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的心理起源与发展
[本章提要]
1、心理的起源和发展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什么是心理?人的心理是从哪里来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们发现,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于是就认为心脏是精神活动的器官,把精神活动称为心理活动。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就把心脏当作思考的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是脑而非心脏是精神活动的器官。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提出了“脑为原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聚”的论断;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根据他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也提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著名论断。认为脑是人的高级神经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在脑而不是在心脏中进行的。这与现代心理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吻合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动物心理的起源和发展
动物心理是随着动物的进化,当动物出现神经系统后而产生的。动物心理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水平。根据动物神经系统进化的程度可把动物心理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感觉阶段
这一阶段的动物能对信号刺激的个别属性形成稳定的反应,能形成初级的条件反射。这一阶段的动物包括: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如水螅,具有简单的索壮中枢的环节动物如蚯蚓、蜘蛛,出现脑神经节的节足动物如蜜蜂。如使用只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水螅做的实验表明,经过多次反复,水螅可以形成以灯光为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如环节动物蜘蛛,当蚊虫触及并粘着蛛网时,蚊虫就会拼命挣扎,从而引起蛛网颤动。蜘蛛就会感觉到这种颤动,并迅速前去用蛛丝缠住蚊虫而将其吃掉。实验:①实验者用镊子夹住蚊虫的翅膀靠近蛛网,引不起蛛网的颤动,这时蜘蛛不做任何反应。②实验者用震动的音叉接触蛛网,引起蛛网颤动,这时蜘蛛照样奔赴现场,用蛛丝将音叉一圈一圈缠起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蜘蛛反应的只是蚊虫的个别属性—引起蛛网的颤动,而并非蚊虫的整体。这只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活动方式—感觉。同样的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蜜蜂采蜜。蜜蜂采蜜时内部有着严密的分工,它们派出一种侦察蜂去寻找蜜源,当侦察蜂发现了蜜源—鲜花后就飞到基地上空,并飞出一种舞蹈模型,当工蜂看到这种舞蹈后,就会根据这种舞蹈的形状,从而判断出蜜源的方向、距离,前去采蜜。但是,实验者用电子蜂模仿侦察蜂,作出同样的舞蹈模型,工蜂看到后就会不辩真伪,作出同样的反应,尽管那里并没有鲜花。可见,工蜂只是对侦察蜂的个别属性—舞蹈模型作出反应,而并非侦察蜂的整体。
上述事实说明,即使最简单、最初级的心里现象,也是物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会有的现象
2、知觉阶段
这一阶段的动物不仅能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作出反映,能对刺激的各种属性综合地作
出反映。处于这一阶段的动物主要是脊椎动物,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它们的神经系统已经比较集中和完善,并且有高级的复杂的中枢—大脑和脊髓。处于这一阶段的动物不仅有自己的本能行为,而且通过学习可以习得许多个体行为,积累一定的个体经验。实验:把生下来就进行人工断乳的小猫分养在不同的笼子里,并分别以大白鼠、野鼠和田鼠与它们在笼中作伴。经过大约三个月的喂养,只有三只小猫出现了捉鼠行为,但都不伤害与它同住的那一类的老鼠,甚至有的小猫还保护同住的老鼠,不让别人动,出现了“保护老鼠的猫”。这说明猫捉老鼠并不完全是本能和天性,还受个体经验的制约,与后天训练有关。但是神经中枢—大脑中没有边缘系统的动物如小鹅,其心理发展水平很较低,很多行为还只能通过刻板的行为方式实现。(见彭书插页4“小鹅尾随研究者”)
知觉就是对当前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处于这一阶段的脊椎动物较上一阶段的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它们能够将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反映,表现出心理发展的更高级阶段的特性。
3、思维萌芽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动物主要是高级的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这一阶段动物不仅有多种感觉、知觉以及喜、怒、哀、乐等情绪,而且还能从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去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研究表明,高级的哺乳动物的大脑已相当复杂,有许多的沟和回,类人猿的大脑与人脑的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形态和结构上与人脑有96处共同点,但其重量则只有人脑的三分之一。
处于这一阶段的动物已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并能进行较低级的思维活动如动作思维、具体思维,同人类思维相比,只能算是思维的萌芽。前苏联心理学家利用黑猩
猩进行了大量实验:①把黑猩猩关在笼子内,外面放一水果,当它用手取不到时,它会从笼子的另一边拿到木棒,用木棒将水果拨进笼内取而食之。②黑猩猩能把木箱重叠起来,然后爬到上面去取到挂在天花板上的水果。③研究者将桔子放在细长的管子里,黑猩猩能够先将竹片拜成竹条,然后用竹条把桔子从管子中推出。
一名科学家在东非考察黑猩猩时看到过这样一个景象:一个黑猩猩小心翼翼地选择树枝,并把侧枝全部折去,折成长短合适的长度,涂上唾液,插入蚁穴,直到将其中的所有白蚁吃光为止。上述这些实验说明,高级哺乳动物已能从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再高级的动物也不能保存自己“精心”制作的“工具”,它们对工具的利用是一次性的。这与人类制造工具有着本质的差别。因为不能保存工具就不能保存上一次的劳动成果,再一次使用工具时,就要重复上一次的劳动,因而,就不会有进步。
一对美国的科学家加德纳夫妇,研究了黑猩猩能否掌握语言问题。他们利用聋哑人的手势语训练一只黑猩猩,经过4年的训练,它学会了160个手势词(主要是名词,还有动词、介词、形容词、代词等),并能按语言规则组成短语与人交谈。而且经过训练的黑猩猩可以教其他没经过训练的黑猩猩学习这种手势语。这说明黑猩猩的智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但是,它们的思维离不开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和需要,还不能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
