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心
兰州大学“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打破学院界限和学科壁垒,整合和组织我校相关学科优势力量,联合攻关,承担科研项目910项,到位科研经费超过1亿6千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日,从我校“985工程”“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工作会议传来的消息表明,作为我校“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Ⅰ类平台),经过近4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设施的落后,一直是制约我校科研发展水平的瓶颈,而我校“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干旱环境、风沙力学和草业生态三个基地)利用“985工程”专项建设资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改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已建成数个大型仪器研究平台和高水平实验室。目前,经过改造后的原新文科楼和印刷厂基本达到创新平台实验大楼的要求;建成的榆中校区风洞实验室是国内最先进的风沙动力模拟实验室之一;建成的榆中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已成为国际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观测站。这些硬件条件的改善为进一步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造了基本条件。
有了金刚钻,就能揽瓷器活。硬件条件的改善也直接推动了平台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据统计,近4年来,平台共承担科研项目910项,到位科研经费1亿6千多万元,占全校同期到位科研经费的52%。以草业方向带头人南志标教授为首席,获得了国家“973”项目,结束了我校一直没有国家级重大项目(如“973”项目)和首席的历史;以自然地理方向带头人陈发虎教授为首的研究群体,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改写了兰州大学作为第一主持单位10多年无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历史;力学方向带头人郑晓静、周又和教授与中科院的合作科研成果(兰州大学为第二单位)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校获得的又一重要奖励;大气方向带头人黄建平教授发表的科研论文得到《Nature—GeoSciecne》杂志的关注和高度评价,提高了我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大批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又为一个个创新团队的成长提供了锻炼和磨合的机会。2005年由陈发虎教授牵头的“西部环境变化”团队成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计划,这是继我校涂永强教授牵头的“有机化学”团队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计划;由力学方向带头人周又和教授牵头的“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系统及其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研究”团队和生态方向带头人李凤民教授牵头的“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团队先后获得了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由陈发虎教授牵头的“西部环境变化”基地和李凤民教授牵头的“旱寒生态学”基地还分别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简称“111计划”)。
与此同时,在人才建设方面,陈发虎和李凤民教授分别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凤民、安黎哲、孙东怀、黄建平、刘建全教授等五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外,
由郑晓静教授、陈发虎教授和黄建平教授作为中方合作者获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3项。
除此之外,我校近年来新增的重点科研基地“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和“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中心全部出自该平台。在学科建设方面,2007年,原有的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全部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新一轮的评估,固体力学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雄厚的硬件保证,灵活的科研机制,茁壮成长的创新团队,突显的学科优势,不断传达出的是这样的信号,那就是平台今后一定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绩,成为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