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李泽厚美学思想体系的建立

2021-10-30 来源:易榕旅网
确州警羽2013.05 L N ZHoU XUE KAN ■美学 论李泽厚美学思想体系的建立 韩小龙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摘要] 李泽厚美学思想体系由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美学和后期的“情本体”美学三部分构成。其思 想来源复杂,早中后三期美学价值取向分岐较大,其中理论观点互相掺和,甚至前后思想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关键词] 李泽厚;美学;来源 【中图分类号]I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5—3492(2013)05-0036一o6 [收稿日期】2013-01-28 [作者简介】韩小龙,男,安徽怀宁人,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美学、艺术美学。 李泽厚美学思想核心是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 达到艺术的真实具有重大意义。“什么是创作中的 典型呢?典型就是人中的人,人物中的人物,就是 说,是对人物的这样一种描写:在一个人身上包括了 许多人,包括了表现同一观念的整体人。”…李泽厚 继承了这种典型观:“艺术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 一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 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 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 学一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主体性哲学来 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亦即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这是无可怀疑 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 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 研究。 一的。”_2 他还进一步认为,艺术典型是体现特定的社 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本质必然和规律,而具有历史 具体的特定的社会普遍性(共性)的。车尔尼雪夫 李泽厚美学与“苏式美学” 斯基对美学思想发展的贡献在于:他从理论上论证 了艺术是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的唯物主义观点。车氏 、前苏联客观主义美学前奏是l9世纪俄国革命 民主主义者的美学,民主主义美学形成于19世纪 认为,艺术并非仅仅是由于人对美的需要,而是由于 人的需要总和产生的;艺术的内容不限于美,而是包 括“普遍引起人的兴趣”的一切事物;艺术不仅是审 美享受的对象,也是认识生活的手段。车氏提出了 4O-_60年代,当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西欧已经形 成,在俄国还不具备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条 件,但当时先进的思想家已经把马克思以前的唯物 论思想推向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别林斯基、车尔尼 雪夫斯基、杜勃留波夫所创立的美学理论在美学史 唯物主义的美学命题:“美是生活”,是“依照我们理 解应当如此的生活”,这样车氏坚持了这样一个信 上占有杰出的地位。他们美学理论的重要特征是强 调实践的目的性,使艺术为大众利益服务,反对“为 艺术而艺术”。 别林斯基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艺术家“用形 象思维”,即用艺术形象来再现生活。典型论思想 念:美存在于现实本身,而不是由人移人现实的。李 泽厚以此为根据,驳斥朱光潜倡导的“移情说”。 朱、李二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美感中的“主 观直觉性”问题。朱光潜认为美感直觉是一个“无 沾无碍”、“独立自足”与他物无关系的有限的个别 事物的形象,因此美感经验的心理活动就可以归结 也是他对美学的贡献,他忠实地描写典型性格对于 36 为一种与社会、理知无关的个人主观的直觉。李泽 厚根据马克思的矛盾辩证法(其实是苏式哲学,并 不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分析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李泽厚极力排斥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主义性质,就 是在朱先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承认了美 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认为美必须是依存于 主体的实践,是社会实践作用于自然客体的结果以 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前者是统一体的表现 形式、外貌,现象,后者是存在实质、基础、内容。李 泽厚也承认有审美直觉的存在,但坚决认为审美直 觉中的个别具体形象包含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内容。 “没有社会生活内容的梅花是不能成为美感直觉对 后,李泽厚仍然抨击朱光潜的理由是朱先生强调主 观能动性,混淆了两种“主观”(实践与意识),从而 混淆了两种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陛与实践能动性。 在李泽厚看来,朱先生只是发展了人意识的能动性 象的。所以没有足够社会知识的小孩以至原始人类 就都不能够赏梅花。”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曾 试图把美学问题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并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没有地址的信》 是普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起着决定作用的基本原理适用于艺术的第一部著 作。普氏认真研究了原始艺术,他认为艺术从它产 生时候起就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着密切的关 系。在谈到审美感的起源时,不止一次地指出,功用 总是先于审美。他认真研究过原始社会各民族装饰 品时发现,功用的概念和美的概念之间甚至有某些 联想的联系。