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老子的“水”意象

2022-08-28 来源:易榕旅网
■ 浅论老子的“zk"意象 陈 瑶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老子以水喻道,“水意”象囊括了老子人生 一、上善若水——“水”意象之总纲 哲学的总纲.水性与人性的完满结合,正是老子对人生价 《老子》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值的不断追求。 所恶.故几于道。”…地球上一切生命都依赖水而生存,水 关键词:老于“水”意象道 是万物基本营养之一。无论什么生物,都必得雨露之恩泽 才能萌生、发育、生长。而水之滋润万物,善利万物,并不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 是有意地有利于万物、有情于万物、有恩于万物,而是自 家和哲学家.“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存在物,它不仅是 然而然地给予。它从不自矜、不自夸,总是默默无闻、寂然 产生自然万物的母体,而且是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的规 无语地付出,而不需要万物的感恩戴德,甘居世人所厌恶 律.是老子思考世界和探究世界的哲学基础。“道”表面上 的卑下之地。这正应了老子“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而 以自然为宗,但其归宿点和落脚点却在人生,它关注个体 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之天道的品格。 生命的存在。“水”是老子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象,集 老子以水性比喻人性,认为崇高的善人(圣人)就好像 “道”的许多特征于一身,非常形象地囊括了老子的人生 水一样,具有水之所有善性。老子列举了水的七种善行, 哲学。从老子的“水”意象人手,则能更清晰地认识老子学 实际就是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归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 说中隐喻的深层哲学内涵。 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l1 第一,“居善地”。 五、合唱的教育性 因素的调整与平衡,能够影响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柏拉 合唱艺术相对于其它音乐艺术形式,方式更直接,形 图就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音乐教 式简单明了,内容比较丰富。合唱的思想性非常鲜明,因 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之外,必须把美的东西 为有诗一样的歌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很容易被广大听众所 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索,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和谐 理解。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已被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所熟 与宇宙和谐,与灵魂和谐是相通的。”(廖家骅:《音乐审美 悉。这首合唱作品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最后乐章的一 教育》)他把音乐当作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把音乐作为 部分,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听众更明确理解《第九交响曲》的 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得力工具。他认为:“音乐的使命 思想内容,在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人声歌唱席勒的《欢乐颂》 是教育人民达到精神上的和谐,节奏与音调最强烈的力 中的一部分诗句,作者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 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就会拿美 沉思、冲突和斗争走向十九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者所 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教育,心灵 梦想的乌托邦——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 也就因此而丑化。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 结和友爱,体现了作者典型的从黑暗到光明的理想。贝多 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 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最后部分——_△唱部分不但是整部 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两,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 作品的高潮,而且是整部作品的中心。《第九交响曲》创作 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会变成 完成于】824年,这一时期法国大革命正处于低潮.革命理 高尚优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影响年 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第九交响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 轻人的多种手段中,音乐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一个天 音乐创作思想和革命热情,它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占据 性精细、充满激情的人,不可能忘记别人的忧患、痛苦和 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在大合唱活动中,在演唱与排练的过 不幸,……这种良好的品格是音乐培养出来的。”