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着色剂行业发展及存在问题

2021-02-11 来源:易榕旅网
粮油食品科技第19卷2011年第2期 科技管理 食品 着色剂行业发展及存在问题 齐晓东,刘娟娟,唐欣,李晓 (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阐述了食品着色剂的发展现状,行业质量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工作实践和调研结 果,总结了食品着色剂存在的行业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解决方法,为国家针对食品 添加剂的政策制定及标准编写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品着色剂;发展现状;质量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S 20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561(2011)一02—0057—04 1 着色剂行业发展 1.1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食品着色剂行业经过2O多年的发展,食 用着色剂的生产、销售和应用已经具有一定的水 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度比2005年度产销量 仅仅增加1.89%;而2006年度比2005年度产值却 增加29.67%;2006年度比2005年度出口创汇增加 72%。产销量并没有多少增长而总产值和出口创汇 平和规模。据粗略统计,我国食用着色剂产量约 大幅度增长的现象,说明我国食用着色剂产业发生 28000 t,其中化学合成着色剂年产量约3000 t,天 然色素年产量约为25000 t;我国的红曲红、功能红 曲、辣椒红、焦糖色、栀子黄、叶黄素等均已打入了 国际市场。… 首先,我国食用着色剂在品种数量上有了较大 了质的飞跃,因为实现产业化后,以高纯度精品或以 精品为原料生产制剂,投放到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 际市场后,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另外,我国食用着色剂整体行业管理水平有了 很大提高,其原因是我国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水平不 断提升,企业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方面开始 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而且这个进程在进一步加快。 我国已经拥有一大批实力较强的食用着色剂骨干企 业,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着色剂产业。比如原料 的增长。据统计,1981年以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 正规的食用着色剂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81中, 我国政府批准允许使用的食用着色剂总共只有14 种。但在GB2760—2007(包括增补品种)中我国批 准允许使用的食用着色剂总计54种,食用着色剂品 种数量是1981年品种数量的4倍。L2 再次,我国食用着色剂的产值有了巨大的增长。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 有允许使用的54种食用着色剂品种,其中41个品 种在2005年一2006年总的产销量约272922 t;年总 产值约204014万元;出口创汇约11057.535万美 元,其中食用合成着色剂总产销量约2962 t;总产值 约47427.5万元;出口创汇约4279.625万美元。食 用天然着色剂产销量约269960 t;总产值约156586.5 万元;出口创汇约6777.9l万美元。这41个品种最 近几年的产销量、总产值、出口创汇都有较大幅度的 增长,食用着色剂品种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平衡 的。据2004年~2005年度的统计,总产销量约 型色素产品的质量稳步提高,天然色素新品种不断 增加;天然色素产品应用不断开发,拓展了行业发展 空间;在与国际接轨、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国食品着色剂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很 广,但主要集中在广州、江浙、上海、天津等沿海 地区以及天然色素生产原料丰富的新疆、山东等 地。 当今世界的食用色素消费中,各个国家和地区 发展也各不相同,其中美国占到40%,是食用着色 剂消费大国。据美国FDA公布的FD&C法定食用 着色剂达5000 t,其中包括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 色素。食用色素在最终食品市场的比例:酒精饮料 29%、宠物食品15%、糖果13%、其他食品用途 12%、甜食粉9%、焙烤食品9%、谷物食品5%、日 267850 t;总产值约157330万元;出口创汇约6426万 美元。 收稿日期:2OLO一12—13 作者简介:齐哓东(1954一),男,山西定襄人,助理工程师 常产品5%、香肠制品3%。食用色素可分为天然 物(天然提取和生物合成)和人工化学合成色素两 大类。在德国,合成色素的使用量是天然色素的两 倍,但在日本,合成色素的使用量不到天然色素的 科技管理 1/10。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添加剂消费量和消费 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用着色剂的消费量也增长 很快。目前,虽然我国食用合成着色剂年消费量约 粮油食品科技第l9卷2011年第2期 断地开发新的色素原料,将会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市场的扩大,食品着色剂将以天 然有机、功能复合多样、品种新型高效的保健品出 现,而不再是只用作着色剂。 