同时他也指出,经济的直接影响并非 总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早在原始公社制度中, 这种影响是以魔法和神话为中介的。普氏还说: “在文明社会中,优秀的艺术的演化的由阶级斗争 决定的。” 这些都是普氏关于美感的功利性观点, 但除此之外,美感还有个人直觉性吗?普氏认为对 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无功利的判断。这表现在对 待康德的审美观上。康德认为,审美享受是无关功 利的,如果掺杂了一点点功利关系,美的判断就要变 成很有党性,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普氏很赞 同康德的无功利的审美观,他认为审美对于社会中 的人来说,功利的观点和审美的观点经常处于分离 状态,功用依靠悟性来认识,美则依靠直观能力来认 识。前者属于思考的领域;后者属于本能的领域。 所以在对于审美的性质的看法上,要给康德留下一 席之地:“鉴赏判断无疑地是以作这种判断的个人 没有任何功利考虑为前提的。” 与普列汉诺夫不同,早期的李泽厚没有给康德 留下应有的生存空间。在与朱光潜先生的论战中, 方面、抽象的能动性,并不是人们真正感性现实的能 动性的活动,并不是生产斗争的阶级斗争的物质实 践。本来朱先生的“实践”观点可以表述为:不只是 把美的对象看成是认识的对象,而是主要地把它们 看做实践的对象,审美活动本身也不只是一种直观 的活动,而主要的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提法兼顾 了“实践”与“直觉”二者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把人的 主体与客观联系起来。可是李泽厚却做出了“一边 倒”的理解,仅从纯粹认识论的角度对实践做了僵 化的理解。仅仅把审美作为一种的机械的认识论理 解,过分地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一种盲目自尊 而又固步自封的境地。比起普列汉诺夫来,李泽厚 早期美学体系中对美感功利性的强调,李氏美学和 普氏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本找不见半点康德 的影子。但李泽厚能从他普氏那里学到了研究原始 艺术的方法,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 远古的“龙飞凤舞”、“原始歌舞”到“青铜饕餮”、 “线的艺术”,李泽厚告诉人们美似乎起源于功利性 的图腾,美从开始的一刹那起就并不是像人们想象 的那样,让人心旷神怡,而是人在自然面前无力回天 式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哀叹1 1956年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在前苏联出版,形 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手稿热”。当时苏 联美学界也出现了类似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 讨论,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大量专著。关于美的 本质问题大体有两种看法,一是“自然说”,二是“社 会说”。“自然说”认为美在于客观对象的自然属 性,诸如“统一与和谐”、“对称性”、“生命的进化” 等等,这些都是机械的唯物的客观世界规律。其代 表人物波斯彼罗夫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 应该是物种的内在尺度,审美感受不能离开审美客 37 体而存在。我国大讨论中的蔡仪也有类似的看法: “美在典型”。“社会说”从马克思《巴黎手稿》中引 出“自然人化”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认为美 来源于人类的客观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人的本质 力量对象化”,另一方面是“美的尺度”为人所掌握, 在实践中来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美感。斯 托罗维奇认为美存在于社会关系中,是社会实践的 题的探讨也不是很周密很有逻辑性,论及美的观念 来源时,马克思谈的也是只言片语,但是这些为数不 多的经典话语确实经得起推敲,而且概念之间相互 确证,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他的经济学哲学思想也 能贯通,早期李泽厚正是基于马克思《巴黎手稿》中 关于美的论断创造了中国式的实践美学。 劳动创造了美吗?不一定。我们看看马克思的 论证逻辑。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得工人创造的 产物,那么怎样解释自然美呢?他认为自然并不在 自然的本身属性,而在于自然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 “背景”出现,必须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自然 美的本质,人能钟情于自然是因为人在自然对象中 直觉地认识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异化,认识美的社会 性。鲍列夫也认为,审美与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 是客观存在的,而审美关系依赖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只有在社会实践才能去认识客观存在的美的本质。 “社会说”的观点和我国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洪毅然 等人的客观社会派的观点很相似,也可以说前苏联的 “社会说”是李泽厚实践美学观的一个重要来源。 1949年以后,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全面苏联化, 文艺学术思想也不例外,强调功利性的文艺思想,强 调文艺思想的政治化,以及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忠 实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等。完全排斥 西方各种美学思想。这种“一边倒”的美学观钳制 了人们的思想,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美学思维单 一化。要么美在主观,要么美在客观,要么美在主客 观的统一。朱光潜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提出 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也被李泽厚斥之为反动的 唯心主义资产阶级文艺观。有人说:“发生在我国 的美学大讨论是在“苏联模式”,在苏联理论为阅读 范式的‘前理解’下展开的。”I6 这话是有道理的。 二、李泽厚美学与《巴黎手稿》 《巴黎手稿》是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全称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于1844年4—8月。 