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1-11-23
来源:易榕旅网
【教改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惠州学院罗向菲 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应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而采用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策 略体系及运行方式。在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的培养理念、教育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 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的转变。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既 有利于其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同时也对其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地方高校在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地方特点及需要,对所设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本文从对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现 状的研究出发,尝试探索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一般路径,旨在为地方高校整体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条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50—05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 界定 社会在向日益信息化的知识经济过渡、前进的进 程中,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也13益 凸显并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 新型人才首先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存在的。不 管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还是创新能力,都 必须在完整健全的人格及独立适宜的个性基础上才有 可能诞生并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 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 展”。②创新型人才必须是在主观上有创新意愿和创新 动力,在客观上拥有创新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信 息或经验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套用赫塞和布兰查德 在其提出的情境领导模型中对追随者的个体成熟度的 定义(即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意愿), 可以用人才创新成熟度作为判断某一人才是否为创新 型人才的标准之一。所谓人才创新成熟度指的就是特 定人才在创新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大小,这一概念不是 项个人特征,而是指某一特定人才在多大程度上为 创新做好了准备。人才创新成熟度包括创新活动成熟 一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 育。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类新知识新信息不 断更新的新形势下,传统高等教育所采取的人才培养 模式开始暴露出其局限性与落后性。随着社会发展对 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日益提高,高等院校当前过 于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狭窄的专业知识面、陈旧 的教学内容、薄弱的教学实践环节以及较为固化的学 制管理等,已经严重削弱了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 的特殊且关键作用。因此,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 求、提升其教育竞争力的全新路径。 1.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学 度和创新心理成熟度。前者包括人才在创新方面所需 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情况下,创新活动成熟度高的人才 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开展创新活动而不需要 他人的指导。后者指的是人才从事创新的意愿和动机, 创新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才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他 们靠内部动机激励。对于创新型人才而言,创新活动成 熟度和创新心理成熟度必须都高。③创新型人才必须 是能够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开创性实际成果以 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创新型 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 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 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 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 性。”“所谓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他们必须具 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良好 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 类人才之中的那些既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 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应 该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主观上具备创新意识、客 观上拥有创新能力并能将这两者结合应用到不断创造 突破自我和贡献社会的创新性成果的活动中去的人 才。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①创新型人 才首先体现的是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创新”。创 实现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人才。人才的价值产生 于其社会实践中,是人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创新型人才自我价值的最突出表现就在于其创新需要 的满足以及对自身的不断完善与超越,而其社会价值 则体现在其创造性成果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这才是 衡量一个人才是否能被称之为创新型人才最为直接也 最为关键的要素。创新型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应用型人 才,他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信息、技术以及思维等最终 都会以具有创新性、独特性或开创性的方式转化为对 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力量。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探 50 【教改创新】 索。“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精神的人才。③行政管理人才是拥有独立人格、能进行 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和组织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 育制度、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它 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与 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 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 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 自我规划与管理的人才。