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字体[ 大 中 小 ] 【发布日期:2016-04-21】 信息来源: 无部门 【视力保护
色: 】 浏览次数:2659
皖西人杰地灵,精英荟萃。数千年来,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名人,不胜枚举。良将名相、文苑群英、党史英杰、政坛名要犹如星斗中天,辉耀古今。
孙叔敖(生卒年不详)寿县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英布(?一公元前195年) 六安市人。西汉诸侯王。英布少年时受黥刑(黥面),故又称黥布。陈胜起义,英布随鄱阳今吴芮起兵,勇敢善战,常以少胜多,为众军之最,并助项羽获得巨鹿大捷,被封为九江王。后英布叛楚归汉,又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形成垓下之围,致项羽全军覆没。汉兴后,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以六为都。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与英布齐名的韩信、彭越先后被刘邦以谋反罪杀害,英布恐祸将及身,遂举兵反汉,不久战败被杀。
文翁(生卒年不详)舒城县人。西汉景帝末年蜀地郡守。文翁重视教育,提倡“教化”,在成都创办学校,为汉朝开创了一代教育新风,使蜀地成为“天下模范郡”。汉武帝命天下郡国都要仿效蜀郡,设立学堂。汉代地方教育的提倡和建设,一直推文翁为首功。《汉书》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周瑜(公元175—210年) 舒城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被孙策授为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后人因此称他为周郎。孙权继位后授周瑜为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国事。汉建安十三年,孙权授周瑜为大都督。时年9月,曹操举兵南下,周瑜与诸葛亮合谋,在赤壁火烧曹营,大获全胜,史称赤壁之战,由此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舒城现存有周瑜城、周瑜桥等遗址多处。
李公麟(1049—1106年) 舒城县人。自号龙眠居士,北宋著名画家,被推为“宋画第一”。他作画善用线描,运笔如行云流水,多不设色,人称“白描”,尤其擅长画马。苏东坡曾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在我国绘画史上,李公麟是位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作品甚多,仅《宣和画谱》所录的作品就有107件。1961年,被中国画院列为我国十大名画家之一。
元亨兄 弟喻仁,字本元;喻杰,字本亨。生卒年均不详。六安市人。元亨兄弟生活于明代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兽医学家。兄弟俩所著《元亨疗马集》,刊行问世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全书集古代兽医之大成,内容丰富,诊疗精微,其针灸学更属兽医界独创,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珍藏,并传往海外。经后世兽医各家多次翻刻,增删类编,现在留世版本已达70余种。
孙家鼐(1827—1909年) 寿县人。清末名相。咸丰九年(1859年)参加殿试时,被皇帝朱笔点为头名状元。光绪四年(1878年),受命授光绪帝读书,任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光绪十六年授都察院左都御使、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戊戌变法时,孙家鼐参与康有为创立的强学会活动。光绪二十四年,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掌管学务大臣,主持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官至太子太傅。
柏文蔚(1876—1947年) 寿县人。早年与陈独秀在安庆先后组织励志学社和岳王会
等反清组织。1905年,他率领岳王会南京分会全体成员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1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厅长。1923年,奉孙中山之命,参加改组国民党的准备工作。他是国民党的“一大”、“二大”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秋,任北伐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大革命失败后,曾积极从事反蒋活动。
方振武(1885—1941年) 寿县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3年东渡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历任国民党第四军团总指挥、济南卫戍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等职。1929年,因反蒋被扣押,1931年获释。一年后,潜往山西组成抗日救国军,北上抗日。1933年5月,加入冯玉祥领导的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北路军总司令,在察哈尔东部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被誉为“抗日名将”。此后,在蒋介石的胁迫下出走香港。1941年在广东被害。
朱蕴山(1887—1981年) 六安市人。早年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讨袁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6年1月,出席国民党“二大”。随后,在安庆组建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蕴山通电反蒋,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受到通缉。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参与起义的领导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与中国共产党长期真诚合作。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职。
舒传贤(1899—1931年) 霍山县人。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参与筹建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负责团的组织工作。“六·二”惨案发生后,当选为省学生联合会会长。1922年冬留学日本。1926年回国,在北京因参加“三·一八”示威游行而被捕,不久出狱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回皖,任安庆市总工会委员长兼安徽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同年7月任中共安徽省临时工委书记。1929年11月发动和领导了六霍起义,创建了红三十三师。历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六安中心县委书记,鄂豫皖
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长。1931年,被张国焘以“改组派”元老杀害。
许继慎(1901—1931年) 六安市人。1923年4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一期,为黄埔军校中共特别支部负责人之一。
毕业后,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中,立下赫赫战功。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任叶挺独立团二营营长,历任国民革命军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红一军军长,对红一军的组建和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0月,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年30岁。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烈士。1981年,中共中央将他列为“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1989年,中共中央又确认其为“无产阶级军事家”。
