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美术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2024-03-05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美术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它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2、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说“画圣”吴道之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4、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

5、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

6、“三远”:郭熙的山水画论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高、平.

8、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李泽厚语)。

9、骨法用笔: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

10、《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战国)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较高水平。

11、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

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仰韶文化,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12、海派:上海画派的主要画家任熊、任薰、任颐、虚谷、等人,他们既学习传统,而又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

13、兰亭序:著名的行书帖.为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引酒赋诗写序.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14、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绢本大青绿设色,51.5厘米1191.5厘米.画家在近12米20厘米,整绢上以半年的时间、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气魄和高超的技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锦绣河山.

15、岩画:雕刻图绘在室外崖壁或岩石上的绘画统称岩画。它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人类早期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6、“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17、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他的绘画理论和绘画风格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审美精神而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求形似,而是主张“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他的这一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把中国传统绘画

推向了新的里程碑。现存《洛神赋》、《女史箴》、《烈女仁智图》等是他的作品的摹本。论画魏晋盛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18、张僧繇:齐梁冠冕一代的大画家,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画家之一。他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疏体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19、“畅神说”:刘宋时宗炳《山水画序》中提出的山水画艺术“畅神”的功能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畅神说”丰富了中国绘画的理论体系。

20、《五牛图》:是中唐农村风俗画家韩恍的传世佳作。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神态的黄牛,笔墨传神,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扑实的艺术风格。

21、《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作者唐代张彦远。全书共分十卷,四部分内容: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

2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理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

23、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24、“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明、工致、优美胜。

25、《清明上河图》: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作者北宋末期优秀的人物风俗画家张择端。作者通过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这幅作品不愧为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26、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是在北宋后期,元代逐趋成熟,并成为中国封建后期画坛的中坚。

27、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世称元四家。四人绘画具有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强调浑厚的文学趣味,突出强调笔墨,以书入画,画上题字作诗;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疏荒、吴画沉郁湿润。

17、扬州画派:是清代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又叫“扬州八家”、“扬州八怪”。该派突破了当时形式主义的束缚,以一种清新、生气勃勃的姿态振奋了中国画坛,在中国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8、董其昌:明末著名书画家。他在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重大成就,富收藏、精鉴赏,兼工诗文、禅学。他不仅是华亭派的代表画家,也是整个明代后期绘画的领袖人物。在绘画思想上董其昌提倡“逸笔草草,但求形似”的文人画风,追求“墨戏”产生的阁帘效果、阁水看花。他把唐以来的绘画分为“南北”两宗派,尚南贬北,抬高文人

画的地位,压制“浙派”山水。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其影响一直波及到明末以后的三百多年

29、八大山人:朱耷:清初杰出画家。别号八大山人等。他是明朝的宗室,明亡后遁入空门,不足以解脱其家国之痛,于是慷慨悲歌,一一寄情于笔墨之中。所作书画题款,常将“八大”二字连缀,又将“山人”二字连缀,乍看之下,像是“哭之”或“笑之”,由此可见其哭笑不得的内心隐痛。所以,他的绘画,都是以泪和墨写成,显得特别的苍凉寂寞。尽管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的开创者是徐渭,而代表着这一画派最高成就的应该说是朱聋。朱耷现存作品有《荷兰水鸟图》、《牡丹孔雀图》、《湖石翠鸟图》、《安晚帖》等。

30《林泉高致集》:是北宋郭熙山水画创作的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该书论述宽泛,涉及山水画创作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不少地方则是发前人所未发之观点。

31、阎立本:唐代杰出画家。阎立本的画继承并发展了魏、隋以来“以线描画”,“以形写神”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物精神刻画,用笔沉着清俊,用线遒劲坚实,工笔重设色。画有《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昭陵列像图》、《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等。

32、张萱:盛唐著名画家。擅画仕女、婴儿、鞍马、屏障、宫苑一类题材。他画的妇女形象,“曲眉丰颊,浓丽丰肥,酥胸长裙,温润香软,丰厚为体”。是盛唐绮罗人物画的典型风格。画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武后行从图》传世。

33、周昉:唐代杰出画家。出身官宦之家,官至宣州长史。由于他的出身和生活环境使他能常“游卿相间”,“多见贵而美者”,故

其绘画多作“体态浓丽丰肥”的“贵游人物”。是“绮罗人物”的典型作者之一,是张萱之后表现贵族妇女的著名画家。绘画作品见于记载的有一百件之多,流传至今的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

34、韩干:唐代杰出画家,善于画马。韩干画马,不拘于陈法,注意观察事物和写生,遍画宫廷御马,受人称颂。他画的马,体态骠悍肥壮,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其代表作有《牧马图》、《照夜白图》等。

35、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工龙、虎、人物。尤擅山水。多画平缓连绵的山峦,云雾迷茫,林麓洲渚,山村渔舍,全是江南丘陵湖泊的动人景色,不为奇峭之笔,开创了平淡天趣的江南画派的特有风貌,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师法他的有巨然、萧照等。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等也深受其影响。传世作品有《潇湘图卷》、《夏山图卷》、《龙宿郊民图》等

36、范宽:北宋著名画家。善画山水,初学李成,后学荆浩,后又悟到应师造化,即移居终南山和华山林麓之间,终于自成一家。他是山水峰峦浑厚、石纹用雨点皴,气势雄强。千岩万壑,使人如置身其间,人谓范宽能“与山传神”,“得山之能”。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

37、马远:南宋著名画家。工山水、人物、花鸟等。山水学李唐,并有所创造,布局简洁,线条硬劲,画山石用大斧劈皴,兼用钉头鼠尾皴,水墨苍劲,意境深远。构图多作“一角”之景,人称“马一角”。“南宋四大家”之一。传世作品有《踏歌图》、《梅石溪凫图》等。

