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汉语俗字与异体字的关系

2024-07-14 来源:易榕旅网
2015年第54期考试 ̄J:FKJ 试论汉语俗字与异体字的关系 刘 昕 (甘肃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甘肃平凉744000) 摘 要:关于俗字历来说法不一,褒贬不一。它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语言的发展及地域的变化而不断产生的,与异体字有一 定关系,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俗字仅是汉字史上各个时期流行于各社会阶层的不规范的异体字。 关键词:俗字正字 异体字 关于俗字.历来有很多看法。有的人认为见于经典的文字 是正字,不见于经典的文字是俗字,俗字最好不用;有人认为 俗字应当推广。关于这一点李荣先生在《文字问题》一书中认 为:这是一种偏见,他说:“对大家公认,已经通行的文字而言, 新字就是俗字。”《敦煌俗字典》在前言中更明确地指出:“俗字 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并非俚俗之‘俗’;字有规范不规范之 别,而无‘文雅’与‘通俗’之别。”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时间有延续,语义有发展,地 域有变化.汉字的形符与音符就会不断有新字产生,以适应语 义发展的需要,俗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的产生与应 后来同音相混。如:瓷器的瓷和磁石的磁。同音替代(假借)和 同义替代(训读)都造成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 同的字。”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一些关系:二者在定义上 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一个字的别样的写法.音同义近或 义同。当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俗字主要是流传于民间的。它 和正字相对,极少见于经典著作(一些经典著作也有可能出现 俗字但那是个别现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找不到相关 条例。一部著作中的正字在一定时期内是无法用俗字代替的. 它只能流传于民间;异体字在经典著作中可以同时使用不同 的形体,这些是见诸著作的异体字。当然,还有一些在民间流 州.合乎汉字演变的主趋势。 大体来说.字的俗体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虽然为数不 多但确已有之。至汉代,因隶变而产生了大量的俗字。因为在 新的字形的演变过程中,新的字形出现后,旧的字形还不能马 上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同时被使用。一般地,国家和平统一语 言则趋向整化.国家四分五裂语言趋向分化,汉字作为中最重 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它的变化呈现出这个趋势,所以至魏晋 南北朝时期,草书、楷书盛行,文字处于大的变革之中,再加上 四分五裂的政治环境,一个字往往出现了音同义同或义近的 不同的写法。这样,所谓的俗字在这一时期便大量涌现了出 来。当然,以上只是俗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我们从李荣先生对 《宋元以来俗字谱》的分析可以知道,一些俗字的产生还有人 为的因素,如:随意加偏旁;随意造字;由于书写或传抄时的笔 误使同一个字出现了不同的写法,等等。 其实.俗字就是后起的一个字的别体,即一个字别样的写 法.它与正字音近义同或义近。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的异体, 它与广义上的异体字有一定的关系。所谓异体字,就是功用相 同、形体不同的字。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讲道:“严格 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 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 传的异体字,它们已与俗字没有了严格的界限,我们可以说这 样的一些俗字就是异体字,但是不能说异体字就是俗字,因为 从异体字的定义我们已经知道:异体字的范围要远比俗字大 很多。而且,有一点字值得我们注意,所谓的正俗只是相对的 概念。字有迁革,昨日的俗字有的变成了今日的正字,《说文》 巾的正字有的就变成了《龙龛手镜》中的俗字,正、俗往往随时 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更何况在秦代的小篆与今日的简化字 之外,在中间的漫长时期内历代并未颁布完整的正字法令。现 在我们判别俗字的正字参照系.仅仅是依据繁体字及书面材 料的写法而定的。俗字与正字并没有文雅与通俗的区别。另 外,一些俗字,特别是佛、道家经卷中的俗字很多都是不合规 范的,这种现象在元明清的小说、戏剧中大量存在。然而不管 怎样,俗字永远跳不出异体字的圈圈。正如《敦煌俗字典》所 说:“俗字并无雅俗之别,只有规范不规范的区别.它是汉字史 上各个时期流行于各社会阶层的不规范的异体字。” 参考文献: [1]李荣.文字问题.商务印书馆,1987.11,1. [2]裘锡圭.文子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8,1. [3]张涌泉.汉语俗字新考.浙江大学学报,2005.5. 『4]张涌泉.史书俗字便考五题.语言研究,2004.12. 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 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上的异体 字。有的异体字功用完全相同。有的异体字用途有宽窄之分。 有的异体字古代通用。比如飞和蜚。有的字本来形音义不同, (上接第42页)场的蟋蟀》、《安徒生童话》、《三毛流浪记全 集》、《窗边的小豆豆》、《新版神奇校车》和《沈石溪激情动物档 案系列》等;高年级学生以现代校园小说、童话为主,阅读水平 较高的学生可涉及名家散文、诗歌、小说、古典名著,可推荐 《第三军团》、《长袜子皮皮》、《昆虫记》和《夏洛的网》等[2]。其 二,引领学生畅游书海,教给阅读的方法。除了引导学生自主 选择课外书籍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选 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否则学生刚刚被点燃的阅读兴趣就 很容易失去。阅读方法很多,但考虑到农村学生原有的阅读水 平.我教给他们的都是比较基本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法、批注 法、速读法、略读法,同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阅读 目的、阅读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 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 24 [5]康殷.古文字学新论.荣宝斋出版,1983.5,1. [6]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1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5.8,1. 阅读、再阅读。”确实如此,一个学期后,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渐渐显著。喜欢阅读的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越来越好,而 且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他们精彩的发言。他们尝到了阅读的甜 头,更喜欢阅读了。不常阅读的学生看到了别人阅读后的进 步,慢慢开始阅读了。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走上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1周益民.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2013年7月30日上午,南 师大厦门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讲座(课件). 『2]屈恺.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http://wenku.baidu.com/ view,32e23a3c87c24028915fc36b.htm1. 『3]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初探.http://bd.tjjy.corn.cn/ show.asDx?id=9549&cid=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