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缘,东临中卫灌溉平原,西为半荒漠棕钙土山前平地,受大气环流和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为全国“三大风口”之一。境内流动沙丘密集分布,以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为主,沙丘作西北向东南呈“之”字形前移,年平均前移3-5m。土地总面积6619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占22.7%。年平均气温8.4℃,降水量188.4毫米,蒸发量1973毫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均起风时数达900小时,最大风力11级,风大沙多,气候干燥,为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近几年来,中卫市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乔、灌、草种植相结合的措施,建立起以麦草方格、沙生植物为主的“五带一体”固沙防护林工程,以防止包兰铁路在该处被风沙掩盖,保证畅通。
一、“l米×l米”麦草方格固沙法
麦草方格固沙这一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治沙技术,特别适合流动半流动沙丘及新垦沙地的流沙固定。麦草方格固沙平面形状有圆形、三角形、马蹄形、带状、方格状等。经过多次实践证明,l米×l米半隐蔽式麦草方格的固沙效果最好,所谓的“草方格沙障”就是将小麦秸秆纵横交错地撒在沙面上,形成一个个1米见方的草方格,然后用铁锹的尖头将麦草压入沙中,留10 多厘米长的秸秆露在沙外面。紧密相连的草方格织成了巨网,而在每个网格里栽种了耐旱抗风沙的沙生植物,巨网护住了小绿苗,小绿苗渐渐长大,成为连成一片的绿色植物带,在包揽铁路两旁使用麦草方格固沙法,铁路两旁的绿色植物带,阻挡了风沙减弱了风沙对铁路的危害 。
麦草方格防风固沙的原理是:麦草露出地面高度约15厘米,而风沙流就是在地面10—15厘米内的高度贴地面移动的,方格状的麦草沙障可有效阻挡来自任何方向的风沙并将其封闭。将大量的方格麦草沙障连接起来,就可构筑大面积的遮蔽防风固沙区域,达到固定沙流的目的。麦草方格沙障的使用寿命一般是3—5年,经过3—5年,麦草成为银灰色,又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很有利的肥料。同时,沙尘中含有一些粘土,风小时,由于沙子重量大于粘土的重量,这样,沙子落在了下面,粘土附在沙子上面,又因为大气降水、露水等因素,使这些粘土粘结在一起,形成了沙结皮,这是形成土壤的初期。它不但能固沙,而且随风刮
来的草籽和种子落在上面就可以生长。这种防风固沙的方法主要优点在于:一是投资少,成本低。 二是简单易行,便于操作。麦草扎设成方格状沙障,技术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就地取材,替代材料广泛。中卫是小麦产区,麦草可就地取材,沙区及附近若无麦草可以稻草、芦苇等作替代材料。四是适宜范围广。更重要的是,这种无灌溉条件下的防风固沙法,可省去大量的水利灌溉投资。之后,可在麦草方格内栽种花棒、籽蒿、油蒿、柠条等沙生植物,形成绿色植被。同时,还在前沿辅以工程阻沙和育草封沙,构成一个稳固的绿色防护体系,保护了包兰铁路的正常运行。
在锁住沙龙的同时,中卫人民利用靠近黄河的有利条件,引提黄河水定期浇灌,在沙丘上营造起槐树、杨树、花棒、紫穗等乔木和灌木混交林带,使铁路两侧出现了一条长55 公里、宽500 米的绿色走廊。科学工作者把一些大片的流动沙丘改造成良田,通过扬黄灌溉、种植绿肥等措施,在沙丘上栽种上瓜果、蔬菜、粮食等经济植物。
二、“五带一体”防风林体系
