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概论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一九一九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
1.构成的定义: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
2.构成的种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二、构成的工具材料:
四件大圆规、三角板、曲线板、直尺、白板纸、针管笔、各类毛笔、墨水、水粉颜料等。
第一章 平面空间中基本元素的视觉训练
一、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二、形态的组成
形 --> 概念的形(抽象)-->对自然形分割、重组、汉字、自然形的局
部扩张
--> 现象的形(具象)-->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 --> 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
1、点的形象:细小、简单 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 2、线的形象:点移动的轨迹成为了线。线的宽度窄、长度显著。
线的形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设计线构成,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 线的性格:
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 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
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几何曲线:弹力、紧张
度强,体现规则美。
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 细线:精致、挺拔、锐利。 粗线:壮实、敦厚。
线的表达要点:以长短、粗细、疏密、方向、肌理、形状、线形组合的不同来
创造线形,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
3、面的形象:
线移动的轨迹成为了面。
几何形: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如书本、电视等) 有机形:特点:生机、膨胀、优美、弹性。(如水滴、鹅卵石) 不规
则形:自由形、偶然形。具有一定的情态、情趣。 徒手形、意外形等。
(1)体的形象:在平面上是一种幻觉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 (2)正负形象:图在前,底子在后为正,反之为负。 (3)形与形的关系属性:
面的形态表现通过形与形的组合进行创造。
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补接触,始终保持若干距离。 2:接触, 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边缘发生接触。 3:覆叠, 面与面靠近时,由接触更近一步,有前后层次之分。 4:差叠, 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的形象,其他不交叠的部分消
失不见。
5:透叠, 面与面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感觉。
6:联合, 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
形象。
7:减缺, 面与面覆叠时,一个形态减去另一个形态。 8:重合,(重叠) 面与面完全重叠,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
第二章:有关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的表现
一、和谐
艺术作品的一切组成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协调律,也就是相接近的因素的调和统一。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在具体运用中,画面元素出现的种类越少,越接近,呈现的和谐性会越大。但过分的统一会出现平滞、后退效果。
二、对比
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例如:大与小、区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传统与现代等。
对比就是由于平面构成的各元素在形态、颜色、材质的不同形成了视觉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范围很广,如形的圆与方,点、线的疏密、曲直,颜色深和浅等等,强烈的反差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般来说,对比代表了一种张力,能够挑起观看者的情绪反应,能够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他们有助于更鲜明的刻画事物和形象的特点,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人加深印象。
三、.对称
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均衡。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四、均衡
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它更注重心理上的视觉体验。
五、比例
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它是建立骨骼和对图形进行分割所需要的规则,即骨骼距离大小的比例与分割部分之间量的比例。
1.完全相等的比例也是比例,即时1:1:1……,这种比例就相当于原始的骨骼或者等形等量分割。 2.最重要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
1:1.618,这是最基本的美的比例,希腊神庙的屋顶与它的柱子,就是黄金分割。漂亮的五角星,它的各部分之间都是黄金分割。 六、节奏与韵律
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七、多样统一
寓变化于整齐,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统一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整齐的图形,有序的排列,统一的表现技法,合谐的色彩,使画面出现一种美感,我们可以把这个叫做自身的统一;另一层意思是,将前面讲过的对比通过一些规则,合谐的统一于画面之中,我们可以把这个叫做相对的统一。“多样统一”平衡了事物的对立面,又保持了事物的丰富性。