合唱艺 程中能够凝聚人心,并且要求每一个成员都遵守一定的规 术形式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声部、声部与整体的协调 范和原则,从而培养成员的协调能力,培养人的集体主义 与配合,来完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受过良 精神,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合唱的演唱与排练过程中,要 好音乐教育,尤其是合唱艺术教育的人,会很敏锐地判断 求得更细。比独唱歌曲更严格、更复杂。横向上、纵向上、声 善、恶、美、丑,并且很准确地排斥和去除丑恶,吸收善美, 音的强弱控制上都要考虑到的整体的协调与配合。合唱的 从而形成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 演唱与排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过程.这个 道德修养和优秀的内涵等品质,就会很容易被人接受,成 过程,既有对合唱艺术美的直接体验与感受,又有对文学、 为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在社会交往以及工作协调中就会 历史、哲学、艺术,尤其是音乐艺术的综合学习,形成良好 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会少一些曲折和坎坷.很容易 的综合素养。 取得成功。反过来,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修养的 我们从音乐美学的层面上来思考,分析和明确音乐 人.又可以促进与其他人的友谊,影响其他人并带领他们 审美教育的内在价值.探索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类社会 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集体,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这样的 发展的文化现象.音乐审美教育促进和影响人自身各种 人多一些.就会促进整体工作。 93 2011-g:-1.8号中旬干J夫放赘 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为人立身处事也应如此.要时刻 有一天,死亡会使人一切占有的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人活 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 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第二,“心善渊”。学习水大度能容 的胸怀。渊是老子用来形容“道”的概念,称“渊兮似万物 之宗”,为人要像水那样深沉宁静,透彻明净,能够抛弃众 的时候形质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形质立刻转为枯槁。所 以说,凡是坚强的都是属于死亡的类型.凡是柔弱的.都 多物欲的约束,不贪图,不强求,顺应自然,保持心胸宽 是属于生存的类型。在道家眼中,水代表了鲜活、生命、 广、眼光深远。第三,“与善f_=”。学习水仁慈柔和的美德。 水润泽万物而不求回报,冈此而成就了自已的伟大。“与 善仁”,即以“慈爱”的方法来待人接物。要真心地关心别 人,帮助别人,但不奢求任何的同报。第四,“言善信”。学 习水诚信无伪的准则。水自高而下顺势流淌,潮涨潮落如 期而至,这就是信。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离不开交往,交往 离不开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必须是前后一致、言行一 致、表里如一的。第五,“正善治”。学习水约束自已的品 质。水性平正而善于约束甚至委屈自已,这是水不同于其 它物质的重要表现之一。水是善于约束和委屈自已的最 佳物质,当它散落于四方的时候,它被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利用而毫不吝惜;当它汇集起来之后,虽然具有了排山倒 海之势.却仍然沿着固定的道路而行.对任何生命都不构 成威胁。老子希望人们能够效法水的品质,以约束和调整 自己来适应自然。第六,“事善能”。学习水方圆有致的修 为。水具有柔弱的形体,能方能圆,无所不及。老子巧借水 的本性告诫我们。只有方没有圆必然会经常碰壁,一事无 成。相反如果只有“圆”而没有“方”,多机巧,却又是没有 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 第七,“动善时”。学习水及时而动的艺术。河上公说:“夏 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可见水是非常典型的随自 然而变的物种。一个有道的人,为人处世应当学习水的艺 术.顺其自然.不失时机。在条件不成熟时不勉强去做,条 件成熟了顺其自然去做,正确把握周同的环境与条件,努 力寻找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交汇点。老子论述的水是人格 化的水.他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具有水之内涵的理想人格, 这就是所谓的“上善若水”。 二、柔弱奠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意 象之以柔胜刚 老子日:“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的东西,它随圆而圆,随方而方, 却能够怀山襄陵,穿石销金。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 流浩荡万山穿”。柔是水的特性,也是人的本性。老子认 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 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z: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体现于人性上便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只有具备这种 意志的人.才能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柔是水的法则,又是水的象征。