“为保证包兰铁路的畅通,中卫固沙林场在国家铁道、林业、科研、气象、环保等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协助下,几代治沙工作者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五结合、五为主”的治沙措施,在包兰铁路中(卫)甘(塘)段铁路两侧建起了以“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为内容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1970年,固沙林场将黄河水引上100多米高的沙丘进行灌溉造林,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卫固沙林场干部职工在沙漠铁路沙害治理的实践中累计造林9000万株,扎设麦草沙障15万亩,平沙造田5000亩,修筑水渠50公里,设置钢丝围栏108公里,保证了包兰铁路在沙坡头区段的安全畅通。
“五带一体”防护体系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五带组成,这五带缺一不可,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是现今最有效、最严密和最科学的治沙方案。上风方向300多m,下风方向200多m,总宽500多m,其中的无灌溉防护林带是必备的核心部分。由铁路向外,这五条防护带的营建技术要点分别为:
1.固沙防火带:在路基上风方向20m,下风方向10m,清除植物,整平
沙丘,铺设10-15cm厚的卵石、黄土或炉渣,起疏导作用,形成固沙火护带。设计此带是因为当时我国使用的是蒸汽机车,燃烧的是煤,一路上有带火星的煤碴落下,很有可能引起大火,所以在铁路附近铺了砾石,以防失火。现在我国已使用电力机车,它已失去了作用,但它也是沙坡头治沙五带一体中的一带。
2.灌溉造林带:在固沙防护带上风方向外侧60m,下风方向外侧40m范
围内,整修梯田,修筑灌渠,梯田设障,灌水造林。可选的乔灌木树种有二白杨、刺槐、沙枣、樟子松、柠条、花棒、黄柳、沙柳、紫穗槐、小叶锦鸡儿、沙拐枣等,春季植苗造林,造林密度1×2m,隔行混交或片状混交,混交时以灌木为主。
乔木半月灌水一次,定额33立方m3/亩,灌木一月灌水一次,每次66立方米/亩。这带主要是起到“阻沙”和“固沙”作用。
3.草障植物带:在灌溉防护林带外侧上风方向240m左右、下风方向160m
左右的范围内,于造林前一年的秋季全面扎设1m×1m的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无论风沙多大,当风速减小时,沙子总会落在麦草的边缘,再刮风时,沙子被麦草挡住,不会扬起,有效的固定住了沙丘。之后,垂直主风方向,按株行带距1m×1m×2m的规格,营造以头状和乔木状沙拐枣、小叶锦鸡儿、花棒、柠条、黄柳、油蒿等树种为主的灌木林。造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为主,方法多为植苗造林,株行距为1m×1m或1m×2m,油蒿株距0.5m;黄柳、沙柳用扦插;油蒿也可于雨季撒播。建议采用柠条×花棒、柠条×油蒿、花棒×小叶锦鸡儿的混交类型。这带主要起到“固沙”的作用。
4.前沿阻沙带:在无灌溉防护林带外侧上风方向的丘顶或沙丘较高位置,
用柽柳巴或枝条建立折线形高立式沙障,沙障地下埋深30cm,障高1m,阻挡风沙,使栅栏内风力减小,以保护无灌溉防护林带外缘部分的安全。这带主要起到“阻沙”的作用。
5.封沙育草带:在前沿阻沙带上风方向百米范围内的局部沙丘迎风坡上,
采取设栏封沙、铺设沙障、栽植灌木的方法,减少人畜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促进封育区内植被自然繁殖,抑制风沙流运动。这带主要起到“固沙”和“阻沙”的作用。
沙漠地区的铁路防沙,若无灌溉条件,则采取机械固沙方式,如高立式多列式竹篱。有灌溉条件地区,可于铁路上风方向建立多带式植物防护带。带宽30-50m,带距40-50m,具体视沙害程度而定。根据沙害危害程度,上风方向可设3带到1带,下风方向只设1带。乔木可选二白杨、新疆杨、银白杨、沙枣等,灌木可选柽柳、柠条、锦鸡儿、花棒、梭梭等。配置上要乔灌结合,以形成前紧后疏的林带断面结构。戈壁上需开沟积沙客土造林,沟深40-50cm,沟宽40cm,沙满后挖穴造林。因戈壁渗水快,灌溉要少灌勤浇,半月一次,每次80立方米/亩。4月下旬至10月下旬间,林内除草,带间育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