第三章: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
一、骨骼
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是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 骨骼常常出现在重复构成中,
一般来说,整齐的骨骼会使人感觉到有秩序,按一定比例关系绘制的骨骼更会使人感觉到美的韵律和节奏感。
1.整齐的骨骼即原始骨骼,骨骼线中的每一块的大小都相等,这就类似
于我们的练习本格子。
2.一定比例的骨骼,骨骼按照比例关系生成,使画面各部分间呈现一种大小变化,从而产生韵律感。
3.特异的骨骼,在韵律中产生突变,形成强烈的对比。 二、错视觉
指我们的认知判断与所看到的形态产生矛盾的错觉经验。这是由于观察者发现视觉上的不均衡,从而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错觉的作用,它是一种心理与生理的反应。
错视觉常常在渐变、发射、空间等构成形式中应用与表现。
第四章 有关形与平面空间中的构成方法训练
第一节:重复
重复是指在一个画面中使用一个形象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本形进行平均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可利用相同重复骨格来进行形象、方向、位置、色彩、大小的重复构成。它常常依赖于骨骼的重复来表现,骨骼决定基本形排列的位置。
重复构成的基本形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几何形等组合基本形。 重复的表现不恰当,会产生呆滞乏味的机械感。 在平面空间中,重复的具体表现有: 1、基本形的重复排列:
在重复骨骼中,同一基本形按照相同的方向、色彩连续并置排列。
要注意基本形的数量与丰富性。 2、基本形的方向变动排列:
再重复骨骼中,有显著方向性的同一基本形按规律化的方向变动,
如一上一下或者一左一右地重复排列。这种方法能在秩序中体现出动感和节奏。
3、基本形的色彩变动排列:
指在重复的骨骼中,同一基本形按照规律化的色彩变动,这里主要指以黑白灰为手段所形成的一黑一白或一灰一黑等变动的重复排列。这种构成方法会使基本形变得更加丰富,并使图形在秩序中获得层次感。
4、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
指在重复的骨骼中,基本形以形状或色彩或方向变化的组合,按照规律化变动,形成一个单元,并反复排列。这种方法充满变化,是变化统一的最好体现。
重复的特殊现象:群化
群化是采用几个相同的基本形,通过改变他们的位置、方向等分别组合成为多种不同的形态。
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 近似形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形状是不可能的,但是近似形很多,如某种树的叶子,同种类的小鸟等,他们的造型都有近似的性质。
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是同中求异。是基本形的形象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形象,都可称为近似的形象。所谓近 似,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所以,在使用近似时,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
否适当。近似,应先考虑形态方面,然后考虑其大小、色彩肌理等诸 方面因素。
在平面构成中,近似形构成的具体表现有: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若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是近似的一样。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首先找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作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的之间一点相似的因素都没了。要保持形状同族的关系。其次,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相互加、减,可构成不同的近似形状。另外,同一基本形在空间中族转方向,也能得到近似的形状。还有利用变形的手法,把基本形伸张或压缩以取得近似的基本形。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格框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格里。
在构成设计中请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形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第三节 渐变
渐变构成就是基本形进行有规律的循序变化。比如: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空间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深浅、明暗等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
在平面空间中,渐变的主要表现有:
1、基本形大小的渐变:指的是统一形态的基本形,作面积上的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渐变排列,并产生远近深度的空间效果。
2、基本形位置的渐变:由于位置的渐变而作角度的移动改变,,体现形象的律动美感。
3、基本形方向的渐变:在平面上作方向的简便,产生鲜明的层次和空间
效果。
4、基本形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上作色相、明度或纯度的推移,使图像获得细腻的层次美感。
5、骨骼的渐变:做骨骼的规律性的宽窄或者方向等的简便,使 图像产生错视和动态的视觉效果。
第四节:发射
发射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形状。鲜花的结构,太阳四射的光芒,都是发射状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的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 发射的种类:
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在发
射构图中是比较普通的,分别称之为\"离心式\"和\"向心式\"发射。发射的 骨格线可以是直线、曲线、弧线等。
2、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 如同箭靶的图形。
