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董立柱
【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2页(P32-33) 【作 者】王华;董立柱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 文
设施栽培技术在山东的发展应用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从机械化发展历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设施栽培技术的兴起与完善(70年代~90年90代) 山东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小拱棚,但是设施栽培设施比较简陋,功能不完善,真正大规模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7年,寿光、临淄等地组织到辽宁省瓦房店参观学习温室大棚技术,开始引进瓦房店琴弦式日光温室和黄瓜越冬栽培技术。1989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取得成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相继组织到寿光参观学习,由此山东设施栽培蔬菜技术在全省兴起,并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进入90年代之后,山东省设施农业的生产由于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及农机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组织引导,使进行农业生产的工程设施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设施栽培技术开始起步,然后由点到面地发展。
2.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2000年~2006年前006后)随着设施栽培技术在全
省的推广应用,设施栽培机械化技术被提到了议事日程。2001年山东省农机局开始实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 把有关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列为创新示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电动卷帘机械等设施栽培机械化技术与机具进行了创新示范,通过财政资金予以扶持。
3.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革新(2006年前后至6今) 2007年,山东省农机局将大棚电动卷帘机纳入当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08年7月,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快促进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设施栽培有关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2010年,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对设施农业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将与日光温室大棚相关的机械与设备列入补贴目录,几乎涵盖了日光温室大棚所需的机械与设备。这个时期是设施栽培技术机械化技术快速普及的时期,并且电子技术开始在设施栽培中得到了应用,一些自动化控制设备开始应用到设施栽培中,涌现出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特色的设施栽培生产基地,并开始引入物联网进入设施栽培生产中。这些基地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到2013年,山东省设施温室建设面积达到426.24万亩,占全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25%以上。设施栽培也由单纯种植普通蔬菜发展到种植高档蔬菜、瓜果和花卉等。设施栽培已成为山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对比国内外设施栽培技术发展,结合山东设施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山东当前在设施栽培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栽培设施建造标准低,高档设施少。虽然山东省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00万亩,但85%以上的设施栽培仍以简易塑料大棚和塑料拱棚为主,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对设施内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空气等环境因子的调控能力不强,一旦遇到恶劣气候条件,设施栽培作物就可能减产,甚至绝产。从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来看,栽培设施的档次决定了栽培设备的发展应用,在一个普通的冬暖式塑料大棚
里面,也很难用得上自动化的工厂设备。
二是设施装备机械化程度低,电子技术少。传统意义上的设施栽培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农民工作强度大。近几年来,随着设施栽培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设施栽培技术与机具装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仍然不够完善,现有的设施机械装备只能说部分替代了劳动力,但整个生产过程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不高。电动卷帘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卷放温室覆盖物费时费力的问题,但自动化程度也不高,仅限于机械卷帘替代人工卷帘方面,并不能做到根据光照和作物室温需要自动完成卷放作业。另外,设施栽培中仍有大量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如秧蔓的定期拉放、果实采摘等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可以替代。
三是设施栽培管理水平低,信息技术少。近几年,由于看到了设施栽培给农户和社会带来的显著效益,各级政府也围绕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做工作,压缩粮食面积,扩大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但是,现有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一家一户中实施,栽培管理主要靠个人经验,栽培设施内温、湿度调控以人工调节,肥料营养、病虫害防治还处在凭经验决策时期,加上现有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缺乏量化指标,致使现有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难以上档次上水平。特别是有的地方信息化程度低,农户信息不灵,菜农盲目种菜,造成蔬菜种植品种比例失调,市场流通不畅,丰产不丰收,直接影响到菜农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四是设施栽培土壤质量低,无土栽培少。一些多年耕种的温室大棚,土壤质量问题已经明显显现,土壤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矿物质增多、板结,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微生物含量减少。由于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设施栽培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无土栽培虽然优势明显,但由于目前生产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健全,尚未被农民接受。无土栽培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主要用在观光农业示范园。
关于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向,毫无疑问,机械化、电子化程度在设施栽培技术的
推广应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抓住发展设施栽培技术的机遇,加快设施栽培技术中的机械化、电子化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是要提高设施栽培机械装备水平。设施栽培机械化装备不同于一般的大田作物,由于设施栽培作物品种多,农艺要求千差万别,要想实现装备水平快速提升有一定困难。究其主要原因,标准化程度低、种植多样化是制约农业机械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栽培设施建造标准化工作,为未来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熟的机械化技术与设备,要分作物分环节重点突破,比如目前可以大力推广温室栽培中需求迫切的小型农业机械耕作技术、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技术、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低量与超低量喷药植保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物理农业技术等。然后,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引入电子控制系统与设备,走分区、分层、分级实施的推广路子。 二是推进设施栽培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实践已经证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必须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设施栽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因此,应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设施农业示范生产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 三是提高设施栽培从业人员管理水平。目前,我们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设施栽培技术发展有类似之处,但是区别更大。所以,我们要立足实际,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提高广大生产者素质。相关部门应帮助农户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