38、梁楷:南宋水墨人物画大师。他在宋初石恪的基础上,发展

了水墨“减笔”画法,塑造人物草草数笔,而又神韵十足。对后世徐渭、朱耷、石涛、金农等人影响很大。他的水墨大写意画法,用包含水墨的阔笔侧锋渲刷,大面积的水墨自然分出浓淡,含蓄地显示出衣纹的折谍形态。传世作品《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图》。

39、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书法篆、隶、行、楷、草诸体无所不工,而以行、楷最精。书写碑刻很多,圆转劲丽,人称“赵体”。赵孟頫是一位绘画全才。山水、人物、鞍马、竹石皆精到。受其影响的元代画家很多,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传世书法作品有《洛神赋》等。并有《秋郊饮马图》、《秋郊饮马图》画作传世。

40、借古以开今:清初“创新派”的艺术主张。以清初“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创新派”,继承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感破感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他们的艺术对清代和后世影响很大。

41、黄筌:五代后蜀杰出画家。四川成都人。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勾,然后再以重彩渲染,即“双勾填彩”法。作品多描写宫廷中的珍禽异卉,画鸟羽毛丰满,画花艳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而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的徐熙并称“徐黄”,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从而形成五代、北宋两大花鸟画派别。有《珍禽图》传世。

42、明四家(吴门四家):沈周与文征明同为吴门画派的开派大家,而唐寅、仇英是“吴派”的友军。在画史上一般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他们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院体”和“浙派”垄断画坛的局面,而且标志着明代绘画独立面貌的形成,进一步完善了文人画的艺术形式。

简答题

1、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

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

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

2、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而兴,出现了新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一批艺术石窟,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山水逐渐从人物画种而兴起.建立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如王微、谢赫和绘画理论著作,如《画品》《画山水序》.总之,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对唐以及以后来中国绘画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国艺术(绘画)从雅拙走向成熟的桥梁.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意义.

这是张曹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鉴定了理论基石.“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不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两者协调,便会有好的作品产生.

4、何谓“南宋四家”,并分别叙述其艺术特点.

李唐、山石用“大斧劈皴”笔势雄阔,畅快淋漓,构图采取近景以角,

起“开派”的作用.

刘松年、画风工整,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景.

马远、画面简陋,全景不多.山石用大斧劈兼水墨皴,也兼用钉头鼠尾的皴法,笔势锋利严谨,方便有力.画树多用焦墨,秀拔多姿.

夏圭:在用笔上好用秃笔,点笔和夹笔,墨线气势起伏,落笔速度大而轻,尾端呈现尖状线条,富有变化.

5、石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上有何贡献.

他师法自然,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在写生实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前人的种种规范,创作出大量新颖独特、千情万态的优秀作品,为山川造像,为山川传神,他的山水画十分着重形式美,善于用点.在艺术上有很深刻的见解,著有,概括起来绘画美学思想有两个:一是强调“有我”,一是“一画”.在《变化章》提出:“故群子惟借古以开今也.”这段话抨击了复古的陈词滥调,艺术贵在创新,抒发情感、给清代绘画带来了生气.

6、清代最著名的三大年画产地有哪些.

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杨家埠.

7、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点.

它是西汉纪念碑群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是雕塑艺术在塑造形象方面打破旧的程式,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这批石刻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除了作者环绕所纪念的英雄及其业绩,进行了精巧的设计与创作外,还在于它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得形,顺势雕凿,在顽石中崛起活跃的生命.刀法简洁洗炼,造型朴拙粗放.在整体的团块结构中,采用浮雕和线刻表现细部,圆浑中透露明确的转折.给人的感觉不浮华、不繁琐、也不矫揉造作,浑朴深沉的思想,勃发豪放的精神蕴籍于单纯而自然的外形中,造成了艺术内在的惊心动魄的气势感和运动感.

用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评价霍去病墓石刻.

8、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敦煌壁画就性质而言,大体分为1佛像画.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装饰图案,故事画.3本生故事,这也是壁画里最为重要的内容.早期佛教绘画打破物理时空的画面组织,充满雅气和装饰味的造型,豪放泼辣的线条,浓重沉稳的色调,使其艺术风格给人的感受是激动不安、阴郁而又热烈、奇异而又真实、豪爽而又多姿与和谐、典雅、静穆、真理化的希腊艺术形式成鲜明对照.就技法而言,早期壁画是外来艺术有益的因素与我国线描造型和以形写神等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西域风格又使中国是传统绘画

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9、黄筌富贵,徐熙夜逸的风格差异.不同艺术风格.

1师承关系不同:黄师承唐代的薛稷、所谓“正统派”.徐师承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

2题材不同:黄多取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徐善画自然中禽鸟、花竹、草虫蔬果.

3表现技法不同:黄妙在赋色.用笔级新细,殆不见墨迹,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以“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

4格调不同:黄的绘画,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的生趣.徐随自己的意愿画新鲜的题材,并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俩人两种美学风格,两人社会地位,环境思想态度不同,风格也不同.

10、样认识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的创立者想通过从唐至明近千年的山水画的分析总结,用艺术风格分流派,并加以褒贬,以建立绘画的新风格和绘画批评的新标准.竭力抬高文人画,贬底南北朝以上的院体画和青绿山水画体系.南北宗论有片面性只用两个流派去归纳,难免有自相矛盾,牵强附会,评价白当之处.

应该肯定董其昌做出的贡献.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鉴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

11、怎样评价清末的“上海画派”.

19世纪末,在民族矛盾和中西文化的激烈碰见下,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首先在沿海城市兴起,画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外来艺术思想,以一种新的视野和心态进行艺术创作,上海画派是继承扬州画派之后的一支绘画生力军,他们既学习传统又学习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使绘画作品充满新鲜活泼的生气,在画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对后时影响很大.

12、怎样评价“四王”与“四僧”.

清时的王时敏、王鉴、王荤、王原祁.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艺术风格和手法迎合当道者支持为正统派.

弘仁、石溪、朱耷、石涛.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变,不但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为另一创新派.

1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年代及其艺术特色.