3、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是以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 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4、多心式的发射――以一个以上或数个点为发射中心,相交的发射线更增加的空间层次感。
“向心式”发射 “同心式”发射 “多心式”发射
“多心式”发射 “螺旋式”发射
第五节 特异
在大多数的秩序关系中,安排少数违反秩序的形态。目的在于突出焦点,打破单调的画面,造成动感及趣味中心。
在平面空间中,特异构成方式由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特异——
大小特异:通过增大某一基本形的面积,导致大小悬殊,强化基本形的形象,
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是最容易运用的特异。
位置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所处的位置,形成特异效果。
形状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形状的直曲、繁简等特征创造特异效果。 色彩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色彩的色相、明度或纯度,创造特异效果。 方向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的方向,形成特异效果。 肌理特异:通过改变某一基本形表面的质感及纹理形成特异效果。 2、骨格的特异——
方向特异:骨格线在运行中因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特异效果。
整体错位:骨格线在运行中因整体上下错动或平行移动出现一条虚线形成特
异效果。
结构异质:骨格线在运行中变异成不同性质的形态形成特异效果。
第六节:密集
具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形在空间不受骨格限制,自由地聚集与疏散形成疏密的构成方式。
构成特异的基本形: 一组大小形状相同的重复形 一组大小形状近似的近似形
一组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不同形 在平面空间中,特异构成方式由以下几种:
点的密集:密集状态的基本形呈点状分布,周围排列稀疏的基本形。 线的密集:密集状态的基本形呈线状分布,周围排列稀疏的基本形。 面的密集:密集的基本形呈面状分布形成新的面形,周围排列稀疏的基本形。 自由密集:基本形不受任何规律的制约,自由聚集、散布。
第七节 对比
是一种没有骨格限制的构成形式,表现形象与形象之间,形象与空间相互比较而产生的差异。
自然形象的对比: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都是对比的现象。还有听觉上的对比,乐曲中强弱、快慢的对比等等。
构成中常见对比:大小、明暗、黑白、图底、正负、强弱、粗细、疏密、高低、远近、冷暖、坚软、曲直、浓淡、静动、锐钝、轻重等。 视觉要素的对比:(形态与形态之间)
大小对比:指形状在画面上所占面积的不同,从而造成轻与重、主与次、前进与后退等对比。
形状对比:指形状直线与曲线、动与静、繁与简、规则与不规则、人为形与
偶然形等对比。形状的对比是建立在一定的关联之上的,有相似之处又有对比。
色彩对比: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等方面的对比。如只以
黑白两色来说,则黑与白就是最强烈的一组对比。
肌理对比:指不同形态表面纹理及质感的比较。如纹理的形状、疏密、色彩对比:质感的粗糙与细腻、有无光泽、软与硬等的对比。
位置对比:指形态在画面上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上、下、左、右、中等
对比。
方向对比:指有方向的形态在画面中的朝向不同所产生的对比。如朝上、朝
左、朝右等对比。方向变动越大,对比感越强,但画面要注意构图,避免过度凌乱。
重心对比:指形态在画面中稳定与不稳定,从而产生的动与静、安全与危险
等心理感觉的对比。
虚实对比:指形态在画面中形成的明显与不明显、膨胀与收缩、前进与隐退
的对比。
数量对比:形态在画面中因数量上的多与少而产生比例、疏密等对比。 形态与背景之间的对比
疏密对比:指形态在背景空间中所产生的密集与疏散对比。
组合形式对比:指形态在背景空间采用相离、相遇、联合、剪缺、透叠、差
叠等组合形式的对比。
空间对比:指画面中的正负空间所产生的形状、大小、虚实等对比。
第八节:空间
①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
②利用重叠表现空间感。在平面上一个形状叠在另一个形状之上,会有前后,上下的感觉,从而产生空间感。
③利用阴影表现空间感。阴影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阴影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凹凸感。
④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空间感。细小的形象或线条的疏密变化可产生空间感,在现实中如一块有点状图案的桌布或窗帘,在其卷折处图案会变形并密集起来。间隔越小、越密则感觉越远,反之就近。
⑤利用平等线方向的改变来表现立体感。改变排列平等线的方向,会产生三次元的幻象。
⑥色彩变化表现。利用色彩冷暖变化,冷色远离,暖色靠近。 ⑦肌理变化表现。粗糙表面使人感到接近,细致的表面感到远离。 ⑧矛盾空间。所谓矛盾空间的表现,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中才存在。矛盾图形是图底反转矛盾的一种延伸,同时与错觉是具有共通性的。
第五章 有关平面空间中肌理的训练
第一节 认识肌理
物体表面具有光糙、软硬、有光泽无光泽等质感的纹理状态、肌 理装饰形态并能感染人的情绪。 肌理的形式
视觉肌理:用眼睛观察到的表面纹理,又叫“平面性肌理”。如:木纹、大理石纹、动物皮纹等。
触觉肌理:用手触摸感觉到的肌理,有凹凸的浮雕感,又叫“非平面性肌理”。如:树皮纹、用实际材料编织成的毛衣、草席纹理等。 第二节 认识材料 一、纸
1、卡纸 2、水彩纸 3、高丽纸 4、艺术纸 二、颜料
1、水粉色 2、中国墨 3、水彩色 4、丙烯色 5、油彩 6、油画棒 7、色粉笔、8、彩色墨水 9、水溶性彩色铅笔 第三节 肌理的表现技法
肌理的创造:在现代设计中,单靠提取自然界肌理装饰形态远远不够,要通过种种手段去创造肌理。 视觉肌理的创造
绘写:变化笔触的干湿、浓淡、缓急等,用笔在纸上绘出各种纹理。 拓印:变化颜料的干湿及按压力的大小及偏正,把颜料油墨等涂抹于凹
凸不平的物体,印在纸上。
拓印法 绘写法
渲染:变化纸面的湿度,把颜色层层晕染,便可形成层层叠叠、虚实有
别的自由曲线形的纹理效果。
吹流:把色或墨滴在纸上用吸管或用嘴吹,控制气流的强弱和方向,形成生动的肌理效果。
渲染法 吹流法
墨纹:把墨或油画颜料滴在水中搅动,迅速用宣纸吸附可形成律动感极
强的纹理效果。
抗水:把蜡或油画颜料滴在纸上,然后把颜色涂上去,因油性物质不溶
于水,双方抗拒后形成偶然性肌理。
墨纹法 抗水法
另外还有熏烧法、揉纸法、拼贴法、堆积法、刻纸法、脱胶法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