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插秧歌》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0-12-26 来源:易榕旅网
插秧歌

课前预习

一、作家作品 生平 杨万里(1127— 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吉州吉 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 1162)年间 举进士, 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 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主张抗金。开禧 二年(1206),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 “文节 ”。 作品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 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 的“诚斋体 ”。此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 世。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 中兴四大家 ”或“南宋四大家 ”。因宋光宗曾为 其亲书“诚斋 ”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评价 二、课文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

值 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三、常识积累

诚斋体

诚斋体是南宋杨万里(号诚斋)所创诗体名。杨万里始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唐人绝句, 中年以后弃去前学,别出机杼而自成一体。其诗师法自然,一反江西派艰涩险怪之习气;主 要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戏蝶,无不收拾入诗。语言平易浅近,新鲜 活泼,大量采用俚语谣谚。想象丰富新颖,描写生动,诙谐幽默,饶有风趣,为中国诗歌所 罕见。

教材知识学习

文本建构

诗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既写出了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 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富有生活气息。

问题探究

1《插秧歌》形式自由,请简要分析诗歌是如何展开这幅劳作图的。 答:

2 作者在一、二句连用四个动词“抛 ”“接 ”“拔 ”“插 ”,用得非常精彩,分析作者连用 这四个动词的妙处。

答:

3《插秧歌》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 ”看似“游 离诗外 ”,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请作简要赏析。

答:

4 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有自嘲之意,也有人说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表现,你如何理 解?

答:

5 如何理解诗中的“只不答 ”,从后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答:

插秧歌

问题探究

1、答案 诗人首先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农家热火朝天的插秧图;然后用雨天环境予以衬托,反映了插 秧的紧张和艰苦,形象清晰,意境显豁;其次用对话把意境推向深远,由插秧到家务事,忙上加忙,从而 把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以深化。

2、答案 “抛 ”“接 ”“拔 ”“插 ”这四个动词是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 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 ”“接 ”“拔 ”“插 ”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 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3、答案 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 ”和“ 甲 ”分别比喻“笠 ”和“蓑 ”,暗示了 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4、答案 (观点一)自嘲。斗笠和蓑衣连雨水都抵挡不了,怎么能够和盔甲相比?杨万里将农民的雨衣比作 盔甲,以一种貌似轻松俏皮的语调,表现了农民的艰辛与苦涩。

(观点二)积极乐观。以“兜鍪 ”和“ 甲 ”分别比喻“笠 ”和“蓑 ”,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 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而此时的农人正是像战士一样,驰骋沙场,斗志昂扬,在平凡的生活中,展 现了抗争与进取的精神。

5、答案 农妇招呼农夫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低头折腰只不答 ”是农夫的反 应:他依然低头弯腰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 ”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 回答农妇“歇 ”或者“不歇 ”。事实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 ”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 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 ”呢?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农妇:你先回家 照看一下家里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 可言。由插秧到家务事,忙上加忙,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和朴实的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