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伤寒论》是五运六气的高级运用(理法篇)作者:象数中医
一千八百多年来,医坛学子都在经方的辩证论治上下功夫,而对于方论原理则众说纷纭,一塌糊涂。《伤寒论方解》:“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其实《伤寒论》与五运六气有关,《伤寒论序》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而《天元纪大论》开篇即言:“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说明张仲景是看过运气大论的,并把五运六气的思想融入了《伤寒论》里。《伤寒论序》提到撰用了《阴阳大论》,而林亿等人猜测运气大论就是《阴阳大论》,其实《阴阳大论》的全称为《太乙阴阳大论》,太乙又称太一,《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乙是北天极中宫大星,为天帝星,属紫微垣,在天龙座。太乙又是一种术数。术数古三式是:太乙(天元)、遁甲(地元)、六壬(人元),后世的各种术数皆源于此三式,而太乙之法其传尤古,号称三式之首,产生于黄帝战蚩尤之时。《奇门五总龟》:“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作九宫法,以灵龟洛书之数……”太乙式用于预测天地气象、国运政事、天灾人祸等,在古代禁止民间习用,只掌握在皇家司天官员之手(黄帝时代有鬼臾区、大挠、容成等)。五运六气之术就属于太乙式。
金元时期,运气学说盛行,金·成无己首以五运六气注解《伤寒论》,至元代,马宗素著《伤寒钤法》,用五运六气理论对《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记载了一种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和发病日地支推求六经病证、相应经方和转归预后的医算术数(其《汗瘥棺墓法》正是《注解伤寒论》卷首《图解运气钤》的最后部分图表)。在医史上,明·高昶(1481-1556)精研《钤法》并为之注释,且用钤法算病治病,影响很大;薛己(1487-1559)在《薛氏医案》中也有运用钤
法诊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案例;清·曹乐斋(1800-1880)及其弟子胡乾元应用钤法也是名贯一方。
但事实上,《伤寒钤法》未得真传,其体系杂乱,口诀繁多,难学难用,《至真要大论》:“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钤法》还用手足经脉、六气的概念来理解三阴三阳六病,《伤寒论》虽然与五运六气有关,但并不是对运气理论的直接运用,否则《伤寒论》就应该出现五运六气的术语。《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质既不是六经,也不是六气,故黄元御的《六气解》还称不上“四圣心源”。那么《伤寒论》的真谛究竟在哪里?答案是在河图洛书里。
山西民间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李保柱先生搜歧黄之秘,探伤寒之源,博极群书,历时寒暑十五载,花费三十万,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方获伤寒之秘,得仲景真传——伤寒医算心法《三元九宫太乙数》。我根据李保柱博客的论述和其学员公布的部分资料,经过一番废寝忘食的研究,终于破解了其中的原理,并用于解读《伤寒论》,茅塞顿开,由对伤寒论的疑惑不解转为刮目相看、拍案叫绝。三元九宫太乙数是河洛数理、五运六气的结合,接通三才之道,是伤寒论的编写原理,是打开《伤寒论》大门的金钥匙,并配有一套生年推病法,与伤寒钤法异曲同工,但比钤法简便。三元九宫太乙数还能解释温病学,奥妙无穷。现我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公布出来,供同道参研。
一、《伤寒论》六病篇目的真正排序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传承者而不是撰著者,《伤寒论》古抄本称其“张仲景述,王叔和集”,述而不作,其意已明,所以《伤寒论》绝非仲景个人所创作,也绝非个人经验,因为个人经验不可能如此丰富而准确,更不是个人推想和杜撰,如果是杜撰,那是经不起考验的。张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其承传有序,而王叔和既非仲景之徒,仅仅以魏太医令的特殊身份,有缘获得《伤寒论》残简,于是以己之意重新编撰和加注《伤寒论》,伤寒条文中,多夹杂着王叔和的注文,自此首开以《素问·热论》强解《伤寒论》的先例,用三阴三阳逆序编排《伤寒论》的六病篇目,从此误导后学两千年之久,这是王叔和的最
大过错,后学不明《伤寒论》三阳三阴之理,焉知叔和编撰之过。若非师门亲传口授,则得书不得诀,得诀不得法,这是后学读不懂《伤寒论》的原因。
万物有象亦有数,以数可以定象,因数可以明象,脏有脏象,腑有腑象,病有病象,证有证象,一三五七九是脏象,二四六八十是腑象,天地之数相结合就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病之象。《伤寒论》篇目真正的排序是:太阳→太阴→少阴→厥阴→少阳→阳明,“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它所依据的就是天地大道——河洛数理。而三阴逆序,三阳顺序,正是六气病机19条客气加临于主气的次序。
