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判断题
1、儿童很多的心理行为症状的变化是与这一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有些行为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消失。 对 2、儿童的很多行为问题主要是其个体的原因,与家庭关系不大,因此可采取个体辅导的方法,家庭不必参与。 错 3、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所采用的辅导方法与成人一致。 错 4、儿童的行为偏差比行为障碍更为严重,需要进行治疗。 错 5、心理动力学的主要代表任务是弗洛伊德。 对 6、行为主义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实验性,很容易被操作和应用于实际,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相应。 对 7、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社会环境是基础,生物因素是基本导向 错 二、名词解释 1、行为偏差
行为偏差是属于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 情绪或行为偏异,是暂时的,通查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如遗尿、害怕某些事物、害羞、爱发脾气等 2、行为障碍
具有比较严重的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持续实践较长,通常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如孤独症、多动症等。 3、广义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寻找对心理产生有害作用的根源,增进人的心理效能及适应、改造社会的能力。 4、狭义的心理健康
健康是身心、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三、问答题
1、行为偏差和行为障碍有何区别?
行为偏差的临床表现:第一,问题突出发生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在这之前或职后表现都不明显;第二,无论是情绪还是行为问题,通常表现都不明显;第三没有类似的人格缺陷或家族继承性,通常与父母的管教方式或生活环境有。
行为障碍的临床表现:第一具有比较严重的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并且其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精神性的。第二,持续时间长久,通常不会随年龄增长自行消失;第三,许多问题与家族继承性有关,通常在一些直系亲属中可以找到相关或类似问题。
2、针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何特殊性? (1)家庭参与的重要性
因为大部分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行为习惯以及情绪表达方式等密切相关。 (2)根据儿童的特点开展教育和辅导 态度上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方法上要采取儿童乐于接受的方法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如“游戏疗法”
1
(3)注意躯体的变化
3、试论述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的因素。
第一,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其中,生物因素是基础,决定了个体基本形态构造,又影响着个体习惯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获得。后天社会环境(文化习俗、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学校等)给个体心理发展提供基本导向,和生物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心理行为走向。第二,文化的角度:家庭-学校-社区模型
第二章 一、判断题
1、学前期是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时期。 对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的主要对象是不正常儿童。 错 3、口头赞扬、温情的轻拍、拥抱等是属于活动性强化物。 错 4、榜样学习法源于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 对 5、无论是正强化还是惩罚,强化都应该及时。 对
二、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是指教师或教育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前儿童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强化法
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当个体做出某个行为之后,随即出现的行为或事物如果导致个体增加从事这个行为的机会,那么该个体获得了积极强化。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用来形成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即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新行为的过程。它是从强化一种与最后新行为稍微接近,且其出现率稍高的反应着手,连续强化最接近新行为的反应并消除前一个较接近这个行为的反应,从而最终建立起这个新的行为的过程。 4、代币管制法
它是积极强化的另一种形式,指利用代币作强化刺激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法。代币指的是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现物品的证券,它可以有许多形式,如小红旗、塑料片、五角星、记号、数点、2分票以及其他有明确单位的东西。 5、负强化法
这是一种通过取消厌恶刺激以增强受指导者进行某种行为的可能性的行为治疗技术,也就是说若儿童发出某一种行为,结果可避免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则以后在同样情境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 6、榜样学习法
我们通常将通过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清除不良行为的方法,称为榜样学习法。 7、间歇强化法
间歇强化法是一种偶然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8、惩罚
惩罚法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撤除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
2
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9、消退
