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2、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差 = 减数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时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 步骤: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二单元 认识多边形 知识要点归纳:
一、认识多边形: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1. 学会画平行四边形(上下要一样长,左右要一样长)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七巧板:七巧板有(7)块。有(3)种不同的图形,包含(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4+4+4+4+4)或4个5相加(5+5+5+5)。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乘数×乘数=积 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 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 用乘法(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 用2×4=8 2个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 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
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
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除法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也可以表示把(45)每9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厘米可以写成cm,米可以写成m。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 “ 0 ” 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大的刻度数减去小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2.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一样,但方向相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