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2024-06-15 来源:易榕旅网
◆◆◆◆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沈浩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三个角度入手,对目前大学生信仰教 育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价值取向 '3代大学生-信仰教育 一、前言 信仰教育是关于人生最高价值追求。是关于人生“终极关怀”的教育。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 想。而在现阶段则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然 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信仰危机,甚至 是信仰缺失。比如,一些学生把追求“白、富、美”“高、富、帅”当做自己的 信仰。因此,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出现的问题.高校必须加强信仰教育,重 构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以 后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也使得我们的信仰教育更具说服力。同时,市场经济对教育资源的有 效配置,推动着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 到,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导致 了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等,这一 系列的变化冲击着高校的育人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市场经济 的负面影响,校园内“洋”气盛行,“西”风劲吹,这些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 认知冲突,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吹捧信仰无用论,信仰教育越发困难。 2.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抽象化 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信仰教育内容陈旧,重理论 轻实践.泛政治化、抽象化。如果信仰教育的内容脱离了大学生面临的实 际,就难以使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如果信仰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传播,把极具思想性的政治理论课变成了枯燥的知 识传播课程.就难以使其形成共产主义信仰,或者只“信”不“仰”;如果信 仰教育的内容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使得教育内容抽象和理论化, 远离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和发展等切身利益,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 趣,甚至会遭到大学生的反感。 3.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单一化 信仰教育要取得预期的成效,与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科学性有 着紧密的关系。可是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主阵地作用,其教育方法、授课方式单一,这种枯燥、强制性、填鸭式的教 育方式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遭到排斥或产生反感情绪。但部 分教育者对此却置之不理、熟视无睹。教师机械地,缺乏活力地重复着讲 了若干遍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动地接受。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只是在课 下跟同学交流。或者通过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信仰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靠强迫不可能树立信仰。我们强迫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却 往往适得其反,最终使信仰变成应付各种考试的工具。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探析 1.多角度优化信仰教育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 处在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社会转型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 境,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优化教育环境是关键。 优化教育环境需要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网络环境三个角度入手, 切实改进当前日趋恶劣的信仰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需要党和“一府 两院”紧紧依靠党纪国法.彻底扭转社会风气.坚决惩治部分党员干部为了 一己私利贪污腐败、弄虚作假。同时还要发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消 除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学校环境的优化重在做好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 发展。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是大学生信仰教育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庄重而 有形的心灵家园。网络环境的优化一方面要从道德角度培育社会主义荣 辱观。使得大学生自觉约束其网络言行;另一方面还要从法律角度制定相 关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监管。 2.创新中发展信仰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相互碰撞,所以我们的信仰教育要创新教 育模式,探索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多样化教育方法。信仰教育以人为对 象.解决人的价值取向和立场观点问题,从而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 动。因而,教育方法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大学生实际的思想困惑、把 理论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的观察问题、思考 问题。肯定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思想特征,并利用他们的主体参与 意识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论说 服、心灵震撼、情感感化的方式使他们认识到到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人生 的重要性,从而将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信仰教育全过程 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 学生信仰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使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要实 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理解和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就理论层面而言,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必须对理论有着系统 性的把握和科学的定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题,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精髓,社会 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道德基础。就实践层面而言。要将实践履 行作为信仰教育的强化平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遵循着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发展规律,这也是人的信仰形成 和发展规律。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回应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 的新思潮、新现象和新问题,化解大学生在信仰领域的质疑、迷茫和困惑等 问题,引导大学生做到理性思考与实践检验的有机统一,从而牢固树立共 产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及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6). [2]李慎明.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重中之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2). [3]王学俭,李东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 研究,2010,(11). 基金项目:2012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 究),编号J12SY72。 08/2013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