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画画《灯笼》教案
【篇一:小班美术图形灯笼一课三研】
一课三研过程性资料
一、教材分折:
正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小班的孩子们对元宵节了解不是很多,通过这次美工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提供了不同形状的彩纸,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开关的图形进行组全,感受不同图形组合成灯笼后的变化和效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节日气氛。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
小班:图形灯笼(重点领域:美术)(第一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的制作方法,并进行验证。
3.能够简单地描述自己制作灯笼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一个图形灯笼范例。
2.圆形 方形 三角形的蜡光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小朋友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灯笼。自己做了一个图形灯笼 。你们看看它是什么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
(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
1.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
(三)幼儿制作图形灯笼
1.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粘贴。
2.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教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图形灯笼的?你觉得哪盏灯笼最好看?为什么?我们下次在灯笼上贴好灯谜,请爸爸妈妈们来猜一猜好吗?那宝宝们回家邀请好。 活动延伸:
可以用废旧纸盒、塑料餐盘、一次性纸杯等制作灯笼。
第一次讨论意见:
优点略
建议:
1.观察范例和教师示范结合为一个环节,便于幼儿理解灯笼地制作重点是正反面和灯穗。
2.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合并为一个环节,不罗嗦,简洁明了。
3.第3个目标中是技能方面的,放到第2个目标中,第3个目标为情感目标。
4.经验准备中应该加一项:已看过或欣赏过各种花灯。
5.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图形灯笼的图片,拓展幼儿的经验。
小班:图形灯笼 (重点领域:美术)(第二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的制作方法,并简单地描述制作的过程。
3.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各种灯笼。
2.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做好1个图形灯笼的范例。圆形 方形 三角形的蜡光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场里都挂了好多灯笼来庆贺。老师看了以后,自己做了一盏图形灯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教师进行示范。
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
间的呢?我们先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涂上浆糊,再把绉纹纸贴在正方形纸的中间的下面一点,最后把另外一张正方形纸边对边角对角贴整齐就行了,记住要让漂亮的颜色在外面噢!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
(三)幼儿制作图形灯笼
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粘贴。
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么?我们下次在灯笼上贴好灯谜,请爸爸妈妈们来猜一猜好吗?那宝宝们回家邀请好。 活动延伸:
可以用废旧纸盒、塑料餐盘、一次性纸杯等制作灯笼。
第二次活动评价:
优点略
建议:
1.在示范灯穗做法时,可以请一名幼儿来示范操作,更具体形象,体现幼儿的自主参与性。
2.在导入活动时,要以放一段灯会的录像,充分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制作的兴趣。
3.语言再精练些,制作要求明确。
4.最后的活动环节,让幼儿欣赏 大家的花灯,也要以把灯谜贴上,让幼儿带回家或直接在活动室里布置灯会,营造元宵节氛围。
小班:图形灯笼(重点领域:美术)第三次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的制作方法,并简单地描述制作的过程。
3.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各种灯笼。
2.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做好1个图形灯笼的范例。圆形 方形 三角形的蜡光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灯笼。
教师:上个星期天是元宵节,街上、广场上、商场里都挂了好多灯笼来庆贺。老师看了以后,自己做了一盏图形灯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幼儿:好。
(评析:有些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看了元宵灯会,对花灯有了一些了解,对这些漂亮的花灯也很感兴趣,当教师出示自制的花灯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兴趣很高。)
(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教师进行示范。
1.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
2.教师示范做灯穗。
教师:这是灯笼的什么呀?
幼儿:灯穗。
教师:我们用绉纹纸做灯笼的灯穗, 那这个灯穗怎么会夹在中间的呢?我们先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涂上浆糊,再把绉纹纸贴在正方形纸的中间的下面一点,最后把另外一张正方形纸边对边角对角贴整齐就行了,记住要让漂亮的颜色在外面噢!
3.请一幼儿试一试。
教师:谁想上来试一试,怎么做灯穗呢?
4.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
(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能很清楚地知道灯穗的制作方法,再请一名幼儿来示范后,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制作方法,自己也能很好地进行制作。)
(三)幼儿制作图形灯笼
1.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粘贴。
2.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提醒下,大部分幼儿能找到相同颜色形状的图形片进行制作,而且贴合地很整齐,制作地比较漂亮。)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教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图形灯笼的?你觉得哪盏灯笼最好看?为什么?