在老子看来,“柔弱” 并不是“懦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柔弱是道的普遍 应用.是人意志力的最充分表现,有如弓箭一样,其弓柔 性越强,其箭射程越远。天地万物没有比水更柔、更弱的 东西,但是任何能打败强大敌人的人或物都无法战胜水。 因为它已柔弱到无可替代、柔弱到无法与任何事物相争, 故反而变成最强大的。其实,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无人 不知.但是,却也无人做得到。每个人担心的是自己怎样 才能强大到足以保护自己、怎样才能保护自己拥有的东 西不失去。但是,所有人都有意忽略了无论多么厉害,总 94 永恒的意义。任何生命都有水至柔至弱的特点。柔弱是 生命的本质,柔弱才能顺应一切变化。坚硬的东西都有 着死亡的征兆,坚强与刚硬因无转交余地。故朝向毁灭 与死亡。过刚易折,刚强可被摧毁,坚硬却能被柔弱化 解。天地万物皆无中牛有而来,无为牵,空为盛,虚为弱。 所以,道运行的基本规律是柔弱胜刚强。水能动能静,能 缓能急,能柔能刚,水虽然常常呈现出柔弱的姿态,但是 这种柔弱存必要时又能战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 下之至坚”, 即柔软的东西能够在坚硬的世界中畅通 无阻,所以水无孑L不入,充盈于宇宙万物之间。“柔”是老 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水又集“柔”于一身,老 子借助“水意象“暗示做人应效法水之精神.以柔和宽容 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之力对待一切困难”。即所谓的 “弱者不弱,柔能胜强”。 三、浊以静之徐清——“水”意象之虚静涵养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静止 的水,外无水波,内里透明,人心亦应如此,如果内心保持 平静。便不会被外物所动摇。保持虚静的涵养,是老子人 生哲学追求的目标。只有安静自然才会萌生亲善之心;只 有遇事冷静,才不至手足无措;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宁静 淳朴、严谨审慎。欲成就大事,“虚静”之涵养必不可少。在 老子看来.虚静的生活蕴含着心灵,凝藏着心态。唯有这 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态和质朴的气质,也唯有这 种心灵,才能导引出创造的灵感和蕴藏的潜能,老子呼吁 人们重视自己内在生命的培养,只有恬退自养,静定待 心.才能转入清明的境界。心静若水,是平滑如镜的水面, 映射出世间万物美丑善恶时仍能波澜不惊的一种境界; 是居庙堂之高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一种从容;是处江湖 之远而坦然淡定的一种深邃。虚静不仅是水的内涵,而且 是老子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以元求有,以静求动,更能 显出圣人君子的本色.体现出老子理想人格深厚的哲学 底蕴。l3 四、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水”意象之处下不争 老子认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 为百谷王 ”…水有向低处流这一“处下”的天性,江海能成 为万物的归一正是因为它处下,所以才能成为众多河流 聚集的地方。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地球上最 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 是人的心灵。”老子是在用江海来比喻人应该处下据后, 同时也要像江海那样包容大度。会谦下、能包容是为人处 事的常胜之道,与人为善可以消除隔阂。“处下”看似放弃 了高高在上的机会,但正是如此才真正能成为众望之所 归。“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所以, 圣人想要处在百姓之上为统治者.必须用言语对百姓表 示谦下:想要处在百姓之前为领导者,必须把自身利益放 在百姓之后。老子要求圣人应同水一样,自居下流,藏垢 纳污,包容一切,从而才能达到“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人,都需要有一定的道德约束 力,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只有保持谦(下转第65页) 盎 _. (一)精选例文,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应用文写作素材. .而是应用实践课,教师要把应用文教学寓于职业养成过 例文是学习应用文的基础,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化,是 程之巾,在把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把课 写作训练的范例。但我们现有的技校教材中的一部分例 堂延伸到生活中,指导学生深入各种实践活动,联系学 文内容过于陈旧,格式有些已经与现实脱节,与学生今后 生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应用文写作,掌 的工作实践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拓创新, 握各类文体写作的特点与内容。我在教学过程巾,强调 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些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 应用义的实践性,例如,在开学初指导学生订立学习计 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划;举办各种活动、赛事时,让学生练习写作通知;在“五 在进行“申请书”的写作教学中,可以着重讲与学生学习 四”青年节之前指导学生写入团申请书:“教师节”来临 密切相关的“入团申请书”,也正好符合了学生要求入团 之际指导学生给教师写封慰问信:校运会来临之时指导 的积极愿望,学生也愿意写,有兴趣写。在学习“公文”一 学生写入场解说词与消息;竞选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时, 章时.学生对离学习生活较远的公文写作并不很感兴趣, 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学生大会时,指导学生写会议记 加之许多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经常连各部门间的隶属关 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学生下工厂实习时指导学生写 系都分不清,让他们写某政府机关的公文的确是件难事。 