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临床护理技能、社区卫生保健知识、富有人文精神精神,能适应临床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家庭,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护理、康复以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对医学科学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护理岗位群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为原则,以素质教育和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采用“2+1”培养模式,即二年的校内学习和一年的医院实习,学校和医院两个育人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校内学习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实训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一年的教学医院顶岗实习中完成专业课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2)具备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及护理知识。 (3)具有基本的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4)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较熟练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对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及一定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4)能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康复指导和进行卫
生宣教。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服务意识。 (6)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入学文化程度及修业年限
1.入学程度 初中毕业 2.修业年限 三年 3.时间分配 学年 入学教育、 军训 一 二 三 合计
四、课程设置
(一)按课程定位划分 1.按课程定位划分
(1)主干课程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2)主要课程 急救护理、社区护理、传染病护理、五官科护理、护理心理学、护士人文修养、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
(3)其他 医学遗传学、护理英语、中医护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基础知识、语文、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形体训练。
2.按修课形式划分
1 1 34 33 67 2 2 2 6 1 2 3 教学 考试 毕业教育 毕业实假期 机动 合计 习 42 42 12 12 4 28 3 4 2 9 52 52 52 156 (1)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基础知识、语文、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护理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士人文修养、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传染病护理、五官科护理、急救护理、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2)选修课 医学遗传学、护理英语、形体训练。 (二)课程基本要求及时间分配
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学时
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公共必修课程。
培养目标: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2.哲学基础知识 36学时
课程性质:《哲学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指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培养目标:① 教育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 指导学生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判断是与非的能力,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自己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③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
路和人生目标。
3.语文 68学时
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包括常用文体的读写知识、范文和例文、语文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
培养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掌握基本文体的写作方法、中等文学欣赏能力等要求。
4.体育 68学时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培养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运动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形成自觉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
(3)身体健康目标: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保健体育方法,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的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
(5)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5﹒英语 136课时
课程性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英语教学应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
课程目标:英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6.计算机应用基础 32学时
课程性质: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要求熟悉常用DOS操作系统命令,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方法,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和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一种数据库语言并编制简单的信息管理程序,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
专业基础课
7.生物化学 48课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及今后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生物化学理论和实践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糖、脂、蛋白质的代谢及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熟悉维生素的分类及功能,组织器官代谢的特点。了解生化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几种生命物质(蛋白质、脂类、糖及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代谢,代谢调节。层析、电泳、分光光度法等基本技能。
8.人体解剖学 90学时
课程性质: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课程内容包括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课程目标:要求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以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掌握人类起源、进化和个体发展的规律,掌握医学遗传性疾病的基本知识。熟悉人体胸、腹部的体表标志线,腹部分区,重要脏器的体表投影,体表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理解内脏概念及与祖国医学脏腑的关系。
9.生理学 80学时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与活动规律,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结合临床熟悉学科的新进展。了解能量代谢与体温,人体衰老的原理。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保健打下必要的基础。
10.组织胚胎学 32学时
课程性质:组织胚胎学是借助于显微镜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
科。包括细胞学、基本组织学及各系统器官的细微结构,人胚早期发生以及心脏、肾脏与生殖器官的发生过程。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胚胎发生过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1.病理学 72学时
课程性质:《病理学》包括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疾病的病因及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转归和结局。了解国内外病理学新进展。
12.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 72学时
课程性质:《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包括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免役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法,建立无菌观念。熟悉免疫有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人体与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
13.护理药理学 72学时
课程性质:《护理药理学》是研究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药动学、药代学和药物各论。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基本知识,合理用药原则,各类实验的目的。熟悉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各类药物的新进展。在护理工作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护不良反应,并能作出初步的应急处理。
14.护理心理学 36学时
课程性质:《护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心理护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各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家庭、社区心理护理。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心理评估与
心理干预的技术、心理应激与临床心身相关问题、患者心理、护士心理、心理护理等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对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意义,建立心身相关的概念,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提高患者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15.护士人文修养 54学时
课程性质:《护士人文修养》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各专科护理、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课程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学科的特点,“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从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服务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伦理法规修养、社会学修养、人际关系修养、美学与礼仪修养、文化修养、科学思维修养、信息素养与学习素养等内容,为学生理解社会、鉴赏美和创造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同时也为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护士人文修养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课程护士应具备的人际沟通、创新思维、审美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
专业课
16.护理学基础 192学时
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是护士护理患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将护理程序贯穿于各章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17.内科护理 192学时
课程性质:《内科护理》是研究内科疾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运用护理程序诊断和处理内科疾病患者的健康问题,以达到恢复和增进患者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科。
课程目标:通过对内科护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对内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急症的配合抢救的能力。
18.外科护理 160学时
