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疾病症状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U土 分)
体力限制护理前19. 84 ± 2.0919.67 ± 2. 020. 3510. 727
护理后10. 77 ± 1.4716. 95 ± 1.8315. 7970.000
心理情绪护理前13. 74 ± 1.6413. 80 士 1.670. 1540. 878
护理后9. 31 ± 1.4911. 80 ± 1.556. 9490.000
社会关系护理前9. 12± 1.459.23 ± 1.470. 3200.750
护理后5.02 ± 1.028. 10± 0.9113.5190.000
护理前54. 87 ± 4.0154. 93 ± 4.060. 0630.950
Dec 2019
组别例数
总分
护理后36. 12± 2.7145. 87 ± 3.4413. 3580.000
护理前12. 57 ± 1.7413. 05 ± 1.611.2150.229
护理后6.04 ± 1. 199. 50 ± 1.2112.2330.000
实验组36
对照组
1P
36
3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因心梗、血流动力学
发作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 21(18) :2447 - 2448.[4]
肖明月.中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0例的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 :125 -125.[5] 吴智敏.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地高辛
药物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 28(6) :211 -213.
[6] 孙玉燕,冯永莉.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
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268 - 269.
[7] 彭丹,李松.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身症状、体征报告
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_大家健康旬刊,2017, 11(2): 102-103.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 4(13): 127 -128.
(收稿日期:2019 -10 -30)
负荷过重、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其危害较大,严重者 可致死[51。临床中需高度重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 疗,并在治疗的同时辅以系统的护理干预W。综合护理的 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利于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7]。实验结果 显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 量显著改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单用常规护理的患 者(P <0. 05),实验结果类似于张喆[8]的实验结果。综合 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2]
薛雪霞.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向艳清.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151 -151.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 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 :3228-3229.[3] 舒宝仙.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反复
[8]张喆.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庞秀丽
[摘要]目的分析抑郁障碍症使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 年3月进行诊治的抑郁障碍患者68例,依据患者的单双病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施予西酞普兰+心理干 预治疗,参照组34例施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HAMD)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1周、4周、6周患者的HAMD评分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治疗 组患者的HAMD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的(P < 0. 05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 0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 的82. 35% (P <0.05)。结论对抑郁障碍患者予以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较单独使用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的效 果显著。
[关键词]西酞普兰;心理干预;抑郁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1434.2019.12.064
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各类心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阜新
123000
理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抑郁障碍是一种较为常 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由脑卒中导致,据有关文献显示:脑
第30卷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12月
1555
卒中急性抑郁症的发病率在43%左右。抑郁症状不仅会 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严重影 响.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升髙m。对抑郁障碍予以早 期的干预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是精神科临床中研 究的重要课题。对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 的临床效果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诊治 的抑郁障碍患者68例,依据患者的单双病号随机分为两 组,治疗组和参照组各34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的例数有 15例,女性患者的例数有19例,平均年龄为(42.39 ±3. 22)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的例数有18例,女性患者的 例数有16例,平均年龄为(43. 19 ±2. 66)岁。所有患者经 过诊断,均符合抑郁障碍的判断指标,通过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HAMD)的统计,所有患者的评分均在18分以上,排 除伴有严重心肝肾肺等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关于性别、 年龄以及病症等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 >〇.〇5)。 1.2方法参照组患者予以西酞普兰20 mg,并于早饭后 服用,6周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的用药方式与参照组患 者的一致,同时联合心理干预,2次/周,1 h/次,具体的心
表1
理干预内容如下: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 者目前的心理状态并予以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心理 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治疗过程、有效性以及 治疗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 度,告知患者住院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存在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予以疏导,并鼓 励患者积极与他人交流、沟通;理解患者的痛苦,对患者进 行抑郁症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使得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 一个充分的了解并消除对抑郁症的焦虑、恐慌心理,指导 患者应对抑郁症的有效缓解措施.予以患者更多的人文关 怀,与患者家属密切配合,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帮助患者 制定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⑴。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后1周、4周、6周的HAMD
2. 1
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 〇. 05);治疗后1周、4周、6周患者的HAMD评分有了明显 的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P <
0.05),具体见表1:
4周、6周的HAMD评分[(.V ±s),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后1周、
治疗前27. 36 ±3. 2427. 85 ±3. 76
0. 58>0. 05
治疗后1 w21.55 土 4. 0324. 83 ±3.47
3.60<0.05
治疗后4 w12.38 ±2.5416. 94 ±3.27
6. 42<0.05
治疗后6 w10.25 ±1.8814. 84 ±2. 15
9. 37<0.05
组别治疗组(n = 34)参照组(n = 34)