动物心理的发展是以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基础的,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是存在着根本区别的。人类能掌握在意识支配下的语言,而动物尽管能掌握一些语言符号,但这同人类语言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所学到的手势语只是一种经过训练而形成的多级条件反射,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它才能作出某种手势语,它不可能在意识的支配下,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手势语,更不能创造语言系统,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思维只能是具体形象思维,而不可能达到抽象思维的水平。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心理,必须在客观现实的刺激作用下,人脑才能把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映象。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客观现实是指在主体之外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一定内容的,其内容不管简单还是复杂,都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其源泉。例如,人的头脑中树的形象,是看到各种各样树的结果;人的眼睛看到了五颜六色,于是就形成了颜色的概念;盲人由于看不到光,因而就难以形成颜色的概念。一个人如果生来就脱离客观现实,那他就不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一个现代“野孩”(研究者为她取名吉妮),在她出生后十几个月即被父亲野蛮地隔离起来,只给她吃婴儿饭,不准家里人与她交谈,甚至不准家里人高声交谈。在她十一岁半被发现时,她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智力水平仅达一岁婴儿的水平。吉妮生活在人类社会一个特定的“真空”里,缺乏社会环境的刺激,失去了心理的源泉,因而她的心理只能停留在婴儿水平。同样,一个成人尽管已具备正常人的心理,如果长期脱离客观现实,离开丰富的外界刺激,其心理也会变得不正常。西方一些人所做的感觉剥夺的实验说明,如果长期剥夺一个人所能感受到的外界刺激,他就会出现时空观念混乱,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情绪烦躁不安等症状,根本无法维持正常人的心理活动。
(二)人的心理在劳动实践中产生
劳动是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社会性活动,劳动使猿变成了人。在劳动中,古类人猿学会了直立行走,前肢与后肢有了分工:前肢逐渐成为专门抓握和操纵物体的器官,后脂
则成为专门支持身体行走的器官。由于直立行走,类人猿的身体姿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骨盆降低,头部抬高,眼、耳的位置提高了,视野更加开阔,摄入大脑的视觉信息急剧增加。这样,随着手、眼、耳等感官摄入信息的增加,大脑皮层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脑的反映能力越来越发展了。
同时,在共同劳动中语言产生了。人类祖先为了生存,在同自然斗争中,迫切地需要语言交际。由于直立行走,使类人猿的发音器官得到了改善:声带和肺不再受压抑,口腔变大并与声带形成直角,舌头活动更加自如。逐渐具备了人类口头语言赖以产生的自然条件。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抽象思维阶段,人类有了抽象思维,才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前景并形成自我意识。可以说,语言是人的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
(三)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人不仅是自然实体,更是社会实体;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更重要的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如果不参加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脱离人类社会生活,即使具备了正常人的大脑,有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仍然不会有人的心理的发展。如本世纪二十年代在印度发现了两名被狼抚养长大的女孩。经推算,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她们被刚刚发现时,不会说话,不能站着走路,听不懂人的语言,吃饭时象狗一样爬在地上舔食;将人给穿在身上的衣服撕烂扔掉;晚上不睡觉,白天睡觉,生活习性完全是狼的习性。小的不久死去,大的一直活到17岁。尽管经过细心的照顾与教育,这名大的女孩两年才学会站立六年后学会直立行走,七年学会了45个单词。死前只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狼孩由于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因而无法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同样,一个人如果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的实践,不参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人的正常心理也会退化,变得不正常。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从中国强拉了大批华工到日本
做苦工,其中山东省高密县有一个叫刘连仁的华工,因为忍受不了日本矿山主的奴役,逃望北海道深山老林,过了十三年茹毛饮血的生活。在1956年他被当地猎人发现时,语言十分困难,不能说话,坐着睡觉,已不属于正常人的心理状态。但是,因为刘连仁在逃望北海道之前,已经具备正常人的心理,虽然经历13年的非人生活,但是经过训练,仍能恢复正常人的心理。
(四)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象镜子那样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有着不同生活经验、文化知识、世界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无论在广度、深度、侧重点上都会有不同的反映。同是一棵树,画家看到的是艺术的美,文学家看到的是诗意的美,木工看到的是实用的美,生物学家看到的是科学的美。不妨做一个演示实验:将墨水倒在一张白纸上,从中间对折后展开即成为一张没有任何意义的画。凉干后,你可以让任何人来描述这张画,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描述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心理的反映是主观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都带有个性的折光,有着个性的特征的。着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性的表现。]
三、意识——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心理反映具有不同的形式。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在劳动中,用语言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意识一经产生,它又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在人的实际生活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一、意识的基本特征
(一)言语觉知性
