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计意图 应用 目标达成 导入一、复习引入 1.0.2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新 课 (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课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 堂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 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教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学 二、新知学习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过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等,
四年级下册教案
环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其实小数点节 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的数,如1.8米、5.63米、 12.378等。这样的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 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的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表头,如: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 3 1 2 . 3 7 8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0.2表示十分之二,它表示有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是它的计数单位; 0.05表示百分之五,它表示有五个百分之—,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0.006表示千分之六,它表示有六个干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那么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还有万分之一等。 程 设 学 计 习 新思 知 路
四年级下册教案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哪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师:小数的这些计数单位十分之—、百分之—、千分之—、万分之—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样的,都是10。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面,像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那么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把十分之一分成10等份,每一份是多少?” “那么十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把百分之一分成10等份,每一份是多少?” “百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百分之几的呢?千分之几的呢?” 教师边在黑板上列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边说明:再往下还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小数位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
四年级下册教案
“......”表示。前面我们讲过在整数的右边,用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实际应用时常把整数和小数写在—起,这样的数也叫小数。再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如1.8、5.63、12.378等也都是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小数部分。教师指12.378提问: “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几?百分位是几?千分位呢?” P34做一做 2.教学小数的读法。 环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的小数:0.58、3.5、节 41.47。 提问:谁能读出黑板上的小数?” 学生读出前两个小数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小数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后面一个小数的数值比较多,它们的读法也是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就读点,小数部分通常就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3.教学小数的写法。
四年级下册教案
师:写小数过去我们学过一些.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写一写。教师报出教科书第35页例4和“做一做”第2题,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完后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讲解。 小结: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第4单元 比例
第2课时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四年级下册教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
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2、教学例2。
(1) 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②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 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
(2)出示表格。 杯子底 面 25 30 … 积10 15 20 /cm² 水的高 10 5 … 度/cm 30 20 15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
四年级下册教案
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 用字母表示:xy=k 三、拓展应用 练习九第2题 四、总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五、作业布置 完成P48“做一做” 练习九第8~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