④行政管理人才是具有公共 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⑤行政管理人才拥有在 应对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与现实压力时所必需 的适应力与自我调整力。 二、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已有30多年的 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层次的教育体系的共同责任。但 很显然,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要更重 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包括创新基础积累、创 新意识培育、创新动机激发、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成果催化等复杂的训练和养成过程。所谓创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从 一历史。30年里,时代与社会的变迁频繁,行政管理专业 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更新,而该专业本身的建 设和发展却仍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缓缓前行 甚至停滞不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就 在于行政管理人才在整个就业市场上的有较大的可替 代性,专业优势与特长不明显;行政管理专业的应用性 特点没有在学科建设中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人才的培 创新型人才的特性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教育理念、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 实现创造性调整或变革的教育运作方式。这一人才培 养没有针对院校实际和地方特点,整体的专业建设方 略以模仿照搬为主等。而地方高校在这些方面的问题 更严重。具体来看,地方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是我 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各大高校行政管理 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 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行政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上照搬或简单修饰后的 产物。而对于这样一种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 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针对与适应的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 才。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能够根 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调整具体的培养方略。③创耘型人 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化的服务向度,面向多个领域提 供应用性与创新性并举的高级专业人才。④创新型人 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从教育理念到具体 教育方式的一整套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体系。⑤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互动性,在学校、社会、教师、 学生之间实现交叉互动与常态反馈,在涉入主体的互 动中实现其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核在 于将年轻人个性中最具特色的一面以对社会的创造性 产m与创新式贡献的方式挖掘出来并加以引导和发 展。它在鼓励爪.性张扬的同时,更关注的是通过健全人 格的塑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人才的发展既能充 分体现其个人追求与日标,又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成为 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必需的高级养料。 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 专门人才”——并没有给行政管理这一专业真正定位, 在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上陷入混杂境地,反 而把它推向了更为模糊的专业建设和发展领域,抹杀 了其本应具有的专业特色。而地方高校情况更是严重。 由于大多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立相对都比较 晚,属于新设专业,而且多因为近年来市场对行政管理 专业的追捧而匆匆设立,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 都是照搬其他院校的定位界定,或是在界定培养目标 时过于理想化,没有在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人 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界 定。在当今这个存 多样化挑战与复杂化竞争的社会, 人才需求空前高涨,特别是对“厚基础、宽口径、复合 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随着我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下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行政管理专 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提f“了新的要求。 结合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提 ,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界定较之于过去,有了新的变化。 所谓创新型的行政管理人才,指的就是掌握以行政管 理专业知识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复合化的知识与能力结 构,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利用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 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与完善,致力于社会公共需求、公共 利益的满足与实现,具有较强适应力与自我调整力的 高素质人才。主要表现在:①行政管理人才是具备以行 政管理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多元复合型知识结构与专业 才市场需求状况以及院校自身实际(如师资力量基础、 教学设施、经费及生源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分析,以 至于出现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行政管理人才面向全国 竞争力低、面向地方就业面窄;面向各职业领域竞争力 低、面向对口职业领域就业面窄的现象。 2.课程设置体系构建不完善,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对 接性不强。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使得行政管 理整个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① 课程设置两极化,无法凸显专业特点。目前各地方高校 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大多数倾向于:以政治 类课程为主、以管理类课程为主或以政治类课程与管 理类课程并举为主,不管是哪一种课程设置倾向,其中 经济类、技术类、实践类的课程往往是风毛麟角。政治 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且有一定针对性,管理类课程面向 较广,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地把行政管理专业理解为政 技能的人才。②行政管理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与进取 一51— 【教改创新】 治与管理的综合或配比,造成行政管理专业特色的丧 程;④缺乏即时的教学信息反馈,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收 失和人才培养指向性的削弱。