《巴黎手稿》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认为它是一 部哲学美学著作,它实际是一部经济学文献,从经济 学的角度研究了哲学问题,马克思认为经济学问题 优先于哲学问题,即先谈“人如何活”的问题,接着 再说“人如何活得好”的问题。所谓美学问题不过 是哲学观念中的一个分支,所以马克思对于美学问 38 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 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 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 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在异化劳动存在的情况下,劳动不但没有创造美,而 且替工人生产了“低贱”、“畸形”、“野蛮”等等大量 丑恶现象。所以,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派坚 持的“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实在是站不住脚,违背 了马克思原著的主旨,学理上是将马克思的原著做 了断章取义的歪曲理解。马克思明明是一分为二地 看待劳动的功能,不同地位的人对劳动的成果具有 不同程度的占有,劳动成果占有得多的就表现为对 “美”的观念的拥有,占有少的就只有表现为对“畸 形”的占有。如果我们可以说“劳动创造了美”,那 么我们同样可以认为,“劳动创造了丑”,让人不明 白的是,马克思明明说的是问题的两端,为什么李泽 厚实践美学偏偏要“执其一端”?这在学理上犯了 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意图显而易见,那就是他替 我们设置好了审美乌托邦。马克思不是说人们在劳 动异化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审美的观念形成吗?人 类要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就必须去掉“异化劳动”, 人什么时候能从“异化状态”中摆脱出来?李泽厚 说,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才能得到审美的愉 快,当人类不再存在剥削与压迫,不再为各种异化力 量和因素所控制、支配而劳动,即不再是为吃饭,为 权利、地位、金钱、虚荣而劳动,同时也日益摆脱作为 机器的各种附属品的单调劳动之后,体现人的创造 性和个性丰富性的劳动活动及其他实践活动将大量 以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就个体而言,李泽厚的观点 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审美是人的一种近乎先天的本 能,从没见过女人的小和尚也觉得姑娘很美,虽然他 中。在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方面,康德未能向前迈 出一步。李泽厚进一步认为,康德“自然向人生成” 的师傅告诫他“女人是老虎,老虎会吃人”。就群体 而言,李泽厚的观点也无可厚非,因为人毕竟是一种 社会的存在物,个体的美感具有某种程度的无序性, 反而导致审美的不自由,如果通过某种审美的共通 感把个体的美感集中起来,归纳起来,摈弃“小我” 而存“大我”,按照“类人”的概念,抛开个人的喜怒 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论题,即要高扬人类的社 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向人生 成。由此认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发端于康德的 “自然向人生成”学说。“自然向人生成”,是个深刻 的哲学课题,又是美学的本质所在。自然与人的对 哀乐,悲欢离合,恩怨情仇,设计出多数人能够接受 的审美乌托邦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时代需要这种 整齐划一,需要一种的共同信仰。由此说来,审美也 是一种“社会契约”,这是一种理性优先的美,李泽 厚的实践美学应该是一种“善”美,不是“真”美,是 伦理道德之美。这一点是基于康德的纯粹理性精 神。 马克思考察美学现象是有道理的,他将“美”置 身于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并不是孤立闭门造车式的 研究学问。“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 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 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 畸形。”_8 马克思论证的逻辑很清楚,劳动生产具有 两面性,由于阶级的对立,不同的阶级之间利益的占 有形式不同,劳动的价值也不相同。劳动创造了美, 那是指为富人创造了美,可是替穷人却创造了畸形。 这里的“美”与“畸形”是一对意义完全相反的名词, “畸形”应该相对的是“美丽的形体”,马克思所讲的 “美”也应该是美的形象,而并不是人们的审美观 念,可是这一点恰恰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所曲解,李 泽厚认为审美观念起源于人类的劳动,马克思本人 并没有这样说过。有人认为实践美学的最大的弊端 是将美的起源论与本质论混为一谈。其实这句话说 得有道理,它认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只是对马克思 原著的一种曲解。因为马克思本人论“美”的时候, 只是把“美”当作劳动的附属产品,美是劳动的衍生 物,是劳动的产品。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美”这一 论断并不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劳动创造了美的形 象,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三、李泽厚美学与康德哲学 ’李泽厚认为,康德哲学沟通了认识与伦理、自然 与人,而提出判断力批判,结果归宿于上帝的怀抱 立统一关系,历史地积淀在审美心理现象中。它是 人所以为人而不同于动物的具体感性成果,是自然 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集中体现。所以,从唯物主 义实践论观点看来,沟通认识与伦理、自然与人、总 体(社会)与个体,并不需要上帝,不需要目的论,只 需要美学。真、善、美,美是前二者的统一,是前二者 的交互作用的历史成果。美不只是一个艺术欣赏或 者艺术创作的问题,而是“自然的人化”的这样一个 根本哲学一历史学问题。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 学,后来由席勒多少加以客观化的修正。席勒也正 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这个哲学课题的关系作 为出发点,来修正康德美学。