课程性质:《外科护理》是助产专业的专业课,包括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总论的基本理论,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特点,掌握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特点,熟悉外科护理的新动向、新进展。
19.儿科护理 72学时
课程性质:《儿科护理》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护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护理、防治方法,熟练掌握儿科护理的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危患儿进行身心护理。
20.妇产科护理 56学时
课程性质:《妇产科护理》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临床护理科,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早、中、晚期的孕妇实行整体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孕期检查。运用护理程序对分娩期、产褥期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并能协助医生完成接生。运用护理程序对伴有妊娠期或/及分娩期常见并发症或/及合并症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制定新生儿护理计划,教会产妇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常识和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妇科常见疾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21.传染病护理 24学时
课程性质:《传染病护理》属临床护理范畴,是介绍传染病护理中有关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科。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各论重点是各系统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和预防。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常见传染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使其早日康复,进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掌握传染病、传染病护理、隔离、消毒等概念,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护理要点;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
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以及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常见症状的护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防。
22.护理管理 8学时
课程性质:《护理管理》是护理科学、护理技术与管理艺术的综合集成,是运用管理原理和原则,研究医院护理工作的特点及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医院常用的护理质量标准、医院护理质量缺陷与管理、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临床护理工作组织结构、与护士执业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护士临床工作相关的医疗法规。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院常用的护理质量标准及医院护理质量缺陷与管理。熟悉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及临床护理工作组织结构,了解与护士执业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与护士临床工作相关的医疗法规,以提高护理质量。
23.精神科护理 20学时
课程性质:是护理和精神病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以护理的理论原则为基础,以医学精神病学和自然科学为指导,研究、探讨和实施精神障碍的护理及管理方法,满足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需要。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精神科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对常见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整体护理,促进其康复健康。
24.五官科护理 42学时
课程性质:《五官科护理》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属临床护理的一个分支。本学科从护理角度观察眼、耳鼻咽喉、口腔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出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探讨用护理的技术方法,协同医生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促使其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五官科护理评估和卫生保健、各种常见病护理和五官科诊疗室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五官科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和规律,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树立整体观念,注意全身与局部关系,了解药物史、家族史和环境因素,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5.急救护理 36学时
课程性质:《急救护理》是一门多学科相互融合而又独立的新兴学科,是研
究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监视、护理的临床护理课程。急救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病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常用急救技术。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对急危重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判断和应急处理及配合抢救护理的能力,能运用整体护理观念,对急、危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学会常用急救技术。了解急救护理范畴和发展,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的设置和管理;危重患者的常用监测技术。
26.中医护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运用中医药理论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一门学科。包括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程序、方药基本知识及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和方法等。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辨证观和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护的能力和实施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
27.社区护理(含老年护理) 54学时
课程性质:《社区护理》是综合护理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研究在社区范围内进行护理工作,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即通过直接对社区内个体、家庭和群体进行护理,达到增强社区人群的健康意识,提高对付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能力,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习惯,控制或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品质的环境因素,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为目的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包括社区护理概论、护理程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社区环境与健康、社区护理的流行病调查与统计方法、社区健康教育、儿童健康、妇女健康、老年人健康、慢性患者的居家护理、家庭健康护理等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以及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并能应用相关知识指导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
28.实践技能操作 28学时
课程性质:是以训练和强化学生护理操作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护理及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的护理技能。
(二)选修课
29.医学遗传学 32学时
课程性质:《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医学的关系, 即研究人类遗传的发生原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包括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遗传学的理论、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运用于护理实践中。
30.形体训练 36学时
课程性质:形体训练是在人体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人体艺术造型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在体育学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高校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形体训练是通过身体练习,塑造体形、训练仪态、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课程目标:
(1)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了解形体及形体美的概念。掌握形体训练的特点、要求、方法和技巧,了解形体美与提高服务质量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韵律感、节奏感、协调性,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行姿。发展学生肌肉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素质、增强形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通过合理运动达到健身、塑形、美姿目的的终身维护形体的良好观念。
(4)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搞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5)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31.数学 64学时
课程性质: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等内容。 培养目标:熟悉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运算技能,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数学基础。
五、教学进度表
附表:中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序 号 按学期分 配 课 程 名 称 考 试 考 查 课 时 数 总 课时 讲 授 实验见习 1学年 1 16周 2 3 18周 18周 每 周 学 时 数 按 学 年 及 学 期 分 配 2学年 4 14周 3学年 5 6 42周 必 修 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哲学基础知识 语文 体育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生物化学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 免疫学基础与 病原生物学 护理药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士人文修养 护理学基础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儿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传染病护理 护理管理 精神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急救护理 中医护理 社区护理(含老护) 实践技能操作 2 2 3,4 4 3 3 4 72 72 36 192 192 72 56 24 8 20 42 36 36 54 28 1858 1 32 36 68 68 136 32 48 90 80 32 22 25 40 8 136 16 38 64 66 20 50 54 54 24 42 98 136 122 52 44 20 8 16 30 22 24 44 1293 10 11 28 60 16 10 26 14 12 22 18 18 12 12 94 56 38 20 12 4 0 4 12 14 12 10 28 565 2 2 2 国 防 教 育 军 训 1 周 4 2 3 5 5 2 27 2 2 2 2 4 4 4 4 2 3 2 29 6 6 5 4 4(1~6w) 4(8~9w) 4(11~15w) 2 3 30 2 2 临床阶段 临床实习 内科 10W 急诊科 2W 外科 10W 手术室 2W ICU 2W 妇产科 4W 儿科 4W 传染科 2W 五官科 2W 门诊 2W 社区 2W 2 1.2 1.2. 1.2 1 1 1 1 1 2 72 2 3 3 3 3 4 2 54 见 习6 16 周 5 4 3 2 26 2 4 160 4 2 3 4 总学时及周学时合计 29 医学遗传学 30 形体训练 数学 选 修 课 1 32 3 36 3、4 64 26 4 6 32 总学时及周学时合计 毕业考试科目 132 30 38 2 4 2 专业知识 专业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