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特征:1)群体特征2)发展的特征3)对比的特征4)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5)社会心理的特征6)预防为主的特征 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任务和三个范畴:1)“揭示现象”, 2)“找出原因3)以找到原因为基础而“提供措施”,并进一步确证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果”观察,所以资料偏倚少,论证因果关系能力强③可以计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量两组间的相对危险和特异危险度,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所得结果真实可靠。④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并能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⑤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缺点:①不适用与研究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疾病②观察时间长而难以避免失访,不宜收集到完整的资料③设计的科学性要求较高,实施复杂,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费用高,不能很快出结果。④每次只能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有很多病因的疾病不观察法、数理法、实验法。
3. 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一)宏观与微观并举(二)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并重(三)人群健康研究提上日程(四)发展应急流行病学:(五)重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六)强化流行病学在循证浪潮中的作用: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测量指标:◆发病指标:①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1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例数。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例数/同期人口暴露数)×K(K=100%,1000‰,或10000/万)②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它可以根据暴露来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③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包括新旧病例)者所占的比例,也称现患率。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常用)。时点患病率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内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患病率=发病率×病程④感染率=(受检者中感染人数/受检人数)×K(K=100%)⑤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⑥病残率: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 病残率=(病残人数/调查人数)×K(K=100%,1000‰)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而发病率的分子则为一定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对例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影响患病率的因素 升高:病程延长、患者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降低: 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入、治愈率提高
◆死亡指标:①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率=(某期间内(某疾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K(K=100%,1000‰,或10000/万)②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患者数)×100% ③生存率: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患者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患者所占的比例。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④累积死亡(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发病)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多用百分率来表示。 2、疾病的流行强度:
◆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这样的发病强度叫做散发。◆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有时某些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跨越国界、州界时称大流行。 3、疾病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①短期波动:其含义与暴发相近,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②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 (表现形式:一种是季节性升高,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一定季节,其发生率升高,如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冬春季高发,肠道传染病则多发于夏秋季;另一种是严格的季节性,即一年中只在某些季节有某病的发生。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大多呈严格的季节性。)③周期性: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情况。多见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④长期变异(长期趋势、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地区分布:不同地区疾病的分布不同,主要反映了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不同。包括:①疾病在国家间与国家内的分布②疾病的城乡分布③疾病的地区聚集性④地方性疾病。判断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人群分布:(一)年龄分布:①研究方法:a 横断面分析: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其他健康状况的年龄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常用于传染病等急性病的年龄分布特征,不适用于恶性肿瘤、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b 出生队列分析:指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的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二)性别分布:差异主要取决于:①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②遗传、生理解剖及内分泌等因素不同(三)职业分布(四)种族和民族分布 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种族、民族之间遗传、地理环境、国家、宗教、生活习惯、卫生水平及文化素质有所不同。(五)婚姻和家庭状况(六)行为生活方式 三、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原理:指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情况进行简单描述,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在病因分析时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
2、现况研究:◆概念:现况调查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一个短暂时间内搜集的,客观的反应该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如同时间的一个横断面,因而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目的:描述三间分布、描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提出病因假设、辅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特点 1.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2.特定时点或时间;3.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到限制;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做因果推论;5.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资料。◆种类:①普查:②抽样:抽样方法及误差: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等五种。抽样误差由大到小依次为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四、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队列常指有共同经历或有状态的一群人。研究中选择两组队列,其中一组叫做暴露组,这些均经历了假定的致病事件,另一组为非暴露组或参照组。经过追踪观察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之间各自的发病频率。◆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设立对照;观察方向由因至果;能验证暴露关系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的假设