康德把自然与人锁定 在审美“主观的合目的性”中来解决,席勒则代之以 “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一方面要使理性形式 (伦理的人)获得感性内容,使它具有现实性;另一 方面又要使千差万别错综不齐的感性世界(自然的 物)获得理性形式,使它服从人的必然。在席勒那 里,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与转化开始有了比较现实 的方式。但席勒仍然是抽象的,他主张用“审美教 育”去实现人的境界的提升。李泽厚认为,尽管席 勒把康德拉向了现实和社会,但他不懂现实生活和 社会的物质实践,企图以教育来概括和代替改造世 界的实践,仍然是十足的唯心主义。到了黑格尔,他 以实体化的绝对理念作为一切的归趋,自然与人被 统一在精神的不断上升的历史阶梯中,自然的有机 体不过是绝对理念的一个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 黑格尔美学中并不占重要的地位。黑格尔说,“美 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只关注精神理念如何 历史地实现问题,自然只作为实现理念的一种材料 而已。李泽厚认为,“历史总体的辩证法是黑格尔 所长,个体、感性被淹没在其中则是黑格尔所 短。”_9 重视个体、自然、感性的启蒙主义的特征为 39 康德所保存和坚持。作为历史,总体高于个体,理性 优于感性;但作为历史成果,总体、理性却必须积淀、 保存在感性个体中。因此,黑格尔美学是一部思辨 的艺术哲学史。 芽”o[nl李泽厚这里借题发挥,人在为自然生存的目 的而奋斗的世代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比这有限目 的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人使用工具创造工具本是 为了维持其服从于自然规律的族类生存,却由于 四、李泽厚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继承了康德、席勒等人的美学传统,力 图恢复感性的应有地位。费氏认为,艺术表现感性 “目的通过手段与客观性相结合”,便留下了超越这 种有限生存和目的的永远不会磨灭的历史成果。这 种成果的外在物质方面,就是由不同社会生产方式 事物的真理。但这个感性仍然是抽象的,超时代阶 所展现出来的从原始人类的石头工具到现代的大工 级的抽象。李泽厚认为,费氏只知道感性的人,不知 道实践的人。实践的人远不只是自然感性的人,而 是具有具体现实活动即一定的历史内容的社会、时 代、阶级的人。费氏不懂得在实践基础上谈自然与 人、感性与理性的历史统一关系,从而也不懂得美作 为人(理性)与自然(感性)统一的真实基础究竟是 什么。包括费尔巴哈的门徒车尔尼雪夫斯基也不懂 得怎样去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在李泽厚看来,只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才能解决康德提出的 “自然向人生成”的问题,因为所谓自然界的最终目 的是道德文化的人,实际上乃是通过人类实践,自然 服务于人,即自然规服务于人的目的,亦即是人通过 实践掌握自然规律,使之为人的目的服务。这也就 是自然对象主体化(人化),人的目的对象化。李泽 厚认为,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目的与规律彼此 依存,渗透和转化,是完全建筑在人类改造世界的长 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德国古典 哲学提出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颠倒过来,作了 唯物主义的解答。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物质实践中来 讲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化。人的实践 利用客观自然规律,把自己的意识和目的变为现实, 使思维转化为存在,从而也就使整个自然打上了自 己的印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创造客观世界”。_1。。 李泽厚的“工具论本体”实践的雏形应该是来 源于黑格尔。列宁曾经引用过黑格尔的话:“手段 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I..…・ 工具保存下来,而直接的享受却是暂时的,并会被遗 忘的。人因自己的工具而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 然而就自己的目的来说,他却是服从自然界的。”列 宁对此一再指出是:“黑格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 40 业的科技文明。就是分别内化、凝聚和积淀为智力、 意志和审美的形式结构。这即是文化一心理的结构。 李泽厚认为,康德虽然强调审美的判断力,但他 是在“灵知世界”中去寻找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黑 格尔虽然有历史观,但他在“绝对理念”基础上抹杀 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他们都不免走向神秘主 义、信仰主义,最后还是回到了上帝(目的论)。马 克思主义则不然,它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把自然 的人化看做是这种同一性的伟大的历史成果,看做 是人的本质之所在,是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 论哲学,它指向审美领域。但李泽厚并没有停留在 实践历史的层面,而是继续向人的“超生物性”方向 延伸拓展自己的美学视野。马克思主义认为,集体 的社会的亿万劳动群众的实践历史,使自然成为人 的自然。不仅外在的自然界服务于人的世界,而且 作为肉体存在的人本身的自然,也超出动物性的本 能而具有了人(即社会)的性质。这意味着,人在自 然存在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超生物性的素质。 审美就是这种超生物的需要和享受(康德称之为 “判断力”),人性就是这种生物性与超生物性的统 一。可是,李泽厚并没有说清楚这种超生物性是怎 么回事,它是怎么来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进 化论吗?是康德所说的“灵知世界”里的先验形式 吗?都不是,李泽厚把它当成了历史实践过渡到个 体的人的心理的一座桥梁。李泽厚说,“认识领域 和伦理领域的超生物性经常表现为感性中的理性, 而在审美领域,则表现为积淀的感性”。“在认识领 域和智力结构中,超生物性表现为感性活动和社会 制约内化为理性;在伦理和意志领域,超生物性表现 为理性的凝聚和对感性的强制,实际都表现超生物 性对感性的优势。在审美中则不然,这里超生物性 已完全溶解在感性中。”¨ J 五、李泽厚美学与现代心理学派 李泽厚使用的“内化”、“溶解”等词语,词义模 中。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矛盾的调和者、仲裁人。 