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3-12-23 来源:易榕旅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1期林 业 科 技

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彭江南

(铁力林业局营林生产机电局,黑龙江铁力 152500)

摘要: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然而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随之愈发严重。主要针对红松的常见病虫害症状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只有做好病虫害预防与治疗工作,才能保证红松的健康生长,切实提高该树种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关键词: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0 引言

若想有效提高红松种植效益,必须针对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深入研究,做好种植区规划、种植时间选择、种植方式确定等准备工作,明确立枯病、落针病、线虫病等常见病虫害发生原因及表现症状。基于此,采取高效可靠的预防措施,对于已经爆发的病虫害,要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法与处理手段,以此提高红松成活率。

1 红松常见病虫害1.1 病害

1.1.1 立枯病

该病在针叶、阔叶树木生长过程中比较普遍,多发生于种子期、幼苗期、成长期。立枯病的病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地中腐烂,具体是指在播种后、出苗前,红松种子或幼芽因被某些病菌侵入而死亡。第二种是茎叶腐烂,幼苗在破土后,其茎叶因受到病菌侵害而不断腐烂变色,直至整株幼苗死亡。第三种是根部腐烂,此类型主要爆发于红松生长后期,表现为根部腐烂,地面部分因为无法正常吸收养分,逐渐枯萎,最终死亡[1]。1.1.2 落针病

落针病多爆发于二年生的红松群体中。该病初步表现为第一年时叶片上出现黄色段斑,若是不及时处理,带段斑的树叶会在秋季掉落,第二年叶片重新生长出来后,曾经染病部位的叶片会出现黑色呈椭圆的粒点,粒点随着时间推移变成纵向裂缝,最终造成针叶大面积脱落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红松针叶在感染该病后并不会掉落,反而会形成大量散斑壳,如果发现该症状,需要优先考虑红松患上落针病的可能性,同时采取科学手段进行验证。

1.1.3 烂皮病

烂皮病又被称为腐烂病,病原体是土壤携带的病菌和真菌,主要危害红松的树干、枝梢,尤其是长势比较衰弱或者身上有伤口的树木更容易感染,受害部位若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直接干枯死亡。该病处于初期阶段时较难察觉,如果掀开树皮,会发现暗褐色、红褐色、黄褐色斑块,后期感染部位会因失水严重而干缩下陷,略带有酒糟味且十分容易剥离。1.2 线虫病

线虫病的病原体是带有寄生性质的线虫,属于传染性虫害,线虫寄生在红松上,将松褐天牛当做媒介,通过树表创口将虫卵放入树脂道内,从虫卵孵化到再次产卵一直不停地吸收红松营养,导致松树因养分不足而出现局部枯萎现象。另外,线虫寄生部位多在上皮细胞和薄壁细胞处,会阻断红松的水分代谢,导致蒸腾作用减弱,且线虫寄生具有全株性,若无人工干预,轻则因为光合作用受阻等问题逐渐衰弱,重则直接枯死。

线虫病害从发病开始至松树死亡共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第一,在线虫病初期,红松外表并无异常表现,但内部树脂分泌数量因为线虫寄生而减少。第二,发病

中期,内有线虫在树脂道的上皮细胞处大量繁殖,阻断水分代谢渠道,外有松褐天牛啃食针叶,增加树表伤口数量,导致针叶逐渐变黄、萎缩。第三,发展至后期,红松因为水分与营养严重不足,开始出现全株萎蔫现象。第四,若是到了发病末期,大量针叶脱落,即便未落也会变成红褐色,同时叶片上栖居着大量真菌与次生害虫。

2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立枯病的病因与防治手段

通过对因患立枯病而死的红松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镰刀菌与丝核菌是引发立枯病的主要病因,这些菌种一般藏身于植物残留体上,当植物腐烂后融入土壤,由于生命力比较顽强,所以不仅能够顺利度过冬天,还能在早春时节解冻活动,在红松不同生长阶段侵入,导致红松感染立枯病。该病具有发病周期长的特点,影响时间大约为3个月,从播种开始,直至8月中旬,若是没有及时处理,便会发生大面积缺苗现象。

对此,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对立枯病防治提高重视,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防治。对于立枯病的预防,工作人员首先要尽量选择地势既平且高、土壤排水效果良好的地区充作苗圃,先使用多菌灵等农药对种植区进行查毒,尽量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其次,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最好催芽成功后再进行种植,毕竟幼苗的抵抗力相较于种子要高得多,而且还能减少种子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降低了病菌入侵的可能性。最后,定期开展翻地、除草、施肥等工作,科学选择肥料种类,严格遵循配比要求,控制磷、钾等元素的比重[2]。对于立枯病的治疗,目前以药物防治为主,常用药物为硫酸亚铁水、敌克松,连续对病变部位喷洒2~3天,每天1次,由于前者药性过强,所以每次在喷后要及时清洗喷洒处。2.2 预防与治疗落针病的方法

为了避免落针病大量滋生,工作人员要对定期修剪病枝的工作提高重视,同时加大栽培管理力度,以此降低落针病爆发率。预防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病枝减掉并烧毁,同时做好创口护理工作;二是将红松与阔叶树种混合种植,可以有效隔离病菌。落针病的治疗方法仍以药剂防治技术为主,常用药剂是波尔多液,在配置该药剂时应将硫酸铜、生石灰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1:100,另外500倍液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浓度为65%)的药效也比较好,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红松实际病况从两种药剂中适当选择。