张择端,字正道,北宋末期优秀的人物风俗画家.此图场面宏大,画家细微的观察竭尽全力对各种细节做精微、严密的描绘.全图巧妙地安排开端,高潮,收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能唤起人们无穷的思绪.

14、魏晋南北朝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其社会历史原因何在.

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而兴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造像进一步提高.3.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4出现了绘画史上的理论家对后影响

很大.

15、比较北宋山水画与南宋山水画在构图以及空间处理上的不同特点.

北宋山水画以雄壮、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秀丽、工整、优美胜,两美并峙,各有千秋.

16、述《历代名画记》一书的作者以及书中只要内容.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古代绘画艺术史书.

17、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以及重要传世绘画作品艺术成就和它在理论方面贡献.

顾恺之东晋人,出身世族家庭,它是个典型的士大夫画家,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艺术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方面.在艺术实践上,师承卫协,继承发展了卫协艺术风格,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顾恺之在绘画上的另一个特色是塑造人物不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非常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精润而生动内在魅力.《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他在总结前人理论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上建构的“传神写照”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承上启下的理论价值.《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20、两晋南北朝的佛教美术为什么能得到巨大的发展?简要论述其原因和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西汉末年佛教就传入中国.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后战争连年不断,灾难重重,人民生活生命受到威胁,他们对于物质的解救绝望了,于是寻求着精神的解放,而佛教关于彼岸世界的宣扬正迎合了当时人民的心理,统治阶级把佛教作为统治工具大兴起来佛教美术.

21、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凿了哪些石窟?举出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造像并对其风格演变作简要分析.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的云冈、洛阳龙门.造像4个阶段.十六国期为1[莫高窟、麦积山、为代表,属凿窟造像的初期,内容以单身佛、菩萨为重,以半圆雕特点,面相浑圆,宽额丰颊,长眉流露出一种神秘超然,威严感.]北魏孝文帝迁都以前为2[云冈石窟为代表,集中了当时北方的技术力量在其形制,造像的内容和风格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以昙曜五窟为代表,]迁都至正光末年为3[洛阳龙门外来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艺术结合]东西魏至隋统一中国之前为4[河北响堂山、山西天龙山佛像演变世俗化].

22、举例说明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的题材内容及风格特色.

分为佛像画,1说法礼拜,2民族传统神话3故事画(佛教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壮观的场面和沉重而强烈的色彩,豪放泼辣的线条,和谐、典雅、静穆、理想化的艺术形式.

23、王曦之的书法主要作品及其在书法发展中的贡献.

行书《兰亭序》《快雪时晴贴》,草书《初月贴》.精研笔法体势,博采众长.增损古法,载成新意,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始了妍美流变的新体,被后世誉为“书圣”,善行,草,字势雄强多变,为历代学书者所追随.

24、唐代有哪些富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分历史阶段简要论述.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传统,而还不断地吸收了边区各族和外来艺术的影响,不断发展.盛唐,是人物画最光辉的时期.宗教画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世俗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反映贵族生活.晚唐仕女画发展,周妨《簪化仕女图》.

25、试对阎立本的绘画活动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分析.

阎立本出身贵族,一直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绘画创造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他继承发展了“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用线劲健结实,色沉浓重,人物形神兼备.在政治上他有“应物之才”描绘重大历史题材.

26、吴道子的艺术成就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吴道子的人物画造形上1米粉厚薄,皆见骨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2行笔相当细密.“顿菜条”式描法加强立体感,份量感,“吴带当风”之称.3吸收外来营养,使线条和色彩相互映衬.吴道子画风对后时的宗教人物画有重大影响.

27、隋唐时期鞍马题材的绘画发展状况,举出主要的画家与作品加以简要论述.

唐代国势隆盛,继北朝尚武之风.对马尤为重视,马是勇士精神的象征.曹霸、陈闳、韩干《牧马图》《照夜白图》.

28、唐代陵墓雕塑有哪些重要创造?举出重要作品分析其艺术成

就.

唐代陵墓雕塑十分发达,陕西历代帝王陵墓石刻有昭陵、乾陵、顺陵.“昭陵六骏”雄健豪迈,精美赋有装饰性.“三彩”艺术.

29、结合历史发展概要叙述五代绘画发展的面貌.

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自知其权势不保、用“及时行乐”来求精神的解脱.绘画上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山水方面画家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花鸟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宗教画相应衰落.人物画继承唐遗风,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能反映揭示社会本质.院体画和风俗画出现.

30、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建制.

31、北宋前期有那些卓有影响的山水画家,结合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

李成《晴峦萧寺图》为远、近、中三阶段构图可体会出他的作品“气象萧疏,烟林情矿,

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鲜明风格特色.《读碑巢石图》他画山石,多用湿墨皴染,明快透明,有烟岚轻动之感.关同.范宽《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的典范,此画给人以山势逼人之感.1是构图,主峰巍峨浩大,面积占画面三分之二,而逼近画面顶端,威压感,下呈现出承受主峰质量给人紧张感、空间感、运动感.2用笔用墨近似江南画风,体现体积感和重量感.郭熙《早春图》季节感强.

32、宋徽宗赵佶是怎样一个人物?如何评价其艺术成就.

北末年,身为皇帝宋徽宗赵佶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也是绘画艺术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艺术创作是他帝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却是一个有相当艺术修养和艺术才能的艺术家重视翰林图画院,经常参与艺事活动,他的花鸟画,有不少作品流传,且风格多样,可以看出他对传统花鸟画兼收并蓄的迹象.赵佶的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以及书体对后世都有影响

元代书画家,书法诸体皆能,精于正,行和小楷.晚年创立“赵体”.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

33、书法史上宋四家是谁?他们有哪些代表性作品流传下来?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米芾《山林集》行楷、行用笔俊迈豪放,沉重痛快,极受推重.黄庭坚;行书《松风阁帖》,草书《诸上座帖》用笔侧锋取势,结体奇险,独树风格.蔡襄《茶录》《蒙惠帖》善于楷、行、草端庄稳健,精丽温淳.苏轼;楷书《醉翁亭记》行书《洞庭春色赋》崇尚意境.