2.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研究因素(暴露因子或暴露变量)的确定 2)结局的确定,结局是队列研究的观察终点 3)研究对象的选择:①暴露人群的选择:特殊暴露人群或称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②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4)样本含量的估计5)资料的收集:①基础资料的收集:收集人口学资料;查阅记录和档案;询问调查研究对象或知情人;医学检查或检验以收集客观资料;收集环境资料②随访:观察终点和终止时间;随访追踪。
3.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分析:1)率的计算:①累积发病率:当观察期间人群比较稳定,且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固定的维持观察,可以计算累积发病率。计算公式为:累积发病率=观察期间发病人数/观察开始时队列人数②发病密度:若暴露人口不稳定,人群产生了较大的变动应将变动的人群转变为人时数代替人数来计算,此种发病率称发病密度。2)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3)计算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①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②归因危险度(AR)=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的意义:RR和AR同为估计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RR说明个体在暴露情况下比非暴露情况下增加暴露因素所致疾病的危险程度的倍数,具有病因学意义;AR值则是相对于人群来说,在暴露情况下比非暴露情况下增加暴露因素所致疾病的超额数量,消除暴露因素,就可以减少这一数量的疾病,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意义。③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全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④标准化死亡比:当以全人群资料作为对照时,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且发病率较低时,无论观察期长短都不易计算率,而应该以全人口死亡率作为标准,计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再统计观察人群中实际死亡人数,以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人数之比,称作标准化死亡比,以此衡量发病的强度。
4.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对在整个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应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的标准;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应答率,减少无应答率以及失访和中途退出;尽量采用多种对照。◆失访偏倚:控制失访偏倚主要靠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选择那些符合条件并且依从性好的研究对象。◆信息偏倚:对拟进行的研究要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材料;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技巧,避免会议偏倚和报告偏倚。◆混杂偏倚:限制、匹配、随机化、统计处理。
5.队列研究:◆优点:①较适用于常见病②在疾病发生前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由“因”至
适用此方法。 五、病例对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病例对照研究亦称回顾性研究。其定义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该暴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若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则可以认为这种暴露与某疾病存在关联。◆用途:(1)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2)建立和检验病因假说(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类型:(1)病例与对照不匹配(2)病例对照研究匹配(3)巢式病例研究。◆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2)设立对照(3)观察方向由果至因(4)难以证实因果关系
3.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复习文献,提出假设(2)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3)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于选择(4)样本含量的估计(5)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6)资料的收集
4.病例对照◆资料的分析:比值比(OR)(病例组暴露的比值) / (对照组暴露的比值):OR=ad/bc 1)描述性统计;①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②均衡性检验2)统计性推断: 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①不匹配不分层资料的分析②不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③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
5.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1)选择偏倚:对在整个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应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的标准;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应答率,减少无应答率以及失访和中途退出;尽量采用多种对照。2)信息偏倚:对拟进行的研究要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材料;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技巧,避免会议偏倚和报告偏倚。3)混杂偏倚:限制、匹配、随机化、统计处理。 6、病例对照研究:◆优点:①除适用一般疾病外,还特别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②较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所需样本较少③即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④收集材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的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缺点:①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疾病②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对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的人群,因此容易产生选择偏倚③调查时需要调查对象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④混杂因素的影响较难控制⑤由于总人口数中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不详,故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亦不能证实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实验流行病学:◆概念:是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类前瞻性研究方法。◆偏倚:失访偏倚、时间效应偏倚。◆伦理问题:为了不违反伦理道德,应注意以下问题:(1)研究必须遵普遍接受的科学原则,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均应在实验方案中说明,并应将试验方案提交给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评论、指导,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审核批准。(3)受试人群能够从研究的结果中受益。(4)受试者必须是自愿参加并且对研究项目有充分的了解。(5)尊重受试者,保护自身的权利,尽可能采取措施以尊重受试者的隐私。(6)任何新的预防或干预措施一般应当同目前通常进行的措施比较。(7)较长试验期限可能会导致延误问题。 七、筛检
1、筛检:◆定义: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无病者鉴别开来。它是从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可以病人的一种此措施,不用对疾病做出诊断。
筛检试验:◆评价方法:筛检试验的评价是指将待评价的筛检实验与诊断目标疾病的标准方法即“金标准”进行同步盲法比较,判定该方法对疾病诊断的真实性和价值。具体过程:(1)确定“金标准”(2)选择受试对象(3)确定样本含量(4)整理评价结果。◆评价指标:1)真实性: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度、假阳性率、正确指数、似然比2)可靠性:标准差、变异系数、符合率、kappa值。3)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隐形预测值。