实习报告;学期末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学生毕业前期指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应用文写作 导学生写自荐信、劳动合同等。通过实践、学习、锻炼,学 中去。 生切实体会到了应用文的重要性,应用文写作能力也相 应用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 对应地提高 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应用 同时.作业的批改与评讲也是应用文教学中一个关 文写作教学中,有很多类别的文体适合教师.为学生创设 键实践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的重要手段。 生活情境以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 又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桥梁。文章越练越熟. 果 例如在“寻物启事”和“寻人启事”的教学时,设置“丢 越改越好.成功的作业评析,是把学生写作活动升华一 钱”、“丢手机”、“丢人”的教学情境;在讲授“自荐信”时, 个层次的重要阶段。我在作业评讲中,分别选取优秀作 设置面试情境.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学生担当面试者 业和中等偏下的作业,通过两者比较评析,使学生更加 与评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的表演中获得审美享受, 准确地了解应用文写作方法。而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应用 最后写出相应的文章来。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教学有助 文,我让学生互相当一回教师,根据评分标准互相评判 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 自己的习作.同时不失时机地再次强调写作时应注意的 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 问题,及时发现欠缺,加以纠正和补充,让学生的印象更 (三)结合专业.实现应用写作课与相关课程互动 、 加深刻。 技校学生相对比较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理论课, 一位企业家说过:“不是顾客不喜欢这种商品,而是 如果教师能找到应用文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通过应用文 我们推销不得法。”我们可以这样说:“不是学生不喜欢应 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课.学生自然而然会对 文,可能是我们没有把它潜藏的魅力讲透彻,不是应用 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如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时,可以与 文写得死板,而是我们没有把它教活,不该怨学生学不 教“公共关系”的老师合作。在学生在“公共关系”课上学完 会,应该怨我们教得不得法”。因.tt-g,在应用文的教学过程 “演讲”的内容和礼仪要求后.结合“公共关系”课的演讲题 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改善教学模式.致 目,趁热打铁,讲授“演讲稿”的写作,这样学生对“演讲”有 力培养学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 了整体的认识,演讲稿的写作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写完 肯学、才愿学。只要大家都重视起来,技校应用文的教学 演讲稿后,与“公共关系”课的老师联合组织学生举行一次 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小型的演讲赛,由应用写作老师评判学生的演讲稿的写作 质量。由公共关系老师从形式上评判演讲的水平,使学生 参考文献: 在演讲中,既领悟演讲的技巧,又学会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1]张金英.应用文写作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 三、强调实践性.切实加强对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指导 版社.2002. 应用文写作课不是知识传播课,更不是理论研究课. [2]郭冬.秘书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接第94页)下的美德,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如平凡 勤”的最高存在物。它具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 的流水一样,不与万物相争而得以永恒。人是万物之灵. 下等特性,可以说,正是在对“水”的描述中.老子完成了 理应襟怀博大,视域高远。只有超越自我的樊篱,勇于并 其哲学观念“道”的物化。水囊括了老子人生哲学的总纲. 善于接纳和认可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才能 水性与人性的完满结合,正是老子对人生价值的不断追 够拥有一种清新、质朴、快乐的生活。只有不断地突破自 求,我们也应该从巾得到启示,完善我们的道德修养和立 我和超越自我,才能净化自己的道德心灵.不断开拓自我 身处世 创造的疆域。“谦下”本身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方法。儒家讲 究“精进利身”,即不断追求进取、精益求精,才有利于心 参考文献: 修养;佛家追求“圣洁无身”,即身外无物,寻求自身的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 为。“谦下”作为老子水意象的一个标志,体现着他无为不 1984. 争的修为理念。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 =if-、结语 [3j李梅梅.关于老子思想现代意义的思考[J].文化 老子所谓的“道”代表的是一种“绵绵若存,用之不 研究・理论界,2003,(4).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