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020-05-16 来源:易榕旅网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目的要求:本章讲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曲折探索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根本任务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党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曲折探索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教学难点

●党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曲折探索 教学手段: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双向机制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实践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和学时:第五章6学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目的要求:本节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理解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掌握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前党对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以前党对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教学内容和学时:第五章第1节2学时

互动之一:谁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探索的主要成果

1、提出第二次结合的要求。在建国之初,中国还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因此,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建设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苏联模式。“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我国工

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但任何模式都不可能至善至美,苏联模式也是如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与管理体制遇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比例失调问题突显出来,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

毛泽东及时地察觉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模式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面对这种形势,毛泽东发表了多次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他阐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共同道路和民族特点的关系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自己的路。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办法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他指出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找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2、《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论述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与非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同时阐明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6年和1957年之交,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关键时刻,为了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适应新情况,采取新方法,而及时发表的一篇纲领性的理论著作和重要的历史文献。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为几点:第一,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处于历史转变时期的产物。在这个转变时期,国内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当时的干部对这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毫无思想准备,因为搞阶级斗争搞惯了,一听到闹事,就想到敌人,就要实行专政,用对付反革命的办法用到闹事人的头上;对各种思想问题,就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加以压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问题,及时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重大命题,把它作为政治生活的主题。第二,鉴于斯大林的教训。斯大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矛盾,把人民的某些不满、人民对政府的批评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看成是阶级斗争,当作敌人对待,结果打错了许多人。毛泽东吸取了这个教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并把它分为两类,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而不是专政的方法。第三,总结了国际共运的经验。1956年,毛泽东先后主持起草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一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再论》),通过对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和波匈事件这两件事的总结,开始从理论上深入地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可以说,《一论》和《再论》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作了一定的理论准备。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是: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第二,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存在着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说来,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第四,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认为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今后主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现实意义:第一,理论意义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学说。第二,实践意义在于它对今天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同志在探索中提出的理论成果

1、刘少奇:提出按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

2、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朱德:提出党执政后纪律检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不够成熟,有的未能付诸实践,有的在实践中没有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互动之二: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的曲折是什么?又是怎样通过曲折走向发展的?

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大错误

1、“大跃进”错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总路线提出后,又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等。在这样的目标和口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2、“文化大革命”错误。这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一个过程。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经过不断升级的中苏论战,特别是经过“四清”运动,毛泽东越来越感到中国有出修正主义和复辟资

本主义的危险。他认定,中国有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而且相当广泛,人数不多,但有影响。他还认定,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不在基层,而是在上层,尤其是中央。毛泽东觉得时不我待,就在73岁那年毅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下,由于对党内和国内的政治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又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方法,所进行的一场错误的“革命”,它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浩劫。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一直在思索和寻求解答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发生困惑和疑问最多的问题。显而易见,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看作是社会主义特有的规定性,都是错误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会遭受挫折,会存在失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苏联模式到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表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搞清楚,而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研究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探索。

(三)实事求是地对待17年的历史

1、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

2、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才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同样不能不经过反复。我们应看到造成失误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不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反面的教训,只要科学地加以总结,都是宝贵的财富。事实上正是这些经验教训,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和条件;正是在科学地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

3、不能完全否定17的历史。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大跃进”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而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因此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这段历史,不能因为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而把文革前的17年看成漆黑一团,一无是处。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目的要求:本节讲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历史过程,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教学内容和学时:第五章第2节2学时

互动之三:社会主义本质是在解决什么根本问题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什么?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围绕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深刻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提出的现实依据。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313页)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不是社会主义的“名”,而是社会主义的“实”,这就抓住了社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因此,他所关注的不是社会主义现有的特征,而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有哪些一般的区别,而是社会主义如何才能优于资本主义。简言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社会主义本质所体现的东西究竟在哪里?他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实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10~11页)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在当时是被搞得十分混乱的一个问题。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把本来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真正是应当属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很多人却看不清、看不到,存在诸多的混乱和错误观念。

2、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越来越远,仿佛是在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走下去,社会主义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应当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是,要想统一全党的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3、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回顾一下我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二是来自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体制模式;三是我们自己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客观存在的基本特征区分开来,针对过去只是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形成这种特征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根本的目的和目标。

他提出了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高体现。这三个方面的概括,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又包含了生产关系;既包含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包含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既讲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又讲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因此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既是前者的结果,又是后者的条件,是一种关系上的递进。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联系,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即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地放在了生产关系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在很长的时间内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越性。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铁一般的逻辑,论证了一个道理,私有制和剥削是资本主义一切罪恶的根源。邓小平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点,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于最广大人民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平等,并且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一个最大的优越性。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社会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既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高效率的社会;又要求分配合理,共同富裕,公平公正的社会。但是社会现实生活与此存在着鲜明的反差,于是,一部分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不理解。邓小平同志在概括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五个动词,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体现只能是最终的结果。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既定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又具有过程性,它所体现的是由不够充分到比较充分和最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这样渐进的阶段性过程构成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的。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那么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应该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需要若干代人进行坚持不懈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M(一)理论意义: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1、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曾经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清楚,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客观实际的。如人们往往停留在或偏重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层面上,并且把这些当做社会主义内在的根本属性即社会主义本质。这样的理解加以绝对化和简单化,特别是忽视了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这两个本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因而并未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这一新论断,纠正和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实现了一次意义重大、深远的思想大解放。

2、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291-292页)邓小平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气魄和睿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创造性的重大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3、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只有准确地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本源和基准,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二)实践意义: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如何正确地制定和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不断取得成功,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问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根本上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上讲,社会主义本质是更深层次的、更基础性的本源和标准。正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实现形式,为逐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邓小平理论及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它将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更大成就。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目的要求:本节讲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生产力多层次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掌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的手段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难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

教学内容和学时:第五章第3节2学时

互动之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一、发展是硬道理 (一)论断的提出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二)论断的重要性

1、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得出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该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反复强调,必须尽快把工作的重点从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选集》4卷586)可见,马克思主义者向来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是由于后来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20多年里,发展不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他认为,经济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对战后时代主题转换的敏锐把握和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认为,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中,和平是发展的条件,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就难以集中心思发展经济;而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因此,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对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发展太慢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落后,而落后就会受制于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要想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首先要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赶上资本主义,超过资本主义,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中国加快发展起来,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论断的提出

关于对发展问题的思考,早在新民主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江泽民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发展创新。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二)论断的必然性

1、是由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富国强和振兴中华。 2、是对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是对我国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科学结论。前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在于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动摇乃至丧失了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3、是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实现所承担历史责任的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靠发展;要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靠发展;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必须靠发展;要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须靠发展;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也必须靠发展。因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将发展作为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大问题。这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互动之五:谁代表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什么?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必然性

1、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谓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劳动者自身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协调。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在改造,继续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为了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社会历史条

件下,先进生产力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各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各有自己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机器大工业已经不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的社会生产力,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

(二)措施

1、坚持改革,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论断的提出

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技进军”的口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二)论断的发展

1、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思想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充分地估计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于1995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所谓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人才强国战略。所谓人才强国战略是把人才作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关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国家以创新为动力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形成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的战略。《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

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第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第 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 第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第四、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本章小结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初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社会主义本质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创新型国家

二、基本理论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