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张影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01期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培养出来的人不仅具有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和社会知识,而且还应具
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才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规律,启发思维。
由于数学知识的衔接性较强,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做好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找准新旧知识的内在因素,给学生架起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倒数的概念”时,从以下几方面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1)做一做: × = × = 3 × = ×80=
(2)看一看:通过上面计算,启发学生观察发现:每道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都是1。为什么这样的两个数相乘的积会等于1呢?这样就激发学生疑问。接着老师提问,谁能找出它们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3)想一想:学生讨论,找规律。
算式中两个因数中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两个因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刚好互相调换了位置。
(4)说一说:引导学生概括出倒数的概念。
这样,通过多方面的思维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思维活动量从多到少,逐步简单化,思维从低级向高级,由直观行动思维
向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综合的能力。 二、亲自动手操作,启发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通过实际操作,把知识点获得和思维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由直观的行动思维向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出示空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及沙土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 教师提问:
①倒几次正好装满?(3次)
②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 (三分之一) ③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④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
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公式的推导过程,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且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一题多变,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教学应用题“某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这个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时,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然后老师再在问题处设疑:谁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编成不同问题的应用题吗?这样全班同学个个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 ①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多少人? ②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多少人? ③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④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⑤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⑥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通过同学们动脑筋,多方面联想,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一道应用题可以变成多道不同问题的应用题。这样,学生看清了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只是做一题会一题,而是能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一题多解,启发思维
一题多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对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时,启发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用多种方法解答。 (1)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先求总份数3+2=5,再求大豆、玉米各播种的公顷数:100 × =60(公顷),100 × =40(公顷)
(2)用整数归一思路解: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公顷?100 ÷(3+2) =20(公顷),再求大豆和玉米各播种的公顷数:20×3=60(公顷) 20×2=40(公顷)。
(3)用分数方法解:(以玉米的公顷数作为单位“1”)。玉米播种的公顷数:100÷(1+ )=40(公顷),大豆播种的公顷数: 40 × =60(公顷)。 (4)用方程解:解:设每份有x公顷。 3x +2x =100 5x=100 X=20
3x=3×20=60 2x=2×20=40
这样,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渠道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整个过程都具有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沟通了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