②原理类课程偏多,技能 集整理渠道;⑤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对接断裂, 技术类课程特色不明显 “从目前国内行政管理本科教 教学进程缺乏系统性;⑥教学过程对于专业内在的公 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为 共性内容突出不够,不利于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 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 4.师资配置与队伍建设的短视效应明显。地方高校 法方面的课程不N2o, ̄,明显偏小。”此外,在已开设的 在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师资配置、整合与队伍建设过程 技能技术类课程中,能够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塑造 中,有明显的短视化倾向,主要表现在:①个别地方高校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竞争优势的内容有所欠缺,具普适 往往为应付学校及教育厅的评估破坏了师资队伍与教 性但专业性并不强。③课程设置上“公共性”的缺失。行 学分工的长期建设,使得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性有所欠 政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管理类专业而言,最大的不同 缺;②对于师资力量的配置与调整主要以引入为主,未 就在于其课程内容上公共性的体现,它主要侧重于对 能实现校内教师资源的共享与校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公共问题、公共需求、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管理研究与实 的有效利用;③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缺乏长远计 践探索。而现实中各地方高校对这一特点的强调严重 划,在鼓励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上 缺失,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主次不分,将一些普适 激励促进不足;④未能充分挖掘、发挥教研室在学科建 性的管理内容添加进培养方案中,导致行政管理专业 设、师资力量培养、教学效果改进方面的积极作用;⑤专 课程丧失了其特色,也不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公共 业教师之间尚未实现教学资源、专业领悟、教学措施等 意识的培养与公共责任感的确立。④课程更新调整滞 方面的共享,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没有固定机制予以保 后于现实需要。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与 证;⑥教师专业领域的互补性不强,契合度不高,割裂了 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而不断成长、发展的学科,其内在 人才培养知识与技能体系上的内在联系与衔接。 地要求课程的编制与调整必须结合现实理论发展的进 5.实践环节的设计缺乏针对性,配套措施与指导机 度与实践发展的要求,就对应现实领域中的新问题、新 制不足。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决 观点、新尝试进行不断的学习与研究。这就要求行政管 定了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实践环 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更新必须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节的教学设计,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创新、学习、协作 的。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缺乏地方特 与实践方面能力的习得。而就目前个地方高校行政管 色和满足地方需求的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地 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置来看,大多数地方高校对行政 方就缺乏相应的竞争力。⑤课程编制对于“复合型人 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上,有以下几大问题:① 才”的理解有偏差,创新不足。复合型人才并非对所有 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狭隘理解,使得许多地方 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并非简单的跨领域专 高校在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实践环节设计时往往仅局 业课程的叠加,而是关联并有助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限在上机、社会调查等有限方面,且学时不足,未能全 在相应领域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的课程组合。大多数 方位地培养学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领域所需的各 的地方院校在课程编制时往往倾向于多领域专业课程 种信息与技能。②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别是帮助学生掌 的抽取,较少考虑所开课程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及彼此 握实际行政管理专业应用经验与能力的软件缺失,使 间的贯通性,最终演变为学生仅为了学分而选择或学 得许多实践课程往往形同虚设,满足不了教学需要,也 习,并未真正地将相关知识技能体系融会贯通,达至知 实现不了既定的培养目标。③实践指导缺乏系统性、规 识复合、技能复合、思维复合的目的。 范化和专门化,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了解学 3.教学过程沟通反馈不足,人才培养趋于单向性。 生的实践需求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 指导往往是以零散的咨询与回应为主。④实践领域过 主导者是教师,其知识的讲授与传播也以单向性为主, 于狭小,甚至是严重缺乏,无法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的特 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也很少有来自学生、同专业 色,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理论与实际行政管理领域的各 教师、跨专业领域教师和相关主管领导对于教学进程、 种情境相脱节,局限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 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等的信息反馈。教学沟通对于人才 理解应用。⑤实践目的不明确,或单纯定位于实践任务 培养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一种双向传 的完成,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对于学生专业 播过程,也是提升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与配 认知、工作能力、社会适应度、服务与责任意识以及公 合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手段。在现实教学过程 共性创造性的过程培养。 ‘ 中,沟通反馈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教条式知识宣讲导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 致学生对专业对课程缺乏兴趣,没有沟通反馈的意愿 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和积极性;②教学沟通形式单一且涵盖面狭小,学生对 从地方高校的角度来看,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 于课程的疑惑和意见没有专门的、固定的、常态化的多 式以改变自身发展困局、提升其竞争力有其必然性和 元渠道反映;③听课制度形同虚设,听课方态度模糊, 积极意义,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地方高校基于地 无法真正帮助教师改进、提升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过 方需求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 一52— 【教改创新】 及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路径。