34、赵孟在书法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画院制度完备.它既是创作机构,也是培养人才的任务,画家地位提高,按职务设画学正、艺学、待诏、柢候、供奉、画学生.多数通过考试录取.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公共课.取士标准,不仿前人,重构思.

35、元代有哪些著名的擅长墨竹和墨梅的画家?试结合作品分析

其艺术特色.

擅长墨竹有李衍、深入竹乡,对竹的“形色情状”“生聚荣枯”做了仔细研究,画竹真实《双勾竹石图》、《沐雨图》等表现了画家追求的“清高拔俗”气概.柯九思《横竿晴竹图》秀润丰茂,楚楚动人.赵孟之妻管道升也是画竹高手.王冕是擅长墨梅,《画梅图》

有生机勃额然,一种天然之趣.

36、简要论述元四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山高隐》、倪瓒《松林亭子》吴镇《松泉图》.表现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3与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37、元代花鸟画有哪些画家?他们在艺术史有何发展和创新.

有王渊、陈琳、李衍、柯九思、王冕.一部分画家继承了宋代院画刻画严谨的传统并加以变化,重墨轻色,勾勒点染相结合的水墨花鸟画有所发展,呈现出花鸟画由宋的严谨、精美画风同明清的文人写意画风转变的过度特征.特别是梅、兰、竹等创作母题,因暗含着儒家的理论学和道及禅宗哲学精神,

而为文人画家们所厚爱.这些题材被广泛地喜欢并经久不衰,还在于他们的外部形态最能用书法的线的精神.书画统一性特征.

38、简要论述明清美术发展的特点.

1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画坛的主流.2就

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与“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的一面.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4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绘画源源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

39、何谓浙派?有哪些代表性画家?试举出几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在浙江钱塘形成一些画家如吴伟,《溪山鱼艇图》豪放挺健.蒋嵩,张路等人.有戴进《秋江独钓图》《风鱼归舟图》他继承古人传统,而不被成法所拘,创新意,多作斧劈皴,笔墨灵活多变,风格以挺健苍劲取胜.

40、“扬州八怪”都包括哪些画家?他们的绘画是在什么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其艺术倾向如何?

金农、郑燮、黄慎、李婵、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这些画家大胆突破了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派,崇尚摹古、一味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些人的艺术态度有许多共同趋向,在他们的绘画中又有某些共同点,借于书画发泄失意并诗,书,画结合,艺术上主张师造化,注重创作.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

41、唐代美术发展有何特点,试结合其历史社会背景加以说明.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中外交流下,唐代美术成就辉煌.书法达到一个高峰,建筑方面气势宏大,长安成.工艺驰誉世界“唐三彩”.

陵墓雕刻,佛像雕塑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绘画方面.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后而加以发扬.2山水画在晋以后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盛都有新的发展.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

论述

1、唐代十位画家、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方,尉迟乙僧(铁丝描),孙位,山水画家,李思训,王维,张澡,画马画家,韩干.风格各异.

2、“小景”山水的艺术境界.

人与自然的牧歌式的宁静表现道家的“仙境”、佛家的“禅境”、儒家的“世外桃源”的艺术境界.

3、赵孟对元四家的影响.

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

4、国美术史上,每个时期的艺术都有各自的特色,你最欣赏哪个时期,并阐明理由.

唐代,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艺术形式,丰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赋与作品以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绘画建构模式时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表现技法日趋成熟和完备,不少画论观念对后时影响大.建筑、工艺马上都体现了大唐艺术辉煌繁荣.

5、结合作品分析荆浩、关仝、

董源、巨然在山水画发展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北派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写关陕风光;南派董源《萧湘图》、巨然《秋山问道图》写江南山水.在继承传统的山水画的基础上,再现山水气势,壮美的山川景色,都创造了自己的表现方法,以抒写千变万化并具有个性的诗意境界,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优秀范例.

6、论述唐代书法的发展面貌,并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进行分析.

用隶书笔意写楷书,朴厚端庄,雄伟肃穆,气势开张,行书凝练畅达,明快洒脱.所书楷书,在唐基础上又吸取民间书法朴拙自然的营养,另辟溪经,把楷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7、试述李公麟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他是宋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大师,学识修养极深,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绘画表现广泛,形式上为了摆脱甜腻华艳的世俗习气,

达到生、冷、敛的艺术效果,他探索“白描”这种语言,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朴素、精美的格调.他用线既敛而放,故生而熟、含蓄而刚劲,被誉为“天下绝艺”.

8、要论述吴门画派的形成发展及其艺术特色.

苏州远在唐代就是繁荣的都市之一,为各种艺术活动的集中地区.明中期以后,吴门画派在此兴起.沈、文、唐、仇的出现不仅仅打破了“院体”和“浙派”垄断画坛的局面,而标志明代绘画独立面貌的形成.他们以在野士大夫、文人学士的角色,有着不大受约束力,在艺术上,他们在继

承上,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以一种新倾向,接近世俗生活.

9、述八大山人的生平以及艺术特色.

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朝画家,明亡后,隐居为僧,绘画用高度强烈的笔墨效果和象征手法,抒发他高傲、冷漠、苦痛、仇恨、轻蔑种种不满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个性突出.以枯老连绵而豪放畅快的笔墨,表现荒凉、野寂之境.号八大山人取于“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大于我也”之义.视为生平落泊,在苦难中升华的自我肯定.

10、要四王的师承和艺术追求,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异同及其在绘画艺术发展中的影响.

清时的王时敏,画风虚灵松秀,墨气醇厚,然而气势薄弱.王鉴讲究布局,程式化重.王荤,取法自然作品生趣和真实有传统.王原祁,常以渴笔焦墨,层层皴点擦染.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艺术风格和手法迎合当道者支持为正统派.

简答题

1、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为什么彩陶艺术成为原始文化最杰出的成就?

