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___规模 (2)南极潇湘____至、到达__ ..
(3)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_____居高面下______(4)云归而岩穴暝______昏暗__________ ..2.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各0.5分 )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秀”各0.5分)
3.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 与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有
什么不同?(3分) “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是与民同乐。(1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这就
是他们的根本区别。(1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对比阅读(二)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节选)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美好______________ (2)朝晖夕阴_______日光_____ ..(3)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 佳木秀而繁阴___茂盛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到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喝酒上。
3.(1)甲、乙两段均有写景语段,甲描写了___洞庭湖雄伟景色_______景,乙描写______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_______景,两者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_甲概括描写,乙紧扣朝暮、四季特征具体描写。
(2)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醉翁亭记》与《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居高临下 ...
(3)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4)更有痴似相公者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4.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乐”,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乐”与“痴”的?(2分)
答:欧阳修的乐表现为太守与民同乐,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他对美好山川的热爱以及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湖心亭看雪》与《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托 (2)迁客骚人 贬谪、降职 ..(3)余挐一小舟 撑 (4)焉得更有此人 还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到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撑着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两文作者都借景抒情,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4分)
答案:《岳阳楼记》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报复,并希望与友人滕子京共勉。
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