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和》精品说课稿共4页word资料

2021-11-07 来源:易榕旅网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和》精品说

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为今后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图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证明及简单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渡的较好时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和谐地融入到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了三角形内角和后,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具体实例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研究。初步感受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四)、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及辅助线的使用。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说教法: 本节课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依赖直观图形学习数学的年龄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用三种拼图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尝试

第 1 页

用多种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极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一题多解,一题多法的创新能力,使课本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2、说学法:课堂中逐步设置疑问,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三、教具准备:

教具:三角尺、多媒体演示台。 学具:三角形纸片、剪刀、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情趣:

上课开始,我通过一个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家里住着三个内角兄弟,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 老二很纳闷。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评理说理,为三兄弟排忧解难,自然导入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

(二)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提问: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由于学生在小学学过这样的知识,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会提出度量、拼图的方法,然后让每个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板,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有几种拼合方法。最后教师总结出几种拼图方法。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丰富的拼图活动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为下一环节“说理”证明作好准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

(三) 实践说明、深入新知: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证明方法比单纯教学生证明更有效。教师设问:从刚才拼角的过程中,你能说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结论的正确方法吗?⑴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⑵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说理方法。⑶请同学们归纳上述各种不同的方法。教师从中挑选四种方法进行讲解、演示。

第 2 页

A已知△ABC,求证:∠A+∠B+∠C=180° 证法1:过A作EF∥BC,

∴∠B=∠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2+∠1+∠BAC=180°

BBCEA21F∴∠B+∠C+∠BAC=180°

C在这里,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思路总结:为了证明三个角的内角和为180°,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方法。 证法2:延长BC到D,过C作CE∥BA,

∴ ∠A=∠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ACB=180° ∴∠A+∠B+∠ACB=180° 证法3:过A作AE∥BC,

∴∠B=∠BA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AA1E2BCD∠EAB+∠BA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C+∠BAC=180°

BC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方法,从中获益,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辅助线的桥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初中阶段一个重要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为学好初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为什吗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钝角?为什吗?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为什吗?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通过讨论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分享同学的想法,培养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外延。

(五) 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第 3 页

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为此我设计了两道习题:

1、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 ???玻璃店去配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

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 ① ② ③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2: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求这三个内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第一道是开放题,这道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第二道题采取了客观题的形式,难度中等,使学生掌握概念并能简单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可挑选中等成绩的学生起立回答。便于了解学生掌握的总体情况。

(六)、课堂总结:

采用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教师再补充的方式进行:⑴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⑵你有什么收获?出示投影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若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