对于地方高校的行政管 理专业而言,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改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实际上,注意不同知识点在学时上的具体安排,实践中 可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进程学时的设计,以 1.与重点大学错峰定位。转变及更新行政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的观念,确立因应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和突出 地方特色的创新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独特 的专业人才竞争优势。这是高校教育多元化创新发展 的必然要求。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准确清晰的观念指 导和目标定位,就很容易偏离高等教育的意义,也不利 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良性竞争和合理发展。因此,对 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是手段,关键在 于其地方性的展现和特色的打造。从培养目标上来看, 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长。在教 学模式上,可尝试多元化的方式,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 学模式的弊端,采取互动提问式教学、集体讨论式教 学、实地观摩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研究指导式教 学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 考能力,积极参与到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帮助 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创造、自主学习以及自动思考的 习惯,激活其学习动力与个性思维。从教学沟通角度上 看,须建立起常态化、稳定性、可靠性并存的教学沟通 机制,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对课程内 容的了解掌握情况以及学习需求,能够根据学生以及 同行、领导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进而保证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实现。在 教学资源的利用上,可建立起“一室二库三会”制度,通 过经常性地讨论、交流,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收集 和整合他校的教学资源提升整个教学进程的效果。 (“一室二会三库”即:教研室、对内专业交流会、对外专 业交流会、课件库、试卷库、案例库。)再次,构建行政管 理专业的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行政管 理人才探索与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学生将感性习 得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转化为理性操作的必要环节,是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合 作精神、社会适应力和公共意识培养最理想的途径。因 此,就地方高校而言,要开辟行政管理专业实践领域教 学的新路径,就必须:①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对已有 课程进行实践环节的设计,并创新实践教学的考核方 式,以实践绩效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考 查;②加强实践指导,建立系统化即时反馈的指导沟通 机制,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予以帮助与开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包括:① 服务对象的确认,人才培养应为地方、区域及行业服 务,并帮助地方和行业解决相关领域发展中的各种专 业问题,专业本身才能得到长足发展;②知识技能体系 的范畴确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多元化复 合知识与技能体系包含了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本身以及 政治、经济、法律、信息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其彼 此间的主次、衔接和权重须根据实际灵活确立;③人才 特色的界定,应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和院校自身条件选 择最能突出人才优势与竞争力的专业特色领域予以重 点培养;④创新点的构思,要注意人才独立人格及公共 意识的培养,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应有所侧重。 2.专业建设上体现特色化与差异性。地方高校行政 管理专业的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创新型行政管理专业人 才的培养目标展开: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先进、 有用、有效’的策略原则,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 课程体系提的针对性与系统性。课程设置应能反映专 业领域内的新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新要求,赋予所开 课程以扩展性,注重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 提升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能力。具体而言: ①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设计,要考虑地方特色与实际 需求,同时还需兼顾院系软硬件方面的实际情况;②深 入了解教师、学生、就业领域相关人士对与行政管理专 业人才的认识和需求进行课程调整;③合理配置专业 课程与扩展性课程的比例与权重,加强课程间的衔接 导,帮助学生提升对社会的适应力;③开展专业实践必 须要有针对性,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中所包含 的技能应用的领域、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兴趣体现及能 力锻炼的领域、针对提升学生公共意识和自我管理的 领域,创造性地实施实践教学;④建设有专业倾向性的 实习基地,从培养创新型行政管理人才角度出发开辟 和打造专属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实习领域,地方的选 择可倾向于一些优秀社区、地方特色公共事业单位或 与对应;④对于公共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应贯穿整 个课程体系当中;⑤基础知识打造与实践能力培养并 重,学时分配应注意理论理解过程与实践操作过程的 交叉;⑥学时设计应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变通,实际操作 时应对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人才竞争力的课程予以倾 斜;⑦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比重,尝试 “学分互换制”,满足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方面的 需要;⑧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设计,重在考查学生对 于课程内容及相关技能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而不是简单 的记忆;⑨利用学校及院系已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 实用性强的短期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特定的诸如 创造力、影响力和规划力等方面的有利于人才优势形 成的能力。其次,改革现行的教学进程。在教学进程的 企业等;⑤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的时间,本着不影响专业 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学生在就业招聘、考研、考公务员的 准备等为原则,可以考虑提早安排或分阶段进行,重在 取得一定的实践效果;⑥加大实践教学的“软投入”,在 “聘请有关专家、公共管部门人员作专题讲座,组织学 生到公共部门参观,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购买实践教学 软件等均须大量的资金投入”,且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专 业实践教学的效果;⑦实现实践形式的多样化,除了专 业实习之外,还可以通过扶贫支教、担任驻村干部、国 情考察、加入志愿组织等形式,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 一53— 【教改创新】 与专业优势,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公共服务意识。 