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研究
作者:李阳阳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4期
摘 要: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的使用范围、使用情况并解释了其圪头词的特点。
关键词:晋东南晋语;“圪”;使用范围;使用情况 一、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的分布范围及用法 (一)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的分布范围
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等地)十六个县市皆有“圪”头词的分布。“圪”作为晋东南地区高频率使用的一个字,是典型的入声字,在入声分阴阳的晋东南地区,“圪”的读音大多为阳入,它的写法有“疙”、“仡”、“纥”、“胳”等字形,本文一律使用“圪”。 (二)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的用法
“圪”在晋东南地区方言中使用广泛,形成了众多的结构类型及丰富的表达意义,但它的构词方式与内部表义功能则基本相同,体现出了强烈的地方口语色彩。概括地说,晋东南地区“圪”头词的主要使用方式是一种附加性的词缀,它主要作为一个起表音作用的词头,与其他词构成双音节词,而它自身表现出来的附加意义却逐渐相同,主要表示小、少和动作重复性等意义,那么当“圪”作为词缀附于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前时,使用情况也不太相同。 第一,当“圪”作为词缀附于名词前时,“圪”一般带有“小”的含义,如:“圪渣”“圪旯”,包括“圪瘩儿”“圪泡儿”等词,更加深了“圪”小的意思。
第二,当“圪”作为词缀附于动词前时,“圪”一般表示动作的重复,如“圪遛”“圪挤”“圪摇”,包括“圪遛圪遛”“圪摆圪摆”等词都强调动作行为的反复。
第三,当“圪”作为词缀附于形容词前时,“圪”本身具有不良色彩,如“圪料”“圪出”“圪挤”,但是有类形容词则更强调程度的加深,如“黑圪洞洞”“香圪喷喷”“圪腻圪腻”等。 第四,当“圪”作为词缀附于量词与象声词前时,量词中的“圪”主要表示“小”的不明确的计量单位,如“圪堆”“圪节”;象声词中的“圪”则主要描述较为细微的声音,如“圪咚”“圪叽”。 第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像“圪斗”(蝌蚪)“圪都”(拳头)“圪噔”(走路的声音)等这类词中,“圪”字是词的第一个音节,在其中不表任何含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六,当“圪”作为前缀或中缀形成四字成语时,“圪”通常表示一种情势与状态,带有描绘性质,含义带褒义的很少,如:“圪摇圪摆”“圪乱圪出”等。
其实,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的基本结构类型是“圪A”式,当然,晋东南地区,“圪”头词使用频率最高的无外乎是作为名词和动词的词缀,同样的,在诸多结构类型中,“圪A”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结构类型。 二、晋东南晋语圪头词的使用情况 (一)词型结构 1.名词
在晋东南地区“圪”头词中,两种名词基本形式有“圪A式”和“圪AB式”,这两种形式之后大部分可以构成儿化,当然有些“圪”头词加“儿”字表示象声词或加重“小”的含义。这里把“圪A儿”和“圪AB儿”归入圪A和圪AB中。 如:圪A式和圪A儿式 圪针:酸枣树 圪旯:角落 圪磴:台阶 圪瘩:面食
圪泡:水泡儿 圪泡儿:泡泡儿,多指气泡 圪瘩儿:较小的疙瘩
在圪A式中,有的A可单用,如“圪泡”,除去“圪”,意义不会改变;有的A不能单说,否则会改变原义,必须配合“圪”才是完整的意义,如:“圪条” 如:圪AB式和圪AB儿式 圪瘩水:开水 圪膝盖儿:膝盖儿 圪肘窝儿:腋窝 2.动词
相比较名词来说,动词的使用更具多样性与复杂性。“圪”构成的动词,以圪A式为主,圪AB式为少数。
如:圪摇:轻轻地摇动 圪瞅:瞄一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圪挤:拥挤在一块 圪拐:走路一上一下
以上这些词没有“圪”,也可单独使用,如“摇”“挤”,并不会影响原先词干的意义,但“圪挤”“圪摇”就加重了表示“小”的程度。但是有些词,如“瞅”本就是短暂地看一下,加“圪”字只是程度上体现更“小”,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圪心:下雨 圪蹴:蹲
这些词没有“圪”则不能单独使用,产生不了相应的语义。 再如 “圪AB”式多以“圪A住”或“圪A着”出现, 圪別住:卡住,不能动 圪顶着:表示被圪顶的状态 圪嗯着:表示被噎住的状态 3.形容词
晋东南地区“圪”头形成的形容词主要有“圪A”式、“A圪BB”式。 如:圪A式
圪料:不直的,弯曲的 圪歪:走路趔趄 圪弯:弯曲的 如:A圪BB式
黑圪洞洞:形容漆黑的样子 脆圪生生:形容很脆的样子 明圪晃晃:形容灯很亮或房间很亮堂的样子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当地人也会省去“圪”字,虽形式有所改变,但语义并未发生改变,如“脆生生”“黑洞洞”等。 4.量词