8、秦汉的绘画艺术形式有何特征?

秦汉绘画包括帛画、工艺装饰画、宫殿壁画和墓室壁画以及兼有绘画与雕塑特征的画像砖石,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布局严谨、构图

饱满;造型简洁、稚拙朴实、生动传神;线条丰富多样、色彩丰富和谐,散发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时代气息。

9马王堆出土西汉帛画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描绘天堂、人间、地界三个时空,表现引魂升天的主题。帛画内容丰富、构图严密完整、布局和谐而有变化,线条流畅自如、刚劲匀称,色彩丰富鲜艳、沉着稳重。人物造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战国绘画的浓重装饰风格,初步具备了肖像画的要素和特征,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10、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9、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1)佛教美术繁荣,出现了莫高窟等一批艺术石窟;

(2)绘画题材范围扩大,绘画风格多样化,绘画艺术日趋成熟;专业画家出现,美术空前繁荣,名家辈出。

(3)人物画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

(4)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兴起;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型,出现了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

总之,魏晋南北朝美术对唐及以后中国绘画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是中国美术从稚拙走向成熟的桥梁。

11、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答:(1)专业画家出现,创作队伍一经形成,人材辈出。(2)民间美术活动兴盛,创作技巧不断提高。(3)有别于汉代,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了。(4)题材多样化,构图技巧有了提高,绘画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5)绘画理论著作的出现。(6)人物画创作比较成熟,山水画和花鸟画处于萌芽时期。

12、唐代绘画较之前代有何新特点?

隋唐时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绘画领域不断扩大、内容丰富,画科全面,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分科独立,佛教绘画世俗化;画坛活跃、名家辈出、风格纷呈;绘画史论随之丰富,出现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著作;绘画作品的流通、收藏较前代活跃。

13、《步辇图》的艺术特色怎样?

阎立本的《步辇图》(宋摹本)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选择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迎亲使臣禄东赞的情节加以描绘,画卷成功地塑造了唐太宗与禄东赞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这幅作品采用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典雅的设色,不画背景而重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人物动态较为拘谨,反映了初唐人物画的水平和风格。

14、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是什么?

花鸟画兴起于唐与唐代的社会经济和风俗好尚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国家统一,生产发展,社会富足,出于装饰环境及满足精神欣赏的需要,花鸟画流行于宫廷和上流社会,成为唐代绘画专题之一,加以绘画技法的进步,直接促进了花鸟画的兴起。

15、试以《西方净土变》为例,说明唐代壁画艺术的风格特征。

《西方净土变》是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壁画,它表现了须弥海上的“极乐世界”。中坐如来等,上有彩云缭绕,飞天散花;下有伎乐演奏轻歌曼舞。通幅是宫殿式的琼楼玉宇,亭台水榭。完全是歌舞升平时期现实精神的折射。如此宏大场面的壁画巨制,显示了民间画工们丰富的想象力、激情和熟炼高超的绘画技艺。画面紧凑完整,线条流利圆润,色调明净富丽,显示出唐代壁画艺术的时代风格和高度水平。

15、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1、提倡“形似”、“格法”,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要求画家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力提倡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和趣味.

2、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3、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这些创作要求,酿成了宋代院画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来的传统绘画以良好影响。当然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17.简述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黄公望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山水画家,是“元四家”之首。他的山

水画艺术大致有两种风格类型,一种为浅绛,山头多岩石,点线兼并,笔势雄伟而潇洒。《富春山居图》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另一种风格是作水墨,皴纹极少,笔意简远。《九峰雪霁图》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

18、元四家”是指哪四位画家?他们在艺术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答:元四家是: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绘画都受赵孟尧的影响,以画水墨山水及竹石。元四家山水重视笔墨,讲求风格,有一定生活依据,在山水中借以抒发胸怀,并用诗文图跋加以阐述,各自有独特面貌,把宋金以来的文人画推向新的高度。但是他们的题材较狭窄,作品情绪流于孤寂、伤感。反映了在社会动乱中力求超脱的情绪。

19明清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1、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画坛的主流;

2、.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与“反正统派”共存共进,有既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的一面;

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

4、中西绘画相互渗透,使清代的宫廷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添了新的特色。

20、简述陈淳花鸟画在题材、表现、技巧方面的特色。

陈淳是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大师。他的花鸟属文人隽雅一路,在题材上不求奇花异草、珍禽怪石,而多表庭院和自然中普通的花草、

动物,并借助于题诗,寄寓着高洁洒脱、有幽香自赏、超然绝尘的人格理想。在表现上,不贵浓装艳饰,而尚简率的笔情墨趣和闲适的意趣。在技巧上的突出贡献是他进一步发挥了水墨的功能,打破了明初以来宫廷所主导的工整妍丽的花鸟画风格,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新的阶段。传世作品有《松菊图》、《牡丹图》、《设色花卉》等。

21、永乐宫壁画有何艺术价值?

①永乐宫壁画中提供了民间画工的名字,这对研究元代民间绘画的发展成就,研究他们师承传播关系很有意义;

②对研究宋代以至更早的道教壁画,提供了借鉴资料;

③永乐宫壁画的表现技巧有惊人的成就,无论是豪放洒脱的线描,还是金碧辉煌的重彩贴金、描金、勾填,都极为熟练,形象的刻划气韵生动,至少可以说是保持了宋代绘画风格;

④对研究道教和佛教壁画,从内容、表现方法上的同异和相互渗透、相辅相承关系,提供了现实资料。

22、简述清初画坛的基本格局。

清初画坛流派林立,山水诸派各自师承、地域相别,呈现出风格技法的多样性与不同的趣味。但若从大处论及,可将诸画派归为两类:固守传统的“正统派”与破格创新的“创新派”。

以“四王”和吴历、恽寿平为代表的“正统派”注重对前人笔墨技法的沿袭和研摹,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由于过分泥古,使前人的技法规则变成了束缚自己的清规戒律。

以清初“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创新派”,继承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他们的艺术对清代和后世影响很大。

23、吴昌硕花卉画在布局上有何特色?

