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过零丁洋训练题目

2022-09-12 来源:易榕旅网


《过零丁洋》赏析训练

1、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2、诗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 。

3、表明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 。

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的 ,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笔下的 , 的奉献精神.

5、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诗人的 , 。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说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6、从语言形象性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诗: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常常被人引用、赞赏。请选一角度,谈谈其中的原因。

8、诗中第二联,在写作上运用对偶、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以“雨打萍”比喻 。

9、 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别云间 (夏完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下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零丁洋》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而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了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云间》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11、诗中巧妙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溶入两处地名,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险的句子是: , 。

12、“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雨打萍”比喻: 。

1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14、品读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题目“过零丁洋”,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B.颔联运用比喻和对偶,写国势的危急和诗人身世的坎坷。

C.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D.这首诗融叙事、说明、描写于一体,纵论古今,慷慨激昂,表现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15、用你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7、诗中以“风飘絮”“ 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18、诗的颔联通过 和 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 (修辞手法)

写出了 ;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 的心情。

19、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

20、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以联的巧妙之处。

21、请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3、一二句是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 和 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

24、文天祥拒绝降元,在生死关头,他唱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请对这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作点赏析。

25、诗中的“辛苦”“ 浮沉”写出了诗人 的身世,“寥落”写出了诗人复兴之路上的 之情。

2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诗句表达的情感和形式上加以赏析。 2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句中,前后两个“惶恐”与“零丁”的意思各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28、中国历史上像文天祥这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请举一位并简述其事迹。 29、本诗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比较,在抒情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本诗侧重 ,《己亥杂诗》侧重 。(每处只填2字)

30、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诗人那样

的英雄气概。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 的开阔胸襟。

※ 参考答案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或:作者借破碎的山河比喻成风中的柳絮,把东京的自然景物比喻成衰微的国事,形象的表现出大宋江山无法挽回的败势。)

7、这两句直抒胸臆,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坚决抗元、决不投降的决心。(或者这激扬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或者这两句诗既是诗人伟大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历史上一切有气节的人的赞美。或者全诗以两句诗作结,使本诗主旨得以高度升华,使本诗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8、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落。 (或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9、D

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2、□儒家经典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13、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4、D(本诗运用了叙事、议论、抒情,没有说明、描写的表达方式)

15、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16、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或为了国家宁可死也决不投降民族气节)

17、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

18絮(或风飘絮)和 萍(或雨打萍) 比喻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动荡不安 忧虑不安(或“惶恐”“零丁”亦可)

19、舍生取义(或为国而死)(或以死报国)

20、用“惶恐滩”“ 零丁洋”两个地名,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将昨日的惶恐、眼下的零丁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21、示例①:该联采用了借代、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其中“山河”代指国家,“风飘絮”“ 雨打萍”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景象。 示例②:该联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遭际的息息相关。示例③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手法,使诗歌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

22、这首诗的作者以死明志,表明了对国家的赤胆忠诚之心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或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历程,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或概括了诗人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大义

大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入仕 兵败

24、丹心,赤诚的心。汗青,指史册。诗句直抒胸臆,激情慷慨,表现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和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25、坎坷多难 孤单(孤独)

26、从情感上看,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孤寂。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组绝妙工整的对偶句,作者将押解之路上的两个地名嵌入诗句中,可谓一语双关。

27、前一个“惶恐”是指惶恐滩,后一个“惶恐”是指忧惧不安;前一个“零丁”是指“零丁洋”, 后一个“零丁”是指孤苦无依的样子。“惶恐”和“零丁”都语含双关,既指地名又述心情。诗歌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艰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28、示例: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最后以身殉国。 29、爱国 奉献

3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