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

2020-10-31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匡艳 周文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摘 要:本文以一些个案切入,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界定和获取途径等方面,结合了日常课堂教学行为,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出自己的做法。旨在阐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数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观察和思考,在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中完成积累,并在积累中让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 积累; 思维;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85-002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学习的内容上将“综合与实践”作为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由此我们明确了数学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双基的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界定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基教授在他的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小学数学研究》一书明确指出:“所谓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意旨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认识。”这一界定已经被海内外众多教学研究者们认可。也就是说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1.数学活动经验有别于日常生活经验,是姓“数学”的。它来源于日常生活却高于日常生活。就拿折纸来说吧,学生在美术课上可以折纸,那是为了创造美,欣赏美;生活中也需要折纸,那是因为生活的某种特定需要;数学上也常常需要折纸,但数学上的折纸有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从折纸中感受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对称,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全等等,这是具有数学本质的,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本质的活动。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公开课上丰富生动的情境导入:电影院里找座位,同学们手拿电影票,在教室里模拟表演找自己的座位,课堂气氛煞是“热烈”,这种活动不具有数学本质的活动,它仍旧停留在生活经验的水平。数学本质的要求是坐标原点的选定与坐标轴的架设,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虽不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的描述,但一定不能脱离用坐标系的“模型”来表示数学对象,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数学对象是用数字来描述,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具有数学本质的,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才能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经验。

2.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所获得的经验,它是区别于广义的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材料,可以完全在抽象的层面上进行。例如:自然数为学习分数提供经验,矩形为平行四边形提供经验。但是这类数学活动是纯粹的数学思维活动,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与具体事物相关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例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从格点图中的方格认识正方形,用一个单位的正方形去拼摆长方形,得出长方形面积;通过剪切——变换(旋转、平移)——拼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将一个平行四边边剪成两个全等图形,获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这种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建立在学生亲历动手操作的过程,获得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可以上升到较为抽象的层面。 3.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贴近现实的部分。数学现实像一座金字塔,从与生活显示密切相关的底层开始,一步步抽象,直到上层的数学现实,可以在具体的生活现实找到原型,例如度量、平面、三视图等等都是具有生活原型、具有现实意义的,而“歌德巴赫猜想”之类的是数学皇冠,已经没有直接的生活原型了。 三、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如何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欧拉说过:数学不但需要观察,还需要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些都说明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1.直接获取经验

学生的学习材料应当是有现实意义,对学生预设的问题也应富有挑战性的,要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所谓数学活动经验也必须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圆柱、圆锥),同时对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展开与折叠并进行探究,初步感受对“侧面积”的认识;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收集相关商品、服装等商标,从商标中寻找出百分数,结合基本生活经验,初步感受百分数的应用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必需。在《数字与编码》教学前,让学生到生活中收集无处不在的数字编码:如图书编码、汽车牌照编码、火车票编码等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字编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满载着获取的资料、质疑的问题、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有了这样的课前预设准备,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将会轻松自如,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源于生活的客观现实中。

2.间接获取经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仅仅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而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就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甚至于有些还很不容易理解。而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系列数学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数学体验。例如“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使它刚好能装下24个小正体玩具盒”这一问题时,应该摒弃电脑课件的展示,尽可能让学生实践探索。①小组合作,各组堆放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②观察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将数据填入表格;③为什么这样设计,你发现了什么?对各种设计要给予肯定,各组交流设计的理由。在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等体积的长方体,当长、宽、高越接近,表面积越小,说明越节省原材料,更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一种教育。上述案例是在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操作、探究。最终都是以建模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经验的。 3.扩大数学活动经验获取范围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后延伸,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机会,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数学活动经验上升为数学思维的思考。例如,学习《有趣的七巧板》后,让学生自行制作七巧板及设计拼图,并与同伴交流自己所拼图的含义,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魁力和数学美;学习《分数》后,可以进行对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就是一种函数关系的渗透,教师可出示数列,让学生思考,这样写下去,会接近哪个数?教师还可以结合数学文化的教育,“一日之棰,日取其半,成世不竭”,学生会在数学文化中感受趋向于0的“极限”思想。通过开展上述数学活动的适度延伸,更多的挖掘了学生的数学现实的源泉,扩大了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范围。 4.反思总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初中数学教材主编董林伟曾说过:“数学课你要有三个问题问自己:一是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二是怎么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三是我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了吗?”在第三个问题中,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行为,当然也是学生反思的行为,学生也要问问自己:我到了那里吗?我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个体获取的数学活动经验上升到数学现实,从而建构模型,为可持续性学习服务。

翻开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还专门安排了《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算普及率》等40个专门的数学活动课内容,这些活动课无一不是强调学生要亲自实践,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种理念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课堂需要实践,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生也主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以及先天具有和后天培养的思维能力出发。通过数学实践,让学生感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虽然现代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教材中也注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习题、探究活动等。但无论问题情境设计的多么完美、新颖生动,学生只是从黑板上、大屏幕中、教师完美的叙述里去模拟构建,亦或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对照、类比。学生的学习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习题到习题,从考试到考试。没有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失败的教学行为。正如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努力与学生一同实践,在教学中开展一切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使他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得以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张奠宙,孔凡哲等.小学数学研究,2009年 [3]杜威.经验与教育,1936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