尽管心理学家对意识至今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意识是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事件的觉知。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人对于自身的存在,对于周围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存在,对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复杂关系是能够觉知到的。意识的基本标志是言语觉知。当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以言语的形式巩固下来,并由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就把自己从周围的事物中区分出来,周围事物对他来说,就成为被言语觉知到的客体。这样,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这种对客观事物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既包括我们头脑中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也包括关于自身的知识。人不仅觉知到周围的世界,而且也能觉知到自身的世界;不仅能觉知到自身的存在,而且能觉知到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不仅能觉知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能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价,而且能觉知到周围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把自我和非我、主观和客观区别开来。所有这些意识活动都是通过言语加工、言语表达而实现的。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
有一种罕见的脑病变所引起的疾病叫面容失认症(Prosopagnosia),患者各方面都正常,只是不能识别熟悉的面容,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的面容,甚至不能识别镜中的自己;也就是说对熟悉的面容丧失了意识。患者在见到熟悉面容时虽然口头报告说不认识,但却有较强的生理反应:排汗量增多或皮肤电阻下降(Traned & Damasio,1985)。这说明,患者的对熟悉面容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上有加工,似乎能识别熟悉的面容,但却不能在言语水平上加工,因而与他的口头报告的体验不一致。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言语觉知性这一基本特征上加以使用。
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反映是不可能都在言语水平上进行加工的。人除了具有意识活动外还有无意识活动。当人对现实的反映在非言语水平上进行加工的时候,这种反映活动就是无意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是可以转化的。例如,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正专注于和同行者谈话的时候,他就不能对迎面而来的其他的人或街上的其他事物产生言语觉知(无意识活动)。一旦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物时,熟人或感兴趣的事物就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被觉知到(意识活动)。
意识对现实的反映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在某一瞬间内言语觉知事物的有限性,对于复杂事物或现象的有意识反映只能是依次进行的。例如,要了解一幅大的画面,人只能先意识到其中的一部分,再意识到另一部分,如此相继地进行,最后才达到对整个图画内容的了解。对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身体的意识,也是先意识到一部分,然后再意识到另一部分而依次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也包含着一系列的意识和无意识的转化。因此,无意识也是人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在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二)主观能动性
就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来说,它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是能动性。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第228页。)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下列三方面:
1.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映。人是周围现实的积极活动者,他对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在周围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人首先注意那些对他急需的、符合于他活动目的的东西。这种自觉的、有选择的反映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2.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的有意识反映中语言符号思维是意识的主要成分。通过语言符号思维,人能将感知到的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无意识的动物心理所不可能达到的。
3.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由于人有意识,在进行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并以此作出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用木头做桌子,人总是先考虑为什么做,并在头脑中想象出桌子的形象,制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然后再按照以观念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桌子形象去加工木头。在这一过程中,人还根据活动半成品的各种具体情况可能修改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计划,改变原来预期所要达到的目的。例如,在制造桌子的过程中看到有更新的样式,于是改变了预期产品有关部分的大小和结构等,最后生产出头脑中想要的新式的桌子。意识始终保持和监督着有目的活动的进行,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
意识对活动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下列两种现象:(1)熟练活动者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比不熟练活动者意识到的要少。(2)如果迫使熟练活动者对熟练活动产生意识,那么他们的行为表现将变慢。由于对被完成动作的口头表达是意识的一种反映,因此可以用下列方式来证实这两种情况:(1)熟练活动者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所能作出的口头说明比不熟练活动者要少。例如,我们阅读和书写中文资料比阅读和书写英文资料要熟练得多,我们很难说出我们是怎样完成阅读和书写中文资料的,却能够说出我们是如何完成阅读和书写英文资料的。(2)口头描述与该活动表现同时并进,这种努力将影响熟练活动者的行为表现,但不影响不熟练活动者。例如,如果你在听别人说话时想弄明白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谈话的,那么你的速度和理解力将明显下降。可见,意识的介入对熟练活动反而会起干扰作用。
(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就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内容来看,意识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人是全部动物进化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同一般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本质在于,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而且主要是社会的产物。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意识一开始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34页。)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意识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阶级里,人们对自然、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幸福观、事业观、职业观和婚恋观等等也不相同。这都说明人的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二、意识结构的分析