1.2行业质量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 我国食用色素企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 在2500 t左右,全国人均年消费量只有2 g左右,与 工业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10~20 g相比相差甚 远。因此我国着色剂近几年发展很快,今后发展上 升空间也很大。 步,但是仍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相 我国的食用着色剂产业是随着食品工业的蓬勃 发展而壮大的,国家根据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对食 品添加剂提出了“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发展方针, 因此要着力开发、研究、生产、使用既可以着色,又有 某些生理功能的天然色素。例如天然B一胡萝卜 素,作为食品黄色着色剂,进入人体后在加氧酶作用 下能在肝脏或肠黏膜裂解成两个分子的维生素A, 而维生素A有使上皮细胞健全、保持正常视觉、提 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红曲米中含降血脂物质 对薄弱,并且许多都为低水平重复的生产企业,总体 生产力水平不高。同时,这些企业的技术投入较为 有限,很难在新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就生产工艺 来说,我国超临界萃取、微胶囊、膜分离等高新技术 刚刚起步,现行的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产品成本较 高,质量却不是很好。 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着色剂品种繁 多,因此,着色剂的应用研究与产品服务就成为添加 剂产品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大多数国内企业只有 洛伐他汀,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中,可以有效地使人 体内血脂达到正常平衡。不少以类黄酮为天然色素 的物质有抗氧化功能或软化血管功能。目前我国批 准使用的天然色素中,有多种是功能性天然色素。 我国天然色素资源丰富,进一步开发、研究、生产应 用功能性天然色素大有潜力。 我国食用着色剂另一条发展道路是,一个原料 可生产出多个产品,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例如 生产辣椒红色素的工厂,原料为辣椒。辣椒种子可 以提取辣椒碱及辣椒油,残渣含高蛋白;辣椒种皮可 以提取辣椒红色素、辣椒碱,残渣再配上面酱、油、鲜 生产知识,不具备充分的应用知识,因而在产品的推 广方面遭遇较大难度,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应用及 研究发展机构,但技术力量单薄,而且往往因为管理 不善,面临人员的频繁流动,造成技术、资金、人才以 及市场的流失。 我国着色剂行业中近几年出现了一些较大规 模的企业,比如上海染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但仍有 不少色素厂规模小,产品单一,在小产量、低质量、 高损耗中徘徊,经济效益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差。 着色剂生产实现规模化,将淘汰一部分小厂、小作 坊是发展趋势。 味剂,可制成精制辣酱。一个姜黄原料可以同时生 产出姜黄油、姜黄素、姜黄油树脂、姜黄粉、乳化姜 食用色素行业是新型精细化工产业之一。国 外的食用色素工业,无论是生产天然色素还是合成 色素,大都已采用了新技术,所以它又是一个高新技 术行业。我国的食用色素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其技 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有差距就有潜力,就 有市场。因此,今后应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和在食用 色素上的应用工作,重点是突破以下共性技术和关 黄色素等多种产品,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 济效益。 今后加工食品中色素的用量,特别是高质量色 素和天然色素会逐年增加。要把国内市场做好、做 大,必须使我国的色素产品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实 用化,以便于食品加工厂家使用。同时应开拓国际 市场,世界色素需要量大,尤其天然色素消耗量每年 以大致5%的速度增长。把我国的优质色素、有特 色的色素推到世界各国,将会使我国着色剂在参加 国际竞争中得到更快发展。 尽管在过去的25年中,食品色素的发展取得了 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有关法规和加工工艺方面,但 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技术工艺和社会的发 展将促进食品加工的全面发展,整个色素市场也将 随之扩大。由于消费者不断地向天然产物靠近。在 全球范围内天然色素市场将比合成色素以更快的速 度扩张。在继续改进配方和技术工艺的基础上,不 团 键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胶囊技术、膜分离技术、超 临界流体萃取、吸附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冷冻 干燥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作为改造传统生产工艺 的新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在食品添加剂的开发过程中,其应用技术开发 十分重要。国外对应用技术开发十分重视,投人的 力量约占产品整个开发过程的一半。国外产品的型 号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应用技术开发得好,其表面 处理、复配化和制剂化技术水平高。