吴昌硕是清末著名画家,他作花卉在布局上力求新意,或从左下面到右斜上,或从右下面到左斜上,互相穿插交叉,紧密而得对角倾斜之势,从中再加以变化。题款、印章的位置经营,更是煞费苦心。题款根据画面整体需要或短题或长题,有时题在空白上,有是偏要题在空白处,敢蔬敢密,参差交错,乱中求整,以气势为主,这正是吴昌硕绘画布局的特点。

24、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美术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学习西方美术并在中西艺术的比较中抨击传统绘画之弊端,企求改良中国画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2、留学归来的艺术青年,成为西方艺术思想、绘画技法的传播者,出现了第一批垦荒性的油画家;3、新型美术学校和专业的建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术教育;

d.西方文化艺术的输入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对传统中国画坛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上海画派”;4、美术出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5、建筑、雕塑、工艺等发展缓慢,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如欧式教堂等。

25、“青藤”是指哪位画家?他对我国花鸟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徐渭。具革新精神,在绘画上建立了自己鲜明的风格,擅长写意花卉,发扬了文人画中笔墨写意的传统,一改吴门画派娟秀之风,

形成大胆泼辣,乱头粗服的画风,融合题诗及苍劲的书法表达个性,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对清代及近世都有巨大的影响。

26.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②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③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的山水画,在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玄学风气中形成,艺术家们简谈、玄远的美感、艺术观,奠定了1500多年来山水画的基本趋向,使中国绘画在世界上成一独立的体系。

27、什么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这是历代画论中对两种绘画风格的鉴赏、评说的高度艺术概括,它指古代人物画中表现衣服褶皱的两种不同程式。一派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在身上,犹如从水中出来;一派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

此语最早出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

28、展子虔《游春图》的特色是什么?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卷。

《游春图》描绘达官贵人春季郊野踏青游乐。青绿勾填不加皴染,

画面古意盎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作为人物故事画的陪衬,“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还不懂得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游春图》则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配以殿阁舟桥,恰当地表现了客观物体之远近、高低、大小关系及空间透视关系,为山水画的划时代创造。后人视其为“开青绿山水之源”。

29、赵孟頫在画史上有何地位?

赵孟頫,字子昂,他多才多艺,尤以书画的成就最高,是开创元代书画新风的领袖。在绘画方面,赵孟頫开创了元代简率、尙意、以书入画的时代新风,使文人画走向全面成熟,对明清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赵孟頫作画“讲“士气”,反“精工”,其画面貌工细,中见简率,注意力所在不再是客观对象;而是信手涂抹,抒发主观情感,卖弄笔墨技巧。且强调以书入画,作画时注入浓厚的书法趣味,笔墨情趣被提到空前的高度。

简率是元代绘画最突出的特点,它与宋代绘画精密不苟的风格恰成对比,赵孟頫的画正是由宋入元,从繁到简,由刻画向变化过渡的代表。这种简率的画风由赵孟頫、高克恭开其端,元四家继承和发展

30、“明四家”指谁?他们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明四家”指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明四家生活在差不多相同时代和环境,他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苏州一带活动,因此后人又把他们称为”吴门四大家”,他们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画家,以明四家为首的吴门画派几乎笼罩了明清两代画坛。他们

的绘画有以下几点特征:

a、明四家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喜将书法笔意和诗情融入画中,诗书画完美地结合在一个画面上是吴门画派的一大特色。

b、吴门一带山峦秀润,小桥流水,疏林平滩,所以反映在明四家的画里,呈现清新淡雅秀丽的格调。

明四家以沈周为首,他的画用笔刚劲老健,多用中锋,笔墨酣肆融洽,早年多作小景,四十以后才画大幅,画作有粗沈、细沈之分。文徵明画风以工细古雅见长,笔法中侧锋并用,墨法干湿兼施,水墨写意和青绿工笔皆所擅长。唐寅山水以清劲细长的线条为主,笔墨秀润缜密,灵秀而多姿。仇英青绿山水境界宏大繁复,虽用青绿重彩而又不失淡雅的韵味。

31、陈洪绶人物画有何特点?

陈洪绶人物画与当时画坛流行的以描绘贵族仕女闲适生活的作品不同,人称其“放浪形骸,性行骇俗”、“磊落不羁”。他笔下的人物或是官场失意落魄不羁、或是满腹才学不为时容、或不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或不与时俗同流而退隐山林,以及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构成其人物画内容基调。他为文学作品创作的木版画插图,手法简练,形象夸张,衣纹线条古拙挺拔,设色古雅沉着,很有装饰趣味。与当时北方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

32、清初“四僧”是谁?

四僧指弘仁、髠残、八大、石涛四位著名画家。明末清初画坛笼罩着一片摹古风气,四僧师古而不泥于古。他们力求借古开今,尊重自我感受,注重师造化,创新格、充分发挥艺术个性。具备现代绘画

意识萌芽,给后人以极大启迪。

33、举例说明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是“有意味的形式”。

①“鱼”可能意味着对氏族生殖繁衍的祈求;

②蛙(演变为蟾蜍)可能是对月亮神的崇拜;

③鸟纹(金乌)可能是对太阳神的崇拜。

所以说陶器上的装饰纹样,不是纯的装饰图案,而是充满了原始观念内容,即有浓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是“有意味的形式”。

34、为什么说气势和古拙是汉代的美学风格?