二、《伤寒论》的术数原理 1.混天数、图
《名医录》评张仲景:“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伤寒论为什么没有长篇大论的废话,而以条文的形式来编写,与一般医书大有不同,这是因为《伤寒杂病论》原著十六卷是用方数结合的形式写成的,其方的部分依据的是《汤液经法》,而数的部分是采用《三元九宫太乙数》加以推算编写而成的396条方论。仲景仙逝后,其亲传弟子卫汛(山西河东人)和魏太医令王叔和(山西高平人)开始收集整理仲景遗论,将396条方论撰次为《伤寒杂病论》十五卷流传于世,而千古不传之秘——《三元九宫太乙数》一卷秘不示人。(三元:三阴三阳;九宫:河洛九宫;太乙数:五运六气。)故皇甫谧《甲乙经序》言:“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医学源流》则评《伤寒论》“自晋以来,传之既久,方证讹谬不论,历代名医虽学之,皆不得仿佛,惟孙思邈粗晓其旨,亦不能修正之,况其下者乎。”
《伤寒论》的传变次序不是三阳三阴逆序,而是三元九宫太乙数逆推的次序。现公布《三元九宫太乙数》部分内容:
“乾三阳,坤三阴,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三阳三阴者人也。三
阳从地生,三阴从天长,天地之道,不离乎五太,五太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易者,清浊未分也。太初者阴阳之初也,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天地之本也,质之始也,本立道生。太极者,万物之极也。否极泰来,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物极则反,极者,终也,终而复始。太极者,气形质之本也。无极而有极也,自无归有,有必归无。无能生有,有无相生,无有尽时。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混沦者,万物混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状,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二,二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太素者,本于五太,五太者即五行,五行即五太也,五行者阴阳也。阴阳则一,极而必反,终而复始,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之妙。阴为阳母,阳为阴父,故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河图,十月怀胎,先天生成,无为自然之道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盖奇偶之数,而以为类分。一、三、五、七、九,天数之中五,二、四、六、八、十,地数之中六,天五地六合成十一,五脏六腑之数也。奇数属阳,天之象也,偶数属阴,地之象也。天一者,坎也,肾也,冬至也,地六者,乾也,大肠也,立冬也,天一、地六交而生一六阳明-水,地二者,坤也,胃也,立秋也,天七者,兑也,肺也,秋分也,地二、天七交而生二七太阴-火。天三者,震也,肝也,心包也,春分也,地八者,艮也,膀胱也,小肠也,立春也,天三、地八交而生三八太阳-木,地四者,巽也,胆也,三焦也,立夏也,天九者,离也,心也,夏至也,地四、天九交而生四九少阳-金。天五者,不配卦,中也,脾也,地十者,物极必反,十变为一,终而复始,天五、地十交于中而生五十少阴-土。以此类推,六二阳明-金,七三厥阴-木,八四太阳-水,九五少阴-土,此阴阳交合,生成、变化之道也。人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养育,九气结形,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十月神具,九天称庆。九气者,一六水,二七火 ,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六二金,七三木,八四水,九五土。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天之气,地之质,合而成
人。”
以上文字涉及混天数图,即河图与洛书的合体。混天是先后天混合的意思。怎么混合呢?如图:
枢 少阴 火 9 土 1 阳明 水 6 阳气合 少阳 金 金 阳 明 4 太阳 水 8 木 阳气开 太阳 5 3 2 太 7 木 厥阴 火 阴 阴气开 阴气合 在九宫里按先天五行之序,顺时针排布五行数对1-6水,2-7火,3-8木,4-9金,土5(太乙)在中央不动,洛书返河图,后天返先天,就得到混天数图。河图是天眼仰视银河系所看到的景象,洛书是俯视的景象,而混天数图是银河系的立体全息景象。再根据三元九宫太乙数的描述,把混天数对配上三阴三阳和先后天五行,就得到混天阴阳五行数:
