合作互助。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集体交流的,在教学、教研中应该发挥备课的集体作用。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达到互相理解,共同提高,从而使各自的教学设计得到修正、提高。

分工编写,在年级教案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学校选派学识渊博、能力较强、学科特长的教师分工编写教学设计。分工编写教学设计,按照课程标准,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运用,注重教学设计实用性和指导性。学区将分工编写好的教学设计刊发在学区自办的《教苑论坛报》上,分发各校,这是一个共享资源的的过程,

求同存异,各校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对《教苑论坛报》上刊发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度取舍,合理加减,吸收营养,进行二次备课,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

设计,使个人的教学设计更优化、更合理。

课后反思,教师将再次备下的教学设计投入课堂教学进行实践验证,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 教学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可以使教师及时地回忆教学过程,总结得失,汲取经验,为下次教学所用,并把教学经验理论化,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提高自己。

集体备课、分工编写、求同存异、课后反思。这一备课制度融入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同伴互助和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构成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三者彼此支持,共享经验,共同成长,有力地提升了教师备课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区校本教研的发展。

总之,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教师备课也是教师学习、反思、成长的过程,教师必须认清自身的位置,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将,漫水滩学区创新的教师集体备课不失为新课改下的一项有益探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