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我们可以从意识的水平、意识的状态、意识的内容等方面对它进行分析。
(一)意识的水平
人有各种意识水平,所谓意识水平是指在某一时刻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能够觉知的程度。
1.非意识水平(nonconscious level)。人体的有些活动是人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例如,你对于你自己的脑电活动、内分泌和肝功能的变化,就是完全不能被你觉知到的。这些活动处于非意识水平。当然,对于这些活动所引起的效应,我们也许能觉知到。但对
于这些活动本身我们是无论如何觉知不到的。
2.前意识水平(preconscious level)。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前意识水平。处在这一水平上的资料比任何时刻意识水平上的资料数量要多得多。大量的记忆资料都处于这一水平。除了记忆,人们关于世界的许多基本假设和推理也是在这一水平上才得以操作的。请你读下面的句子:“当铃声响了,向南一直等到其他人都离开了才走到教授跟前。”你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并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因为你会作出假设(或推断):“向南是学生、人名”,“下课时学生离开了教室”,“学生在课后可以和教授交谈”。
3.无意识水平(unconscious level)。处于无意识水平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以被觉知,但它不同于非意识活动之处是,它会对我们的知觉、记忆、动机和情绪发生影响。例如,睡眠时所发生的做梦进程,对知觉不到但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阈下知觉”反应),自动化了的技能行为;没有意识到目的的冲动行为,患病时所发生的某些精神病现象如妄想、幻觉等都是在无意识水平上发生的。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是指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但却在意识之外进行。那些不接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学家则用潜意识(subconscious)来描述这类心理活动,是指人对于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能十分清楚的觉知,只能部分的知晓的心理现象。无意识(或潜意识)也是人的一种意识水平。无意识心理现象并不只。是意识的简单否定。
(二)意识的状态
意识是不断变化的。意识状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意识所呈现的特征。例如,什么进入意识之中,进入的程度如何,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占主导地位,个人发挥作用的效率如何等等。对于意识状态也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分析。
1.从深度睡眠到警觉的清醒状态。以入睡状态为例,在睡眠开始时唤醒被试并让他报告被唤醒前的思想活动。研究表明,意识经历着三种状态,其顺序依次是:完整的自我状态,即能区别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外界情境,思想合乎正常的逻辑过程;解构的自我状态,即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出现许多古怪的心理内容;再构的自我状态,即再度出现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思想过程。这种意识不同状态的顺序是有规则地与同时发生的脑电波和眼动模式相关联的(Vogel,et al,1966;Copyright,1966)。
2.被动的意识状态和主动的意识状态。被动的意识状态是指消极地感受着来自感觉系统或头脑中自动出现的经验。例如,做白日梦的人任凭思路游荡,被动地观察着自动在头脑中出现的表象、记忆和情感体验等。主动的意识状态是指主动地操纵自己的心智活动,进行有目的的控制。例如,积极思考问题者设定目的、制定计划、展望远景、分析条件和结果的关系等等,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的意识状态。
3.正常的意识状态和异常的意识状态。正常和异常是很难区分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楚的。但异常的意识状态一般都具有下列特征:认知能力降低、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和辨别力;可能出现自我知觉和客体知觉的异常(例如,药物、酒精、催眠和气功人静会使人产生幻觉);对规范禁忌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削弱,甚至消失。医生和精神病学家都十分重视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意识状态。
(三)意识的内容
进入我们意识中的内容是极其多样化的。凡是我们已经获得和即将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进入我们的意识,成为意识的内容。对于意识内容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一种流行的分类是把意识区分为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客体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对象和现象的有意识反映;自我意识则是指个人对于自身及其内心世界的有意识反映。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是相互联系的,在个人心理生活中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它们也可以称为意识的两种基本形式。
三、自我意识及其形成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中是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也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1.从意识活动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统称为“自我认知”。例如,有人说:“我受伤了”;“我比过去长高了”;“我是诚实的”;“我做事不冷静”;“我想我是会有成就的”等等。自我认知主要涉及“我是谁或我是什么”,“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属于情绪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个人对待自己是否悦纳的情绪。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等问题。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可以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总是为自我实现服务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于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例如,“我要振奋自己或我要节制自己”,“我正与疲劳搏斗”,“我要使自己成为我理想中的那种人”等。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便成为一个人的个性的中心内容——自我。自我就是个人自我意识的凝聚,也就是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观念系统。