是指某一行为过去曾得到强化,若此时这个行为之后并不伴随这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10、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
我们通常将彼此对立、不会同时发生的一对行为称为不相容行为。我们选择的一对不相容行为,一个是要减少的不良行为,另一个是要增加的良好行为,那么在减少一个不良行为的同时,必然增加另一个积极行为;或在增强一个积极行为的同时,必然使一不良行为减少。 11、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就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有机会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问题,并从中自我解除精神困扰的一种教育方法。 三、问答题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具有哪两层含义。
具有预防和矫治两层含义:一方面教育者要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及早发现异常发展的儿童及问题行为,并在可能情况下给予适当的矫治。 2、实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有哪些注意要点? (1)指导的主要对象是有行为偏差的正常儿童。 (2)指导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3)指导需要和谐民主的环境。 (4)要有独特的指导目标。 (5)采用灵活的指导形式。
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的目标有哪些? (1)快乐向群 (2)积极参与 (3)好奇求知 (4)天真活泼
(5)坚持性和毅力。
(6)不怕失败和用于探索。
4、简述增进学前儿童合理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积极强化法、行为塑造法、代币管制法、负强化法、榜样学习法、间歇强化法、社交技能训练、
5、简述减少学前儿童不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惩罚法、消退法、间歇强化法、榜样学习法、游戏治疗 6、积极强化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1)准确选择所要强化的行为。 (2)合理挑选强化物。 (3)适度运用强化。 (4)逐渐脱离强化。
7、简述行为塑造法的实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确定具体的目标行为。 (2)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3)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行为。
3
(4)设计塑造步骤 (5)正确进行操作。
8、简述代币管制法的实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选择目标行为。 (2)建立基线。
(3)需要选择用于作为强化的代币工具。 (4)选定支持强化物。 (5)拟定代币交换系统。
(6)根据学生的行为方法筹码。
(7)经过几周后,进行评估,相应地进行调整,取出一些旧项目,增添一些新项目。
(8)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随时对于不当行为给予惩罚。 (9)把代币制泛化到自然环境中。
9、简述榜样学习法的实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选择好要改变的行为。 (2)正确实施示范。
(3)模仿行为产生后要给予强化 (4)确切记录幼儿的模仿情况。 10、游戏治疗要遵循哪些原则?
(1)治疗者应与孩子建立温暖、友善的关系。 (2)治疗者要接纳孩子真实的一面。
(3)治疗者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要建立宽容的感受,让孩子能自由表达所有的感受。
(4)治疗者要善于辨识与反映儿童的内在感受
(5)治疗者要尊重孩子能够把握机会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6)治疗者不要企图用方法来指导孩子的行为或谈话, (7)不能操之过急。 (8)治疗者只能定下一些必要的限制,这些限制是为使治疗符合真实生活世界。 11、消退法的实施程序。 (1)选择好要被减少的行为
(2)选择消退的行为要明确具体,不要计划一次改进所有的不良行为。
(3)在消退过程期间,行为在开始变好以前可能会变得更坏,这时要坚持。 (4)尽可能选择一个能认为控制强化物的行为。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性情绪,常常表现为没有原因的恐惧和不安,无所指向的烦躁和惊慌。 2、依恋替代
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件东西,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舒适感、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比如一个旧的玩具熊、一块磨得发白的毯子等。 3、性别角色错位
性别角色错位,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行为与自己本身的性解剖特点相反,也就是说男性具有女性气质及行为,女性具有男性气质及行为。
4
二、问答题:
1、联系实际,分析造成学前儿童羞怯、胆小的原因。
(1)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往往是家庭教养中过于保护造成的。 (2)气质的原因
(3)与人接触太少,缺乏锻炼。
2、对于有焦虑问题的儿童,有什么对策与建议。
预防和矫治儿童的焦虑应主要运用教育矫治的方法,促进亲子间依恋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不溺爱不体罚,培养其良好个性,多为儿童创设户外活动和游戏的机会;注重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形成,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和睦、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 3、对于羞怯、胆小的儿童,有什么好的建议。
(1)注意事件发生的整个情境,而不要专注于该儿童的个性或其所有行为上。 (2)给孩子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鼓励儿童参与那些可以增进其自信心的活动。 (4)对儿童的独立而自信的表现加以赞赏。 (5)鼓励儿童多与同伴接触、交往。
(6)在可能的情况下, 帮助儿童熟悉可能出现的困境。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消退法纠正儿童的依恋替代倾向。
主要运用教育矫治的方法,促进亲子间依恋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不溺爱不体罚,培养其良好个性,多为儿童创建户外活动和游戏机会。注意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形成,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
5、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纠正?
