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2024-08-13 来源:易榕旅网
.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开展好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从中受益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所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所以说新农村建设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一项惠农利民的民心工程。对于新农村建设本人认为应把握三点:

首先,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在工作中,要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要突出一个

.

“实”字,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其次,新农村建设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短期运动,而是需要长期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所以新农村建设要在“好”字上做文章,要让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并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最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着力点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中,明确地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只有充分的发展农村经济,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农村的歪风陋习才能彻底的得到改变,乡风才会文明,所以要千方百计拓宽广大农民的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二、近郊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公路村村通工程等惠农利民的政策措施,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开展中,也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和问题,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和对待,并加以解决。

第一,干部群众的发展观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贯彻落实的推动者在基层的各级领导干部。从目前看来,我们的干部群众在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实践中,虽然近郊乡镇的干部群众思想比较活跃,但从发展观念和思想准备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许多干

.

部群众认为近郊乡镇应首先发展,仍习惯于等、靠、看、要的被动作为,不善于在实践中大胆地摸索和探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用办法;二是一些基层干部在领导农民群众发展致富上,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虽然也有`想法,但缺办法,尤其是一遇到实际问题,缺乏敢碰硬、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胆识;三是部分干部仍存在着片面追求个人政绩,热衷于一些样板工程、示范基地建设的行为,容易在群众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挫伤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脆弱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尽管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仍然薄弱,特别是在个别地区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依然存在,比如我市的南部山区和东部丘陵地区,大多数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和脆弱。另外,就是近郊乡镇,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完善,比如我现在工作的华山镇虽然地处近郊经济实力相对较好,但在道路、供电、供水、市政等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三,滞后的农村社会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的卫生事业发展中,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装备水平差,加之乡村卫生院所的医务人员大多学历低,很难保证农民群众的就医质量。对科技文化的投入相对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从根本上未改变。虽然大多数村已建设了文化大院和图书

.

室,但真正充分利用的很少,形同虚设。农村教育经费还需加大,学校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山区教师紧缺,师资水平急需提高的问题很突出。虽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年年增长,但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仍需加大投入,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近郊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近郊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乡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

.

宽带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在基层乡镇的工作履历,应重点把握五个方面:

第一,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把经济发展起来,建设新农村就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经济支撑。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之所以把“生产发展”放在五个方面要求的首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能取得多大成效,最终要依靠发展生产来决定。生产上不去,经济不发展,基础不牢固,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就实现不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必须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生产发展的目的是

.

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好生活。只有让农民富起来,使农民口袋里有了钱、过上了富日子,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郊镇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基础。真正形成规模化的现代服务业和竞争力强的工业产业,发挥工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反哺能力,实现对农村的拉动效果;其次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壮大主导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市南部山区就是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开发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平原乡镇就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经济作为,提高农经比例,具体到华山镇就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设施农业,同时以依托区域内温泉和万亩荷塘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三要拓展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塑造“绿色经济”形象。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真正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第二,抓好城镇规划。建设新农村任务艰巨、投资巨大,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广大农民,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拿出建设所需的资金,只能是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分段实施。当前有些村镇,由于建设规划长期滞后,“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对于华山镇这样的近郊乡镇,规划显的尤其

.

重要,规划的缺失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了许多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和资源。为此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前应在搞好规划和建设试点上下功夫,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性工程。要跳出传统的“规划模式”,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既要制定省、市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还要制定县域、乡镇和村庄的具体建设规划。

就华山镇而言,地处近郊,位于济南市东北部,在推进片区开发和旧村改造工作方面存在天然优势,前几年因为没有科学的规划,严重阻碍了我镇的城市化进程。当前我镇结合省市重点工程的开展,采取规划先行的思路,以小清河综合整治工程为契机,加快沿线村庄村的旧村改造和片区开发。结合二环东路“双快”建设的时机,加快推进二环东路沿线片区的开发步伐,配套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

第三,为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实事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总体上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这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农民最关心的是“水、路、气、电”四件事,因此,建设的重点是要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用上安全清洁的燃料,用上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作为地方政府,我们要围绕“水、路、气、电”这

.

些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当前,发展社会事业的重点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省市区对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镇村容貌整治,推进环卫进农村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

乱差”的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四个因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要素。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工程中,农民无疑是主体,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资源,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据调查: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其中文盲和半文盲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直接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这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针对农技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实施和推行农村科技人员下乡驻村制度,使科

.

技人员长期蹲点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种、养技术,传授和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还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当前广大农民渴望掌握新技术,渴望提高产量,渴望致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理解、接受新技术方面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应用新技术,实现科技致富了。广大农民对旨在致富和提高生产技能的教育培训具有强烈要求,他们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焦点还是在提高自身收入上,对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的实用技术比较看重。所以,培养新农民,必须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使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和扩散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此同时,还应使农民掌握1—2项相关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水平。

第五,强化基层班子建设。建设新农村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实践证明,沿袭旧的观念、旧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农村工作需要,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工作新途径,对当前农村工作,应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推动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必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专题培训、上门座谈等办法,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农民进行深入的说服教育。

二是坚持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教育农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执行党的政策,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法。常言道身

.

教重于言教。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广大乡村干部要自觉实现自身转变,要从以前的指挥员转变为运动员、引航员,当好农业技术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带头人和引路人。

三是坚持主动服务。提供服务,是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客观需要,是乡镇职能由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需要;乡村干部主动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者,转变为扑下身为群众的服务者,要切实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管理为服务,为充分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处理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农村矛盾,要使群众心服口服,干部必须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政策水平。要对农村干部、群众开展法制教育,扎实推行依法行政。

五是坚持农村民主化进程。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是大势所迫,大势所需。如今农民民主意识增强,参政议政意愿迫切,再像过去那样“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今后做农村工作必须保证群众心里明白,气顺、思想通。

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聚全社会之力,集全民族之智,从当地实际出发,狠抓措施落实,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