筛检效果的评价:1)收益:之筛检后能是多少原理未发现的病人得到诊断和治疗,为了提高筛检收益,采取以下办法:①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②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试验③采用联合试验 2)生物学评价指标:①病死率②死亡率③生存率(3)卫生经济学效果的评价:①成本效果分析②成本效益分析③成本效用分析
筛检中的偏倚:(1)领先时间偏倚:是指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而延长的生存时间(2)病程长短偏倚(3)志愿者偏倚:筛检参加者与不参加者之间,某些特征可能存在不同,使得通过筛检发现的病例的预后较临床期确诊的病例的预后好。
八、偏倚及其控制:1)选择偏倚:◆概念:是指被选入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选入这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种类:①入院率偏倚②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③检出偏倚④易感性偏倚⑤排除偏倚⑥无应答偏倚◆控制方法:①对在整个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应有充分的了解、掌握。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的标准③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应答率,减少无应答率以及失访和中途退出。④尽量采用多种对照。2)信息偏倚:◆概念:是指在研究的实施阶段从研究对象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时所产生的系统误差。◆种类:①回忆偏倚②报告偏倚③诊断怀疑偏倚④暴露怀疑偏倚⑤测量偏倚◆控制方法:①对拟进行的研究要制定的明细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②尽可能采取“盲法”收集资料③尽量采用客观指标信息④采用一定的技巧,避免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3)混杂偏倚:◆概念:指在流行病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的估计。◆混杂因素:①指研究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歪曲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②正混杂偏倚③负混杂偏倚◆控制方法:限制、匹配、随机化、统计处理。 九、病因与因果推断
◆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病因模型:(1)轮状模型:该模型将宿主置于环境之中,遗传因素有放在宿主之内,意为病因不存在于不存在与宿主体内便存在于环境之中(2)病因链与病因网模型:病因按时间先后连接起来构成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起来构成病因网3)三角模型 :(宿主、致病因子、环境构成三角)保持平衡使人体保持健康 十、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1、全球卫生策略: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并不意味着医护人员能治愈所有疾病,或不再有人患病或成残疾。它是指:①人们在工作或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②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疾病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老年、最后安乐的死去;③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均匀的分配一切卫生资源;④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的参与,并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⑤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可以避免的疾病,赢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2.初级卫生保健: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③基本治疗④社区康复。 高危策略以临床医学思维为导向的实现第一级预防的策略。对未来发病风险高的一小部分个体,针对致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危险暴露水平及其未来发病的风险。全人群策略是以公共卫生思维为导向的实现第一级预防的策略。通过消除有害暴露,尤其是那些个体难以觉察或控制的环境暴露,或针对人群中有害暴露的决定因素,即病因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整个人群有害暴露的水平,进而降低人群总的疾病负担。
2、疾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正对病因而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2)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其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故又称为三早预防。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十一、公共卫生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十二、传染病流行病学
我国传染病危害呈现以下特点:1艾滋病危害严重,艾滋病毒感染模式正在发生从高危人群像一般人群播散的变化 2病毒性肝炎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3结核病又卷土重来 4新发、突发传感病流行不断发生 5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2.传染病:◆策略:(1)预防为主(2)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国际合作 ◆预防:(1)改善卫生条件(2)健康教育(3)免疫预防(4)国境卫生检验◆控制:(1)疫情管理:①疫情报告②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2)防疫措施:①对传染源的措施②对传播途径的措施③对易感者的措施④疾病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3.计划免疫:◆概念: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传播特征及流行特征:⑴经空气传播:①飞沫传播②飞沫核传播③尘埃传播 流行特征:①传播
广泛,发病率高。②冬春季节高发③少年儿童多见④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率呈现周期性⑤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 ⑵经水传播:一种是饮用水传播,另一种是与疫水传播。经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其流行特征为: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②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③如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④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⑶经食物传播流行特征:①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②患者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③当停供污染食物后,暴发即可很快平息。⑷经接触传播⑸虫媒传播⑹经土壤传播: ⑺医源性传播:⑻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成为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引起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成为人群易感性。⑴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群迁入③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④免疫人口死亡 ⑵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①计划免疫②传染病流行③隐性感染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事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标准:范围为一个社区(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自然村 )或以上 、伤亡人数较多或可能危及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事态可能进一步扩大 、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参与,统一调配社会整体资源 、必须动员公众群测,群防,群控需要启动应急措施和预案
队列研究:
暴露组发病率Ie=a/a+b 非暴露组发病率I0=c/c+d RR= Ie/I0 AR=Ie-I0 AR%=(Ie-I0)/Ie×100% 暴露史 病例 对照 合计 有 a b a+b=n1 无 c d c+d=n0 合计 a+c=m1 b+d=m0 a+b+c+d=t 比值比(OR)(病例组暴露的比值) / (对照组暴露的比值):OR=ad/bc
阳性似然比真阳性率灵敏度假阳性率1特异度假阴性率1灵敏度真阴性率特异度阴性似然比
灵敏度(真阳性率) = a/(a+c) ×100% 假阴性率(漏诊率)= c/(a+c) × 100% 特异度(真阴性率) = d/(b+d) ×100% 假阳性率(误诊率)= b/(b+d) ×100% 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