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拾遗
2024-09-08
来源:易榕旅网
get煌社邑文书辑校》拾遗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拾遗 于李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宁可、郝春文等整理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校勘精当,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由于敦煌卷子 本身并不很清晰,况该书汇集的写本众多,且亦存在多个副本,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本文提出17例略 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拾遗;校勘 宁可、郝春文等整理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Ill 纳酒一瓮,人各粟一斗。 校勘精当,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由于敦煌卷子 4.用告[罚]。[1l(P.137) 本身并不很清晰,况该书汇集的写本众多,且亦存 按:缺文,应为“用[凭]告罚。”社文中的固定 在多个副本。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本文选取17例, 用语,如:“帖周却付本司,用凭告罚。”[1IP.”2) 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5.限今月九日戊时永安寺门前取斋。lll(P. 43) 1.若本身死亡者,仰众社盖白耽拽,便送赠例, 按:“戊时”应该为“戌时”。此处是用十二地 同前一般。【 支计时,“戊”属十天干,于文意不符。两者字形近 按:同样的句子见该书,“仰众社盖白耽拽便 致误。 送,赠例同前一般。”III(P.S-S)这两种标点均欠妥,“盖 6.限今月十四日主人张丑憨家纳遂。m 白”意为“戴孝”,“耽拽”意为“抬棺”,“赠例” 按:“纳遂”语义不通,核原卷应为“纳递”, 在这个语境中是指社条中规定的社人应该赠送给 “递”P2558中有同样的字形,录为“递”字。纳递: 丧家的物品。整句意思为:仰仗众社人戴孝,抬棺送 同义连用,表缴纳、送给之义。 丧,社人按照惯例赠给丧家物品。断句应该为:“仰 7.幡花散满(于)亭中。IlI(P.5’ 众社盖白,耽拽便送,赠例同前一般。” 按:“亭”当作“庭”。本书中有两处例证,“幡 2.帖周却赴本司。lllf'.76) 花散满于庭中。”lll(P.529)“幡花散满于庭中,梵呗啾流 按:“赴”当为“付”,意为“交付”,在敦煌社 于此席。”I1 指举行斋会所在的庭院。 邑文书中普遍用“帖周却付本司,用凭告罚。”作 8.幡花散满于庭中,梵呗瞅流于此席。【 ㈣ 为结尾的固定用语。如P5593《癸巳年十月十日社 按:“此”应当为“法”,“幡花散满(于)亭 司转帖》III( P2680V《某年七月廿三日社司转 中,钟梵啾流于法席。”【- ‘幡花散满于庭中,种 帖》[Jl(P.329)等都是采用这样的套语。 (钟)梵啾流于法席。”[11(P.529)法席:佛教语,讲解佛 3.合有送口酒一瓮,人人各粟一斗。llW.13o) 法的座席,亦泛指讲解佛法的场所。 按:口应该是“纳”字,核原卷字迹可辨识。第 9.知世荣之若电了,人我之皆空,叹百年之须 二行卷底只有一个“人”字,无重文符号,下行另起 臾,念无常之悠忽。【t 知世荣之若电了,人我之皆 一句,所以该处只有一个“人”字,且“人人”意思 空,叹百年之须臾,念无常口。[IIP.6OS) 与“各”重复,于文意不符。因此录文应为:合有送 按:两处均断句不当。“知”、“了”同义词, 收稿日期:2009—12—16 作者简介:于李丽(1986一),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8l 研究生论坛 语文知识 2010年第1期 “叹”、“念”同义词。四句对仗工整,应该为:知世 荣之若电,了人我之皆空,叹百年之须臾,念无常之 悠忽。第二句“无常”后面的“口”这个符号按照 作者在前言中的解释应该是只代表一个字,但按照 该句的对仗格式应是三个空格。这样以同义词领起 排比句在社文中经常可以见到,如:“知四大而无 注(主),晓五蕴(而)皆空,料体性而不坚。”DIP,633) l0.上通三界,傍活十方。111(P.553) 是祭祀所用的牲畜和谷物都很完备且丰盛,各种物 品都具备了,向神进献物品以报恩。 l5.谨依各追所由人等到,问得款称,欠负不 虚。【l职 按:“称”应属下旬,意思是将所由人等叫到所 由府,核实欠款人欠款的情况,欠款人承认所欠款 数。 l 6.翟崇明欠马社钱二佰四千七伯八十文。ft 按:“伯”应为“佰”,形近而误。 按:“傍活”应该是“傍括”,“然(后)竖通三 界,傍括无(崖)涯。”Dl(P542)“罪雕林而变减,然后兽 通猪狗,傍刮(括)十方。”[1 ̄630)“然后上穷有顶,傍 括元(无)涯,赖此胜因,齐成佛果。”l1]6'.653)傍:《汉 语大字典》释为“广博、普遍”。m 《墨子・尚同 中》“己有善,傍荐之,上有过,规荐之。”1310 ̄.239)王念 孙《读书杂志》I s73)“傍者,溥也,遍也。”“括”是 包容、包括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同义连用。 1 1.刺史玉翼,此贞松而不变,诸郎君等俊折, 怀文武以临人。[ 功 按:“此”应为“比”核原卷,应为“比”,同卷 中下文第九行有“此日”的“此”,两者字形区别明 显。改为“比”文意通,将刺史的德行与贞松相比, 这种比喻在传世文献和敦煌文献中都可以经常见 到。例如:s.2832《愿文等范本・亡兄弟》:“惟公兰 芳秀实,雅量超群;德并贞松,神风独朗。”[51fp4.72) “并”与“比”同义。 12.各怀文武文之金(全)才,尽负神姿之美 体。【 ㈣ 按:核原卷,第二个“文”不存在,当删。 l3.所以穷丹青之妙质,极画饰神功,刁涂始 就。11h ̄P.670) 按:“极”应为“极”,同前文“穷”对应。提手 旁与木字旁在敦煌文书中都作“才”,易混淆。如 且x 18920f 中“拾”作“口”。“刁”同“雕”。与 “涂”同义,都指饰以彩绘、花纹。与前文“画饰”意 思相近。 14.牺齐粢盛,庶品备兹明荐,用申报本。[- 按:此处断句不妥,应当为“牺齐粢盛,庶品备 兹,明荐用申报本。”同卷下文有多个形式意义相 近相近的句子:“牺齐粢盛,庶品式陈,名荐作主侑 神。”“牺齐粢盛,庶品式陈,名荐作主配神。”意思 82 l7.其钱判下府征马钱已就,余欠七(缺文)文 在前由典汜礼处。m729) 按:缺处应为“七十三千二百四十五”,根据 这一文书中“七十三千二百四十五,合征典汜 礼”。[q(e736)两处都是陈述在“典汜礼”处已经征回 的马钱数目,前后文应一致。“文”后应该断句。 “前”应为“所”字误,查看原卷是“前”字,但是于 文意不符,“所由”是“典汜礼”所在的府的名称, 前文多次出现,并且都出现在人名的前面做定语。 如:“所由府史翟崇明”。m729)“右件钱得府状称, 所由典汜礼欠者。”[1ltf'’.34)录文应为“其钱判下府征 马钱已就,余欠七[干三干三百西干 文,在前[所] 由典汜礼处。” 参考文献: 【l】宁可,郝春文主编.敦煌社邑文书辑校fM】.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997.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z1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_乇焕镳.墨子集诂f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1王念孙.读书杂志f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1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懈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俄藏敦煌文献 (第十七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 (责任编辑: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