在我国食品着 色剂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落后已经成为其 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单位考 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多,而考虑市场和用户需求少,因 粮油食品科技第19卷2011年第2期 此往往造成食品加工企业的需求与食品着色剂品种 开发和质量改进衔接不上,从而影响了食品着色剂 的推广应用。 科技管理 前有很多企业主要生产复配型色素,在复配过程中 存在天然色素中添加人工合成色素以冒充天然色素 的情况,以此来拉大价格空间,造成无序竞争,严重 影响了真正的天然色素生产企业的利益。根据调查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着色剂将与食品工业共同发 展。高纯度合成食用色素与多功能天然色素将相互 依托,相互促进,相互配合,满足食品工业及其他行 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所知,在食品着色剂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某些不法 分子在食品中添加化工染料以牟取暴利。在食品企 业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人工合成色素添加过量的问 题。[ 卅 2食品着色剂执行标准存在问题 根据调研所知,食品着色剂质量指标主要参 3行业内存在的隐患和安全问题 3.1 着色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照国标和各个企业标准,使用限量主要执行《食品 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根据企业 反映,着色剂国家标准相对滞后,主要是理化指标 复杂化,食品添加剂国标应重点制定卫生指标,而 把理化指标的制定下放到下一级的标准。因为食 品着色剂添加剂用量小,对食品的理化指标影响 有限。 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主要是以苯、甲 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其优点不少,如色 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 剧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 于合成色素在合成加工过程中的砷、铅、铜、苯酚、苯 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残留,它们对人体均可造 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合成色素在生产加工过程 中必须控制其有毒有害元素含量。 天然色素直接来自动植物,除藤黄外,其余对 据厂家反映比如红曲红色素,色价定为60以 上,应用时很不方便,为了方便使用,厂家会调配 色调,但色调调配之后客户会索要国家标准,造成 厂家为难。因此广东省部分企业建议,应该鼓励 人体无毒害。目前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中酱色 (也称糖色)的使用要引起注意。酱色是将蔗糖酱 和麦芽糖酱在160~180 oC高温下加热3 h,使之 焦糖化,再加碱中和而成。焦糖本身没有毒,但如 制定“自主规格”,也就是企业和协会共同合作来 制定一些标准,此项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和协会最 基本的一项重要工作。协会着色剂专业委员会把 着色剂行业作为“自主规格”试点行业来推动,经 过近三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完成了十四个着色剂 品种的自主规格。在与13本合作共同向JECFA申 在制作过程中加人铵盐,使焦糖中有含氮的杂环 化合物4一甲基味唑,这种物质有强烈的致惊厥作 用,若含量过大,对人体有害,造成潜在的食品安 全问题。 复配型色素在我国食品着色剂行业存在很大份 额,但往往复配企业是直接和食品加工企业所连接, 主要按照客户要求供给所需要的复配型着色剂,所 以很少在市场上流通,造成监管困难,也造成某些不 法企业在天然色素中添加合成色素的现象,这样复 配的色素对于不知情的使用者来说,会造成合成色 素添加不好把握或者添加过量的问题。因此,国家 应该禁止复配型天然色素中添加合成色素,加强源 头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报审评红曲红和栀子黄工作过程中,使红曲红中 的桔霉素含量大幅度降低,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动 了行业发展。 许多企业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2007中的限量使用存在很多疑问,比 如:某些人工合成着色剂可以在冰淇淋或面包中 添加却不可以在蛋糕点心中添加,不同性状的色 素没有统一标准,如:p一胡萝卜素只有油溶性的, 而使用1%粉末很多,但1%粉末没有统一的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存在 同一色调的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可以同时使用 在一种产品中,这一规定为复配型天然色素中掺人 红曲色素是作为天然色素来宣传的,但实际上 红曲色素含有桔霉素(生物毒素)已是不争的事实, 红曲色素中的桔霉素含量,现在国家还没有桔霉素 限量标准,这成为我国红曲色素申报JECFA进入欧 美市场的技术瓶颈,而我国仅广东省东莞市天益生 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曲红色素因为工艺的改 合成色素造成了漏洞,也使得天然色素的发展和使 用受到限制。比如在果冻中既允许添加柠檬黄,也 可以添加栀子黄色素。这样从价格上来说大部分企 业会选择食用人工合成色素,但是果冻的消费者主 要是青少年群体,从长远看来这样不利于我国人口 的身体素质。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我国食品着色剂企业目 进,技术上的突破所生产的红曲色素桔霉素含量 是目前国内唯一符合日本食品添加剂标准要求的 厂家。建议国家对红曲色素中桔霉素含量作出限 量规定。 圃 科技管理 然而天然并不等于无毒,这个简单的科学道理 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评价某一种物质的毒性大小, 除人们已有多年广泛食用的历史外,只能用动物试 标示。 