2.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这些意识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在自我意识三方面的内容中,最初形成的是生理自我。生理自我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寄托在自己的躯体上的。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并在其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逐渐产生了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与社会自我发生的同时个人的心理自我也形成和发展起来。心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意识。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属性的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的。
3.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概念来看,又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也称为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是相同的,两者之间可能会有距离。当这个距离相当大时,个人便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因而会造成隔阂,甚至产生冲突。理想自我也称为理想我,是指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人将来欲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自我相一致的。理想自我虽非现实,是个人将来的事,但它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行动的影响很大,是个人活动的动力和参照系。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觉的观念系统,它是稳定的但又在不断发展中的。对于这个复杂的观念系统,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维度和层次上对它进行分析。
(二)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1.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我。自我意识不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通过认识他人而逐渐认识自己的。儿童开始时不能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区别开来,他吮吸自己的手指、玩弄自己的脚趾,就像吮吸奶头、玩弄玩具一样。8个月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可以用下列实验来验证:先让儿童照镜子看自己镜中的像后,在他的鼻子或脸上涂上一点颜色,再让他看镜中的像。实验表明,8个月左右的儿童已懂得用手去擦掉自己鼻子或脸上的颜色,而不是擦镜像上的颜色。在一周岁至两周岁时儿童对自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年龄、性别开始可以在不同情况下认识了。儿童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成人。成人在确定“他是谁”,给他取名字,教他在别人呼唤他的名字时要答应,提供词汇教他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近两周岁时儿童言语中出现了人称代词“我”。在此之前他说到自己时都用第三人称来称呼。人称代词“我”的掌握,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即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由自己感官直接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特性往往必须经过与他人的相同特性相比较,才会有意义,也才能建立起对自己的评价。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人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好像是一面镜子,使自我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从“外面”来加以认识。所以,他人对个人的态度和评价在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自己,比较容易建立起较正确的自我观念。例如,一个人拙于工艺,而长于社交,这就说明他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而工艺能力较差。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社交的、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等等。如果一个人在为几项活动中都取得了成果,那就说明这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以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评量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较客观些。活动的结果对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意义,还在于活动结果往往要受到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从而影响一个人在周围人们中的地位。个人在人们当中的地位又必然会影响他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3.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他人、通过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己,是间接认识自己的方式。自我观察是直接认识自己的方式。自我观察也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自己的一些特性,例如从镜中看到自己的脸型(美或丑)、身材(胖或瘦),从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认识到自己的富有程度等。前已述及,个人对自己直接感知到的特性往往要与他人相比较才有意义、才能作出评价。自我观察的另一种形式是内省,即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的过程。这时个人的意识被分解为被观察者的“我”(me)和观察者的“我”(I)。当个人对被观察者的“我”进行观察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过去的我进行回忆,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产生情绪体验,也可以对过去的我进行分析,进行自我批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一步完善自我。
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着个性的发展。从少年期开始,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分析、评价、监督和校正。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上述三方面的途径是密切联系的。
思考题
1、动物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2、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3、概述劳动和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5、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