汉代美术在不事细节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表现出力量、速度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

形象的笨拙古老,姿态不合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角、方角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这一切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古拙美。

故“气势”和“古拙”是此期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它体现了基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大一统帝国国力强盛和民族自尊心之上的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它标志着中国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趣味世界和伟大传统。

35、简述汉墓壁画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1、题材广阔,内容充实;

2、想象丰富,设思奇巧;

3、布局严谨,构图饱满;

4、人物造型简洁概括,稚拙朴实,生动传神;

5、线条丰富多样,表现力度增强。

6、色彩丰富和谐。

7、图像内容几乎包容了中国早期一切重要思想与信仰。 论述题

1、《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949年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陈家大山楚国墓葬中出土了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独立绘画作品。图画用丝织品帛绘制,绘出一位穿着华美衣裙的女子,侧身而立,双手拱拜,空中有蜿蜒游动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故定名为《人物龙凤帛画》。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郊子弹库楚墓出土了另外一幅战国帛画,画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佩宝剑的男子,正站立在一条弯曲成舟状的龙身上,头上端有华盖遮护,龙下面有游鱼,龙尾上立着一只白鹤,华盖的穗带和人物结系高冠的系带都向后飘动,表现出乘龙遨游飞驰前进之疾速。在原始和商周时代,龙凤都是具有非凡力量的神物,是巫师活动中巫师得以凭借其沟通天地人神的助手,战国帛画中的龙凤是导引灵魂升天的灵物。《人物龙凤帛画》表现死者祈求在龙凤援引下飞升仙界,《人物御龙帛画》表现死者驾驭神力巨大的巨龙升天。两幅帛画分别出土于埋葬男女死者的坟墓里,画中人物可能为死者的肖像。帛画上缘有一根细竹竿,当中系绳,可能作悬挂之用。《御龙人物帛画》出土时置放在棺椁盖板

下的隔板之上,当为古代丧葬仪式使用的铭旌,后世招魂出丧的“引路幡”。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反映出当时工匠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人物龙凤帛画》画风较为古拙,装饰意味还比较浓厚;《人物御龙帛画》的技巧已较成熟,人物形象准确,表情生动,不仅要求形貌肖似,还能注重通过外貌的描绘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用笔劲挺优美流畅,具有粗细、刚柔的变化,注意发挥中国画特有的线描的表现力,设色采用平涂的方法略作渲染,构图也体现出了一定的艺术意匠段。人物画是中国早期绘画最重要门类,帛画反映战国时代中国绘画开始脱离工艺装饰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反映出中国人物画艺术早期取得的成就。

2、霍去病墓前石雕的中心作品是什么?它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其艺术特色怎样?

(或:为什么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这是西汉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夺得祁连山、焉支山及河西走廊,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取得安定北方边塞的决定性胜利。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马踏匈奴石刻,是这项纪念碑群雕的主体。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一匹器宇轩昂、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骠骑将军在抗击匈

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马踏匈奴石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这批石雕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除了作者环绕所纪念的英雄及其业绩,进行了精巧的设计与制作外,还在于它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作品注重整体块面的把握,而绝不在乎细部雕琢,人物、动物肢体均不作镂空处理,而是以浮雕和线刻表现。刻画形象恰到好处,作品充满的体量感与力度感,风格厚重沉稳,质朴大气,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3、佛教壁画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它是一部首尾完整、最具代表性、系统性的石窟艺术编年史。壁画是敦煌石窟的主要部分。我们通过莫高窟的壁画,可以发现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佛教壁画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莫高窟壁画,本生故事占据最主要、最中心的位置。本生故事的主题思想是所谓“忍辱牺牲”、无原则的“施舍”,表现为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狼吃虎啖、自刎投岩等悲剧性场面。这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生活是相切合的。

唐代壁画题材有了新的变化,魏隋时代的本生故事大大减少,代之以“经变”故事和愈来愈多的“供养人”形象。唐代壁画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题材上,唐代的宗教壁画实现了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转变。

在莫高窟早期壁画中,西域风格在汉晋文化基础上,还保持着明显特征;在北魏后期、西魏、北周,西域风格与中原风格并存并相互

融合。形式上,唐代的宗教壁画实现了外来艺术民族化的转变。

4、为什么《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清明上河图》,绢本,墨笔淡着色,长527.8厘米,宽万厘米,全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京的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节的风貌。汴河系大运河之北段,是联系都城政治经济中心的大动脉,联接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清明上河图》这一宏伟非凡的画卷主要从汴河及两岸展开。

画卷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汹涌、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作者运用通俗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根据自己十分细致地观察理解和创作主题的需要,善于主动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而又具有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如:对汴京地位和命运有着重要影响的汴河中载运江南粮米财物的潜船,及表现中原与北方地区经济交流的骆驼队的刻画。此外对驮着柴米的毛驴队,放着碌碡的村边场院小景,搬运粮米的脚夫,拖着沉重步子的纤夫,兜揽生意的小贩,穿行在人马丛中的车辆,以及数不胜数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运输、贸易、行旅、游览活动的小画面,都被作者有条有理而又真实自然地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之中。

作者笔下的都市繁华,不是表面的五光十色或衣冠贵胄奢侈豪华的炫耀。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广大市民阶层人物

及其活动,他们成为画面的主人公。画面上出现的少数官宦之类的上流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骑马坐轿的权势者,前呼后拥地从人群中闯过;主人呆在驿站里迟迟不出,致使守候在门外的仆从仪仗人等困吨无聊;有的高坐酒楼开怀畅饮;有的无所事事悠然游逛,与劳动者的艰辛劳动形成强烈对比。由于画家能比较忠实地记录当时的生活景况,从而使作品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历史的真实性。

画家创作中精心构思,在多视点透视的长卷构图中凝聚着许多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既善于用白描手法表现生活的丰富与广阔,又能熟练地运用多样的技巧展示生活场景,使整幅画卷有铺垫、有起伏、有转折,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部分,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虹桥是横跨在汴河之上的一座无柱的竹木大拱桥,桥下可行船,桥面便于人马车辆的通行,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船工们为使游船安全过桥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有的撑篙,奋的掌舵,有的放桅竿,有的投掷缆绳,有的叫喊指挥,场面十分紧张;桥上的过路行人也情不自禁的为之呼号,指点提醒,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与此同时,在路狭人塞的桥上,骑马和坐轿的官宦迎面而来,互不相让地吃喝争道,还有桥头负重受惊的驴子等种种矛盾,从而构成全卷的高潮。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社会历史的真实、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知识之丰富,观察之深入具体,特别是对于不为一般高人雅士重视的市井细民的生活,怀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和极为广泛而精到的了解。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毅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及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和艺术表现力的周密不苟,都有着典范意义。

5、为什么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来概括黄、徐二人的艺术风格?

