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刘祥
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文化底蕴即教师对于人类的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它决定着一个教师对于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教育追求就是教师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个人观念,它决定着一个教师的关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智慧就是教师处理日常的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和艺术。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了理想教师的八个方面: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曲折弯腰的教师。
而我认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怎么样才能受学生欢迎呢?课上得好,上得生动活泼,引人入深,妙趣横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上好课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因此,广博而有计划地阅读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是建立在
普遍联系和宏观综合的视野下的自我锤炼。考察教师的成长轨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得多远。
二、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中国教师报》提供的一则统计资料表明:在教师的个人藏书方面,有61.4%的教师个人藏书在100册以内,其中10.5%的教师是“基本没有”;在教师年购书支出方面,有60.5%的教师在200元以下,8.7%的教师是“基本不支出”;在每天的阅读时间方面,有70.4%的教师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小时以上的教师仅占8.7%。
2007年4月,海淀区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海淀区80所中小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性别的1011名教师,开展了教师阅读现状和阅读条件的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关于教师阅读量的调查,海淀区教师一年读书最多的可以达到72本,平均读书量是6.69本。有48%的教师每年读书在4本以下。可见,教师阅读量差异比较大。
教师不读书,往往有以下几种借口:
一是没有时间读书,二是没有兴趣读书,三是没有必要读书,四是学校不提倡读书。
我认为以上种种都不能成为教师不读书的借口。
三、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在我看来,教师读书,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学生,三是为了孩子。
首先,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
教师读书首先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上好课,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份内心的沉静,守住自己的灵魂。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其次,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学生。
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姚晓静老师在《虔诚地相信书籍的力量》(2007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中说:“6年的时光,我们一起读书、买书、藏书、赠书,我们一起读着、写着、感动着,25个孩子也渐渐明白,他们手中捧读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我相信,一本《做人的故事》会让他们的人生涂抹上一道亮丽的底色,一本《爱的教育》会陪伴他们一辈子做个好人。而我则将继续以我最喜欢的方式——阅读,来爱着我的每一个孩子。”
六年的时光,姚晓静老师所任的班里形成了浓浓的读书氛围,她与学生共同读书近百本,他们同写读书笔记一年人均2万字。2006年教育在线组织的“我阅读我成长”征文比赛中有有15位同学获奖;2007年,她的随笔《甲骨写就的殷墟》及特约稿《虔诚地相信书籍的力量》等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她用一页一页的书,日复一日地为她的学生做着“生命的美容”,书的清泉缓缓流淌在他们的求学生涯里,书香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底里潜滋暗长。
第三,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有一本书叫《阅读妈妈》,其作者史翠克兰·吉利兰曾自豪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有一次到广东佛山市满海区的一所学校和小学生进行交流,58个孩子当记者采访他,问了他很多问题。他说,我也问你们几个问题。他问:“家里有5本书的举手让我看一看。”结果大部分孩子都举手了,还有大约10个孩子没举手。他又问:“你认为爸爸有读书习惯的请举手给我看看。”结果58个孩子只有18个孩子举手。他接着又问:“你认为妈妈有读书习惯的,举手给我看看。”一举手,不错,还是18个。40个家庭父母没有读书的习惯,这意味着什么呢?
有专家曾在全国做过调查,发现父母读书多,孩子读书也多,父母不读书,孩子读书也少,这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其实,这正是说明了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的,孩子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孩子哪怕只有两三岁,都会学着拿起书,不管书拿的方向是正的还是倒的。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父母来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每天晚饭或睡前,给孩子读读书,讲讲故事,不但不费什么事,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呢!想想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各自手里拿着一本书,不管是安静不语,还是笑语喧哗,都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四、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我觉得教师应该重点读好三类书:熟读教材,精读经典,泛读文史。
首先要熟读教材。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能先抛开教参,抛开课堂,抛开学生,先做课文虔诚的读者,把课文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上几遍,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也让学生谈体会,写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师生之间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深受学生欢迎。
师生一起用心去感悟课文,阅读后一起为课文写点读书笔记,少一些对课文的条分缕析,少一些对课文的肢解讲解,多一些咀嚼品味,多一些互相交流。如果能做到这样,学生就不会讨厌读课文了,学生的视野就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就能够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是大有裨益的,而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定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薛瑞萍老师仅仅两年时间,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接近20种,有《给教师的建议》、《童年的秘密》、《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廷教育》、《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韵》等,读书笔记则积累了20多万字,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见证了薛老师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她说:
薛瑞萍说:读进教育理论,需要心平气和;目前的我,读进教育理论了,才算平心静气。这种平静,是植物扎根沃野——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时候的大喜悦。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的成长的快乐。
第三要泛读文史。要读社会、历史、人文等通识性书籍。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的书,其次读与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可见,教育读书的内涵相当丰富,有时要跳出“教育”。其实,任何领域的阅读,都会对教育有用,对学科教学有用,这可能是最大的“专业”。