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 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 状态是,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 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李泽厚所 糊不清。这里是不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说“本我”、“超我”、“自我”的影响?我们可以把李 泽厚的超生物性理解成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弗 说的在认知领域中,超生物性表现为感性活动和社 会制约内化为理性,这里的理性可能就是弗氏所说 氏认为,个体人的人格结构有三个层次:本我、超我 和自我。“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 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 的“超我”;在伦理和意志领域,超生物性表现为理 性的凝聚和对感性的强制,这里的“对理性的凝聚 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 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 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超我”位于人 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 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 和对感性的强制”就是弗氏所言的“遵循现实原则, 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的“本我”;李泽 厚认为,在审美领域中,“超生物性已完全溶解在感 性中”,是不是就等于说“本我”(力比多)处于一种 放任状态,它存在于感性之中,但又完全不同于感 性,如果把“力比多”完全等同于感性,那么李泽厚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就会被“架空”,前期主张的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观点就会无处着落, 无家可归。 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 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 求完善的境界。“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 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 “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 我”,另一方面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 参考文献 [1]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8: l2O—l21. 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在人格结构里,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 [2]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85. [3]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J].哲学研究,1956(05). 成完整的人格。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 “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 [4]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论艺术和文学”[M].jE京:国家文学 出版社。1948:41. 我”是道德理想我。“本我”是非理性的,它是冲动 的,时刻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人的社会性的一 面使它无法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而它就不得不 潜伏在人的内心深处,运用其他的途径来变相地满 [5]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论艺术和文学”(J].译文,1956(12). [6]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8. [7][8]马克思.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5(01):49,50. 足本我的欲望。这就是借助于和社会价值观近于一 致的超我力量来满足。本我设法把自己乔装打扮, 或用其他的物件来代替自己,潜藏在超我的领地之 [9]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01):397. [1O][11]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28,202. [1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O1):413. [责任编辑:王望]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Li Zehou’S Aesthetics Xiaolong Abstract:The aesthetics system of Li Zehou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which include epistemological aesthetics,medium—term subjectivity philoso- phy aesthetics and later sentiment aesthetics.Its ideological 80nice being eomplex,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from early period and mid—term and late term has formed the divergences.Even this ideological contradictions have penetrated into the overall aesthetic theory of Li Zehou,SO it is very dififcult to make out a sood esse. Key words:Li Zehou;aesthetics;oriign 4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