蒋光慈(1901—1931年) 金寨县人。著名左翼作家、诗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当时安徽省最有影响的学生运动领袖之一。1920年冬,加入我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初,与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被选派赴苏留学。1922年12月,
在苏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在皖西、豫南建立党组织。后经瞿秋白介绍,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任教期间,发表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等著名论文,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张。1925年1月,出版了第一部新诗集《新梦》。192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在当时的青年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28年1月,主编的《太阳月刊》正式出版,在他和钱杏邨等人的倡导下,“太阳社”同时宣告成立。“左联”成立后,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
王明(1904—1974年) 金寨县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11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翌年底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31年1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进入政治局,不久又增补为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按照共产国际指示,派遣特派员、中央代表到各苏区进行反右倾斗争,导致“肃反”严重扩大化。同年6月,代理中央总书记,10月,去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抗战初期回国,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同年去苏联。后病逝于莫斯科。
胡底(1905—1935年) 舒城县人。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化名胡马等。1923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中央特别情报科工作。1929年底,经中共中央批准,打入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中央组织部总务科。1930年冬调到天津创办长城通讯社并任社长。1931年8月,到江西苏区从事文教和政治保卫工作,同年11月在红色中华通讯社工作。1935年10月被张国焘杀害。周恩来曾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为我党早期“情报三杰”。
未名四杰 1925年8月,在鲁迅倡导下,文学社团未名社在北京成立,并编辑出版了《莽原》、《未名》半月刊。未名社的六名成员,除鲁迅和曹靖华外,韦素园、台静农、
李霁野、韦丛芜都是霍邱叶集人。不久,鲁迅到厦门任教,曹靖华去苏联留学,韦素园等四人实际成了未名社的骨干,后人称为“未名四杰”。韦素园(1902—1932年),早年去苏联留学。回国后任半月刊《莽原》责任编辑,介绍和出版进步文学作品。台静农(1902—1990年),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台湾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地之子》、《建塔者》、《静农书艺集》等。李霁野(1904—1997年),先后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辅仁大学、台湾大学任教,曾到英国游学。1949年由台湾回天津,任南开大学外语系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译著有《简·爱》、《战争与和平》、《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韦丛芜(1905—1978年),韦素园之弟。抗战期间弃文从商。抗战胜利后又从事文学生涯。新中国建立后,在上海从事英文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君山》、《冰块》,长篇小说《新西游记》,主要译著有《穷人》、《罪与罚》等。
司徒越(1914—1990年) 寿县人。姓孙名方鲲,字剑鸣。1933年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军委会政治部做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后从事教育工作。1963年在寿县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司徒越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其书法正、草、隶、篆、甲骨文、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1976年他的书法作品被选送日本展出,并选入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道展》一书。此后又陆续在西德、芬兰展出,并传入美国、港澳等地。1987年又被日本收入《中国著名书家百人展》和上海出版的《当代书法家墨迹诗文集》。同年,《司徒越书法选》出版发行。曾发表《鄂君启节续探》、《关于芍陂始建时期的问题》、《草书獭祭篇》、《书法的结字与章法》等重要论文。
洪学智 金寨县人。1913年生。1929年参
加立夏节起义,同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排长、连长,团、师、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支队长、副大队长、团长,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十三军军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孙大光 寿县人。1917年1月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新中国建立后,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交通部计划司司长、副部长等职。1964年任交通部部长。1975—1985年任国家地质总局局长、地矿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后任中顾委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皖西籍将军名录(1955—1964年授衔,共108位)
上将:洪学智
中将:皮定均 杨国夫 李 耀 张贤约 陈先瑞 林维先
徐立清 陶 勇 梁从学 曾绍山 滕海清
少将(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世方 卜万科 于 侠 马琮璜 王奎先 王海清 王德贵 方子翼 吕仁礼 邬兰亭 刘健挺 刘善福 孙仪之 杜 彪 严家安 苏焕清 李世安 李发应 李国厚 李家益 杨克武 杨银声 杨植亭 肖全夫 吴诚忠 吴瑞山 何桂成 佘积德 余嗣贵 闵鸿友 汪乃贵 汪少川 宋承志 宋维械 张 忠 张行忠 王凤梧 方升普 齐 勇 李 发 杨中行 肖选进 余 明 汪家道 张希才 王远芬
邓忠仁
关盛志
李书全
杨以山
吴宗先
余品轩
宋 文
张宜爱
张贻样 张震东 陈 宏 陈 祥 陈发洪 陈伯禄
陈宜贵 陈鹤桥 林 彬 林乃清 周发田 周时源
胡继成 胡鹏飞 查玉升 赵 俊 赵遵康 桂绍忠
桂绍彬 高先贵 康烈功 曾先池 顾 鸿 涂学忠 董洪国 詹大南 徐光友 陶厘清 程 明 詹化雨 徐体山 黄仁廷 程业棠 漆远渥 徐其海 曹广化 傅绍甫 熊 挺 徐国夫
戚先初
傅春早
潘 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