(幼儿能大胆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能从形状、颜色来讲,灯穗制作地比较好。) 活动延伸:
在灯笼上贴好灯谜,请爸爸妈妈们来猜一猜好吗?
教后小记:
在庆祝元宵节的过程中提到灯笼,小朋友们表示想做灯笼,我根据小朋友的愿望设计了图形灯笼这节课。因为是他们提出来的,加上我准备的活动材料颜色鲜艳,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他们按照制作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起来。老师你看我的很漂亮、老师我做得好不好、老师我想把它挂在我家门口……这一节课小朋友们不但学习了连接粘合的方法,还体验了制作灯笼布置环境的快乐。有利的将活动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1.从幼儿的喜好角度选择题材。
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活动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视觉角度培养幼儿美术兴趣。
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和材料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
【篇二: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2)(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
(1)想一想。
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②学生介
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
(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
3、活动表现。
(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
(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第二课时:我设计的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车”。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车”。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
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过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车”,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绘画作品:
(a)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车”。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第三课时:我的家(记忆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家》的录像片断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4、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四课时:玩玩泥巴
教学目标:
1、感受泥性,体验愉悦。 2、了解盘泥条的基本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
2、对造型的细致塑造。
课前准备:紫砂泥、泥塑制作工具、范作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a、导入
a、喜欢玩泥巴吗?在哪儿见过泥做的物品?(商店出售的大阿福、小彩塑、紫砂壶等) b、
提示课题:玩玩泥巴。我们今天也来玩玩泥巴,在家想玩吗?
b、新授
a、出示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b、教师出示几件范作,通过作品欣赏向学生讲解泥巴的几种不同的造型方法:
(1)手捏法 (2)泥条法 (3)泥板法 (4)挖空法 (5)借助它物法
c、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d、教师向学生讲解并示范泥条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来感受泥性。
(1)用手触摸有什么感觉?(软) (2)用鼻子闻有什么味道?(泥土气)
(3)用耳朵听泥土摔打的声音,感觉怎么样?(泥土很听话)
e、玩游戏,比赛看谁做的泥条最长、最快、最好。
f、教师用搓好的泥条做一样东西给学生看。(蜗牛)
g、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样好玩的东西吗?
h、学生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可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C、小结
a、师生一起评析部分作业(优劣作业对比,指出注意点,以鼓励为主)模拟商品买卖,如果你去买泥塑作品,你愿买哪个?(表扬优作)那些没被卖掉的需要怎样改进。
b、指导学生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d、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去后再和父母一起将自己的作品美化。
练习设计:
(1)泥条练习。 (2)用泥条完成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第五课时:牵牛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折纸、剪贴、贴画等方法制作出具有浮雕效果的“牵牛花”。
2、通过折、贴、剪、画的综合训练,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
3、培养创新精神。
a) 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和动脑能力。
b) 难点:粘贴、添画中如何使作品更美。
课前准备
1、 手工袋、胶水
2、 范作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范作,引发兴趣,以小故事引入。揭题。
(二) 步骤
1、折花
先折花,可按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发的复印书本的材料,能看懂几个步骤,然后说一说折的步骤,先怎么折,后怎么折。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一起折,并注意难的步骤,要仔细讲解。
2、折叶片
根据图形,折出叶片。
(三) 布局
启发学生回忆平时所看到的一架架的牵牛花,生长情况:有的一串串从下向上缠绕,有的一丝丝曲折由上往下倒挂,互相缠绕,千百朵小喇叭在绿荫中欢乐的吹奏??
(四) 粘贴
先剪出牵牛花的缠绕物,可剪一条纸带代替将所剪成的“藤”缠绕在上面。
1、粘花朵及花蕾。
2、粘叶片。
(五) 添画
使花、叶与藤相连接。
(六) 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
【篇三: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喜气洋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2)(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 (1)想一想。
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
(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
3、活动表现。
(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
(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像、红绸带。 教学过程 1、内容回顾。
(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 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
(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
(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 (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 (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 (5)小组讨论。
(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
(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 (8) 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 (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 3、课后评价。
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
我设计的车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车”。 2、欣赏作品,同时感
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车”。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
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车”,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绘画作品:
(a)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车”。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我设计的车”,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我的家(记忆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家》的录像片断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
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4、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