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生活满意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工作参考

2024-02-08 来源:易榕旅网
课堂内外高粤

渊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袁辽宁沈阳110031冤

并指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摘要院本文简要介绍了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工具以及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认知变量与环境变量,育可据此开展的工作。

关键字院学生;

生活满意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满意度是指人们根据生活经历与自身要求对生活做出的认知评价。生活满意度能够来影响人的关键变化与行为,可作为个体的生活事件与应对行为的干预性变量。增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对生活满意度的认识,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一尧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工具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有两种概念框架:

单维度模型与多维度模型。前者强调不设条件的测量,

即报告者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报告对生活的总体感知。后者则通过个体对主要生活领域的报告而得出满意度轮廓,如,我国学者根据本土文化编制了中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分为六个维度(家庭、学校、朋友、自由、学业、环境),被广泛使用。

二尧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变量

决定认知评估方式的人格变量对个体整合生活经历与感受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从而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的高低。

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这种自我评价主要面向社会、学业、情感等内容,这些感知在预测生活满意度上有很大作用。个体实际能力与自我效能并不相同,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在未来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评价与教师对其的客观评价相比,与生活满意度的联系更密切,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是学习的效能感,

而非学习成绩。2.控制点分布。个体控制点的“外”或“内”的分布使自己对志向的实现持被动或主动的看法,高内控个体更看重自己的能力与知识,会制定计划来实现目标,而高外控个体更看重客观环境,在实现目标时更“看运气”。认识到自己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能够增强效能感,

因此,外控型学生更容易对目标达成过程有所不满,而内控型学生则对学业、未来、家庭等有更高的满意度。

3.目标、成就与价值观。目标取向、成就的形式与价值观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对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总体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越是非物质(金钱、权力、外表)价值取向的个体,对自己的整体生活越满意,而具有高度物质价值取向的个体,其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三尧影响生活满意度的环境变量

儿童青少年的生活主要构建在家庭、学校之中,这些环境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估起着重要作用。

1.家庭氛围。研究发现,管教型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孩子越是感到父母对他们的严格监督、情感与物质上的支持、自我表达与独立思考的鼓励,生活满意度就越高,

而生活满意度也作为青少年在认知、情感上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解释,预防其潜在的问题态度与行为。此外,家长与子女间意见冲突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消极影响很大,其中父子冲突对生活满意度的冲击最强。

2.学校氛围。竞争与比较容易伤害儿童青少年的幸福感,而当今许多学校都在或明或暗地打造竞争的氛围,

其中包括不同的学习待遇、分等的教师期待、对相关能力的承认与奖励等,这就成为了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生所感受到的在校自主性与各种学习参与机会,对其适应与融入学校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自主的学校氛围也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3.同学关系。同龄人关系能够开发儿童青少年自主、独立思考与行动的潜力。已有研究表明,与同学支持有关的满意度效应要比来自校外朋友的效应大一倍,因此,促进教室环境内的同龄人交往应该成为班级管理者在制定计划、推出措施时要注意的事项。

四尧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建议

有关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致力于提升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性,

一些实践活动应被重视。1.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收集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数据,运用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非诊断性心理评估,找到学生在家庭、学校等领域是否具有与满意度相关的破坏性或保护性因素,据此监测并及时做出干预。

2.直接辅导干预。生活满意度与人格变量之间的联系,指出了提高满意度评估的解决路径。虽然着眼于改变人格特点的长期在校治疗还很少,但短期的认知-行为策略仍有现实意义,通过它,改变与消极归因倾向相关的认知特质,如外控制点分布、低自我效能等,以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

3.制定家庭教养方案。开展有关制定家庭教养方案的家长培训是一条积极心理学框架下优化家庭氛围的有效途径。该方案在肯定每个家庭都有独特教养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家庭识别出自身优势,并对几种特定的家庭能力加强提高,如沟通、幽默、乐观、适应性、自尊、信仰、团结等。方案可以作为课程提供给学生家长。此外,方案还应致力于促进家长支持性的管教型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1]何立国,周爱保.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的概化理论研究[J].心理科学,2006(5).

[2]McCulloughG.,HuebnerE.Scott.,LaughlinJ.,LifeEvents,Self-ConceptandAdolescents'PositiveSubjectiveWell-Being',PsychologyintheSchools2000(37).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