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皮肤过敏、躯体问题造成的,也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负担过重、教育方式不当、受惊吓等。对睡眠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应注意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制度,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引起惊恐和焦虑的精神紧张因素以及减轻压力和负担,提醒家长要施以正确积极的教养方式。
6、导致学前儿童进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父母太重视孩子的食量,却不知孩子之间的进食量差异很大。
(2)年幼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对一些较粗硬或需细嚼慢咽的食物没有兴趣。
(3)成人过分迁就孩子的喜好,养成孩子偏食的习惯。 (4)当儿童换牙或生病时,也会影响食欲。
(5)一些孩子对某些食物会有过敏反应,如海鲜等,这也会导致偏食。 (6)不良的进餐环境导致孩子情绪不快,从而影响食欲。 7、举例水明怎样运用不同的矫治方法来纠正儿童的饮食问题。
针对胃口差的儿童可以通过增加活动量,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搭配等方法。 对于偏食的儿童通过树立榜样,鼓励和表扬进食其他食物等方式。 对于不良进食习惯的儿童通过规定进食时间,鼓励自主进食等方式。
8、咬指甲的儿童有一些什么样的特殊表现?我们在纠正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孩子在咬指甲时一般是无选择性地咬十个指甲,被咬过的指甲常变得短而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当注意力被某种东西所吸引或在他们精神紧张时还会咬随身的
5
其它东西,如咬铅笔和手帕等。
在矫治时应注意:1弄清原因,对症下药。2正确教育吗,切记粗暴,3厌恶疗法。
9、导致性别角色错位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生理特性异常。二是环境、教养、及心理因素。 10、“口吃”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对策和建议?
口吃形成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大类,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如错误模仿、过度紧张和焦虑、强制改正左利手的习惯等。 矫正方法:
(1)了解儿童的病史、精神及躯体状态。
(2)消除引起儿童紧张的因素,缓解消除紧张。 (3)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 (4)进行心理适应性训练。
11、具有遗尿症状的儿童有时还伴有哪些其他行为问题,试结合实际予以分析并提出矫正对策。
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做梦找厕所、冬天或阴雨天加重。
对策:从小养好良好的排尿习惯。除此之外,还可有选择的给与适当的治疗1、警铃褥垫治疗2、膀胱张力控制训练。
12、教师应如何对待患有“习惯性阴部摩擦”的儿童?
教师要有耐心和信心,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当发现她夹腿时,要用她感兴趣的玩具、事情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以淡化其夹腿行为。教育同班的小朋友要主动关心、爱护她,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更不能讥笑、歧视她。
13、试述儿童“自虐和虐待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
(1) 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抑制功能不全。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3) 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正当的满足。 (4) 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对策:首先,弄清原因并认真地加以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其次,注意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交流与沟通,建立民主、宽松而又不乏规范的家庭教育环境。再次,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孩子失去自我控制而再次发生伤害和自伤行为。家长应密切注意,及时保护。最后,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培养其学会关心他人,学会适应环境。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恐惧不等于恐怖症,它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 对 2、恐怖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病程至少一个月。” 错 3、儿童强迫症与成人的强迫症基本是相同的。 错
6
4、儿童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前者多余后者。 对 二、名词解释 1、恐怖症
恐怖症是恐怖性神经症的简称,是指对某种特定事物、初级或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强烈恐惧和不安。 2、系统脱敏
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3、阻断法
阻断法就是通过去除那些紧随儿童的某种回避反应而出现的强化来进行治疗的。
4、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是指大脑不能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充分地进行加工整理。 5、强迫症
强迫症又叫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它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行为的存在。 6、暴露疗法
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暴露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的恐怖、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校正病人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 7、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语言或身体的攻击。男孩比女孩常见。 8、儿童孤独症
已获得了语言功能的儿童,经常无故一言不发或少言寡语,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多动症
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不能专注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内容能使他们安静下来投入进去的行为
三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不能专注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内容能使他们安静下来投入进去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不能专注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内容能使他们安静下来投入进去、问答题
1、系统脱敏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1)放松训练(2)建立焦虑等级(3)实施系统脱敏 2、恐怖症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持续出现或反复出现对某些情境或事物的恐怖,其内容与发育有关,但其程度过强,以致影响其日常活动;对于以上内容无关的情况,不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病程至少三个月。
3、多动症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1)遗传及素质因素。
7
(2)轻微脑损伤。
(3)铅中毒及食品添加剂。
(4)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是指大脑不能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充分地进行加工整理。
(5)社会和家庭心理因素。 4、多动和好动有何不同?