2.3 烂皮病的防治技术

在防治烂皮病时,工作人员要提高幼林抚育与管理质量,定期整理与修剪枝叶,同时保证红松林内的卫生,从物理渠道增强松树的抗病能力。在烂皮病治疗方面,工作人员应定期查看松树皮下是否出现湿性或干性褐色斑块,若是发现某处出现病变症状,可以按照1:5的比例将石硫合剂(波美度为2)与50%蒽油乳膏混合,制成高效性较强的药剂,采用喷洒或涂刷等方式将其附于患部。

2.4 防治线虫病的有效措施2.4.1 切断传播途径

若想有效提高线虫病防治质量,必须明确该病属于传染性虫病,切断传播途径才是保护红松健康生长的关键手段。由于松褐天牛是线虫的传播媒介,所以在切断传染源头的要求下,工作人

(下转第232页)

·22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1期

据区域流行疾病来制定相应的免疫疫苗。当仔猪出生至1天时,每头猪应注射稀释液1份。当7~15天的保育猪时,根据当地情况可以注射气喘疾病的疫苗1份。当10后,应该像保育猪的肌肉注射疫苗。当10~15天时,可以注射水肿疫苗。当超过20天时,应该注射强化疫苗。

在开展免疫工作前,应当根据地区做好相应的调查,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备案,并且还要根据疫苗的注射种类备份相应的急救药品,一旦出现其他问题,能够做好相应的抢救工作。4.3 三针保健的正确做法

“三针保健”是指针对仔猪出产后的3天、7天、21天进行药物特殊处理,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采用“三针保健”可以极大的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在“三针保健”的措施里,仔猪在第三天时,体质十分虚弱,在这期间十分容易沾染上病菌,进而导致产生疾病。为此,仔猪第三天要做许多相关的项目流程,同时针对地区特点进行调整,对仔猪进行保健。7天时,应对仔猪进行特殊处理,将其失去

生殖功能,同时为防止其感染上其他疾病,应对其进行注射防感染的药物。21天时,处于仔猪的断奶期间,此时仔猪的体质相对较弱,应结合区域特点对其进行第三次药物保健。5 结语

综上所述,猪肉作为我国主要食源之一,它的质量跟我国的综合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为此,相应的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按照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进行,保证保育猪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刘芙蓉,邱明贻,刘永荟.关于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

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1):114.[2]󰀁邱华仁,游吉生,曾昭猛.浅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

点[J].农家参谋,2018,(18):113.[3]󰀁王雷振,刘贺,邢小琳.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J].农民致

富之友,2017,(10):276-277.

(上接第229页)

员应在松褐天牛羽化成虫之前将其除去,具体处理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将已经寄生了松褐天牛的红松砍伐干净并及时将其拖离种植区,虽然此法会损失一些利益,但却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第二种是在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段松褐天牛集中活跃时期,采用诱捕器对其进行捕杀,以此实现切断线虫寄生与传播途径的目的[3]。2.4.2 生物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预防与质量线虫病,符合“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等新时期理念要求。首先,使用鱼藤酮的环糊精包合物对红松线虫病进行防治。其次,采用苦豆碱抑制线虫吸收营养的数量与速度,降低繁殖率,迫使其死亡。最后,使用电击等方法降低红松呼吸速度,减少线虫可从上皮细胞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以此强化线虫病防治效果。2.4.3 化学防治方法

当生物防治技术效果未达到理想预期时,工作人员应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第一,在松褐天牛活跃期(夏秋),采用喷涂杀螟松乳剂的方法灭杀幼虫,剂量应控制在500~600 mL/m2。第二,如果在春秋冬季节发现红松感染线虫病的前兆,应使用溴甲烷对出现病征的红松进行熏蒸,或者将其浸泡在水中100天以上,一定程度上也能达成杀虫目的。第三,松褐天牛的幼虫多数生存于红

松木质部,仅采用外部喷涂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此类天牛在羽化后行动速度加快,因此为了保证红松健康生长,工作人员应采用0.5%杀螟松乳剂、丰索磷、治线磷等杀虫剂,在松褐天牛羽化前后对其进行灭杀,此法能够有效去除树干内部、根部土壤中的松褐天牛,将线虫病害控制在成虫侵染之前,实现提高红松存活率与覆盖率的目的。3 结语

综上所述,红松在种植生长过程中,易因为立枯病、落针病、烂皮病、线虫病等常见病虫害降低覆盖率。因此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治工作,全面了解并掌握上述病虫害的病因、病状,基于此制定相对完善的预防规划,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抑制或解决,以此保证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红松存活率。参考文献

[1]󰀁陈瑞东.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J].河南农业,

2019,(14):36,47.

[2]󰀁苏海军.红松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问题的有效防控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229.[3]󰀁李达源,黄宇超.试析松树种植特征及技术要点[J].绿色科技,

2018,(5):65-66.

(上接第230页)

较,发现当地土质湿度大、通透性差则不能考虑种植落叶松。如

果必须种植落叶松,则要与阔叶树种混种,并降低落叶松在人工林中所占的比例。4 结语

综上所述,落叶松患有落叶病的概率较高,防治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需要切实加强对落叶松落叶病发生机理的研究。运用科学合理的营林防治技术,以消除落叶病危害,保证营林工作质

量和工作效益,促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早日成为现实。参考文献

[1]󰀁薛治国.落叶松树种植及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业与

技术,2019,(8):71-72.[2]󰀁刘永胜,杨伟涛.浅析经济林病害的营林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

科技,2017,(4):25-26.

·23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