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现场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

2021-06-09 来源:易榕旅网
施工现场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

第一节 基础措施

一、配备必要的资源,如隔音布。

二、提高员工环境意识和能力,对工人进行培训。 三、编制现场工地环境管理方案,发布和执行EMS 文件。

第二节 扬尘、粉尘的控制

一、现场料具存放整齐,细颗粒材料要入库或严密遮盖存放。 二、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三、现场设专人负责扬尘治理工作,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润湿和在仓库进行,保持工地清洁。

四、粉尘较多的分项工程,单独围护施工,施工时尽力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更要避免影响周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五、施工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清运消纳,严禁在地下施工段内随意堆放。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做到及时处理,运至经准备和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外运时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在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车辆运输水泥、砂石和废弃物,应按照xx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不超载、严密覆盖,运输和卸运杜绝漏洒遗撒。

第三节 噪音控制

一、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在管理上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敲击、吹哨,声源上选用低噪声的电动工具、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二、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限制时,我公司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施工,在噪音特别严重的区域我们将设置隔音布。

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禁在中午和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中午12 时至下午1时,晚上11 时至第二天早上7 时)。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原因,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我公司将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四、现场工程指挥部要认真对待人为噪声的发生,制定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现场严禁出现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等现象。

第四节 废弃物的排放

一、废弃物分类管理

根据需要增设固体废弃物的放置场地与设施,加强管理、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管理。

二、废弃物的标识

临时和固定存放点均应按废弃物的分类设立醒目的标识。 三、废弃物的存放

1、废旧材料及时回收、利用并处理。 2、油漆、涂料等包装物集中处理。

3、各个产生废弃物的单位应设置废弃物临时置放点,并在临时存放场地配备有分类标识的废弃物容器。

4、在场内运输废弃物时,应确保不遗撒,不混放。

四、施工完成后,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促进公司EMS 体系的健全和提高。

第五节 减少扰民措施

一、认真执行上级关于场容管理及环境保护的规定,现场分片落实场容管理责任区,现场设专人负责,建筑垃圾指定地点存放,及时清运;防止垃圾、粉尘的污染,做到生活垃圾随落随清,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做到文明施工,杜绝脏乱差。

二、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滴漏。 三、废水、污液按指定要求排入下水道。 四、生活用垃圾设专用垃圾箱,专人清运管理。

五、开工后,公司业务部要走访工地周围单位和住户,了解居民对工程施工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污染和施工扰民问题的有关规定,将有关信息反馈到项目部。项目部要根据业务部反馈的信息,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精心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及优化施工方案。

六、项目经理部需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将噪音大的施工安排在白天,并将噪声大的设备进行防噪处理。能不在工地加工的半成品,尽量在厂外加工,以防扰民,减少施工噪声污染;晚10点后至早6点,禁止安排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项目施工。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制》制定降噪措施。

七、现场工程指挥部要充分认识到环保方面出现的扰民问题。在

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设备要设置除尘装置,清运垃圾必须使用喷洒后方可运输,严禁随地倾倒垃圾。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必须要遮盖,水泥库等应封闭,现场专用道路要经常洒水,从而把粉尘污染扰民降低到最小限度。

八、工程指挥部要认真制定有关行为扰民的问题。不允许在施工入口处进餐、交接班,接送人的车辆要在工地外停放,如工人衣冠不整,教育员工要时刻注意企业形象。

九、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区域进行全封闭维护,严格控制噪音及环境污染。运输水泥有遮盖措施,防止遗洒、扬尘,装卸时尽量减少扬尘,运输车辆不得带泥沙出入现场。在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塑料、皮革、各种包装材料,防止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在封闭环境下进行带有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施工时,使用大功率风扇向室外排气。

十、积极与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配合其对施工现场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提出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