五、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我认为可以:从强迫开始;有选择地阅读;与写作同行。
从强迫开始。读书可能有100个十分崇高的理由;但在更多的情形下,读书的理由可能是十分卑微的,甚至是十分功利的;在我看来,读书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读书所要
求的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放下一切借口,拿起书本,强迫自己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杨玉翠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数学老师,她坦言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读书,后来迫于压力,怕自己在读书会上“出丑”,同时为了给儿子做出榜样,她强迫自己拿起了《论语》,并在每晚睡前“作秀”,“演”给儿子看。谁知,日复一日的因被逼而读,由装个样子而“假”读的她,竟在不知不觉中“弄假成真”,逐渐被《论语》深深地吸引了。
有选择地读书。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生命有限,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书目的选择上,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非经典不读。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段、哪个学科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精读几本乃至十几本经典。
与写作同行。在我看来,写,比读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兴所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就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外在与内在、经验与幻景、感性与理性才能在一个时空中得到完满的呈现,也只有一篇又一篇文章,才能在阅读与教学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教师遥望的视野。所以我竭力提倡、推崇教师不仅要多读,更要多写,写,能推动阅读,能促进思考,能达到提升,能实现超越。只有带着思考的大脑阅读,才能真正收到阅读的效果,否则,就会变成书呆子,还是不读的好。
闫学说:如何抵抗那似乎随时会涌来的虚无?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在读书与写作中寻找行走的力量。这些年,正是不间断的读书与写作让我开始飞翔。在我看来,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与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凡是遇到值得精读得好书,我总是会做大量的读书摘录,并把自己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
她说,就这样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她刚满32岁。2006年底,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年度十大读书人物”。
闫学是在用“心”来读书,用生命来书写。读书真正成了她的生活方式,思考真正成了她的工作习惯。是阅读使她摆脱了生活的漩涡,构成了她专业成长的轨迹;是阅读唤醒并开发了她内心的生长力量,使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走向特级教师,紧接着又走向名师。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理,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古人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文化底蕴即教师对于人类的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它决定着一个教师对于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教育追求就是教师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个人观念,它决定着一个教师的关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智慧就是教师处理日常的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和艺术。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了理想教师的八个方面: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
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曲折弯腰的教师。
而我认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怎么样才能受学生欢迎呢?课上得好,上得生动活泼,引人入深,妙趣横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上好课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因此,广博而有计划地阅读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是建立在普遍联系和宏观综合的视野下的自我锤炼。考察教师的成长轨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得多远。
二、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中国教师报》提供的一则统计资料表明:在教师的个人藏书方面,有61.4%的教师个人藏书在100册以内,其中10.5%的教师是“基本没有”;在教师年购书支出方面,有60.5%的教师在200元以下,8.7%的教师是“基本不支出”;在每天的阅读时间方面,有70.4%的教师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小时以上的教师仅占8.7%。
2007年4月,海淀区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海淀区80所中小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性别的1011名教师,开展了教师阅读现状和阅读条件的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关于教师阅读量的调查,海淀区教师一年读书最多的可以达到72本,平均读书量是6.69本。有48%的教
师每年读书在4本以下。可见,教师阅读量差异比较大。
教师不读书,往往有以下几种借口:
一是没有时间读书,二是没有兴趣读书,三是没有必要读书,四是学校不提倡读书。
我认为以上种种都不能成为教师不读书的借口。
三、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在我看来,教师读书,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学生,三是为了孩子。
首先,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
教师读书首先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上好课,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份内心的沉静,守住自己的灵魂。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其次,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学生。
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姚晓静老师在《虔诚地相信书籍的力量》(2007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中说:“6年的时光,我们一起读书、买书、藏书、赠书,我们一起读着、写着、感动着,25个孩子也渐渐明白,他们手中捧读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我相信,一本《做人的故事》会让他们的人生涂抹上一道亮丽的底色,一本《爱的教育》会陪伴他们一辈子做个好人。而我则将继续以我最喜欢的方式——阅读,来爱着我的每一个孩子。”
六年的时光,姚晓静老师所任的班里形成了浓浓的读书氛围,她与学生共同读书近百本,他们同写读书笔记一年人均2万字。2006年教育在线组织的“我阅读我成长”征文比赛中有有15位同学获奖;2007年,她的随笔《甲骨写就的殷墟》及特约稿《虔诚地相信书籍的力量》等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她用一页一页的书,日复一日地为她的学生做着“生命的美容”,书的清泉缓缓流淌在他们的求学生涯里,书香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底里潜滋暗长。
第三,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有一本书叫《阅读妈妈》,其作者史翠克兰·吉利兰曾自豪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有一次到广东佛山市满海区的一所学校和小学生进行交流,58个孩子当记者采访他,问了他很多问题。他说,我也问你们几个问题。他问:“家里有5本书的举手让我看一看。”结果大部分孩子都举手了,还有大约10个孩子没举手。他又问:“你认为爸爸有读书习惯的请举手给我看看。”结果58个孩子只有18个孩子举手。他接着又问:“你认为妈妈有读书习惯的,举手给我看看。”一举手,不错,还是18个。40个家庭父母没有读书的习惯,这意味着什么呢?