t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 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2.35% (P < 0.05)。
知存在歪曲现象,其对患者接收到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的负性、歪曲认知导致对自己以及所处的环境都带有负面的情绪,患者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 完美、无人关爱;认为所处的环境是一种具有灾难性、很多 难以克服的障碍,最终他们会经常性的经历失败,即使通 过自己的努力也无法改变这糟糕的现实,最终患者可能会 出现自杀的行为、倾向[7)。由于抑郁障碍患荇的此种认知 行为是经过长期生活形成一种一贯表现,因此单纯依靠药 物进行控制是难以达到改变认知水平的效果,只有联合有 效、专业的心理干预,引导其慢慢改变认知、心境等,从而 提高其生活质量8]。对患者予以针对性、科学有效的心理 疏导,通过告知患者住院治疗的关键性.通过交流、沟通的 途径缓解内心的压力,因此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优于 参照组患者的(P <〇. 05),考虑是特殊的心理疏导方式促 进了患者不良情绪的宣泄,以此使得患者的HAMD评分得 以改善。由此可知: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 障碍患者的治疗具有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具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关键。抑郁障碍患者的认 知水平、心境等会发生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实时掌握患者的临床症
3讨论
精神疾病中抑郁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求一种有效治愈抑郁 障碍的措施亟待解决〜。临床上治疗抑郁障碍主要通过 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等措施,但是治疗效果欠佳14]。西 酞普兰是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种抗抑郁药物,其主要是通 过对神经突触间隙中五羟色胺再摄取进行抑制来达到治 疗的目的,且具有较强抑制性,但是对机体的其他神经递 质受体不会产生影响[5]。西酞普兰虽然在临床上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部分患者的身上起效慢、效果不佳,为 了寻找一种治疗抑郁障碍更为有效的措施,研究西酞普兰 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6]。治疗前,两组患 者的HAMD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1周、 4周、6周患者的HAMD评分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患 者的HAMD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的(P < 0. 05 ),且治疗组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 82. 35% (P <0.05),由此可见: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 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由于抑郁障碍患者的认
1556Vol. 30 No. 12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243.
Dec 2019
状,还需对患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子等进行深人的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引导患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明伟.171例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
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3) :116 - 117.
[2] 张丽,向宏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
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 生,2017,33(15) :2355 -2357.
[3] 金小苏,许学明,许德河,陈英颖.艾司西酞普兰与帕
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 (10) :812 -814.[4] 辛琰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
郁症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5 (32): 242 -
[5] 马金芳,陈永新.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
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 11(3) :134 -136.
[6] 刘翔,肖瑛,郑莉娜.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
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7) :67 -68.[7]
陈宁贵,廖敏.西酞普兰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 度抑郁症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7,40(2) :53 -55.[8]
陈建军.浅析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在有精神病性症 状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7, 30(05) : 1049 - 1051.
(收稿日期:2019-丨1 -06)
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小儿腹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尼晓丽句丽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小儿腹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 月收治的85例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改善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焦虑程度较低,进食质量较高,且患儿家长的健康教 育认知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于小儿腹泻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缩短患 儿的症状改善时间,降低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其进食质量,使患儿家长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认知程度,临床护 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表;小儿腹泻;症状改善时间;焦虑程度[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 1434. 2019. 12. 065
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指导下的护理措施:(1)入院指 导:由首位接诊护士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引导患儿及家属 熟悉院内环境,治疗流程、陪护制度等内容,交流过程中与 患儿家长建立有效沟通,以了解患儿的基本状况,叮嘱患 儿在人院当晚8点后禁食,为第二天的晨起空腹静脉血检 査做准备。(2)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情进行 评估,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大便次数及性状、排尿量等,并 进行血液及大便常规检査,观察患儿是否存在脱水症状; 患儿若体温偏高,可采用冰袋或冰毛巾进行降温,有出汗 情况后需及时更换衣服,叮嘱多饮水,以缓解脱水症状。(3)人院第2天-第6天: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家长完成各 项检査,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宣传彩页、当面宣讲等方式告 知家长小儿腹泻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方式。根据患儿年龄 差异指导家长正确喂食,患儿年龄低于6个月时,需尽量母 乳喂养;超过6个月后且已停止母乳喂养的患儿可给予小 米粥、蔬菜羹、面条等食物,待腹泻症状消失后可恢复正常 饮食。(4)入院7天后: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家长办理出院
由于小儿腹泻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小,自制力和自我约 束能力不足,易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影响后期康复[]1。 因此,需要对小儿腹泻患者提供准确的护理服务,以提高 治疗效果。将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于小儿腹泻患者的护 理中,并探究其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 85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共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 0. 2 ~6(3. 5 ±0.4)岁;观察组共43例,男22例,女21例, 年龄0. 3 ~ 6(3. 6 土 0. 3)岁。参与研究的患儿及家属,均对 研究过程及结果享有知情权,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 衡性良好(P>〇_〇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 教、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河南郑州
4500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