五代花鸟画的突出成就,集中地反映在南庸的徐熙.西蜀的黄筌两位画家的艺术上。他们二位的花鸟画艺术风格迥异.相映生辉,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贸逸”的评价来概括二家不同的艺术风格。

徐、黄异体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承关系不同:黄筌师承唐代的薛稷、滕昌祐、刁光胤等所谓“正统派”。徐熙的师承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

2.题材不同:黄筌多取材于宫庭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徐熙善画自然中的禽鸟、花竹、草虫、蔬果。

3、表现技法不同:黄荃画派画花鸟,”妙在赋色,用笔极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熙画”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徐熙花鸟画的主要特点是“落墨为格”、先用墨勾出花或鸟的内外轮廓.然后用不同墨色分阴阳凹凸,最后在某些部分略略加一点颜色,整个画面以墨占主要地位,色彩占次要地位。画面“神气迥出,殊有生动之意”。

4.格调不同:黄筌的绘画,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的生趣。徐熙随自己的意愿画新鲜的题材,并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

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反映出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两派并非截然对立,画法也不拘一格。

入宋后黄画成为院派花鸟画的典范;创“野逸”之风的徐画则开

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宋代绘画繁荣兴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渭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极力反对摹古,力斥文坛的复古风气,文学上大胆创造的追求同样运用到绘画创作当中,建立了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徐渭擅长水墨大写意花卉,发展了文人画以笔墨抒情写意的传统,一改吴派花鸟画自然秀润、恬静优雅的格调,形成乱头粗服、大胆泼辣、豪放雄健的画风,画作结合题诗和苍劲奔放的书法,表现画家倔强不驯的个性。他的代表作有《杂花图卷》、《墨葡萄图》、《荷蟹图》、《榴实图》等。画家在题画诗中表露对社会现实和生平遭遇的不满。明代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徐渭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对清代及近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试评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董其昌不仅是明末的绘画大家、而且是位重要的绘画理论家。他提出了“南北宗论”,并得到许多人的赞成,流行三百多年,影响国内外。

董其昌,受社会风气熏染,既接受儒家的教养,又接受道、佛思想的影响,尤好禅理,喜欢以禅论艺学。以禅家宗派来譬喻历代山水画风格的分野,将唐以来画家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唐朝王维、张璪,五代北宋的荆关董巨、李成、范宽、李公麟、米芾父子,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明朝沈周、文徵明等历代画家被划归“南宗”,而唐朝李思训父子,宋朝赵伯驹兄弟、南宋刘李马夏,以及明朝戴进,吴伟等历代画家被划为“北宗”,扬“南”而抑“北”。

北宗画家多为皇家画院所供养,所以又被称为“院体画”,由于它十分讲究技巧又被贬称为“工匠画”。而南宗画由于讲究文学修养,

往往是士大夫词翰之余随性抒发,所以又被称为“士夫画”或“士人画”、“文人画”。判断画家南北宗的依据一是据其气息修养,二是依据所绘山水的南北地貌特色及其画法。北方崇山峻岭,南方浅屿平峦,因而形成了山水画中斧劈皴和披麻皴两大刚柔相异派系。北宗山水多用斧劈皴,笔墨刚劲外露而具阳刚之美,故以气胜;南派山水多用披麻皴,气息蕴藉儒雅而具阴柔之美,故以韵胜。笔墨气息差距是南北宗文野精神分离之关键。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弘扬了北宋以来的文人画思想,要求画家在绘画中摆脱工匠气,追求主观表现的韵味,体现了近代绘画的思想意识,对于近现代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由于他的“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以后画坛宗派繁兴、画家门户之见的加深。于是有了“正宗邪派”之分,缩小了画家的眼见,沉滞了画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理论的混乱,给中国画坛带来了一定消极的影响。

请分析八大、石涛的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答:(1)八大的作品:早年受董其昌的影响,所做山水苍茫凄楚,残山剩水,抑塞之情溢于纸素;花鸟表达倔强而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形象精练生动,不拘形似而有精完气足,是他性格的写照,对后世影响巨大。

(2)石涛的绘画和创作与祖国的山川大地有深厚的感情。他长期浪迹山林,阅历丰富,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蓬勃的创作热情,作品构图新颖而多变化,景象新奇,意境宏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充沛的生命力。《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的艺术思想。

15、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

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

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

例,以后中国美术历史及评论研究颇多沿此轨迹进行写作,出现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16、郭熙的山水画创作和理论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贡献。

郭熙是北宋中期卓越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成就及艺术见解在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熙是北宋宫廷画院的重要成员。熙宁元丰之际是他山水画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他的山水画有熟练的技巧和深厚的文艺修养,善画大幅作品,具有创造性,真实而微妙地表现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画出“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追求和表现不同地区的山水特点和季节气候的细致变化,真实、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在山水画中创造优美动人的意境。《早春图》是郭熙最具代表性的画作,成功地画出了严冬刚刚过去,大地复苏的微妙变化,画中充满生机。

郭熙的绘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集》一书,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郭熙关于山水画艺术的见解。《林泉高致集》强调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研究。文中不仅阐述了自然山水体貌结构的规律及其在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特征,而且还特别强调画家如何去发现和塑造山水的优美艺术形象。郭熙强调画家要有丰富的修养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只有“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才能克服作品中的诸种毛病。他对山水画的取景与结构、细部与整体之间的关联,笔墨与色彩的运用等方面也都有具体论述。对山水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和四时山水景物的变化,如“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论述,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郭熙的绘画创作和理论主张显示宋代山水画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尤其是他重视意境的创造更影响了后来山水画的发展。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