有专家曾在全国做过调查,发现父母读书多,孩子读书也多,父母不读书,孩子读书也少,这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其实,这正是说明了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的,孩子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孩子哪怕只有两三岁,都会学着拿起书,不管书拿的方向是正的还是倒的。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父母来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每天晚饭或睡前,给孩子读读书,讲讲故事,不但不费什么事,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呢!想想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各自手里拿着一本书,不管是安静不语,还是笑语喧哗,都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四、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我觉得教师应该重点读好三类书:熟读教材,精读经典,泛读文史。
首先要熟读教材。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能先抛开教参,抛开课堂,抛开学生,先做课文虔诚的读者,把课文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上几遍,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也让学生谈体会,写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师生之间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深受学生
欢迎。
师生一起用心去感悟课文,阅读后一起为课文写点读书笔记,少一些对课文的条分缕析,少一些对课文的肢解讲解,多一些咀嚼品味,多一些互相交流。如果能做到这样,学生就不会讨厌读课文了,学生的视野就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就能够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是大有裨益的,而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定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薛瑞萍老师仅仅两年时间,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接近20种,有《给教师的建议》、《童年的秘密》、《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廷教育》、《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韵》等,读书笔记则积累了20多万字,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见证了薛老师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她说:
薛瑞萍说:读进教育理论,需要心平气和;目前的我,读进教育理论了,才算平心静气。这种平静,是植物扎根沃野——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时候的大喜悦。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的成长的快乐。
第三要泛读文史。要读社会、历史、人文等通识性书籍。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的书,其次读与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可见,教育读书的内涵相当丰富,有时要跳出“教育”。其实,任何领域的阅读,都会对教育有用,对学科教学有用,这可能是最大的“专业”。
五、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我认为可以:从强迫开始;有选择地阅读;与写作同行。
从强迫开始。读书可能有100个十分崇高的理由;但在更多的情形下,读书的理由可能是十分卑微的,甚至是十分功利的;在我看来,读书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读书所要求的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放下一切借口,拿起书本,强迫自己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杨玉翠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数学老师,她坦言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读书,后来迫于压力,怕自己在读书会上“出丑”,同时为了给儿子做出榜样,她强迫自己拿起了《论语》,并在每晚睡前“作秀”,“演”给儿子看。谁知,日复一日的因被逼而读,由装个样子而“假”读的她,竟在不知不觉中“弄假成真”,逐渐被《论语》深深地吸引了。
有选择地读书。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生命有限,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书目的选择上,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非经典不读。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段、哪个学科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精读几本乃至十几本经典。
与写作同行。在我看来,写,比读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兴所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就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外在与内在、经验与幻景、感性与理性才能在一个时空中得到完满的呈现,也只有一篇又一篇文章,才能在阅读与教学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教师遥望的视野。所以我竭力提倡、推崇教师不仅要多读,更要多写,写,能推动阅读,能促进思考,能达到提升,能实现超越。只有带着思考的大脑阅读,才能真正收到阅读的效果,否则,就会变成书呆子,还是不读的好。
闫学说:如何抵抗那似乎随时会涌来的虚无?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在读书与写作中寻找行走的力量。这些年,正是不间断的读书与写作让我开始飞翔。在我看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与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凡是遇到值得精读得好书,我总是会做大量的读书摘录,并把自己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
她说,就这样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她刚满32岁。2006年底,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年度十大读书人物”。
闫学是在用“心”来读书,用生命来书写。读书真正成了她的生活方式,思考真正成了她的工作习惯。是阅读使她摆脱了生活的漩涡,构成了她专业成长的轨迹;是阅读唤醒并开发了她内心的生长力量,使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走向特级教师,紧接着又走向名师。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理,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古人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读书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