“圪A”式是晋东南地区构成“圪”的量词的主要形式。 如:圪节:小节 圪脑:头 圪瘩:块 圪叽:一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圪堆:小堆
在实际运用中,圪头量词前面经常加上“一”或“几”的表数量的词,如“一圪节”“一圪堆”,当然也可以在后面构成儿化。对于量词,省略“圪”字与原义还是有所不同,如“一圪节”和“一节”,前面加深了“小”的含义。 5.象声词
晋东南地区构成“圪”的象声词一般也是“圪A”式。 如:圪巴:折断木棍音 圪嘟:冒出水泡时的声音 圪咕:形容鸽子的叫声 圪咚:喝水时的声音
“圪”构成的象声词最大的特点是常加后缀“儿”,儿化可以使圪头象声词在描绘事物时更加细致生动,当然也可形成“圪A圪A”的重叠式,使声音更具持久性,如“圪咚圪咚地把水喝了”。
(二)晋东南十六个县市圪头词使用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在晋东南地区十六个县市中,“圪”头词的内部使用方式有许多相似点。
1.晋东南地区十六个县市中,无论是在词性上还是结构类型上,圪头词的使用方法是基本一致的。词性形成最多的是名词与动词,如:名词“圪堆”“圪渣”,动词“圪摆”“圪挤”等,结构类型“圪A”式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如:“圪转”“圪台”“圪料”“圪搓”“圪叽”等,当然,在晋东南地区十六个县市中,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普及和方言传承的部分流失,造成“圪”头词构成的象声词和量词应用数量上的减少。
2.在晋东南地区,虽然十六个县市“圪”头词的读音略有不同,但从语法意义上讲,总体来说,其形成的意义大致相同,如“圪堆”都是小土堆的意思,“圪台”都是小台阶的意思。 3.晋东南地区圪头词还大量存在“‘圪’嵌入式”的词,即“A圪BB式”,这种形式中“圪”构成的大多是形容词,在构词方式上,有的可以省略“圪”,如“悄圪眯眯”,意义相同,有的则不可以省略“圪”,如“悄圪出出”。
4.晋东南地区圪头词构成象声词时,“圪”头词后面经常加“儿”字,构成儿化,有活泼、轻快的意味。
5.晋东南地区圪头词中,虽构成动词、名词的频率最高,但仍有一些名词、动词使用频率很低,如“圪茬”“圪吃”“圪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是,也应该看到晋东南地区内部圪头词的使用也有不少不同点:
1.从使用频率上看,长治地区比晋城地区对圪头词的使用更广泛、更活跃,使用频率更高。
2.高平、黎城在使用“圪”头词时,经常后面加“儿”字,高平多形成儿化,黎城多是儿尾,添加了许多趣味性与地方色彩,高平还多构成重叠式,如:“圪丁”读为“圪丁丁儿”。 3.有些“圪”头词构成多义词,如“圪歪”做形容词,既可以形容“走路不直”,又可以形容“某样东西本该是直的却变弯了”;再如“圪瘩”是名词,既可以是“小块”的意思,譬如“身上起了个圪瘩”,也可以是一种面食。
4.长治与晋城在表程度加深时方式不同,长治地区表程度的深化,多用叠音式,如“圪渣”“圪渣渣”都表示垃圾、脏物,但后者比前者程度深;但在晋城泽州、沁水方言中,则多用前加“真”或“太”来表示程度的加深,在晋城阳城地区则多用前加“老”字来表示程度的加深。 5.晋东南地区“圪”头词,“圪”后面的词有的可单独使用,不影响语义,加“圪”只是增加了“小”的含义,如“圪挤”;但有的词不可单独使用,否则会改变原义,如“圪条”,加了“圪”才表达出“一种面食”的含义。
6.晋东南地区形容词性的圪头词中“圪A”式是基本的结构类型,但内部使用情况也有些不同,例如多数县市构成形容词常用“圪AA”式,但是长子方言中的形容词并不多使用此形式;还有在晋城城区方言中构成形容词多见“圪A圪B”式“圪ABC”式,如“圪乱圪出”“圪料扁拐”等,在其他县市方言中则少见。
7.有许多县的有些词虽没有“圪”头词的表达方式,但却有同等意思下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圪泊”意思为“土地干裂”,但是在泽州地区“土地干裂”却不是用“圪泊”,就用“旱”或“干”表示即可。
8.“圪枝”在表示“大树枝”和“小树枝”时都可用,在沁源等地区分“大小树枝”,在“圪枝”前加“大”或“小”即可。 参考文献:
[1]武黄岗.晋语长子方言“圪”研究[J].语文学刊,2013(12). [2]张慎.晋语“圪”研究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5). [3]穆芳芳.晋语“圪”头词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2(27). [4]邢向东.晋语圪头词流变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1987(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康彩云.晋语“圪”字研究成果概述[J].西安社会科学,2012. [6]马文忠.晋方言里的“圪”字[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3). [7]刘育林.晋语词汇双音化的一種方式:加“圪” [J].中国语文,2001(1). [8]白云.晋语的“圪”字研究[J].语文研究,2005(1).
[9]刘艳萍.晋语圪头词研究综述[J].语言文字应用,2009(1) . [10]王临惠.山西方言“圪”头词的结构类型[J].中国语文,2001(1).
[11]温端政,侯精一.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