多动儿童:活动杂乱、无目的;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不能专注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内容能使他们安静下来投入进去。好动儿童:活动有时盲目有时有序;只在某一个活动或某一个场合下有多动表现;即使特别淘气,其举动也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对感兴趣的活动如玩玩具、看儿童动画片则能安静地玩很久或看完电视。
5、如何才能更恰当地对待患有多动症的孩子? (1)药物治疗 (2)行为管理
主要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采用一些适合儿童的认识活动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并通过已安排好的一定的训练程序,减少儿童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6、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1)家庭关系治疗 A、家庭行为评价 B、系统家庭治疗 (2)行为治疗 A、行为评价 B、个别行为治疗 暴露疗法 反应阻止法 认知行为治疗
7、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哪些?
遗传因素、心理因素、教育因素、模仿学习、饮食因素。
8、观察一名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的活动情况并给以记录(包括该孩子的言行、表情、体态语、事发原因等) 9、如何识别儿童孤独症? (1)与人交往和沟通困难 (2)言语和语言障碍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适应新环境困难。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访谈法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心理评估方法。对 2、画人测验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儿童在早期所具有的绘画天赋和接受的绘画能力训练不同,造成不同儿童绘画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对 3、对儿童本人进行访谈,要特别注意的是打消他们的紧张、不安心理。 对 二、名词解释题
8
1、访谈法
谈话法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发育评价时获取所需的有关信息的一种简单而又十分普遍运用的方法。 2、行为观察法
观察是评价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者为评价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状况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者应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还应具备记录、整理、分析和综合观察所取得的资料的能力。 3、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确定一系列的问题或项目,让被测者按照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对项目进行反应,然后根据被测者在一定人群中的相对位置或与常模相比较的位置,鉴别其心理特征、心理发展水平或行为。 三、问答题
1、学前儿童行为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为了对儿童的心理或行为能力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估和描述。 第二,为了对有问题行为或有问题行为潜在倾向的儿童进行甄别。
第三,对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教育影响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调控。 2、儿童行为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 (2)系统性 (3)动态性 (4)教育性 (5)保密性
3、儿童行为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谈话法、观察法、标准化测验
4、使用行为观察法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呢?
首先要对观察的行为有一个范围的界定,必要时还需要对要观察的行为下操作定义。
其次,行为出现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是行为观察法比较注意记录的内容。 再次,行为的质量和表现深度也是观察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5、儿童行为观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画人测验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第一,对人体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第二,对人体各个部位形状的认识由不正确到正确。第三,对人体各个部位的绘画从没有轮廓到有轮廓。第四,对人体各部位比例的认识从不协调到协调
第六章 一、判断题
1、初级预防保健的目的是减轻已有问题的症状。 错 2、由于幼儿的心理尚处在一个发展、易变和不稳定的阶段,所以幼儿经常是初级预防保健的主要对象。 对 3、初级预防保健的要义就是通过发展积极健康的行为来促进心理发展,消除疾病隐患,做倒“防患于未然”。 对 4、进行有效初级预防保健的关键是建立心理保健档案。 错
9
二、名词解释 1、初级预防保健
是借助于某种预防干预使人们避免发生问题,是指在心理障碍尚未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工作来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比率 2、次级预防保健
是指对于那些尚未演变成为严重心理障碍的问题进行早期识别诊断和防治。 三、问答题题
1、建立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各种属于幼儿常见心理障碍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从个人毕生发展的意义上讲,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到目前为止,人们即时在治疗最常见的疾病史也没有灵丹妙药,而在对方那些具有十分复杂背景的各种心理障碍上更是如此。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基础的预防保健工作,防范于未然。
2、三级预防保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初级预防保健、次级预防保健、专业治疗工作 3、幼儿园在三级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幼儿进入学前教育职后,幼儿园就开始逐渐取代家庭成为对幼儿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这时,对于幼儿园环境的干预便开始成为初级心理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幼儿园来说,心理保健应该是一个具有比较明确计划性、指向性的工作。
4、初级预防保健具体包括哪些项目?
包括:通过教育、舆论宣传来增加保健意识;通过训练来帮助人们抵御生活事件压力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改造环境来减少一些有害的外部影响;发展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