区域发展和人才竞争力形成的安排。④构建行政管理 3.合理打造教师团队,强调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论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或外包部分公共部门 是什么专业,教师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作用是必不可 的具体事务,或深入社区,或直接成立一个志愿性组 少的一个因素,有时候甚至可能是关键因素。对于行政 织,由地方院校领导牵头,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为主体 管理专业而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公共意识是和其专 通过具体业务实践实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既定 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并重的。因此,打造一个具有高度责 目标。当然,这一举措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资金资源的获 任心和公共服务意识的、高职业素养的专业教师团队, 取与人力方面的整合难度相当大,因此,仅作为一种构 对于培养创新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从地方 思提出。 院校来看,打造这样一个专业教师团队,必须:①从长 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日趋复杂、需求日益多 远出发进行教师队伍的构建,注重老中青的比例安排, 元化和个性化的今天,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个专业的 注重高中低职称的权重安排,具体的结构须从学校与 建设、生存与发展都必须综合考虑现实环境条件的制 院系实际出发合理配置;②合理安排教师团队的教学 约与契机,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生存发展之路,创新 分工,既要满足教师的个人兴趣特长要求,又要综合考 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条新路径。但即便是同一 虑整个团队的教学平衡;既要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对应, 条路径,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 又要保证课程拥有充分的教学力量;③强调教师的职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性 业道德与职业修养,强调教师的公共意识,这直接关系 地从地方性出发,深入分析和了解所处区域和地方的 到其对教育过程的投入程度和实际产出,是影响人才 特点与人才需求,深入挖掘专业领域内可以开辟新思 道德观、自律性以及责任心培育的一个重要潜因;④建 路人才培养点,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创造的魄力打 立常态化多样化的教师考核机制,通过考核促进教学, 造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生机与发展潜力,培养出 帮助教师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专业认知;⑤关注教 具有地方特色与特殊竞争力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师教学与科研的搭配与结合,以梯队式成长的方式实 参考文献: 现教师队伍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共享、共赢和共促;⑥ 【11冷余生.i4-4,j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44-U].高等教育研究,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 2000,(1):51. 技能,扩展教师的专业领域认知,实现教师个人及团队 【2】张黎.创新人才素质浅谈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 的持续性成长。 【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U].比较教育研究,2003, 4.专业特色的地方性体现。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5):10. 的精神来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必 [4]周瑛.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 2005:5. 须充分考虑其地方性,选择具有特色的人才面向区域、 【5】魏发辰,颜吾佴.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及其修炼 北京交通大 领域,打造属于地方院校的专业特色,以形成人才输出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0. 的特殊优势,打造人才的特殊竞争力。实现这一路径的 『6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 关键在于:①确定人才服务的面向区域。以惠州学院为 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例,惠州学院政法系的行政管理人才主要是往哪里输 【7】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Ⅱ1.比较教育研究,2003, 出?是以惠州地区为主,还是以深莞为主,还是以珠三 (5):9. 角为主?只有确定一个具体的人才输出区域,才能有针 f81杨向阳.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1.中国市场, 对性地根据相应区域的特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②确 2006,(12):88. 定人才输出的领域。行政管理是一门面向很广的专业, 【91郑家茂,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 除传统的政府部门之外,其人才输出几乎囊括了公共 破U1.江苏高教,2008,(1):83—84. 部门、非营利组织和私人部门各个领域。但对于地方高 f101房波,张辉.另类解读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兼 校而言,将特定专业的人才输出定位在多个领域很难 析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尴尬存在卟甘肃行政学院学 体现其人才的竞争优势,最终结果就是这些地方院校 报,2008,(3):90—91. 毕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不能 【11】赵瑞峰.中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U】. 做,就业形势很尴尬。因此,给人才输出确定几个能够 高教论坛,2003,(1):53. 112】陆勇,“板块经济”格局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索U】 .发挥专业特长和竞争优势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行政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38. 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意义重大。地方院校行政管 『131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 理专业人才输出可选择的领域是基于对其人才面向区 路径【I】.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 域的了解而定的。以惠州学院为例,如果是选择为惠州 (6):164. 地区输送行政管理人才,那么其人才输出领域的选择 基金项目:本文系惠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2009年 可以社区管理、城管部门、民营企业为主。③在人才面 教改项目 向区域和输出领域确定之后,就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罗向菲,惠州学院政法系,讲师。 进行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设计,在课程设置、师资结 构、教学环节以及实践方案等方面作出适应人才面向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