1-6:阳明-寒水 2-7:太阴-热火 3-8:太阳-风木 4-9:少阳-燥金 5-1:少阴-湿土 6-2:阳明-燥金 7-3:厥阴-风木
8-4:太阳-寒水 9-5:少阴-君火或湿土
1-6至5-1配的是先天五行,6-2至9-5配的是后天五行; 从8-4太阳伤寒逆推至7-3厥阴风木,每隔一位形成三阴三阳逆序。读者应该发现了,前5位数对的阴阳五行配属与六气不同,后4位相同(由于9-5连及中宫,又属湿土,以配完后天五行),这是因为六气为洛书后天五行所化,故我们平时所用的六气是混天阴阳五行数的后半部分,而混天气数把河图五运混进了洛书六气里,是五运与六气的混合表达形式,故保留隐藏有洛书地支所化的阴阳次序。
●混天数与含山玉版
1987年6月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两件在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含山玉版和玉龟,年代距今5300年到5600年。
玉版四周方,中间圆,是古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思想的反映,外圆与玉版四角之间的四个箭头,表示冬至日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向西偏南方向落下,以后逐渐北移,到夏至日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向西偏北方向落下,以后又逐渐南移,太阳的这种循环往复的视运动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即一个回归年,四时八节七十二候的变化也尽在玉版上。两端短边各钻5个圆孔,上下两长边,一边对钻9个圆孔,另一边在两端各对钻4个圆孔,一共23个圆孔,表示的是河图生成数和洛书变化数的九种组合,从左上角第一个圆孔顺时针开始数,依次是1-6 → 2-7 → 3-8 → 4-9 → 5-10 → 6-2 → 7-3 → 8-4 → 9-5,始于1-6,终于9-5,复归原处。玉版上的图案还表示连山易八卦,《黄帝内经》所暗藏的易理不是周易,而是连山易和归藏易。
两块玉龟上也有钻孔,龟背钻孔数8,龟腹钻孔数5。如果上下叠加,中间是5,两侧各是4,这与真实乌龟背甲分布数完全一致,乌龟背甲中间5块,两侧各4块,一共13块。发掘时玉版藏于玉龟腹中,并置于墓主胸部,这是“元龟衔符”的铁证。
水族象形文字“山\" 连山易八卦图
4000多年前的夏代陶尊饭碗、酒杯上也有这种八角星纹 凌家滩的双猪龙(8000多年前) 大溪文化八角星纹
2、混天气数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根据洛书九宫数与后天八卦的配属,得到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4巽 胆、三焦 3震卦 肝、心包 8艮 小肠、膀胱 9离 心 5不配卦 脾 1坎 肾 2坤 胃 7兑 肺 6乾 大肠 其中四正和中宫配五脏,即河图,心包与肝同属厥阴居东宫,4属少阳配胆和三焦,6属乾金配大肠,8属太阳配小肠、膀胱,2属坤土配胃。由此得到混天气数详表:
数对 阴阳 五行 寒水 病机 涉及脏腑 阳明1肾 中寒 6大肠 用药举例 代表方 1-6 阳明 1附子、吴吴茱萸汤 茱萸 麻子仁丸 6大黄、麻五苓散 仁 2麦冬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7石膏、黄黄芩甘草芩 汤 桂枝汤 2-7 太阴 热火 肺胃2胃 有热 7肺 3-8 太阳 风木 太阳3肝、心3芍药 中风 包 8桂枝 8膀胱、小肠 4-9 少阳 燥金 心胆4胆、三4柴胡 燥热 焦 9半夏 9心 脾肾5脾 阳虚 1肾 5人参、甘草、 1附子、吴茱萸 柴胡汤 5-1 少阴 湿土 四逆汤 6-2 阳明 燥金 胃肠6大肠 燥实 2胃 6大黄、芒硝石膏、知母 2粳米 白虎汤 承气汤 7-3 厥阴 风木 寒热7肺 7桂枝 桂枝当归错杂 汤 3肝、心3芍药、当包 归、乌梅 乌梅丸 太阳8膀胱、伤寒 小肠 4胆、三焦 8麻黄 4桂枝 麻黄汤 8-4 太阳 寒水 9-5 少君阴 火 心脾9心 虚热 5脾 9阿胶、鸡黄连阿胶子黄、黄连 汤 5附子、细辛 其中阴阳表示表里、虚实,五行表示病性,脏腑表示病位。 3、三阴三阳的表里、离合及开合枢原理: ①表里
如上图,太阳和阳明相对,各为表里,太阴、少阴在里,少阳、厥阴半表半里。对应人体经脉,背为太阳,则前为阳明,左为少阳,
即阳跷脉,右为厥阴,即阴跷脉。
②离合
所谓阴阳之离合,在《伤寒例》中有论述:“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冬至对应坎卦(中男),天道左旋,夏至对应离卦(中女),地道右旋,故阴阳合;春分对应震卦(长子),天道左旋,秋分对应兑卦(幼女),地道右旋,故阴阳离。故《素问·阴阳离合论》是照着混天数图来阐发的,“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就是九宫占病法。
③开合枢
如图,少阳、少阴为枢(门轴),往太阳方向推门为开放阳气(太阳为开),往阳明方向推门为关闭阳气(阳明为合)。反之,往太阴方向推门为开放阴气(太阴为开),往厥阴方向推为关闭阴气(厥阴为合)。
混天数图是人体气数结构图,为千古不传之密,它初成于先秦而完善于汉,是打开《伤寒论》大门的金钥匙,只有掌握了混天数和图才能步入仲景方术的殿堂。可以说没有混天数、图就没有伤寒论,不懂混天数、图就别谈伤寒论!