粮油食品科技第l9卷2011年第2期 (3)由于我国着色剂企业有很多是复配型企 业,因此对这类企业要严格管理,应该杜绝将人工合 成着色剂添加到天然着色剂中以此冒充天然色素, 造成市场混乱,也造成使用着色剂的企业在添加量 上不好控制而造成指标超量的问题。 (4)关于“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对于复配型企 业建议实施“松进严管”的政策,因为很多这类企业 验来推算到人,制订出每人每天以公斤体重计算最 大允许摄入量以毫克计即ADI值。在这个范围内 一般认为是安全的。ADI值越大,表示毒性越小。 但是不少天然色素的毒性资料比较少,未能制订 ADI值,就是说它们的毒性还不甚清楚。某些企业 生产的天然色素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中没有提到,这就可能造成天然色素在毒理 并没有生产线,不需要生产色素企业所必须的仪器 和设备(检测仪器除外),按照生产许可证要求就很 学方面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难获得生产许可证,因此对于这类企业的生产许 3.2着色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证颁发可以不按照生产着色剂企业要求进行评 (1)违法使用 估,但是应该对其产品的卫生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尽管所调研的企业都是合法生产经营的企 和检测。 业,但是在食品着色剂这个行业里依然存在极个 (5)对于着色剂国家标准应该注意更新,与整 别不法生产经营企业或加工者为牟取私利,违法 个行业的发展技术水平相匹配,便于企业操作和技 生产和使用我国未经批准的食品着色剂的化学添 术人员的检测执行。 加剂。 (6)完善食品着色剂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加 (2)超范围超限量使用 快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以有关国际组织 在食品着色剂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超范围使用的 制定的危险性评价制定相关标准的基础,对现有 情况,尽管GB2760《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明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行全面、科学的修订 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但部分 和补充,保证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 食品生产企业不按照执行,未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 (7)提高着色剂检测水平,我国对食品着色剂 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卫生部批准而扩大使用范围, 的检测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准确性和快捷性需要进 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一步提高。同时,相关部门根据监测技术以及食品 超限量使用食品着色剂的现象目前在我国非常 添加剂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和法 普遍。比如着色剂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在肉类中的过 规,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量使用。 (8)建议国家在新开发的天然色素毒理学评 (3)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着色剂 估方面实施以国家、企业及协会三方合作的,方式 国家规定食品加工着色剂必须是符合食品级规 共同承担和完成实验,这样一方面减轻国家负担, 格的产品,不准使用工业级产品。但一些不法厂商 另一方面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加快认证 将工业级产品假冒为食品添加剂销售、使用。伪劣 评估的步伐。 的食品着色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纯度,以及汞、铅、 (9)加大使用食品着色剂的宣传力度,使生产 砷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过量,这些都会危害到消费者 者、消费者进一步认识食品着色剂的重要性和安 的身体健康。过期的食品着色剂也起不到食品添加 全性。 剂的功效,同时由于长期保存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从而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及安全。 4解决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加强生产着色剂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环节, [1]孙宝国.食品添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规范行业秩序,对一些薄弱企业和偏远地区农贸市 [2]李凤林,黄聪亮,余蕾.食品添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场进行监管,防止劣质产品流通使用。 2008. (2)督促食品着色剂使用企业和个人严格自 [3]韩长日,宋小平.食品添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石 化出版社,2006. 律食品着色剂的使用者,必须按照《食品添加剂 [4]乐一呜.国内外食用着色剂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c].学术论文 使用卫生标准》或规定的品种及其适用范围、使 集,2002.毋 用量进行使用,并在产品标签上按规定要求进行 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