4、《伤寒论》的传变规律
后学皆以为《伤寒论》的传变次序是《素问·热论》的“计日传经”之序,太阳之后是阳明,阳明之后是少阳,但你们想想,既然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那为什么不是太阳→少阳→阳明?现在的学院派就是这样自作聪明地篡改的。《伤寒论》中所描述的xx病多少多少日的情况,用《热论》的计日传经去推算也不符合。
《热论》所述确为脏腑经脉(为针灸治疗立论),其传变规律是洛书地支所化三阴三阳的逆序,而由前文可知,《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不是六气的三阴三阳,而是混天气数的三阴三阳,是综合了天地五运六气的人体气数模型,是病证的纲领(不能称为六经辨证,应该叫“六病辨证”),既适用于外感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故《伤寒论》的传变规律是混天气数,《伤寒论》的“计日传变”要按混天气数推算。
与现在泛泛而谈的“辨证论治”不同,《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六病九证”,病为纲,证为目,以辨病为主,“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结合病证立方用药,步步为营、丝丝入扣,理法严谨。所谓“逆”,是指气数逆推,即外感邪气内传的气数次序。从混天数、图可知,8-4太阳伤寒首传7-3厥阴,厥阴也是半表半里,其次才到6-2阳明里;阳明再传是5-1少阴里,少阴之后是4-9少阳,复出半表半里,邪气欲出,至3-8太阳表则邪去欲解。而温病的传变气数是3-8太阳温病~9-5少阴热化,不经过半表半里的阶段。下面列举一些条文来解读:
⑴太阳病篇: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外感温病首发3-8太阳风木(风为温邪),故名风温。
第23条:“太阳病(3-8),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3-8太阳中风,第九天传到4-9少阳,故发热恶寒如疟状,为何欲愈,因为再传就又到3-8太阳表,邪气出表则解。太阳中风八日传至5-1少阴寒化,故脉微而恶寒。五日传至8-4太阳伤寒,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3-8太阳中风,六七日传至传至6-2阳明燥金,表里同病,6-2主燥,故渴欲饮水,2是胃,故水入则吐。故“水逆”的机理不是所谓的“太阳蓄水”,伤寒论根本没有这个说法。故只有掌握混天数图才能正确解读伤寒论。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误下,则传2-7太阴,倍加芍药缓急止痛,大实痛为传至阳明1-6,故加大黄。
(2)少阴病篇:
少阴病(9-5),得之二三日(传8-4太阳寒水、7-3厥阴半表半里),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少阴病(9-5),得之一二日(传8-4太阳),口中和(9-5脾),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太阳经),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5-1),下利六七日(传9-5少阴心火),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病(9-5),得之二三日(6-2阳明燥金),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阳明病篇:
第189条 :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中风是6-2阳明病的变证,涵盖了传变过程的4-9少阳证口苦咽干,3-8太阳证的发热恶风,脉浮缓,2-7太阴证腹满、微喘,若误下则传至1-6肾水,小便难。宋本中此条为“恶寒,脉浮而紧”,不符合气数规律,桂林古本才是正确版本。
篇幅有限,更多条文解读不再赘述,读者理解掌握了混天气数后可以自行解读。值得指出的是,温病学理论也符合混天气数:
①卫气营血理论的混天气数层次: 3-8太阳风木(表)对应卫分, 2-7太阴火热(里)对应气分, 1-6阳明对应营分, 9-5少阴君火对应血分。
“温邪上受”即3-8太阳-风木(太阳主上部,风为温邪); “首先犯肺”即2-7太阴肺,2-7为热证,陆子贤说:“疹为太阴风热”,风热犯肺,肺主肌表故出疹;
接下来到1-6阳明,“斑为阳明热毒”,阳明多气多血,故皮下出血,形成血斑;1-6为肾、大肠,阳明里热,煎熬津液,耗损肾阴,
肠腑燥实;
“逆传心包”不是3-8的心包,而是气数逆推至9-5少阴心,病入膏肓,病情危急。此时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心神昏聩;温病后期少阴热化,阴虚火旺。
故叶天士自己都说“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此处解读或许不完全符合《温热论》,但符合客观的气数规律,是温病传变过程的真实本质。温病学不是根据术数构建起来的,是前人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却如此接近气数规律,这恰恰是一种绝妙的互证,也说明气数规律具有普遍性。
②三焦传变理论的混天气数层次: 9-5:心-脾
8-4:膀胱、小肠—胆、三焦 7-3:肺-肝 6-2:大肠-胃 5-1:脾-肾 4-9:胆、三焦—心 3-8:肝、心包—膀胱、小肠 2-7:胃-肺 1-6:肾-大肠
从9-5逆推至1-6,形成三焦传变的象:心肺→脾→肝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